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录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赵故事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北朝壁画曲阳石雕名窑名瓷馆藏十大真品石器时代的河北省博物馆简介省博物馆简介河北博物院的前身是河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4月,馆址设在保定古莲花池院内,1982年搬迁到省会石家庄,借用河北省展览馆办公并举办展览。1986年展览馆、博物馆合并改建为河北省博物馆,次年正式开馆。随着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2006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改扩建河北省博物馆,同年开工建设。2013年6月8日对外试开放,2014年6月9日正式开放,同时河北博物院揭牌。河北博物院的正式开放,是河北省博物馆事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必将开启河北文博事业的新篇章。现馆舍建筑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建于1968年,原为“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外观仿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廊柱式建筑,总建筑面积20028平方米,建筑风格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2001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南区为新建区,总建筑面积33100平方米,总投资6.28亿元。新建筑周围环以高大的廊柱,与北区建筑形制和主色调相呼应。河北博物院总建筑面积53128平方米,展览面积22000余平方米,建筑巍峨壮丽,和谐统一,是石家庄市标志性文化景观。河北博物院有文物藏品15万件,其中一级品334件(套),二级品1910件(套),三级品16313件(套)。以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河北古代四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石刻佛教造像、明清地方名人字画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文物最具特色。另外,馆内藏书5万余册,不少是明清善本图书,为河北省地方志主要收藏单位之一。河北博物院集合省直文博单位文物藏品优势,撷取河北历史上最为精彩的篇章,推出新馆基本陈列体系,共9个常设陈列:《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赵故事》、《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百年掠影——近代河北》(暂未开放)、《北朝壁画》、《曲阳石雕》、《名窑名瓷》。通过5000余件(套)精美的文物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记录了河北200万年来承先启后的人类发展史。河北博物院每年还举办多个有关当代文化艺术、社会热点透视、国内外文物交流及其它各类型的临时展览,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透雕龙凤纹铜铺首战国燕国宫门构件。1966年易县燕下都遗址老姆台出土,长74.5厘米。作兽面衔环状。兽面为卷眉,凸目,卷云鼻,飞卷的胡须间露出獠牙,口衔八棱形环。兽额上站立花冠尖喙、展翅欲飞的凤鸟。两条长蛇缠绕凤鸟双翅,曲颈回首奋力挣扎。铺首两侧各有一条攀龙。龙头、凤首和蛇颈均为圆雕,通身雕细密的羽纹和卷云纹。器形巨大,纹饰华丽,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系燕国代表性器物,已被用作新馆大厅环境装饰。中山王cuo铁足大铜鼎战国礼器。1977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出土,高51.5厘米。是战国中山王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外壁刻有铭文77行469字,是目前所见铭文最长的一件战国铜器。铭文记载了中山国相邦司马赒率师伐燕、扩大疆土的功绩,告诫后代吸取历史教训,警惕周边诸国的进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铭文字体修长秀丽,文句典雅优美。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战国1977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出土。案面已朽,仅存案座,边长47.5厘米。底部是两雄两雌跪卧的梅花鹿,四龙四凤组成案身。四龙独首双尾,上吻托住斗拱,双尾向两侧盘环反勾住头上双角。四凤双翅聚于中央连成半球形,凤头从龙尾纠结处引颈而出。集铸造、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复杂精巧,无以复加。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战国1977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出土,长51厘米。