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国赛-数学建模论文格式要求
(数学建模论文书写基本框架,仅供参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本科组参赛队从A、B题中任选一题,专科组参赛队从C、D题中任选一题。论文用白色A4纸单面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页边距;从左侧装订。论文第一页为承诺书,具体内容和格式见本规范第二页。论文第二页为编号专用页,用于赛区和全国评阅前后对论文进行编号,具体内容和格式见本规范第三页。论文题目和摘要写在论文第三页上,从第四页开始是论文正文。论文从第三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号。论文不能有页眉,论文中不能有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的标志。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字,并居中;二级、三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左端对齐(不居中)。论文中其他汉字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用单倍行距,打印时应尽量避免彩色打印。提请大家注意:摘要应该是一份简明扼要的详细摘要(包括关键词),在整篇论文评阅中占有重要权重,请认真书写(注意篇幅不能超过一页,且无需译成英文)。全国评阅时将首先根据摘要和论文整体结构及概貌对论文优劣进行初步筛选。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书籍的表述方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编号]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编号]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在不违反本规范的前提下,各赛区可以对论文增加其他要求(如在本规范要求的第一页前增加其他页和其他信息,或在论文的最后增加空白页等);从承诺书开始到论文正文结束前,各赛区不得有本规范外的其他要求(否则一律无效)。本规范的解释权属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注]赛区评阅前将论文第一页取下保存,同时在第一页和第二页建立“赛区评阅编号”(由各赛区规定编号方式),“赛区评阅纪录”表格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各赛区自行决定是否在评阅时使用该表格)。评阅后,赛区对送全国评阅的论文在第二页建立“全国统一编号”(编号方式由全国组委会规定,与去年格式相同),然后送全国评阅。论文第二页(编号页)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取下保存,同时在第二页建立“全国评阅编号”。(数学建模论文书写基本框架,仅供参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2009年3月16日修订(数学建模论文书写基本框架,仅供参考)2009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1.2.3.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数学建模论文书写基本框架,仅供参考)2009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评阅人评分备注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数学建模论文书写基本框架,仅供参考)题目(黑体不加粗三号居中)摘要(黑体不加粗四号居中)(摘要正文小4号宋体)摘要所要表述内容主要为:钟对什么样的问题,经过分析,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是多个模型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要有结果比较,把好的放后面。)摘要是重中之重,必须严格执行!一般是全文结束后再写摘要。关键词:页码:1(底居中)(数学建模论文书写基本框架,仅供参考)(目录可选)目录(4号黑体)(以下小4号)一、问题重述…………………………………………………………()二、问题分析…………………………………………………………()三、模型的假设…………………………………………………………()四、定义与符号说明…………………………………………………()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六、对模型的评价………………………………………………………()七、参考文献……………………………………………………………()八、附录…………………………………………………………………………()(数学建模论文书写基本框架,仅供参考)一、问题重述(第二页起黑四号)在保持原题主体思想不变下,可以自己组织词句对问题进行描述,主要数据可以直接复制,对所提出的问题部分基本原样复制。篇幅建议不要超过一页。大部分文字提炼自原题。二、问题分析主要是表达对题目的理解,特别是对附件的数据进行必要分析、描述(一般都有数据附件),这是需要提到分析数据的方法、理由。如果有多个小问题,可以对每个小问题进行分别分析。(假设有3个问题)(一)问题1的分析对问题1研究的意义的分析。问题1属于。。。。。数学问题,对于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数学方法的分析。对附件中所给数据特点的分析。对问题1所要求的结果进行分析。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将首先建立一个。。。。。。的数学模型I,然后将建立一个。。。。。。。的模型II,。。。。。。。。。。对结果分别进行预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二)问题2的分析对问题2研究的意义的分析。