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6课--戊戌变法
第1页第6课戊戌变法【预习指导】基础知识考点一:戊戌变法的背景和概况1.简述戊戌变法的背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使国家富强的办法行不通2.戊戌变法的目的:通过维新变法,发展资本主义,达到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3.戊戌变法的概况:时间:1895年—1898年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维新变法运动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基础知识考点二:戊戌变法的过程1.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了“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2.维新派在割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代表人物报刊代表文章主要观点梁启超《时务报》《变法通议》“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严复《国闻报》《天演论》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观点3.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4.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内容作用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教育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增强军事力量,加强国防建设5.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新政中除京师大学堂等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变法失败。6.戊戌六君子指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基础知识考点三:戊戌变法的评价分析1.戊戌变法的性质: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2.戊戌变法的地位: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次尝试;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简述戊戌变法的作用。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它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爱国和进步的作用。4.简述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充满软弱性和妥协性;②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缺乏群众基础;③部分变法措施冒进;④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5.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是戊戌变法。
本文标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6课--戊戌变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431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