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说案—— 吕月仪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说案第1页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说案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广东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的吕月仪。我说课的题目是《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下面就从说教材内容、说学生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向各位评委们、老师们汇报一下我的设计思路。第一部分,说教材内容(一)教材分析《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哲学与人生》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的内容。第十一课总体上是讲理想的,第一框从一般意义上介绍了何为理想、理想从何而来;第二框讲述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第三框和第四框是理想对人生的作用,属于方法论方面。其中,第二框个人理想、社会理想以及两者的关系是本课的基础和核心,是人生成功以及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因此本课内容在第十一课乃至整个第四单元的地位非常重要。(二)教学目标大纲规定,本课学习目标是懂得何为理想;何为个人理想、社会《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说案第2页理想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树立“确定崇高的人生理想”的价值观。基于以上因素,我从知、性、行三个维度去把握和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何为理想,理想从何而来,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明白何为社会理想,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根据自己的现实基础,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把个人理想融于社会理想中。运用目标: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并为之奋斗;为社会理想奋斗,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三)教学重点、难点只有理解理想的含义,才能真正认同、真正相信;只有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相结合,才能明确努力方向,才能把信念化为真正的行动,基于这一思考,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难点、重点。教学重点:①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②个人理想、社会理想的含义及两者关系。教学难点: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说学生学情我所任教的是物流专业中职二年级的学生,毕业后则从业,从业时才刚成年不久,由于年纪少,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理想和目标,他们将走得非常迷茫,不知所措,同时有无理想并能否为此奋斗也直接影《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说案第3页响着个人对行业技术的掌握和发展的前景。在学这节课之前,他们已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初步开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点规划,但是不明确自己所想、所需。九零后的他们,生长在资讯发达的年代,他们懂得运用网络、微博获取资讯,但却很少关注成功人士他们背后所树立的远大理想,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自己树立切合实际的理想。每天跟他们相处,我是快乐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因为他们反应敏捷,表现欲强,但缺乏耐性,对于理论性的学习,不太喜欢。经过社会实践,他们对于今后的就业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困惑,迫切地需要得到老师的指导。第三部分,说教法、学法(一)说教法无论是教法的选择,还是学法的选择,都应该结合老师的风格和学生的特征。我是这科的科任老师,同时也是一名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非常了解,也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根据学生们的心理和认知特征,本着“贴近专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在教学上我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现场采访法。通过图片、多媒体、视频的辅助,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课前准备先让学生自编剧本,创设空想与幻想的情境,由此切入教学内容;采用现场采访法,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与感悟,可亲、可信,效果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说案第4页在学法指导上,我采用角色扮演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和自省体验学习法,课前就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六大小组,共同收集材料、分享各自理想、合作完成作业;课题上小组间形成竞争,以回答问题次数为本小组挣分,结果也将体现在平时成绩中,学生为主体、老师做引导,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合作探究。同时强调体验与反思、内省与顿悟,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增强德育实效性。第四部分,说教学过程本课共分四个环节:①创境激趣,导入新课;②引思明理,探究新知;③自我评价,总结提升;④拓展训练,学以致用。第一个环节:创境激趣,导入新课:由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国梦”讲话视频引入,提炼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一理念。国家梦想也是全国人民的梦想,导出本课课题“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设计意图:以时事热点导入,引起同学们兴趣,再由学生自己提炼课题关键词可以强化学生体验。