问题2属于。。。。。数学问题,对于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数学方法的分析。对附件中所给数据特点的分析。对问题2所要求的结果进行分析。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将首先建立一个。。。。。。的数学模型I,然后将建立一个。。。。。。。的模型II,。。。。。。。。。。对结果分别进行预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三、模型假设(4号黑体)(以下小4号)1.假设题目所给的数据真实可靠;2.3.(数学建模论文书写基本框架,仅供参考)4.5.6.。。。。。。。。。。。。。。。。。。。。。。。。。。。。。。。。。。。。。。。。。。。。。。。。。。。注意:假设对整篇文章具有指导性,有时决定问题的难易。一定要注意假设的某种角度上的合理性,不能乱编,完全偏离事实或与题目要求相抵触。一般选择4-7条关键性的假设四、定义与符号说明(4号黑体)(对文章中所用到的主要数学符号进行解释小4号)。。。。。。。。。。。。。。。。。。。。。。。。。。。。。。。。。。。。。。。。。。。尽可能借鉴参考书上通常采用的符号,不宜自己乱定义符号,对于改进的一些模型,符号可以适当自己修正(下标、上标、参数等可以变,主符号最好与经典模型符号靠近)。对文章自己创新的名词需要特别解释。其他符号要进行说明,注意罗列要工整。如“ijx~第i种疗法的第j项指标值”等,注意格式统一,不要出现零乱或前后不一致现象,关键是容易看懂。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4号黑体)第一部分:准备工作(4号宋体)(一)数据的处理1、。。。。。。数据全部缺失,不予考虑。2、对数据测试的特点,如,周期等进行分析。3、。。。。。。数据残缺,根据数据挖掘等理论根据。。。。。变化趋势进行补充。4、对数据特点(后面将会用到的特征)进行提取。(二)聚类分析(进行采样)用。。。。。。。软件聚类分析和各个不同问题的需要,采得。。。组采样,每组5-8个采样值。将采样所对应的特征值进行列表或图示。(二)预测的准备工作根据数据特点,对总体和个体的特点进行比较,以表格或图示方式显示。第二部分:问题1的。。。模型(4号宋体)(一)模型I(。。。。。。的模型)1.该种模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意义,和式中各种参数的意义。注明参考文献。2.。。。。。。模型I的建立和求解(1)说明问题1适用用此模型来解决,并将模型进行改进以适应问(数学建模论文书写基本框架,仅供参考)题1。(2)借助准备工作中的采样,(用拟合等方法)确定出模型中的参数。(3)给出问题1的数学模型I表达式和图形表示式。(4)给出误差分析的理论估计。3.模型I的数值模拟将模型I进行数值计算,并与附件中的真实采样值(进行列表或图示)比较。对误差进行数据分析。(二)模型II(。。。。。。的模型)1.该种模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意义,和式中各种参数的意义。注明参考文献。2.。。。。。。模型II的建立和求解(1)说明问题1适用用此模型来解决,并将模型进行改进以适应问题1。(2)借助准备工作中的采样,通过确定出模型中的参数。(3)给出问题1的数学模型I表达式和图形表示式。(4)给出误差分析的理论估计。3.模型II的数值模拟将模型II进行数值计算,并与附件中的真实采样值(进行列表或图示)比较。对误差进行数据分析(三)模型III(。。。。。。的模型)。。。。。。。。。。。。。。。。。。。。。。。。。。。。。(四)问题1的三种数学模型的比较。对三种模型的优点和缺点结合原始数据和模拟预测数据进行比较。给出各自得优点和缺点。第三部分:问题2的。。。个模型(4号宋体)。。。。。。。。。。。。。。。。。。。。。。。。。。。。。。。。。第四部分:问题3的。。。个模型(4号宋体)。。。。。。。。。。。。。。。。。。。。。。。。。。。。。。。。。六、模型评价与推广对本文中的模型给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必须实事求是,有根据,以便评卷人参考。推广和优化,需要挖空心思,想出合理的、甚至可以合理改变题目给出的条件的、不一定可行但是具有一定想象空间的准理想(数学建模论文书写基本框架,仅供参考)的方法、模型。(大胆、合理、心细。反复推敲,这段500字半页左右的文字,可能决定生死存亡。)七、参考文献(4号黑体)(书写格式如下)[1]作者名1,作者名2.文章名字.杂志名字,年,卷(期):起始页码-结束页码[2]作者名1,作者名2.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年,起始页码-结束页码[3]作者名1,作者名2.文章名字.年,卷(期):起始页码-结束页码,网页地址。[4]李传鹏,什么是中国标准书号,=51440&pid=46275,2006-9-18。[5]徐玖平、胡知能、李军,运筹学(II类),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IshizukaY,AiyoshiE.Doublepenaltymethodforbileveloptimizationproblems.AnnalsofOperationsResearch,24:73-88,1992。注意:8篇以上!八、附件(4号黑体)(正文中不许出现程序,如果要附程序只能以附件形式给出)(数学建模论文书写基本框架,仅供参考)2006年数学建模评分参考标准:摘要(很重要)5分数据筛选35分数学模型35分数据模拟15分总体感觉10分特别注意:1、问题的结果要让评卷人好找到;显要位置---独立成段2、摘要中要将方法、结果讲清楚;3、可以有目录也可以不要目录;4、建模的整个过程要清楚,自圆其说,有结果、有创新;5、采样要足够多,每组不少于7个;6、模型要与数据结合,用数据验证过;7、如果数学方法选错,肯定失败;8、规范、整洁;总页数在35~45之间为宜。9、必须有数学模型,同一问题的不同模型要比较;10、数据必须有分析和筛选;11、模型不能太复杂,若用多项式回归分析,次数以3次为好。__
本文标题:国赛-数学建模论文格式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413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