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浅谈基层公务员工作和生活现状
浅谈我县基层公务员工作和生活现状近年来,网络上不断有公务员灰色收入多、福利好、待遇好的传言。其实,这种情况只是个例,绝对不是普遍。大多数公务员仅仅是千千万万普通工薪阶层的一个小群体,他们过着朝九晚五生活,为了房贷、车贷而奔波于那微小“三点一线”的生活圈。下面就我县情况作如下分析:一、墨玉县基本概况墨玉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地处东经79°8′~80°51′,北纬36°36′~39°38′,东与和田县隔河相望,西临戈壁与皮山接壤,北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接壤。东西宽45~112.5公里,南北长319.5公里,总面积2562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5%,平原绿洲占5.9%,沙漠占85.6%;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1120-3600余米之间。县城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1961公里。县辖3镇13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364个行政村,1622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54.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65万人,占总人口的89.5%;非农业人口5.27万人,占总人口的9.7%。全县总人口中,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6.4%,是维吾尔族高度聚居的全疆第二人口大县,是国家和自治区重点贫困县。和田地区是全国维稳重地,全国的稳定新疆是重头戏,新疆的稳定在和田,和田的稳定在墨玉。由此可见,我县维稳任务相当艰巨。基层公职人员便是维稳的排头兵。二、基层公务员现状分析纵观我县基层公务员当前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待遇较低,各方面条件差。广大基层公务员工资与发达地区相差甚大,与本地从事其他职业人群收入相比也存在明显差距。绝大多数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实也只是普通的老百姓,每天也要为了生活精打细算,为了生存忙碌奔波,就本人所在的地区来说,平均工资在3000元左右,CPI指数却达到4.6,基尼系数更是超过0.55,按照近两年的物价,如果夫妻双方都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双方父母在农村或一方父母在农村无收入,再生上一个孩子,办按揭买上一套房子,那么这个家庭的生活是相当拮据的,可以说是在10到15年内都是只有贷款没有存款,并且经不起任何意外(特别是有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的打击。也就是说,基层公务员已经没有了相对于社会职工而言所特享的福利。其次“加班”现象明显,广大基层公务员而言,“白加黑”、“五加二”才是真实的工作状态,而且多为无偿加班。这在一些基层单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基层单位事多人少,工作冗杂,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而受限于地方财政的影响,加班基本上属于无偿加班,没有其他补贴。加之,因为工作需要,有时还要利用个人时间应付大量酒局,也加剧了基层公务人员的身心负担。再有基层公务员人员的发展机会渺茫,上升空间有限。因为工作在基层,在一线,很多基层公务人员辛辛苦苦干一辈子仍旧是科员,晋升空间很小。另外,近两年来,我认识的普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经有人辞职,这在我们这种落后地区来说,以前是没人会去想也没人会去做的,因为这份工作在大家眼中毕竟是一个“铁饭碗”。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生存压力,因为想寻求更好一些的生活质量,大部分的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生活压力是很大的,并没有网络上流传的那么舒适和安逸。这几年来,工资不涨物价涨,工资涨了物价翻倍涨,如果你从事别的职业,你还有可能去兼职或通过其它途径赚点外快,但是绝大部分的公务员受本身的工作性质影响,失去了兼职或从事第二职业的机会的,所以每个月的工资只能在支出方面不断压缩,日子过得并不是传言中的那么幸福,离幸福的小康也还有很长的距离。(二)社会对公务员理解不深。同时,因为在基层,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岗位比例受到严格限制,所以职务晋升的空间非常有限,引用本人公务员初任培训时老师给我们讲的一句话:“乡镇和县级的公务员,前途可以用一把10厘米的直尺就量得清楚”。仅仅因为少数公务员“不作为”行为被放大,大多数勤劳务实的公务员不得不“背黑锅”,导致公务员群体无论是“哭穷”还是“哭累”,都被贴上了“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的标签。所以,在这里大声呼吁,不要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随意抹黑全体公职人员了,我承认公职人员队伍里有败类,但不是所有的公务员都是败类,多数人辛苦工作,也只是为了过日子而已,切忌再一棒子全部打死了。基层公务员经常处于一种上压下顶、两面为难、束手无策的境地,群众抱怨多,社会理解少,受了委曲还得自己扛着。(三)责任与权利不均衡。目前,在基层工作的公务员身上肩负着巨大的责任。然而现有的政策却没有同时的赋予他们相应的行使权利。例如,在安全生产方面,基层政府及相关的领导、负责安全的管理人员要对该地方的生产安全负责任,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相关的人员领导都会受到问责处罚。而在他们工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隐患只能逐级上报,却没有执行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的公务员在工作中战战兢兢,出现了只求稳定,不图进取,勉勉强强过得去就行,政绩都是浮云了。那么在这种工作和生活状态下,提升基层公务员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了,怎么来提升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呢?