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和谐生产方式研究电子期刊(第006期)
Thestudyofharmoniousproductionmode和谐生产方式研究电子版第006期2010年5月5日本期责任编辑:张西振://blog.vsharing.com/seca邮箱:zhangxizhen1961@qq.comQQ群:868596模式语言管理张西振等本期专题扩展阅读:“模式语言”是支持和谐生产方式的重要管理工具,也是应对个性化需求的利器,以模式语言管理替代解决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模块化”,是一条必由之路。正如透明先生所说:道理很简单:模式具有可定制性,而模块则不具有。完全相同的模块必定是与具体目的无关的。换句话说,用模块化方法方法建造的产品能够满足昀基本的要求,却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人的特定要求。为了满足单个人或者一小组人的要求,就必须采用模式化的方式为他们定制。模式是既有的,设计、建筑是定制的。管理的永恒之道张西振王甲佳刘玉龙模式语言管理张西振王甲佳刘玉龙模式语言管理:实现管理软件的三大突破张西振等组织如何能学习?张西振王甲佳刘玉龙企业如何开发内训课程?张西振王甲佳杨芳企业如何培养岗位专家?胡秀丽模式语言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张西振王甲佳侯象洋肖永健模式语言管理方法与企业信息系统设计张西振王甲佳“模式语言管理”有存在的理由吗?张西振“模式语言”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张西振模式——常识的结构化张西振利用模式语言表达独立记录片制作之隐性知识研究(台湾)模式与模块透明“模式语言管理”名词解释肖永健模式语言管理的风格肖永健○管理方案:无为而治天河水活力之源——模式语言管理探索与实践(书)肖永健著·下载·亚历山大原著《建筑的永恒之道》、《建筑的模式语言》“模式语言”研究文献©版权所有2005-2010和谐生产方式研究圈子电子期刊圈址::何组织模式使之形成一个模式语言网络?“口红”到“固体胶”模式语言作用一例从“哥伦布鸡蛋”看模式语言的作用模式语言管理面临的挑战读到一个对“模式语言”的很好的见解电视记者实战手册-模式语言管理案例“模式语言”是杠杆调节点对“模式语言管理”的思考“模式语言”是一种全新的管理语言一个应用“模式语言”形成解决方案的案例分析“轮子”与“模式语言”“模式语言管理”的一重意义——把知识转化为资本德鲁克“丛林上尉”与模式语言管理模式语言管理与东方服务的联系一个“模式语言管理”的典型案例——“东北军”挺进丛林练生存关于模式共享的应用实践(下面网页链接打开方式:右键——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网络链接”)往期下载和谐生产方式研究电子期刊(第003期)和谐生产方式研究电子期刊(第004期)和谐生产方式研究电子期刊(第005期)和谐生产方式研究电子期刊(第002期)和谐生产方式研究电子期刊(第001期)管理的永恒之道张西振王甲佳刘玉龙(2005年1月1日)20世纪末期以来,企业管理研究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很多与既有的理论完全不相符。在“企业观”也即“企业是什么”这个层面上,出现了“把企业看作是一个有机生物体”(比生物个体处于更高层次的一种生命形态)与习惯上认为“企业是赚钱的机器”的根本对立。尽管这些研究尚嫌零散,理论尚未聚焦,但日益增多的研究成果与既有管理理论之间的不和谐,已经向我们提出了寻求管理新范式的要求:一个有机体和一部机器是完全不同的,它要求采用不同的态度和方法,依赖“机器”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命令和控制体系来管理一个“有机体”,是完全行不通的。由于新的管理范式尚未成型,也导致了“有机体”理论的实践困难。本文不可能完成建立一个新范式的艰巨工作,但试图给寻求新范式的思维进路描绘一个粗略的路线图。有机秩序既然企业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它就有健康或疾病之分,自持与自损之别。只有当它是健康的、完整的、自我保持或是自我增益的,它才能充满活力、不断创造、持续发展。而任何有活力的有机体都需要一个基础条件:内在的各种力的和谐。我们来看一看历经2260年沧桑仍然具有青春活力的伟大工程——都江堰,体会一下什么是“内在力的和谐”。从外表看,都江堰是平淡无奇的。