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 管网技术交底(改)
管网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牡丹路、菜园路、滨河路管网工程交底提要:市政管网施工前准备、操作工艺等交底内容:排水、给水管网交底人:被交底人:日期:一、施工前准备1、图中涉及到的图集及规范:DBKJT53-01-2009、GB50014、GB50788、GB50268、GB50141、06MS201-3、2、作业条件:地下管道铺设必须在挖到管底标高,沿管线铺设位置清理干净,管道过路处安装套管,其套管规格符合要求,坐标、标高正确。3、材料要求:(1)、给水管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DN110、DN160),碳素钢(DN150)。(2)、排水部分管道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污雨水:DN300、DN500、DN600水泥管:DN800、DN1000、DN1200(3)、管道自表面向下的排列次序依次为:给水管线-电力管线-电信管线-煤气管线-雨水管线-污水排水管线二、排水管网施工方法1、排水管道安装施工程序验槽→下管→排管→平基→稳管→管座→接口→闭水试验2、材料选择污水排水管采用的是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热熔承接。验槽:沟槽基底施工前必须经项目监理检查管道沟槽开挖面,作好验槽记录。3、管道接口施工要点(1)、密封用热收缩套外观应平滑平整,不得有气孔、裂缝、卷褶、破损、重皮等缺陷。(2)、承插管道连接前,应先检查橡胶圈是否配套完好,确认橡胶圈安放位置及插口应插入承口的深度,至少四条肋槽。(3)、承插管接口作业时,应先将承口(或插口)的内(或外)工作面用棉砂清理干净,不得有泥土等杂物,并在承口内工作面涂上润滑剂,然后立即将插口端的中心对准承口的中心轴线就位。(4)、管道应敷设在原状土地基或经开槽后处理回填密实的地层上,管道在车行到下管顶覆土厚度不小于0.5m.(5)、雨季施工,应尽可能缩短开槽长度,做到成槽快,回填快,并做好防泡槽的措施。一旦发生泡槽,应将水排除,把受泡的软化土层清除,换填砂石料或中粗砂,做好基础处理。(6)、沟槽槽底净宽度,宜按管外径加600mm确定,以便于人工在槽底作业为宜。(7)、管道安装时,由人工抬管道两端传给槽底施工人员。明开槽,槽深大于3m或管径大于400mm的管道,可用非金属绳索溜管,是管道平稳的放在沟槽管位上。严禁用金属绳索勾住两端管口或将管道自槽边翻滚抛入槽中。混合槽或支撑槽,因支撑的影响,宜采用从槽的一端集中下管,在槽底将管道运至安装位置进行安装。(8)、插口插入承口时,小口径管可在管端设置木档板,用橇棒将管材沿轴线徐徐插入随口内;公称直径大于DN400mm的管道可用缆绳系住管材,用手板葫芦等工具将管材徐徐拉入承口内。(9)、承插口管安装应将管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由下游向上游依次安装。(10)、管道长短的调整,可用手锯切割,但断面应垂直平整,不应有损坏。(11)、管道基础设计,PE采用垫层基础。对一般的土质地段,基底需采用最大粒径小于40mm级配砂砾。其厚度为150mm。承插管基底需100mm级配碎石,钢筋混凝土管采用120度管基。(12)、沟槽回填a、管道敷设后应立即进行沟槽回填。在密闭性检验前,除接头外露外,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的回填高度不宜小于0.5m。b、从管顶基础至管顶0.5m范围内,沿管道、检查井两侧必须采用人工对称、分层回填压实,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管道分层压实时,宜采取临时限位措施,防止管道上浮。c、管顶0.5m以上沟槽采用机械回填时,应从管轴线两侧同时均匀进行,做到分层回填、夯实、碾压。d、回填时沟槽内应清空积水。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它带有棱角的杂硬物体。e、管基支承角150°范围内的管底腋角部位必须用中砂或粗砂填充密实,回填高度从管底填高300mm,与管壁紧密接触,不得用土或其它材料填充。三、给水系统管网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a、施工前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b、施工测量:办理测量交接桩手续和复测工作,并完成护桩及加密桩的引测。c、对原材料和半成品检验试验工作已完成。(2)、材料要求a、管道敷设应在沟底标高和管道基础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在敷设管道前要对管材、管件等重新做一次外观检查,发现有问题的管材、管件均不得采用。b、给水管道连接采用热熔焊接时宜采用同种牌号、材质和相同SDR的管材和管件。对性能相似的不同牌号、材质的管材与管材或管材与管件之间的连接,应经过试验,判定连接质量能得到保证后,方可进行。