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第一框 生活需要法律
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教学目标家庭、学校、社会生活需要法律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受到什么影响?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解决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的方法:①利用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②依靠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根据生活的需要而制定颁布,同时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你知道下列生活中的问题涉及到哪些法律吗?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你赞成这一观点吗?法律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法律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指导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法律服务生活、保护生活探究与分享上述内容中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刚出生时,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还可以为我申办身份证。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去上学。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扶养和教育我。一般情况下,年满16周岁,才能就业。年满18周岁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满18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A、劳动法B、宪法、选举法C、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D、户口登记条例E、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F、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G、宪法、兵役法H、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1、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②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二、法治的脚步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的性质相当于现代的刑法典。古巴比伦王国反映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标志古巴比伦法律制度的进步,国家的成熟。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思考:自从法律产生之后,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为什么?1、法律的涵义:人治法治2、法治含义: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看过视频之后,你对“依法治国”有了哪些了解和认识?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交流讨论政府:依法行政法院:社会成员: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教材:第87页政府:法院:社会成员: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维护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接受社会的监督。坚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充分履行职能。任何人都要以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准则,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3、法治的意义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临时宪法:1949年,也称《共同纲领》。一、第一部正式宪法:1954年。二、第二部正式宪法:1975年。三、第三部正式宪法:1978年。四、第四部正式宪法:1982年。(现行宪法)现行宪法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进行了四次修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从“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到要求执法者“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从“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到“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断为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梦的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4.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2017年3·15晚会上,“速肥肽”、“造肉一号”等被曝光,这类动物催长饲料,广告其效果能让猪一天长至少3斤肉。其中非法添加的喹乙醇,长期使用,会蓄积在动物体内,诱变细胞染色体畸形,此外还会产生耐药性,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修改食品安全法,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17年4月26日,国家版权局在“2017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大会”上发布了2016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据介绍,这十大案件包括“风雨文学网”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权案、“九九漫画”等网站侵犯漫画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案、霍某某销售盗版图书案、巩某某等销售盗版光盘案、邹某等制售盗版图书案以及竹林新华包装材料厂盗印教辅案。等等。我国政府加强网络版权监管,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材料一:1995年4月25日,河北省鹿泉县人聂树斌因故意杀人、强奸妇女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年4月27日被执行死刑。2005年网上通缉逃犯王书金被抓后审讯得知。上一案件受害者系王书金所为。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聂树斌案再审后公开改判聂树斌无罪。2017年3月30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寄送国家赔偿决定书,赔偿聂树斌家属268余万元。多起重大刑事冤假错案根据疑罪从无原则得到纠正,并依法给予国家赔偿,切实维护了司法公正,保障了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张氏叔侄案等重大刑事冤假错案34起。2013年至2016年,各级法院共依法宣告3718名被告人无罪,依法得到相应国家赔偿。收集分享中华民族法制文明史上秉公执法、惩恶扬善的历史故事。用文字简单写下对故事的体会。教学目标课堂小结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脚步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的产生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教学目标巩固提升1.游客要爱护景区卫生、文物古迹,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食堂打饭要排队,要尊重他人人格,不得侵犯他人合法财产。这说明()A.过多的规则让我们无所适从B.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C.纪律、道德让我们很不自由D.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D2.一名七年级才14岁的小新同学,因厌学情绪严重,打算中途辍学到沿海去打工挣钱。针对他的这一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同学的行为将会违反《义务教育法》②该同学无法进入合法企业打工,一般情况下,年满16周岁才能就业③他享有公民自由权利,这一做法可行④他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A
本文标题:第一框 生活需要法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472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