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明代传统纹样——服饰&青花历史背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寒微,当了皇帝后内心潜藏着一种不是贵族出身的自卑感,因而十分忌讳有文化的知识份子,并对朝野间人们的言论过于敏感,于是采取高压政策,大兴文字狱,禁锢思想,灭绝异端,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专制,这一明初的政治背景直接影响了服装的变化。由于明皇对全国施行极端专制性的统治,所以对朝服规定也十分严格,并延及民间服饰,这也就是明代初期民服趋向简约素净的一个原因。•从服制改革的思想上看,明代倡导恢复汉族古老的传统服制,是一种趋向于守旧和复古的落后思想。但由于生产力有了更高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商品经济开始活跃,于是在守旧复古的内核上包裹了新的外衣,进而动摇了复古的基座,为明中后期服装的新局面铺平了道路。明代官服•明代最有特点的服装当属官服•明代官服排斥元代异族服饰,禁胡服、胡语、胡姓。但朱元璋文化低,无能力另创新的服制,于是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于是明代官服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出现了历代官服之集大成现象,成为封建社会末期官服的典范。•周汉以及唐宋官服较为繁褥,明代朱元璋指出礼服不可过繁,祭天地、宗庙只需戴通天冠、穿纱袍,一品至五品官服紫,六、七品官服绯。使官服制大为简约。但是官服制内容的简约并不代表朝服规定不严格。相反,由于朱元璋特殊的出身背景,明皇对全国施行极端专制性的统治。对朝服的严格规定甚至影响到民间服饰,使其简约素净(明初期)。一官服类别明代官服的制定前后花了约30年,从皇帝冠服到皇后、皇子、文武官员,逐渐完善,也不断修定。皇帝官服一般承袭汉唐旧制,在形制、色彩、饰物等上大同小异。冕服自皇太子、亲王、郡王用之,其他公侯以下品官都不用,在使用人的范围上大大缩小了。至于皮弁(biàn)服、武弁服、通天冠等则在限制人的基础上扩大了皇帝的着服范围。如皮弁服,用乌纱帽之前后十二缝,每缝缀五彩玉十二,服用绛(jiàng)纱衣,蔽膝、革带、大带、白玉佩、白袜黑舄(xì),皇帝御殿里服之,其他为谢恩、策士、传胪(lú)亲征、四夷朝贡、朝觐(jìn)典礼时也服之。这种扩大了皮弁服的使用范围的做法,既是冕服制从简的表现,也是一种便于统治群臣的措施。•鲁王皮弁图此为亲王皮弁,从图中可以看出为九缝,每缝缀五彩玉珠九颗。弁(biàn):古代一种尊贵的冠,为男子穿礼服时所戴。吉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舄(xì):重木底鞋(古时最尊贵的鞋,多为帝王大臣穿)。文武官服是明代官服最有特点的服饰,也是封建社会官服的典型,几千年汉族官服中的各种文化符号都在明代官服中积淀成熟而外化。它在承袭周汉唐宋的传统官服制基础上,突出地表现了明代对服饰符号的象征功能的充分挖掘,使明代政治、伦理观念在服饰上展现无遗。朝服以袍衫为代表,戴梁冠,着云头履。朝廷的服制对佩绶、笏(hù)板也做了规定(如表1-1所示)。朝服为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颂诏开读、进表、传制时百官穿服,以冠和革带来区别官品高下。袍服俱为赤罗衣,白纱中单,青饰领缘,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赤白二色大带,革带,佩绶,白袜黑履。这种一律赤色的袍衫,齐聚于盛会之中,十分耀眼,喜气洋洋,对比唐代的五色交映的场面,又是一种气派。明代取法先秦的服色按五德之说,夏尚黑、殷尚白、周尚赤、秦尚黑、汉尚赤、唐尚黄,明自认为以火德王天下,色仿周汉而尚赤,是以有赤袍为朝服之制。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因朱即赤色,即以赤色为国家政权的标志。这种以色彩象征某种政治和思想的观念,远承周秦,近取唐宋而由明代再次表现出来。其中也掺入了民间对红色表示喜庆的习俗观念,二者巧妙地糅合在朝服之中。1.朝服左图为通天冠,云头履,方心曲领赤色朝服。表1-1明代朝服表品级梁冠革带佩绶笏板一品七梁玉带云凤四色织成花锦象牙二品六梁犀带云凤四色织成花锦象牙三品五梁金带云鹤花锦象牙四品四梁金带云鹤花锦象牙五品三梁银带盘雕花锦象牙六、七品二梁银带练鹊三色花锦槐木八、九品一梁乌角带二色花锦槐木佩:身上的玉饰,绶:用来悬挂印佩的丝织带子。