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部分地区农村教师工作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部分地区农村教师工作生活状况调查报告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齐帅武汉430079一关于本次调查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农村高中学校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涉及到他们的收入水平、压力状况、每周课时数,对于生源的看法,以及农村教师对农村特殊教育现状的看法,等等。这些应该是农村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研究相关问题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校址在农村(主要是乡镇上)的普通全日制高中的各科教师。因为华中师范大学今年许多大四学生到全国各地实习,并且大部分都是到条件并不优越的“教育教学实验区”,他们对于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以及教师状况必然十分了解。如果是学校组织调查的话,可以很大程度上全面地反映国家农村的现状,但是这是我们自发组织的调查,由于人力、经费的限制,不可能涉及到太大的面,所以仅调查到我所实习的学校以及有能力联系到的几所学校。但是,由于农村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例如,都具有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生活水平有限,生活艰苦,以及由此导致的生源质量偏差等问题。所以,农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比城里学校教师更大的困难。就如本次重点调查的M高中,在湖北省中部的仙桃市的一个镇上。虽然仙桃市的经济状况较好,但是由于对教育并没有十分重视,而是被教师称为是“摆在最末位”,所以该市的教育状况,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就如这所M高中,教师们同样面临着一般农村学校教师一样的问题,教师们经常私下抱怨,在附近县市的教师工资中,“仙桃市的工资是最低的”。另外,学校招收的生源质量有很大问题,导致教师们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厌教、畏教的心理,并随时——如果有关系有门路——就准备转到其他条件好一些的学校。我们这次调查,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力图真实反映我国至少是湖北省仙桃市农村高中教师的工作与生活状况,希望能够引起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也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够改善教师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借助在“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实习的机会,我们主要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M高中的教师。问卷共计发放100份,调查对象包括高一高二高三各个科目的普通教师。正副校长等非从教人员不在本次调查范围之内。这些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84份,占84%。小部分教师并不支持和重视我们这次调查,大约是认为此次调查是我们自发组织的,对于改善他们的境况无所裨益,或者可能是由于课时过多没时间填写。除了问卷调查之外,我们也采取了其他的一些调查方法,例如观察法、访谈法等。因为我们实习的办公场所就是同专业其他教师的办公室,所以我们与学校教师的接触颇多,在日常交流中也获得了很多的有用信息。二问卷及其分析(问卷内容本文后所附)问卷分析这份问卷是我们实习小组协商,并征询了一部分教师的意见,起草和定稿是由我完成的。问卷为了切合农村教师的实际,对于问题的选择与选项的设计方面都做了一些独特的处理。首先,力求从多个侧面反映教师的情况。本问卷共有12道选择题和1道填空问题,试图从收入状况、压力来源、每周课时量、学生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等多方面来反映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一般而言,涉及到的方面越广,得到的结果大概是越全面越精确越切合实际。其次,通过与农村教师零距离接触,提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比如问卷最后一题,就是我们在深入了解调查学校时才能得到的信息。一般人们可能认为,学校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其职工的福利待遇至少是工资应该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发放,但是在农村基层就不一定,就如M高中的教师双休日的加班费还是和平时的课时费一样,而并不是双倍。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学校本身财政状况不容乐观,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教师们只能默默忍受。第三,选项的设计贴合实际,力争人性化避免呆板枯燥。比如,在适当的时候引用一些名言或是时下流行语,可以增加教师填写的兴趣,并能让教师在繁忙的工作期间放松一刻。但是,由于是初次编写问卷缺乏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力有限,我们的问卷必然有许多不足与有待改进的地方。有些题目的各个选项区分不甚明显,教师们可能会觉得这个也可以选那个选项也可以选,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再如,另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我们的调查却没有涉及到。还有,调查的范围十分有限,导致调查结果不能具有广泛的公信力。但是不管怎样,这次调查凝结了我们的心血与热忱,也得到了大部分被调查教师的支持与配合,我们这次调查才得以顺利的进行。如果这次调查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入地调查相关问题并予以解决,那么也算是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了。下面就从各个方面分析这次调查的结果。三、调查结果Ⅰ、收入状况根据之前的分析,以及基本的想象,不难得出,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财政状况并不令人满意,所以农村学校教师的收入也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普遍不高。据我们了解,教师的收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A、财政工资,与职称、教龄相挂钩,由国家直接发放。一般而言,职称越高教龄越长,所获得的财政工资也就越高,然而财政工资的相差却并不悬殊,就如M高中,一个职称是“中二”的教师,每月获得的财政工资是1050元。而在职称不变的情况下工龄(教龄)增加一年平均会每月增加十余元的财政工资。而“中高”职称的教师每月的财政工资是1800左右,但是该学校的“中高”职称教师的年龄一般都在40岁以上,“资历”非常老了。财政工资是教师工资收入的基础,不出意外的话是由国家直接打在工资卡上的,所以能按时足额的发放。B、绩效工资,即国家会根据教师的工作成绩与教学效果,或多或少地给予一定的工资奖励。绩效工资没有硬性标准,不同地区教育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机动安排。