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公关礼仪和社交技巧主讲人邵宁办公地点:综合楼4楼基础部辅导答疑:周二、周四10:00-12:00电话:13926121591651591(短号)选修课2学分34学时(1—17周)第一讲:礼仪概述“公关”“礼仪”的概念礼仪的作用、基本原则我国和西方礼仪因为本课程的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因此在教学上,应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配合多种情景教学,突出其应用性,并突出重点、难点,力求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立足校园,涉及学校礼仪、恋爱礼仪、求职就业礼仪等;并着眼于社会,有介绍礼仪、称谓礼仪、拜访礼仪、宴请礼仪等礼仪知识,其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十分广泛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总评的30%考勤10分,占总评的10%(请假者必须上课之前亲自向老师递交请假条)作业两次占总评的15%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的70%课堂表现5分,占总评的5%,着装、举止、仪态符合基本要求笔试、开卷一、礼仪是什么?礼仪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时用来约束自己以示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包括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方面。中国礼仪礼—礼貌、礼节本意为敬神。对神、对祖先的信仰、崇拜。后发展为对他人的尊敬。再发展为协调人类相互关系的礼貌、礼节。仪—仪表、仪式仪:法度、准则引申为仪表、仪式。“礼”包含着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礼的外在表现(即美的外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一个人连美丑都不分,那就不是人了。质礼的内在修养(即道德修养)一般说来,道德修养好的人是比较讲礼貌的。中国礼仪的内容我国讲礼已有四千年的历史,春秋时期就有完整礼仪著作问世,这就是“五经”中的《礼经》(即《周礼》、《仪礼》、《礼记》)。3。公关和礼仪:公关:塑造组织形象的艺术礼仪:塑造个人形象的艺术“形象”:仪表、服饰、谈吐、举止、表情、待人接物礼仪的核心:以“尊重”为本礼仪的根本内容:约束自己,尊重他人。3A原则(Accept、Appreciate、Admire):接受对方,重视对方,欣赏对方礼仪的目的:为了让人们能轻松愉快地交往。礼仪的基本原则:为他人着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二、礼仪的作用对个人而言:表现出个人的教养增加个人的自信增强个人的魅力获得更大的成功以“礼”服人入坐轻稳莫含胸,腿脚姿势莫摆动。双手放置要自然,安详庄重坐如钟。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学习心得说:“开始我是勉强做,可后来当我挺起长久以来含着的胸膛,世界仿佛变大了;当我庄重地举手投足,自己仿佛变得重要了;当我端庄安详地挺身而坐,即使在父母面前,也仿佛每句话都掷地有声。一种从没有过的独立感尊严感油然而生。我,在坐、立、走之间,清晰地感悟到了自己的存在。此后的日子,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尊严,要靠实力。”礼仪的作用对组织而言:表现出组织的管理品质增强组织的竞争力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根据近年“北京市民礼仪水平”的调查研究显示,对907名调查对象的问卷评分后,总平均分仅是54分(满分100分)!结果表明:现代人礼仪水平的提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国礼仪的现状浅谈韩国儿童的礼貌教育记得一本书上说:礼貌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高低的一个标准。几年的韩国生活,我不敢说韩国人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但他们良好的礼貌礼仪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次和韩国人打交道时,发现他们无论大人小孩,在问候别人的时候一定会先鞠躬,然后才是面带微笑的问候。与人握手的时候,一定是伸出右手,同时左手搭在右手的小手臂上,上身欠一欠。