焊接端部SDR值不同的管材管件,不应通过对接焊连接。(3)、机具设备a、设备:切管机、供电设备、管接头、热熔机等。b、工具:吊具、钩子、探尺、钢卷尺、盒尺、角尺、水平尺、铅笔等。(4)、作业条件a、沟槽已开挖完成,并经过监理验收合格。b、施工机具、工具及材料已到场。c、夜间照明设施已就位。2、管道施工(1)、工艺流程验槽→砂垫层及工作坑→下管→管道连接→附属构件砌筑安装→管道试压→冲洗消毒(2)、操作工艺a、沟槽验槽验槽:基底高程、坡度、轴线位置、基底土质符合设计要求。槽底宽度根据设计情况确定,包括管道结构宽度及两侧工作宽度。b、管道垫层及工作坑管道垫层1)如为未经扰动的原土层,则天然地基进行夯实。2)如为回填土,则在回填土地段做300mm厚灰土垫层。3)如为岩石或多石层,则在为岩石或多石层地段则做150mm厚砂石垫层。4)如为软泥石则应更换土壤或每2.5~3.0mm做混凝土枕基。工作坑:人工挖管道接口工作坑,对管工作坑每个接口设一个。3、管道安装(1)、一般规定a、聚乙烯给水管道连接采用热熔连接,不得采用螺纹连接和粘接;b、连接时采用对应的专用连接工具,连接时,不得使用明火加热;c、热熔准备:用与热熔管材,管件尺寸相匹配的加热头装好热熔器,并接通电源加热。同时用色笔在管材热熔端所需长度划线。(外径为20-63mm时采用手持式热熔器,外径为63-110mm及以上时可采用台式热熔器)d、在寒冷气候(-5℃以下)和大风环境条件下进行连接操作时,应采取保护措施,或调整连接工艺;e、给水管材、管件存放处与施工现场温差较大时,连接时应将管材和管件在施工现场放置一定时间,使其温度接近施工现场温度;f、给水管材连接时,管端应洁净。每次收工时,管口应临时封堵;g、给水管道连接结束后,应进行接头外观质量检查。不合格者必须返工,返工重新进行接头外观质量检查;(2)、热熔连接a、热熔连接前、后、清洁焊接表面和加热工具。焊接表面污物应用洁净棉布擦净,加热工具上的聚乙烯残留物只能用木质刮刀切除;b、检查对接焊机是否与管材直径和规定的对接焊周期匹配;c、热熔承插:待热熔器工作温度指示灯亮后,无旋转地将管材与管件分别插入加热头加热,然后无旋转的拔出,迅速的将管材无旋转的插入管件中,使接头处形成均匀的凸缘,完成后自然冷却一段时间即可。(3)、水压试验a、试验压力:采用水压试验进行,低区给水管0.70MPa、中区给水管0.90MPa、高区给水管1.50MPa、市政给水管0.60MPa、室内消火栓管1.5MPa、自喷给水管1.40MPa。b、试验长度:PE给水管道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1000m。c、后背:用方木纵横交错排列紧贴于土壁上。后背必须紧贴后座墙,如有空隙用砂子填实。当后背土壤松软时,可采取加大后背受力面积,浇筑混凝土墙、板桩、换土夯实的方法进行加固。也可采用钢板桩支撑方式。d、灌水:管道水压试验前灌满水后,浸泡的水压不超过管道的工作压力。e、升压:试压时,应缓缓地升压,每次升试验压力的20%,排气阀打开进行排气,检查后背及接口处、支墩的安全性,确认安全无异常后继续升压,升至试验压力的70%,升压过程中若发现弹簧压力表针摆动、不稳,且升压速度慢时,检查排气阀处,是否排气不完全,重新排气后,方可继续升压。当打开放气阀溢出不含空气的水柱时,可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f、水压试验应在管内正温度下进行,试验完应及时将管内积水清理干净,以防止受冻。管身应填土至管顶以上约0.5m,暴露的接口及管段应用保温材料覆盖。g、试验观测:管道强度试验在水压升至试验压力后,保持恒压l0min,检查接口、管身,无破损及漏水现象时,管道强度试验确认合格。(4)、冲洗消毒压力试验合格后进行清洗消毒工作,把一定量的消毒药剂通过消防栓及各种接头掺入自来水水中灌入给水管道并浸泡24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至合格为准。由专业公司检测水质合格后可以投入使用。5、沟槽在管道敷设完毕应尽快回填,一般分为两个步骤:a、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的土方,管道安装完毕后即行回填,接口处留出,但其底部管基础必须填实。b、沟槽其余部分在管道试压合格及时回填。如沟内有积水,填前排尽,再行回填。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部分的回填,应同时从管道两侧填土层夯实,不得损坏管子及防腐层。沟槽其余部分的回填也应分层夯实。c、分层夯实时,其虚铺厚度如设计无规定,应按下列规定执行:使用动力打夯机:≤0.3m;人工打夯:≤0.2m。管子接口工作坑的回填必须仔细夯实。位于道路下的道段,沟槽内管顶以上部分的回填应用砂土或分层夯实。用机械回填管沟时,机械不得在管道上方行走。距管顶0.5m范围内,回填土不允许含有直径大于100mm的块石或冻结的大土块。云南正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管网技术交底(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43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