在初中、小学这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强制发放,一般每人每月可以有600-800元不等的绩效工资。而在高中阶段,尤其是农村高中,就不一定会有“绩效工资”,就如整个仙桃市的高中教师都没有“绩效工资”这一项,理由是资金不足。如此一来,高中的一些教师十分羡慕初中小学教师,觉得自己教高中所获得的工资还不如去教初中得到的多,心理落差很大。C、课时津贴,也就是课时费,上一定数量的课时获得的劳务费。在M高中,课时费按10元每节正课、6元每节早/晚自习计算,比如一名教师有每周有15节正课、5节早/晚自习,那么他一个月的课时费为:(10元×15+6元×5)×4=720元。课帖一般本着多劳多得的原则发放。可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此外每节课前后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和检验,所以教师的合理课时量一般是每周10-15节。此外,我还了解到另外一所县城高中的课时费计算方法,这所学校采用的是“超课津贴”制度,假如一名教师在一周中的课时少于8节(该校正课按周一至周五计算,而双休就算作补课)一律没有课时费,而超过8节课的,超过部分按每节课10元计算,早晚自习也是按照10元每节计算,而双休日的补课加班,则是按照20元(双倍)计算。再以上面15节正课、5节晚自习计算,一般正课15节中有10节在工作日5节在双休,那么按照第二种课时费计算方法,这名教师每周获得的课时费为:(10-8)×10元+5×10元+5×20元=150元,该县城高中每个月按照4.4个周计算工资,那么最终一个月的课时津贴为:150元×4.4=660元。由此可见,不同学校计算课时费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是最终到手的树木相差也并不大。当然,这仅是对农村高中而言。D、担任一定职务的津贴,例如班主任津贴大约每月600-800元,要视不同学校的财政状况以及班主任的工作量而定。此外班主任津贴与班级日常管理、学生表现等情况直接挂钩,如果学生出的问题多,例如在“班级量化管理”中扣了分,那么班主任的工资就会被相应地扣除。就如M高中,学校实行严格的管理,没有特殊情况的话班主任一天至少要有5次和学生到一起:朝读之前、课间操、午休、晚自习前和晚自习后查寝,这被戏称为“五陪”。由此一来,班主任课每天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几乎为0,所以班主任津贴绝对是辛苦钱。此外,担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年级组长以及其他的一些职务均可以得到数额不等的职位津贴,但也需要付出相应的——有时是超额的劳动。E、其他各种名目的临时工资,例如“坐班费”[注:坐班就是在工作时间如果没课的话也必须坐在办公室里,相当于“上班”]、阅卷费、教研活动费,等等。这样的工资一般不会太多,并且也不一定每个月都有。就如“坐班费”,有的学校并不要求坐班,所以无此项;有的学校的坐班费每月100-200元,但教师必须签到达到一定次数;也有学校采取的是签一次到算一次坐班钱,签多少次算多少钱的方法:但总而言之不会太多。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项就是调查M高中教师月收入状况的。在回收的84份有效问卷中,月均收入选择在1500元以下的有22人,占26%,选1500-2000之间的最多,占64%,而月均收入在2000-3000元的仅为10%。实际上据我的了解,以及在发放问卷时的观察,月收入选择1500以下的教师中有一部分是职称、教龄不高,且带的课少,所以整体工资低,但是也有一些教师认为上面所说的工资即财政工资,而职称在“中高”以下的教师财政工资多在1500以下,所以选择1500以下——而其实整体工资收入高于这个数。另外,调查结果上无一人选择月收入在3000以上,但是就我认识的一位教师,他带高三3个班的地理课,一周的课时超过30节,另外还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兼学校地理教研组长,这样他的月收入为:1400财政工资+1200左右课时费+600班主任津贴+100教研组长补贴,加起来应当是大于3000的。可能老师们一方面觉得这是辛苦钱没必要写上,另一方面希望引起更多的重视与同情,所以调查结果与真实情况可能有少许出入。但有一点事实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农村中学教师的工资待遇的确不算高,平均下来也就2000左右。尤其在目前物价、房价高涨的情况下,靠着并不宽厚的固定工资生活的教师的生活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有教师抱怨称,“什么都在涨,就是老师的工资不涨”。生活压力大,工作自然会受到影响。Ⅱ、学生状况教师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把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传授给学生,教书育人。而学生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工作和价值实现。虽然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的说法,但在基层教育实践中,一般教师并不这样认为,尤其是农村教师,面对的大多是学习不好、思想不上进的“后进生”,往往更会感到疲于应对,束手无策。由于高中阶段并没有明令限制“择校热”及“名校热”,这样,相对较好的生源会被市里、县里的重点高中或者教学质量好、名声大的其他高中录取,而到了农村高中,就只剩下了经过层层筛选的“筛子底”了。所以,农村高中招收的生源整体质量并不高。例如仙桃市有文件规定“原则上300分以下的学生不能读高中”,但是经过人“担保”及缴纳“调剂费”、“借读费”之类后,却也能够在农村高中——例如M高中读书。由此,农村高中的生源质量不仅整体不高,而且调皮、难以管教的学生相对集中,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上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付出更多的时间用以帮助、管理及教育这些“后进生”,常常会感觉到力不从心。另外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生源质量差,教学工作就难以出成果,这不仅导致教师难以晋升,更逐渐消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让他们感觉到“没成就感”。我们问卷中涉及到对学校管理学生的看法,以及对农村学校生源状况的看法。M高中实行的是“全覆盖”式的管理,即在空余时间、学校的各个角落都会安排教师巡查,班主任每天至少5个时段与学生在一起;另外还实行“三无管理”,即:学生无手机、无MP3、无网络言情小说进教学区。一般外人会认为,这样的管理措施似乎太严厉了,而该校教师仅19%认为“太严厉”,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的管理措施符合这样质量的生源,甚至应当更加严厉才能管住他们。至于对生源状况的看法,认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一理论的仅3人,占4%,而82%的教师强烈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措施调控平衡城乡生源状况,防治两极分化。Ⅲ、与办公室同事关系一般而言,办公室是教师在学校中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无论是课前的备课、写教案、做课件、钻研教材教法,还是课后的分析总结、批改作业,以致“坐班”,都需要在办公室完成。所以,在办公室的时间远远大于其他时间。而与办公室其他同事的关系是否和谐融
本文标题:部分地区农村教师工作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468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