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云光中在中国共产党鄂尔多斯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云光中在中国共产党鄂尔多斯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同志们:我代表中共鄂尔多斯市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大会的主题是:科学发展,富民强市,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二届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地区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建设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的现代化鄂尔多斯。我市成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过去五年,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紧紧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因应形势变化,抢抓战略机遇,完善发展思路,不断破解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扎实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牧业现代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强化项目建设,扩大投资,启动消费,经济总量快速做大。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43亿元,是2005年的4.4倍,年均增长23.4%。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93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33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15.7亿元,年均增长4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50.4亿元,年均增长40%。过去五年,我们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完成煤炭行业“三年攻坚战”,地方煤炭企业整合为215家,采区回采率达到75%,机械化综采率达到90%以上,产能达到4.3亿吨;电力装机突破1200万千瓦;煤化工形成产能300万吨。着力培育非煤产业。一批汽车、装备制造、陶瓷、纺织服装、PVC、氧化铝、新能源项目落地,开工建设鄂尔多斯科技教育文化产业园区、阿康物流园区、东胜金融广场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项目在园区布局,工业向沿河集中,产业向基地集聚。重点工业园区功能日趋完善,承载能力逐步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2亿元增加到1139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7:58.7:38.6。过去五年,我们推进城乡统筹,城市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着力打造东胜、康巴什、阿镇城市核心区,推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东胜城区进一步拓展,旧城改造深入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阿康一体化发展,人气集聚,品位提升。旗府和产业重镇建设取得新突破。城镇建成区面积由138平方公里拓展到243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69.5%。以沿河为主,建设现代农牧业150万亩、设施农业5万亩。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建成18个精品移民小区。为转移农牧民提供一份工作、一份社保、一份补贴、一套住房,转移农村牧区人口20万人。启动鄂前旗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试点建设工作。过去五年,我们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制定实施农村牧区“三区”发展规划,深入推进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建成生态自然恢复区2万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23%和75%。强化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4164万吨,万元GDP能耗下降27.3%。规划建设一批水源、供水、管网和输变电工程。新增高等级公路800公里。新建地方铁路911公里。鄂尔多斯机场通航。过去五年,我们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地方财政用于民生支出511亿元,占总支出的55.8%,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水平明显提高。着力促进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基本普及12年免费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食品及公共卫生安全得到加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低保制度,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开展棚户区和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682万平方米。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8%和13.7%,分别达到25205元和8756元。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住房、汽车、旅游消费稳中有升。贫困人口数量显著减少,收入大幅提高。五保和孤儿供养标准提高。残疾人事业长足发展。科技、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过去五年,我们深入推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巩固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不断提高。人大、政协工作取得实效。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民族宗教工作全面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有效发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效。坚持依法治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强化安全生产。推进平安鄂尔多斯建设,连续三年荣膺全国最安全城市。过去五年,我们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我市被评为全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七个典型之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推进“四权四制”,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加强。落实“三重一大”规章制度,强化源头治理,健全惩防体系。查办违纪违法案件160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82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过去五年,是地区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的五年;是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五年。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绩,归功于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离不开历届盟委市委奠定的良好基础和历届各级领导做出的努力。在此,我代表二届市委,向全市广大共产党员和各族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市部队指战员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鄂尔多斯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五年的发展,为我们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启示。——必须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善于用大视野、大手笔、大气魄谋划发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始终把项目作为第一抓手,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牧业现代化,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产业多元、产业升级、产业延伸,推进城乡、区域、要素结构调整,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大力改善民生,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必须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用发展的办法保护生态,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必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突破瓶颈制约,改善发展支撑条件,提高发展保障能力。——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健全市场体系,培育壮大本土企业,扩大招商引资,集聚高端要素,增强发展活力。——必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大,发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原字号产品多,非煤产业刚刚起步,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缓慢、活力不够,服务业发展滞后;城市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城乡统筹刚刚破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协调,收入差距拉大趋势尚未扭转,一些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有待加强。这些问题,既有多年累积下来的,也有发展中新产生的。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总体要求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确定符合地区实际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前提。今后五年,是我市加快发展机遇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必将为自治区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期。我市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新型化工基地,用足用活政策,继续加快发展的优势非常突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呼包鄂榆经济带和城市群进入战略层面,我市被确定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重点开发区域,为我们推动区域内要素优势互补和合理流动,加快自身发展带来重大契机。自治区确定沿黄沿线经济带,为我市优化布局、集中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提供了重要平台,我市优势特色产业的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今后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转型期。资源的深度开发和转化增值,必将有力推动产业结构向多元发展、多极支撑转型。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我市西部旗区后发优势集中凸显,区域结构将向协调发展、互补发展转型。自治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全面建设,工业反哺农牧业、城市支持农牧区,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结构将由二元向一体化转型。大量人口进入城镇和园区,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给社会保障、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带来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今后五年,是我市需求结构调整期。投资需求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中等收入人群比重逐步壮大,居民消费需求将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从私人产品向公共产品升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日趋明显,对产业结构调整将产生重要影响。今后五年,是我市发展成本上升期。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政策调控因素和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宏观经济环境错综复杂。能源、资源、环境、土地、资金对发展的约束加大,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物价持续走高,推升工业化、城市化成本,将会对投资和消费产生挤出效应,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难度加大。今后五年,是我市社会矛盾凸显期。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就业需求、劳资纠纷、安全生产和民间借贷风险隐患互相交织,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征地拆迁极易激发社会矛盾。社会多元化发展,群众政治参与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协调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今后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抢抓战略机遇,积极面对挑战,有效化解矛盾,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富民强市进程,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四城联创”,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坚持集中发展与优化生产力布局一致。推进中心城市带状集中发展,加快工业向沿河沿线重点园区和开发区布局,强化旗区之间、园区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经济合作,优化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人口、资源、产业和要素集聚,提高经济资源在市域空间的配置效率,培育新的增长极。——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挥比较优势,煤与非煤并举,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夯实城市化内涵式发展的物质基础;以城市化推动工业化,为工业发展提供空间依托、要素支撑和服务保障,进一步形成“双轮”驱动的格局。——坚持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融合。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优势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坚持物质财富增长与民生改善同步。突出以人为本,更加重视富民,促进充分就业,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缩小收入差距。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公共财政普惠民生。——坚持城乡统筹与区域发展协调。推进城市化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推动西部四旗跨越式发展,增强市域发展协调性。——坚持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发挥人的创造力与才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体面、更有尊严。——
本文标题:云光中在中国共产党鄂尔多斯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385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