佩绶用来区分地位尊卑。佩绶制度在华夏衣冠里为等级尊卑的一显著特征。2.公服公服用于早晚朝奏事、侍班、谢恩、见辞等活动中。衣用盘领右衽袍,袖宽三尺。袍上的花纹以大小来分品级。戴幞(fú)头有漆、纱二等,展角各长一尺二寸。服带以质分品,着皂靴。具体分品表如1-2所示。公服吸收了唐代品色服的特点,但删除了紫色袍。朱元璋以朱色为正色,又因孔子曾说过“恶紫之夺朱也”,从此紫色在服中废止。明代还修改了唐代以花径大小和几何纹来品级的服装纹饰,一律改为以花径大小来区别。这既简化了服装的分级形式,也突出以花别品的功能,是一种继承和发扬的服装形式。穿织金蟒袍的明代官员表1-2明代公服表品级袍色袍花径大腰带一品绯色大独科花5寸玉带二品绯色小独科花3寸履带三品绯色散答花3寸金荔枝四品绯色小杂花1.5寸金荔枝五品青色小杂花1.5寸乌角六、七品青色小杂花1寸乌角八、九品绿色无花乌角3.常服初时与公服相同,乌纱帽、团领衫、束带。至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规定了新的服饰标准。之后继续修定,日益完善,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定制后基本稳定。这次修订的最大创新就是在袍服上增加区别品级的补子,即一种方形绣有鸟纹兽纹图案的丝织物,补缀在服装胸前和后背,其符号象征意义更强了。明《大学衍义补遗》卷九十八载:“我朝定制,品官各有花样。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不在文武之数;文武一品至九品,皆有应服花样,文官用飞鸟,象其文采也,武官用走兽,象其猛鸷(zhì)也。”常服由各级官员按自身品级根据规定款式自制,而不同于唐宋由中央统一制作定时分赐。常服的穿用,高品官可穿下品服,而下不得越上。文官能遵此制服戴,武官却常下越上,穿公侯伯及一品之服,而低品常服少有人穿。文武官常服中补子图案使用见表1-3。乌纱一品补服表1-3明代补子图案表品级文官补子图案武官补子图案一品仙鹤狮子二品锦鸡狮子三品孔雀虎四品云雁豹五品白鹇熊罴[xióngpí]六品鹭鸶彪七品鸂鶒彪八品黄鹂犀牛九品鹌鹑海马杂职练雀无法官獬无狮子图案狮子除用在品服补子上表示官位等级外,并以大狮小狮相戏谐音太师少师,狮子滚绣球则象征喜庆。武二品五三品武九品仙鹿、仙鹤均象征长寿,孔雀、锦鸡象征地位,鸳鸯、鸂鶒(xīchì)象征婚姻美好,喜鹊为七夕应景花纹,与梅花相配为喜鹊登梅,象征喜报新春。补子是明代社会服饰中吉祥图案在宫廷中的反映明代的审美心理趋向喜庆而又朴实的风格,民间衣料上的吉祥图案是这种心理的直接反映。用动物、禽鸟、植物、器皿来象征某种祝福和祈愿的心理和服装表达方式,影响到官服的设计,直接形成补子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官服的结合。吉祥图案早在商周时期便已出现,用于玉雕和青铜器物之上,春秋战国的铜镜、秦汉瓦当与画像石、魏晋南北朝的石窟壁画、隋唐碑刻石雕、宋代陶瓷织锦都多有出现,至元代吉祥图案广泛流行,除建筑、车舆和日用器物之上出现外,在服装中饰以吉祥图案也成为一时风尚。这一习俗至明代已趋向成熟中,形成很多搭配模式,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其符号功能较为系统,因此某些动物飞禽花卉草虫都赋有了相对吉祥的意义。吉祥图案在社会广泛的使用,使官服中的图案设计在继承前代唐宋服制的基础上,创意出补子的形式,带进了人们的审美心理和祈福愿望。如一品文官补子为仙鹤和水浪构成,浪寓潮意,潮谐朝字音,取意为”一品当朝“。明补子皆为红底金线无边饰,其喜庆之情与民间用于喜庆的颜色颇为相似。文官鸟禽图案多为双鸟,与民间成双成对的祝愿不谋而合。这些都表现了补子图案融入了民间吉祥的祈福心理和审美意识。一品文官补子为仙鹤和水浪构成,浪寓潮意,潮谐朝字音,取意为”一品当朝“。1.贵族妇女服装中的凤冠与霞帔自周代制定服饰制度以来,贵族妇女就有了冕服、鞠衣等礼仪性服饰,历来变化不大,至明代,承前代服制,重新制定了女子服制,且有创新,从皇后到末品命妇,在冠服、衣服方面更加细化,体现出明代的特点。明开国之初就对命妇服饰做了规定,其后几年或补充或修改,到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才大体定型。从皇后、皇妃到命妇皆有冠服、真红色大袖衫、深青色背子、加彩绣帔子、珠玉金凤冠、金绣花纹履,并根据贵贱高低饰不同饰物和纹样,数量与质地也有区别。