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企业文化的九段棋谱(doc11)(1)
企业文化的九段棋谱“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就企业文化而言,提倡“无为”,就是以心治心、以利言利、尽人之性,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企业文化的九段棋谱“无为”思想是《道德经》的精髓,也是道家学说提供给我们的为人、处世、办企业,乃至治国、兴邦、治世的一个基本原则。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就企业文化而言,提倡“无为”就是以心治心、以利言利、尽人之性,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蒙牛公司的人心经营给我们很多启示:当企业发展到一个阶段,队伍庞大了,地盘扩大了,靠什么凝聚人?有人说利益,有人说老板的人格魅力,众说纷纭。如何把庞大的队伍团结好,调度好,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群体优势?或者说,如何把组织的人上升为人的组织?充分发挥人与组织的整体功效?因为组织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由思想支配的。美国管理大师加利哈默把企业经营干脆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人手”的经营;二是“人脑”的经营;三是“人心”的经营。因此,如何引导人的思想,就成为摆在我们大小企业老总面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我们企业的老总很值得研究这个问题,以稳定人心,壮大队伍,发展事业。一切壮无过心《封神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商纣王挖了比干的心以后,比干没有死。他骑马出了城,看到一个卖空心菜的人,便问:“菜没有心还能活吗?”那人回答道:“当然能。”他问:“人没有心呢?”那人说:“人没有心怎么能活呢?”比干一听,从马上摔下来死掉了。这告诉我们,人没有心就会死。这里说的“心”,指的是心脏,是生理器官。我们要讲的心,指的是人的思想思维活动。它是人的行动的司令部、总指挥。古人说:“得人心者得天下。”三十六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无不把得人心作为制胜之道。蔡锷编选的《曾胡治兵语录》,共十二章,前十章讲的都是思想和政治,把思想和政治当作建军的根本。曾国藩和胡林翼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帮凶,如此重视人心工作,值得深思。美国军队中配有牧师,共产党的军队配有政治指导员、教导员,都是为了作人的工作。毛泽东说:“欲动天下者,先动天下之心。”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有组织部、宣传部,后来加了统战部。这三个部,主要都是作人工作,只不过组织部侧重干部的考察与选用。可以说,共产党的胜利,就是人心经营的胜利。就连佛教,也十分重视心的作用。《华严经》中有一名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杂阿含经》载佛陀偈云:“心持世界去,心拘引世界,其心为一法,能制御世间。”意思是说,心有宰制世间,牵引世界朝定方向运动的巨大力量。心能执持,抱引世界,造作世界。释迦牟尼多次强调,心是世界最大的,“一切壮无过心”。任何力量,都无法与心力相比。现代的企业家们,也纷纷摒弃出了早期管理者们僵死严酷繁琐的管理方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促进了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世界500强企业,几乎都是采取了员工参与、人际沟通、激励措施、民主决策、福利政策等人本管理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的综合效益成倍增长。大丈夫当如斯经营人心,首先要了解人,了解人的需求,人的动机。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其巨著《人类动机理论》中,阐述了人类五级需要层次理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只有得到自身满足的同时才会精力充沛地为企业创造价值,促进企业的发展。要想管好人,首先必须了解这个个体的需要,进而努力满足他的需要,以个人需求为基础激发鼓励,达到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人的需要、欲望和追求,不仅是多元的、多层次的,而且是永运不满足的,只是每个人在每个时期的需求有所不同而已。有一首白话诗写得好: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要了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拴了骡和马,叹天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上人心足,除非南柯一梦西。这种得寸进尺的贪欲,从道德观上讲是值得批判的,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讲,这种不同的永不满足的需求,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强大内驱力。调动欲望,激发人心,是成就伟大事业的第一要素。刘邦当时就是见了秦始皇出巡的威风,才产生了“大丈夫当如斯”的皇帝欲,他果然倒秦以代。毛泽东也是不满黑暗的统治,产生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念头,树立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雄心壮志,成就了干千秋伟业!跟着他一起闹革命的农民、工人,后来也都成了元帅、将军,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彪炳青史的功勋。从本质上来说,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没有一个人是满足于现状的,都是愿意拚死一搏的,哪怕是一个普通人,潜意识中也有着伟大的理想,都希望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高度的管理者,就应该善于利用人的追求,向其展示美好的运景,鼓励其树立运大的目标,激发人们的雄心和信心。英国教堂上有这样一块碑文:“干活如果没有远景就会枯燥乏味;有远景再加实干就成了世界的希望。”基督教圣经箴言中说:“凡没有远见的地方,人们必然毁灭。”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讲调动人的积极性,当然要强调道德、理想,但仅仅是空泛的理论和激昂的口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给人以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真正稳定人心,凝聚人心。尤其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更看重现实的物质利益。司马迁在《史记》中,用大量的史实说明经济和政治、利益和道德的关系后总结说,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如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有得势交往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千乘之王,万家之候,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没匹夫编户之民乎!