在一些公众场合的迎宾小姐,在向大家鞠躬的时候,一定是鞠躬后上身在下面停留几秒钟,然后才直起上身的姿势。韩国人的问候无处不在,走在韩国,无论是在银行,还是在医院、百货商店,你都能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声,感受到他们的良好礼貌。虽然只是一声简简单单的问候,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被尊重和被关心的感觉,心情也会变得很愉快。儿子初来韩国时刚满2周岁,对于韩国人的礼貌和语言一点不懂,但几个月的幼儿园生活后,他看见熟人会主动上前鞠躬问候了,遇到不认识的人,他也能上前鞠躬问候,“奶奶好!”“老师好!”“小哥哥好!”……才2岁的小人给人家鞠躬也是腰弯得很低,头差不多快要碰到地上了。记得那时每天早上送儿子去幼儿园,是一直要把他送到班级门口,每次老师看见我们到来,一定是马上迎上来,双手握着放在小腹部,很正规的和我们鞠躬问候。当我要离开时,老师还会要求儿子向我鞠躬道再见,在幼儿园的走道里,无论遇到哪一位老师,认识的也好,不认识的也罢,她们都一定会主动和家长问候的:“妈妈,您早!”“妈妈,请慢走!”另外,我想孩子良好的礼貌习惯的养成和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有一次和一位邻居在电梯里碰见,当时她十岁的儿子也在一旁。我们大人互相问候后她的儿子也马上向我鞠躬问候。路过门卫时,妈妈也不忘提示孩子向门卫叔叔问候。还有一次去一位韩国朋友家玩,看见15个月的儿子,孩子当时还不会说话,但妈妈还是马上叫他向我问候,只见那个小不点还真的模仿妈妈的动作和我鞠了一个躬。提高礼仪修养的途径现代社会,越是竞争激烈,越是要靠礼貌谦和来协调关系。人际间要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友爱、相互合作的正常关系,就需要人人讲文明礼貌。1、自觉养成文明习惯。2、主动接受礼仪教育。3、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讨论:为什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来提高自己的礼仪水平?学习本课程的四个基本要求:1、上课不使用手机。2、保持良好的坐姿。3、不迟到,不旷课。4、每天放松自己的表情,多一点微笑。三、中国当代礼仪的特点1.血缘亲情:家长权威血浓于水以孝治天下尊老爱幼父母在,不远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2.强调共性:集体主义原则:个人服从集体重视社会评价:“人言可畏”忽略自身感受:委曲求全3.谦虚含蓄:忍耐力强——宽厚平和谦虚谨慎——克制自己4.礼尚往来:礼物的互赠“来而不往非礼也”四、西方礼仪Etiguette它的原意是法庭上用的通行证,后来各公共场合也制定了一些相应的通行证,慢慢构成了一个系统,成为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的通行证。开始只是贵族阶层专属的,后来由英国官方加以整合,成为人人都通行的礼仪规范,再后来传到了美国。西方礼仪的内容1.强调个性,崇尚自由以人为本,个人至上,个人法律允许范围内拥有绝对的自由。个人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个人是交往的主体。谁都不愿勉强别人或被别人勉强。尊重别人的隐私权,也要对方尊重他们的隐私权。在交往中,“对女士不问岁数,对男士不问钱数”。2.尊重妇女,女士优先在交往中给妇女种种特权。关心妇女,帮助妇女,保护妇女。不尊重妇女会引起公愤!3.简单务实,不事客套在交往中不自谦、自贬。反对虚浮、自轻、自贱。感情外露。注意效率。4.平等博爱,自由开放尊重他人,包括尊重儿童。对儿童如对成人一样:不打不骂;儿童有错误如实指出。有这样的一则故事:有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回家对他妈妈说:“我今天学会了一个字母‘O’。”他妈妈问他:“这个圆圈就是字母‘O’吗?”孩子说:“对!”结果这个孩子的妈妈就到法院将这所幼儿园告了,说这所幼儿园的教育约束了她孩子的思维发展。这圆圈不仅仅是字母O,而且是数字零,还可以是苹果、梨、地球、太阳、月亮。这场官司引起了美国社会的震动,最后这位母亲胜诉。后来美国为此制订了儿童保护法,其中有两条:一是不能剥夺儿童玩的权利,二是不能剥夺儿童问为什么的权利。第二讲仪表、仪容个人礼仪对大学生而言是待人接物的立身之本有助于塑造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形象学习内容头发的修饰132化妆的技巧首饰的佩戴一.概念《礼记》:“明礼者,正仪容、齐颜色,修辞令。”仪表、仪态仪表者,外观也。(静态)仪态,举止动作。(动态)仪容,指脸部、面部。(仪表的重要方面)二.仪表一般人员:无异味、无异物,包括眼部、口部、手指甲等。(整洁、大方)公关人员:整洁、雅致、文明、规范1.毛发干净:常洗、常梳、常理、常整。