贵族妇女服饰中与前代相比有所发展的是凤冠和霞帔。凤冠是一种以金属丝网为胎,上缀点翠凤凰,挂珠宝流苏的礼冠。皇后、皇妃的凤冠上还饰有龙、翚(huī野鸡)翠等饰物。一般命妇则不缀龙凤,只缀珠翟(dí野鸡)、花钗,习惯上也称为凤冠。由于凤冠以金银或铜盘制,又缀许多珠宝,所以十分沉重,只能用于大型礼仪之中,日常都不戴。霞帔是一种3寸3分宽,7尺5寸长的披带,上面绣有纹饰,戴时绕过头颈从前胸垂下,两端呈尖形,各缀金银珠石一颗。霞帔上的纹样坠珠标志命妇的品级。表4-1明代霞帔图案及坠珠表品级霞帔图案缀珠一、二品蹙(cù)金绣云霞翟纹银花金缀子三、四品金绣云霞孔雀纹银花金缀子五品绣云霞鸳鸯纹镀金银花银缀子六、七品绣云霞练鹊纹银花银缀子八、九品绣缠枝花纹银花银缀子皇后凤冠及霞帔凤冠和霞帔是承袭宋代贵妇服饰发展而来的,既是汉族妇女服饰的继承和保护,也为清代汉族妇女开拓了道路,具有里程碑的作用。贵族妇女的这两种装饰又进一步影响民间妇女的服装、习俗,民服中常以此二种服饰为大喜大贵之装,发展为一种祝福和祈愿的服装形式,进而成为一种贵妇人的符号标志。2.一般妇女服装与褙子命妇日常燕居和平民女子服装主要为衫裙、袄、袴(kù)裤和褙子。由于明代服制中对民间服饰有了明确的禁令,普通妇女的礼服,最初只允许用紫色粗布之衣,不许用金绣,袍衫则只用紫绿、桃红等浅淡之色,不许用大红、鸦青及黄等正色与纯度高的颜色。明代妇女服装中褙子较为流行,其基本形制与宋代相同,一般有两式:一为合领对襟大袖,一为直领对襟小袖。前者为贵妇之服,后者为平民之服。合领对襟大袖褙子直领对襟小袖褙子①褙子褙子的形制变化后,形成比甲,即去袖的长褙子。比甲与隋唐的半臂相似,宋元之后渐流行,至明代则成为妇女居家之常服,由于其既可护胸背保暖,又便于操作家务,故颇受妇女喜欢。清代的马甲,也是由此发展而来。褙子从另一方向改制就形成袍,低领、对襟、宽袖,领袖处少用或不用花边装饰,下长至足,露出里面衬裙一角。褙子在明末很盛行,并延至清初。比甲②比甲③襦裙(或衫裙)明代妇女另一装束为襦裙或衫裙,上衣襦衫短仅齐腰,宽袖,右衽,色、纹皆淡雅,裙则掩襦衫而扎于胸下,长到掩足。裙常用八至十幅拼成,腰间细褶数十条,颜色也浅淡,纹样不多,以含蓄隐约为尚。衫裙的长短变化在明代二百余年间几经反复,但总体上有衣短裙长、衣长裙阔的穿着搭配,以求对立中的统一。明代流行的一种“时装”,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而成,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水田衣也叫百衲衣。据说在唐代就有人用这种方法拼制衣服,王维诗中就有“裁衣学水田”的描述。水田衣的制作,在开始时还比较注意匀称,各种锦缎料都事先裁成长方形,然后再有规律地编排缝制成衣。到了后来就不再那样拘泥,织锦料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形状也各不相同。到了明朝末期,奢靡颓废之风盛行,许多贵胄人家女眷为了做一件中意别致的水田衣常不惜裁破一匹完整的锦缎,只为了一小块衣料而已。④水田衣明中后期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服装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出现了违规僭(jiàn)越的服饰现象,并蔚然成风。明代后期妇女的服装也趋向艳丽华贵,颜色也喜用明初的禁用色如红、黄等亮色,体现出对服饰多样性的追求及美学价值的升华与多样化。五首饰明代妇女首饰明代妇女的发式,虽不如宋代丰富,但也很有特色。明初女髻变化不大,基本为宋元时的样式。嘉靖以后,变化较多。有“挑心髻”、“桃尖顶髻”、“鹅胆心髻”、“堕马髻”、“金玉梅花”、“金绞丝灯笼簪”等等。另还有假髻(又称鬏髻)。在这些发髻上还根据不同喜好插有各种挂佩及发簪等。金玉珠翠发簪嵌宝珠翠发簪玉挂佩1玉挂佩2六将官胄甲明代军士服饰有一种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所为红,所以又称“红胖袄”。骑士多穿对襟,以便乘马。作战用兜鍪(móu),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铜铁为之,
本文标题:明代传统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44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