猛虎身躯浑圆、色彩斑斓,弓身右曲,三足着地,一爪腾起,正将捕捉的小鹿送入张开的巨口之中。老虎的凶猛与小鹿的弱小形成鲜明对比。典型的战国时代风格。动物腹下刻有铭文,说明制作时间及官匠姓名。刘胜金缕玉衣西汉我国首次发现、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1968年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长1.88米。按人体结构比例制作,分为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等五部分。全套玉衣由各种形状的玉片组成,玉片四角有孔,用金丝加以编缀,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与玉衣同时出土的有镶玉鎏金铜枕、玉眼盖、玉鼻塞、玉口琀、玉耳塞、生殖器罩、肛门塞,组成一套完整的葬玉。长信宫灯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通高48厘米1968年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通体鎏金,作宫女跪坐执灯形象。宫女梳髻覆帼,着深衣,跣足。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灯罩等部分组成。各部分可拆卸,灯盘可转动,灯罩可开合。宫女体臂中空,右臂为烟道,可将灯烟导入器内,以保持室内清洁。灯上刻铭文九处,内容包括灯的重量、容量、铸造时间和所有者等。因刻有“长信尚浴”字样,故名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西汉熏香用具。1968年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通高26厘米。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纹。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炉盖上因山势镂孔,雕塑出生动的山间景色,神兽出没,虎豹奔走,轻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峦峰高处、或骑坐在兽背上嬉戏玩耍,猎人手持弓箭巡猎山间。炉柄透雕成三龙出水状,以龙头擎托炉盘。工艺精湛,装饰华美,举世闻名。北齐文宣帝高洋墓墓道壁画北齐1989年磁县湾漳村高洋墓出土,长37米、最深处8米。墓道呈斜坡状,在墓道两侧和底部地面都彩绘图案,面积约320平方米。地面绘莲花和缠枝花卉组成的装饰图案,东西两壁绘制106个真人大小的仪仗人物和41个祥禽瑞兽。内容丰富,技艺高超,代表了北朝时期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青花开光镂雕红蓝釉花卉大罐元1964年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元代窖藏出土。通高42.3厘米。罐体使用彩绘、镂雕、堆贴等多种装饰技法,共有11层纹饰。腹部作四组菱花形开光,开光内镂雕四季花卉和山石,枝叶用青花渲染,花朵和山石用釉里红涂绘。青花色泽浓艳,釉里红颜色纯正,蓝红辉映,工艺高超,为元代青花瓷器代表作。《石器时代的河北》展现河北石器时代的历史,展示面积873平方米,展出文物300余件(套)。展览分为“旧石器时代的泥河湾”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两部分,“旧石器时代的泥河湾”围绕着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遗址展开,分为旧石器时代早期、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旧石器时代晚期3个单元,重点展现马圈沟、小长梁、侯家窑和于家沟等著名遗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从河北上百处新石器遗址中选取了3个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加以展示,分为南庄头文化遗址、北福地文化遗址和磁山文化遗址3个单元。展览通过大量实物、照片、模型及复原景观,生动再现了史前时期河北先民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生活场景,展示了人类祖先由蒙昧落后走向文明开化的历程。《河北商代文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商王朝统治中国。河北是商王朝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商早、中期在豫北、冀南一带五迁其都,有学者认为今邢台市曾为商王朝国都。至今河北省已发现商代遗址100余处,河北商代先民不仅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还在用铁、漆器、陶瓷、纺织、医药、建筑、酿酒等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河北商代文明》展示面积972平方米,展出文物203件(套)。通过铜铸文明、中国最早的铁器、木盘水井、先民用陶、厚葬习俗、最早的平纹绉丝织物、古老的医疗器具、原始瓷的出现、高超的漆器工艺、台西先民的房屋建筑和中国最早的实物酒曲11个单元,展示河北商代先民创造的灿烂的青铜文明,展现了商代河北的社会风貌。《慷慨悲歌——燕赵故事》燕赵,是周代在今河北地区分封的燕国、赵国两个诸侯国的简称,位列“战国七雄”之一。在两千多年前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历史舞台上,谱写了一曲曲壮怀激烈、跌宕起伏,而又发人深省的不朽篇章。