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第三大组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没有公民道德,社会就会灭亡;没有个人道德,他们的生存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对于一个美好的世界来说,公民道德和个人道德是同样必要的。——罗素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3、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1)公共生活:是指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介入的活动及其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1、公共生活(2)公共生活的起源与发展公共生活随社会生产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原始社会萌芽农业社会扩展现代大工业社会扩展到极致经济全球化时代更为广阔•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3)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2、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3、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原始人:图腾崇拜,禁忌,风俗等;阶级社会:民间风俗、礼仪和宗教教规、戒律等现今: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等手段,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助人为乐、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助人为乐、保护环境、遵纪守法2、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1)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是令人忧虑的现象。(2)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公德规范应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如: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应当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崇高的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如: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候,乘坐公交车主动让座,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等。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最新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大学生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思考与讨论联系实际,评价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谈谈青年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网络观?三、公共生活中的有关法律(1)《治安管理处罚法》(2)《环境保护法》(3)《道路交通安全法》(4)《集会游行示威法》(5)《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1)《治安管理处罚法》1、立法目的: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2、基本原则:处罚以事实为依据,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要与处罚法的规定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二)《环境保护法》1、立法目的: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身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2、基本原则:一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二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三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3)《道路交通安全法》1、立法目的: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2、基本原则:一是依法管理原则;二是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4)集会游行示威法1、立法目的:在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2、基本原则:一是政府依法保障原则。对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予以保障。二是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三是和平进行原则。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煽动使用暴力。(5)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1、立法目的: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2、基本原则:一是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督相结合的原则。二是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有机结合的原则。三是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的原则。
本文标题: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472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