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下载_doc可编辑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1.如何进行患者的有效身份识别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有:床号、姓名、ID号(住院号)、年龄、性别、腕带、家属确认等。为患者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活动时,至少同时使用三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的姓名。2.腕带佩戴的注意事项(1)不能随意调换或拆除(2)腕带材质良好,不会引起病人皮肤过敏(3)腕带上的字迹不能被清洗掉或擦掉3.我院对腕带的佩戴做了以下规定1、患者入院时由办公班护士负责填写腕带,与责任护士共同核对,并在入院须知上注明使用“腕带”的注意事项,请家属签字。2、“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两人核对无误后使用。3、责任护士负责给患者系上“腕带”,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腕带”使用的注意事项及重要性。4、“腕带”标识原则上佩戴与患者的右手腕部,如遇有手腕有外伤、手术、水肿等特殊情况时可换至左侧腕部或其他合适的部位。及时观察换着腕部皮肤状况和“腕带”松紧的舒适度,确保皮肤完整无破损。5、严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将患者标识“腕带”取下。6、严禁任何人涂改、刮除“腕带”标识信息。7、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识别标志,对昏迷、神志不清、病危、病重、手术、无自主能力的患者(如儿科、产科新生儿等)、急诊、ICU患者在诊疗时必须使用腕带标识制度。8、护士在抽血、给药、输血、手术时,应至少要求同时使用两种查对的方法,并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9、患者转科交接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志,加强患者在搬运、手术、检查的等过程中的核对,保障患者安全。10、“腕带”标识是患者的专用信息,不得借予他人使用。11、患者出院时,经由两名护士核对信息无误后有护士亲自卸下“腕带”。4.哪种情况下必须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身份的识别方法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识别标志,对昏迷、神志不清、精神异常、病危、病重、手术、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病人、无自主能力的患者(如儿科、产科新生儿等)、急诊、ICU患者在诊疗时必须使用腕带识别。
本文标题: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下载_doc可编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430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