太史公的这段话,用现在经济学的语言来表达,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谈到财富的重要性时,他举例说,秦始皇这样的天下之尊,对有钱人也是很尊重的。当时,四川有个名叫“清”的寡妇,拥有大量的丹砂矿,是个大富婆,秦始皇特意邀请她来咸阳(秦的首都)待以上宾之礼,还特别为她建筑了一座“女怀清台”。他举例说,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学说受到奚落,可怜兮兮回家时,他的学生子贡为之不平。于是,他驾着高头大马,拉着全部绸缎,无论走到哪里,诸候们一个个像见了大爷,而子贡到处宣传的仍是他老师的学说。几年来,孔子终于名扬天下。司马迁最后感叹的说,这是钱财的结果啊。古代圣贤是如此,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也同样重视利益关系。如果没有恩格斯经商谋利从经济上支持马克思,马克思就不可能完成无产阶级圣经的写作。而马克思毕生研究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论证财富公有的合理性,并为工人阶级实现目的指明方向。列宁针对旧俄国的饥饿状况,是以“粮食面包仓”这样简洁的口号相号召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是靠“打土豪、分田地”搞土改,从而发动农民起来革命并取得胜利的。我们现在的改革开放政策,说到底,也无非是为了调节各种利益关系。《东方红》这首歌的歌词里,就有“为人民谋幸福,”什么是幸福?幸福的物质基础就是利益。所以,古往今来,用人者,成就大事者,都懂得在无害于大局的情况下满足人们的各种利益要求,从而获得人心,获得人才。古代谋略家黄石公说:“贪者丰之,欲者使之,畏者隐之,谋者近之。”意思是说,如贪利的可以给他丰厚的收入,想立功的可以让他去冲锋陷阵,有隐私的要替他隐瞒,有谋略的要对他亲近信任。曾国藩则说得更加直截了当:武人给钱,文人给名。以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我们搞企业的,就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满足每个职员的经济效益为管理的宗旨,以经济利益引导人心,维系人心。处理好利益关系,既不要书生意气,搞“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那一套,忽视利益的重要性,以为激情、理想,就可以人心归顺,一呼百应。与民争利,逆天而亡啊。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每个人的“心”因先天条件,生活环境,教育程度,自身领悟的不同,表现出千差万别,而且,心时刻在变。所以心是最复杂的,是宇宙万物中最为神秘、奇怪的东西。心善又可以干好事,心齐可以干大事,反之,则祸害无穷。因为意业是造业的主宰。要消除人世间的恶行,首先要净化人心。连佛祖释迦牟尼也大声疾呼,要人们关注自己,自知其心,自宰其心,自净其心,强调“以心治心”。佛教所说的治心,其实就是儒家的“内圣”、“修身”、“静心”,自我修炼。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要有自律意识,自觉遵守人类的共同道德和社会规范,以人为本,助人为乐,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但是,人心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是变幻不定的。善良的环境可以使人从善,恶劣的环境可以使人行恶。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荀子也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正因为人有可塑性,所以要净化人心,需要“自治”,也需要“外治”,需要律戒,需要“教化”,也就是重视教育的功效。佛家也好,儒家也罢,强调传经布道,强调对人的教育,而且,都有很多律戒,很多规矩。孙悟空本事再大,也怕唐僧的“紧箍咒”,也逃不过如来佛的手掌心。神仙的净化,“外治”是强迫你“净化”。目的都是一样,只是方式有区别而己。从人心经营的角度上讲,企业的每一个员工,不仅要自己做到“以心治心”,“独善其身”,当好表率,而且要有帮助和教育同仁的责任感,规劝和感化他们去掉私心杂念,洗净心灵上的污垢,老老实实作人,认认真真作事。“人材自古要养成,放使于霄战风雨。”树要载养,人要培养。曾国藩提出了“勤教”与“严绳”并行的方针。教而不管,不如不教;管而不教,虽管无效。这些思想,对我们培养和管理企业职工是有启发的。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先生就强调“制造产品之前抚育人。”他对“松下人”的训练是两个方面,一是基本技术训练,二是“松下精神”的训练。所谓精神训练,其主要内涵就是要净化人心,增强信心和毅力。我们要净化人心,作好人的思想工作,必须了解真实情况和下属的真实思想,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针对性地重点地逐一解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被象假所迷惑,人云亦云,听风是雨。英国有个医生,要求他的学生尝一下糖尿病人的尿。他自己先示范,用手指蘸着尿,送到嘴里舔了一下。学生没有办法,只好照着试了一遍,说:“有点甜”。医生笑了,说:“你们没有看见,我蘸尿用的是中指,舔的却是食指。”以此告诫学生观察事物时要细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观察,考虑问题时不要忽视每一个细节,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百心不可以得一心,一心可以得百人诚与信是连在一起的,做人要诚实无欺,这是人立身之本,治心之本,得人心之本,是人赖以生存的灵魂。孟子说:“人天生存诚”。苏轼说:“天不容伪”。曾国藩说:“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百心不可以得一心,一心可以得百人。”这些古训告诉我们,只有坦诚待人,才能得人心,才能赢得他人的支持与合作。反之,如果你虚情假意,别有用心,则只能招来反感和敌视,置自己于被动。这里有两个一中一外、一生一死的故事,很值得深思。《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有个商人过河时落水了,他大声呼救:“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谁来救我,给他一百两黄金。”一个渔人救起了他,他却只给了十两黄金。不久这个商人再次沉船,当他呼救时,没有人理睬,都说这是个不诚实,不讲信用的人,商人便淹死了。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时,德军抓了一批俘虏,就地枪决。当俘虏一个个倒下时,突然一个10多岁的少年俘虏大喊:“长宫,我有话要说。”长官示意停枪。少年说:“我母亲离这不远,我答应给他买一条项链,我现在想把项链给他。请允许我暂时离开,办完事我一定回来。”长官被这个少年的孝心所感动,就放了他。所有的德军都认为小孩不会回来了。可是,正当德军准备离开时,少年满头大汗地回来了,对长官说:“谢谢”,就站到了被枪毙的位置。所有的德军都被震惊了,谁也不忍心再开枪。这两个故事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心与心之间,其实如同商品一样,也是等价交换的。自己诚心诚意,才能换取人家的诚心诚意,你有困难,有错误,只要你坦诚相告,人家就会谅解你,宽慰你,帮助你。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
本文标题:企业文化的九段棋谱(doc1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4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