“燕赵”由此成为河北省的别称。《战国雄风——古中山国》战国中山国是战国时期五个“千乘之国”之一,是仅次于战国七雄的诸侯国。但由于中山国为游牧民族所建,历史短暂,史载缺略,遗迹湮没于地下,两千多年来鲜为人知,故称“神秘王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村附近勘探了中山国都城灵寿古城,发掘了五座中山王族墓和百余座平民墓,共出土文物两万余件,许多文物工艺精湛,造型华丽,是战国时期艺术作品中的珍宝。《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展示面积1845平方米,展出文物1400件(套),占用两个展厅。第一展厅“古国风貌”分为国史、国都、经济、文化、征战、王陵6个单元,展示了中山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第二展厅“王室宝藏”分为青铜器、陶器、玉石器3个单元,展出了战国中山国带有鲜明游牧民族风格的礼器、武器、日用器具、装饰品、明器等众多文物精品。展览全面展示中山国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完整体现纵横捭阖的中山雄风和昂扬不羁的战国精神。其中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底座、银首人俑铜灯、错银双翼神兽等文物造型奇特,工艺精湛,在战国出土文物中绝无仅有,独树一帜。《大汉绝唱——满城汉墓》满城汉墓位于保定市满城县陵山,是西汉中山国第一代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葬。1968年发掘。两墓依山岩开凿,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随葬品奢侈豪华,堪称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共出土金、银、铜、铁、玉、石、陶、漆、玻璃器等类文物一万余件,其种类之丰富,制作之精美,在已发掘的汉墓中是罕见的,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展示面积1845平方米,展出文物1605件(套)。共21个单元,占用两个展厅。第一展厅分为惊天发现、陵山古墓、刘胜其人、棺具、金缕玉衣、玉器、玻璃器、人俑、车马、幄帐10个单元;第二展厅分为灯具、炉具、日用杂器、文具文玩、医疗、钱币、兵器、铁工具、烹饪饮食、石磨和陶器11个单元,全方位地展示了满城汉墓的全貌和那些巧夺天工的珍贵文物,显示了高度发达的汉代经济和文化,也表现出大汉王朝昂扬豪放的时代气度。其中刘胜和窦绾的金缕玉衣是我国出土年代最早的完整玉衣。鎏金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鎏金银蟠龙纹铜壶、透雕双龙高钮谷纹白玉壁等都是举世闻名的珍宝。两个展厅。《燕国故事》分为燕国故都——燕下都、礼乐之邦、金戈铁马、铁器时代、王者余辉5个单元,通过众多文物、图表、大型绘画等全面展示燕国概况。其中燕下都出土的透雕龙凤纹铜铺首、大型陶礼器、成组铁范、金银饰品等,充分体现出燕国的磅礴气势。《赵国故事》除展出赵国墓葬出土的铜器、玉器和陶器外,还运用多媒体展示手段,演示“胡服骑射”、“完璧归赵”等历史故事,表现赵国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北朝壁画》壁画是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从东汉至明清各个朝代,河北都有壁画发现。河北南部是东魏和北齐的国都所在地,陆续发现了一批北朝皇室墓葬,如东魏茹茹公主墓、元祜墓,北齐高洋墓、高润墓、高孝绪墓,墓中壁画胡汉交融,奇幻瑰丽,上承大汉遗风,下开盛唐先声,用线自由飞动,挥洒自如,有满壁风动之感,展现了北朝绘画艺术的巨大成就。《北朝壁画》展示面积850平方米,展出这些墓葬中出土的壁画原件6块、陶俑158件和按原件绘制的壁画摹本400余平方米。其中最壮观的是按原件绘制的长37米、最高点达8.2米的北齐文宣帝高洋墓墓道临摹壁画,表现了53人组成的仪仗队列护送引导墓主人升天成仙的出行场景。《曲阳石雕》曲阳是中国著名的石雕艺术之乡,白石雕刻尤为著名。石雕所用当地白石洁白莹润,细腻坚硬,被世间称为汉白玉。从满城汉墓出土的石俑到元明清三代的宫殿主要建材,再到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代表的当代建筑,曲阳石雕无处不在,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活力延续了两千余年而长盛不衰。《曲阳石雕》展示面积729平方米,按时代分为西汉、北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现代8个部分,展示了从汉代到元代的曲阳石雕精品132件,大部分为佛教造像,还有石像生、墓志、石雕艺术品等,显示了曲阳石雕悠久的历史、曲阳工匠世代传承的高超技艺和曲阳石雕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北齐释迦牟尼说法像、北齐镂雕弥勒七尊像、唐胁侍菩萨立像、五代彩绘散乐浮雕、奉侍浮雕等更是独一无二的精品。《名窑名瓷》河北在中国瓷器史上举足轻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商代,河北人就开始使用原始青瓷。至迟在北朝,河北人已在烧造瓷
本文标题:省博物馆ppt讲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39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