•染发:不染彩色发。长短适宜:(男)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不宜长7厘米。发型的选择:大方得体、不要标新立异,应庄重保守。(1)干净:常洗、常梳、常理、常整(2)长短适宜:(男)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不宜长7厘米。染发禁忌(3)染发:色彩不能太夸张。2.化妆自然:美在自然、美在含蓄。美化:符合常规的审美标准。协调:美在和谐,搭配好。避人:不在众人面前化妆。3.首饰符合身份•数量的原则:以少为佳.首饰不过三种,每种不过两件•讲究民俗•质色规则:力求同质同色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戴法食指——想结婚,表示未婚;中指——已经在恋爱中无名指——表示已经订婚或结婚;小指——表示独身注意习俗脚链三.着装1、符合身份:“干什么,象什么”2、扬长避短3、区分场合:公务、社交、休闲4、遵守常规(工作场合)忌穿:过分鲜艳、过分杂乱、过分暴露、过分透露、过分短小、过分紧身的衣服。讨论题:当代社会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现在的大学生着装也比较崇尚自由,追求时尚,有些学生的穿装甚至有些怪异、暴露……对这些怪异暴露的着装打扮,学校要不要去约束和规范?学生们应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对在校大学生的着装打扮,有没有基本的要求?第三讲言谈礼仪一、倾听礼仪人在社会交往中,不仅要学会交谈,还要学会倾听。倾听是一门艺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需要。外国有句谚语:“用十秒钟的时间讲,用十分钟的时间听。”善于倾听,是说话成功的一个要诀。据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些学者的研究,成年人在一天时间里,有7%用于交流思想。在这7%的时间里,有30%用于讲,高达45%的时间用于听。这说明听在人们的交往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倾听的涵义及作用国际倾听协会对倾听的定义:倾听是接收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确定其含义并对此作出反应的过程。作用:1、倾听是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2、善于倾听能促进沟通与交流3、倾听有利于增进彼此的感情(二)倾听的层次1、无效“倾听”:指没有产生效果的信息接收过程。如听而不闻、假装“倾听”等。2、不完整倾听:倾听过程中信息接收不完整。如:表层语义的倾听。3、设身处地倾听(感受性倾听):即倾听者不但能听懂对方说话的内容,还能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感受和体会对方说话时的思想感情。(三)倾听的要求当别人对你谈话时,应该正视对方以示专注倾听,听者可以通过直视的两眼、赞许的点头或手势,表示在认真的倾听,从而鼓励谈话者说下去。1、专注有礼2、有所反应听话者并不是完全被动地、静止地听,而是要不时地通过表情、手势、点头,向对方表示你在认真地倾听。倾听是捕捉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的需要。一般来说,谈话是在传递信息,听别人谈话是接受信息。一个好的倾听者应当善于通过交谈捕捉信息。听比说快,听者在聆听的空隙时间里,应思索、回味、分析对方的话,从中得到有效的信息。3、有所收获在人际交往中,很多人口中所道并非肺腑之言,他们的真实想法往往隐藏起来,所以我们在听话时就需要注意琢磨对方话中的微妙感情,细细咀嚼品味,以便弄清其真正意图。4、察言观色二、交谈礼仪交谈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掌握交谈的礼仪要求,提高交谈的语言艺术,对于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看下面这段话:“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是想得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也许撒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啊唷!哈哈!Hehe!He,hehehehe!”(一)交谈必须考虑的六个方面的问题:1.同谁交谈2.为什么要交谈3.在哪里进行交谈
本文标题:公关礼仪和社交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34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