第二个环节:引思明理,探究新知细分本课内容,共有四目:第一目,何为理想,理想从何而来?我以游戏进入,展示三位名人的照片,让同学们猜一猜,再提问“他们的理想是什么?”由名人的理想联系到同学们的理想,从而向学生抛出问题:“何为理想?”我采用上文中学生比较熟悉的其中一位名人邓亚萍作为例子解释“什《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说案第5页么是理想?”得出概念后,提醒学生要注意时间与过程要求。继续沿用邓亚萍的案例解释“理想从何而来”,在这里,我使用了“递进法”,邓亚萍的一级级向上攀登地实现理想,得出上一级的理想源于下一级的现实基础。得出结论“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在此,我将理想与现实作一比对,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体现统一性,但从时间与主客观角度,有体现为对立性,由学生总结出它们属于一对“矛盾”,实现了第六课“矛盾”与本课内容上知识的前后照应,顾此及彼。为了更好地清理学生对于理想理解的误解,我设计了一个自省环节,抛出问题“如果脱离现实基础,会怎样呢?”因此突出空想与幻想两个概念。在此,播放学生自编自导自拍的两个小视频,课堂气氛一下子推到了一个新高潮。第二目,个人理想。课前布置已经将位置的就坐按照学生的分组坐成了六组,首先,小组讨论“同学们你的理想想是什么呢?”;接着,我用现场采访法,通过采访每小组的代表,了解到学生的理想,并将他们的理想稍加分类,引出“个人理想”这一教学重点,例子来源于学生本身,贴切、深刻。此时,课堂气氛再次推到高潮。第三目,社会理想。从个人到社会,从个体到整体,社会由个人组成,理清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后,引出各个个人理想共同组合成了社会理想,由学生总结出“社会理想”的含义。在此,我以我国经济转型为案例,计划经济时,不够吃、不够穿,因而社会成员都希望吃得够、穿得够,这种大众的愿望则表现为社会理想,因此经济转《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说案第6页型为市场经济,既能说清何为“社会理想”,也能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第四目,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这是本课内容的教学难点,如何将两者融合是一个实践上的难题。我以感动中国人物歌手丛飞资助贫困儿童、积极投身于义工服务行业的事迹作引入,提出四道问题,由各个小组抢答,既能回顾本课的知识点又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下一重要知识点。回答完毕后,由老师引导学生一同来分析案例,丛飞资助贫困儿童是他的个人理想,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上学是社会理想,丛飞的行为既实现了他的个人理想,更为实现社会理想作了极大的贡献,这体现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融合。这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应当的责任,以自己的个人理想成就国家的社会理想,在这,有一个小小的情感升华。在以上四目的学习过程中,将内容演变成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回答,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回答正确的同学都能为本小组增加1分,良性的竞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传的统教学模式,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三个环节:自我评价,总结提升:该环节分为两个小部分:第一部分,在老师以总结出的哲学原理表格中,总结出哲学原理所对应的方法论,在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总结出要怎么做。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第二部分是情感升华,先观看视频“我的梦、中国梦”视频,在《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说案第7页观看过程中,让学生找出成就梦想的三要素,让学生反思,自己是否已具备此三要素。接着回到学生本身,学生都是中职二年级的学生,下一学期则参加一学期的社会实践,走到工作岗位上,所以在此我将联系高一上学期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的第四单元第二课做好就业准备中《做好“学校人”向“职业人”角色转换》这一知识点的内容,在这角色转换中,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美好的未来,就需要责任心、付出、奋斗和坚持,才能给社会、家庭、岗位、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设计意图是:既解决学到了什么的问题,也解决怎么学的问题;既体现了德育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也达到了理论联系实践和情感升华的教育目标。最后一个环节:拓展训练,学以致用。经过课堂小结后,要检验学生在本节中的所学所获,首先完成几道简单的理论练习,接着布置课后作业,课前老师准备好了六种形式的六份作业,小组抽题再合作完成上交,理论性与开放性结合的作业让学生发现实现理想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设计目的是:既让学生的合作从课堂上延续到课堂下,又鼓励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第五部分,说教学反思:一是紧扣专业。案例来自学生自身,真实、可信,贴近职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实效性强。《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说案第8页二是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共同体验,共同成长,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三是以案例为背景,以学生小组活动为载体,学生在解决各个问题中体验、感悟、探究,提升能力。体现了“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念。四是课堂评价从知、信、行三个维度全面进行梳理,而非单纯的罗列知识要点;不仅关注学到了什么,更关心怎么学的。通观本课,学生反馈效果良好,教育目标基本达到。本课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德育教师要把目光投向学生,学会利用学生自身资源;把功夫放到课外,善于从平时积累教育案例;要把情感投入课堂,摒弃枯燥的说教,学会用心地去和孩子们交流。我的说课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本文标题:《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说案—— 吕月仪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44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