针对于基层公务员现实存在的问题,必须考虑教育、引导、考核、交流、激励“多管”齐下,构建起激励干部积极性的长效机制。就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谈几点个人看法。三、提升基层公务员工作积极性的几点措施(一)多关怀,改善环境。要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从“要我工作”的思想转变为“我要工作”,我们要以人为本,增强基层公务员的主人翁意识。一是要从工资待遇方面着手。上级有关部门要针对基层公务员的实际困难,想其所想,帮其所需,解其所难,消其所忧,从关心爱护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二是改善基层公务员的人居环境,增加基层的基础公共设施。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让基层公务员在努力工作之余,也能有一个放松心情的地方。三是要树立起基层公务员“自信、自强”的工作、生活信心,要广泛开展谈心交心的活动,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消除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塑造自信、理性、平和、积极的心态。(二)明责任,奖惩分明。要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改变他们工作上拖拉推诿的现象。一要将责任与权利确实落实到个人。肩负着对工作按质保量完成的责任,同时具有在工作过程中如何决策的权利。二要真正做到奖惩分明,对那些大颂“推”字经,长念“拖”字诀,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的人员固然要毫不手软的惩罚。而对那些始终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同志也要有相应的奖励措施。从而让大家感觉到多劳多得,有劳必有得。而不是“做多做少一个样,做与不做一样”。例如浦北县专门制定下发了《浦北县关于识别“老实型”干部的办法》,明确了识别“老实型”干部如下主要特征:对党忠诚,思想上进,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鲜明,组织交办的任务不打折扣;爱岗敬业,埋头苦干,勤勤恳恳,精益求精,责任心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不避重就轻,不投机取巧,公道处事,秉公办事;守本分,耐寂寞,不善出头,不事张扬,不跑门路,不争名利,憨厚大度,与人为善;遵纪守法,严格遵守中央“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以及自治区党委“四要四不准”的换届纪律要求,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三要从“人”的方面向基层倾斜,要坚决克服“论资排队”“媳妇熬成婆”的作法,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社会推荐、监督机制,从群众的公认中发现“老实人”。向干部服务对象广泛调查、询访,及时建好民情台账,全面了解干部恪守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情况,甄别重用一批任职时间长、工作成绩突出并获得干部群众认可的干部,从根本上调动起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三)强交流,促进成长。在公务员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建立健全干部交流轮岗机制,实行多层次轮岗交流,让能干事的干部有“位”,使干部在新的单位和岗位上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通过扩大干部交流,使干部保持一种常学常新、奋发进取、永不懈怠的工作状态,保持旺盛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其次要为一般的基层公务员提供更多的外出考察、学习、培训的机会,努力提高基层公务员的素质与业务水平。基层公务员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组织者、指挥者、责任者。他们面向的工作对象是广大的群众。基层公务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科技知识。因此只有加强各单位各地区之间的基层公务员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才能保证基层公务员能在工作中不断的创新进步。拥有源源不绝的工作热情。(四)重监督,不亏基层人。强化干部选任全程监督,让基层公务员拥有更多机会。可以通过组建干部监督员队伍,在干部选任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初始提名环节强化阳光操作、规范各种程序、注重过程纪实,把干部选任整个过程置于上级、同级、下级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让投机钻营者无处藏身。要通过建立组工干部分片联系基层制度,经常深入各基层单位与干部交心谈心,及时准确地掌握干部情况。派出考核组在急难险重任务、重点项目建设一线、服务企业一线、新农村建设一线、信访维稳工作一线等“四个基层一线”中识别和考核干部,考察了解干部的执行力、完成任务的实绩,在攻坚克难中发掘“老实型”基层公务员。要通过完善建立全体机关、基层干部业绩档案,量化干部评价指标,实行“政绩公示”,论功行赏,避免测评过程中人情关系和裙带关系,有效防止“有功不赏”的现象发生。总之,关注基层公务员的工作与生存状态,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期盼,积极搭建基层公务员展示能力和才华的平台,充分调动基层公务员工作积极性,不仅是新形势下夯实国家基层工作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不管提高基层公务员工作积极性是一项多么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也要尽最大努力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务员工作积极性,使之更加适应现代基层工作的发展。墨玉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4月16日
本文标题:浅谈基层公务员工作和生活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47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