然而,它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之前几十年就已建成,更重要的是,它至今仍然“活”着,还发挥着分水、导水、引水、排沙、泄洪的功能,文人盛赞它“千古奇功”、“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李冰1建设都江堰的方法可以追朔到大禹治水的思想:顺着水的自然流势无为而治。都江堰不过是在岷江中顺着水流建了一个分水堤,将江水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的水经过宝瓶口流入了成都平原,外江的水顺流而下。都江堰朝向上游的端头称为鱼嘴,它将岷江水劈成两部分,在内江与外江之间进行了第一次分水。在都江堰的尾端是飞沙堰,依赖于它适中的高度进行第二次分水,在洪水季节,水流将从飞沙堰之上泄到外江。从管理角度来解读都江堰,我们会看到一种有机秩序:依赖于其中的一个过程帮助延续另一个过程,作用力和过程使系统保持自身持续不断的运演,而不产生致使其破裂的多余的力。都江堰顺流纵卧在岷江中,只以鱼嘴的尖头对着来水,不与水流正面对抗,除了要对鱼嘴部分及其它迎水部分定期修复外,并无溃决之忧。而它的分水功能,更减缓了洪水的冲击。泥沙淤积是水利的大敌,都江堰则充分利用自然之力排除沙石。渠首分流处,内江处于凹岸,外江处于凸岸,弯道使表层水流向凹岸,底层水流向凸岸,随着洪水冲下来的沙石,大部分随着底层水冲向外江。水流入内江之后,北岸伸向江心的虎头岩“支水向南”,把剩下的泥沙逼向飞沙堰排走。还有部分泥沙,则依靠离堆对洪水的顶托和宝瓶口的束水作用,造成横向旋流,将泥沙旋到飞沙堰、人字堤排走。这种自我维系的系统避免了强制秩序的固有缺陷,能够自我保持、自我协调的,通过自己的内部结构保持自身的活力,是一个自稳定、自适应系统,因而具有内在生命力。假如由现代人来建都江堰,很可能建成一个大坝。由于泥沙较多,中国水坝平均寿命只有50年,泥沙较少美国,水坝平均寿命也不过300年。“堰”和“坝”的区别,实际上是两种管理思想的区别:“堰”是纵的,它顺水而建,意味着对水的因势利导,在达到引水目的的同时,并不违背水的自然本性;“坝”是横的,给人的感觉就是蛮横霸道(“坝”的繁体字就是“壩”),意味着对水力的强硬抗衡,对水流的强力阻遏,是人与自然的迎面撞击,体现着强制秩序,它内力没有得到疏解,必须不断依靠外力来维持,并且不断的产生内在冲突,其应力不断积聚,一旦溃决,所带来的灾难往往是难以估量的。都江堰,向我们宣示了一种“天人合一”、“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管理智慧。都江堰启示我们,管理企业“有机体”,需要尽力避免强制秩序,追求有机2秩序。要使其内在结构适应全部内外之力,使一切具有内在冲突的力都得到了合理的疏解、合理的转化、合理的应用,获得了一种“力场”的微妙和谐,这是“自然”成功的秘诀,也是管理的永恒之道。只有踏上这条永恒之道,企业才会生机勃勃。模式之门我们相信,对于踏上这条管理的永恒之道,多数人是心向往之的。那么,为什么在管理实践中,体现这种永恒之道的事实又如凤毛麟角?爱因斯坦说过:“问题,不会在与产生它同一个层面上的答案上得到解决。”我们的管理学和管理实践,都是建立在对人的理性假设之上的,甚至是过于狭窄的建立在经济学流行语言与思想之上的。经济学家把理性限定为一个简洁的设定:人们试图最优化。这个简洁的“最优化”原则的好处是便于用数学模型来表述,但同时也是它的根本缺点:太精确。事实上,我们只是在信息和理解的局限之内,在可行的选择制约下,在喜好和趣味的引导下,试图作出理性的选择。也就是说,依靠管理者个人有限的理性,是不可能驾驭企业组织这个复杂系统的各种力场,实现力的和谐的。它太微妙、太复杂了。面对这样一种困境,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结构中心的亚历山大给我们指出了一道通往“力的和谐”的“门”——“模式语言”。他的《建筑的永恒之道》一书虽然是建筑学专著,但阐述的观念恰恰可以成为我们破解这一管理难题的钥匙。(我们强烈推荐原著:《建筑的永恒之道》,[美]C·亚历山大著,赵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其实,亚历山大提出的“模式”概念简单得令许多人不屑一顾:模式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个规则,这个规则描述了特定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之间的关系。按照亚历山大的说法,一个“模式”包括三个要件:第一,这个“模式”适用于什么环境条件;第二,这个“模式”能够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什么。一个“模式”还应该包含对经验证据的描述,也可以包含对原理、机理的说明,以及尚待实验证明的疑点,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等等。3这种简明的模式可以成为记载并传达专家经验的工具——无论哪个领域的专家经验。西方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在研究人的认识过程时,也发现了类似原理。西蒙为编制用计算机下国际象棋的程序,专门对棋手下棋时的运思情况进行了研究。他发现顶级大师能够辨认和回想出大约5万种棋子在棋盘上的不同排列方式,而与每种排列方式相关的是棋子可能的进攻与防守策略信息。西蒙总结说,“专家们看到的模式来自他对类似情景的记忆。”他发现任何领域里真正专业水平的标志就是具有丰富的“模式”,这些“模式”帮助人们产生“专业判断”、“直觉”、“本能”、“预感”和“内心的声音”,用西蒙的话说,它们就象一群“老朋友”,随时会告诉你,在面对实际情况的时候该怎么办。模式化的过程是把问题抽象化,在忽略掉不重要的细节后,发现问题的一般性本质,并找到普遍适用的解决方案的过程。换言之,人们在不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时,发现有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不断变换面孔重复出现,在这些不同的面孔后面是共同的本质——这些共同的本质就是模式。模式所描述的问题及问题的答案都应当是具有代表性的。所谓代表性,就是以不同的形式重复出现,允许使用者举一反三。为了交流方便,通常要给这个模式一个名字。模式是人脑把握和认识外界的关键。人脑处理模式的能力非常高超,人可以在几百张面孔中一下子辨认出所熟悉的脸来,就是一个例子。这些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每一个管理者都不仅仅依靠自己有限的理性进行管理,而必须依靠模式的积累。不过,就象“最后发现水的鱼”那样,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如何运用模式的。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却从来都没有得到应有的“管理”。模式为什么能够成为达到有机秩序的大门呢?道理很简单:依靠任何个人的理性都没有足够的能力通过总体设计来实现企业这个复杂系统所有力的和谐,但可以通过对一个一个模式的力场分析、现场测试、经验总结等等管理过程而在人的理性可以把握的限度内,使得每个模式中的各种关系、机制、结构、规则都实现力的和谐,让每一个模式都充分允许所有内力自行解决,使每一个模式都成为“活”的模式,然后再参照这种“活”的模式进行组织设计、制度设计,在这些4“活”的模式支持下,逐步“生成”整体的有机秩序。通过模式这扇门,我们就不必要求管理者都像经济学家所假设的那样具有完全的理性能力。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几乎都在依靠自己的感受、认知、设想、试验、总结创造并建立一些适应“力场”要求的模式。大量的能够实现力的和谐的模式组成可以共享的模式库,在人们进行管理决策、工作决策、问题解决时则可以得到这些“老朋友”的有效帮助。这样,企业就不再仅仅依靠几个精英人才进行管理,而是将每个成员的智慧凝聚成一个有机整体(智慧圈),使企业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有机体),而且,这个由个体成员的智慧组织而成的更高层次的“智慧圈”比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拥有更多的智慧。秩序之源亚历山大的贡献,还不在于告诉我们模式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告诉我们,模式不仅仅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解决方案”,由模式库组成的系统还能形成一种“语言”。这种“模式语言”就像普通语言一样,可以创造出变化无穷的词汇组合,并且形成相互联系的网。一个模式语言系统通过模式库限定了组合方式,可以产生有条理的管理企业各种活动的能力。每一个模式是一个可以有无数特殊形式的关系场。许多小的模式协同产生更大的模式。这样,一个企业组
本文标题:和谐生产方式研究电子期刊(第006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4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