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反映亲情、友情的文章。文章写“我”把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硬着头皮从万芳那把羚羊要回来,“我”对朋友反悔,伤心极了。通过一只珍贵的“羚羊木雕”的送、要,旨在揭示子女与父母发生了冲突,应该怎样与父母沟通,怎样正确对待友情。学习本文的目标在于:(1)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表演,体会人物的思想情;(2)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人生有益启示。二、设计理念:子女与父母不是同时代的人,在对待人、事方面存在着分歧。表现这样主题的文章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会有很大的兴趣,而怎样处理误会、解决矛盾,学生可能有自己的看法。新教材的课标要求在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因此,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兴趣,在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情感基础上,通过话剧表演、辩论会的形式,让学生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谈看法、辩是非,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三、设计思路:本课内容容易与学生情感发生共鸣,教学时,分四步完成:第一步:让学生课前反复阅读课文,熟悉内容(1)掌握生字词语(2)搞清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A、父母对“我”怎样?B、“我”和万芳的友情怎样?通过哪些事情表现出来的?B、这些人物之间产生了什么矛盾?C、这些矛盾是围绕什么展开的?D、父母逼我要羚羊木雕,奶奶是怎样对待这件事的?父母听奶奶的话没有?说明了什么?E、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怎样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第二步、学生合作学习:(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行排练。(2)、分四个组进行话剧表演。第三步、围绕怎样与父母沟通,怎样对待友情进行辩论。第四步、片段作文训练:对“我”从万芳家回来时的心情……进行续写教学时间:二课时四、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我们和父母不是同时代的人,肯定在思想观念等方面有跟他们不一致的地方。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跟父母因某事而意见分歧?你是怎样处理这些矛盾的?请你说说你的经历。(请两三个学生谈经历)由此导入本课。(二)检查学生预习、感知课文情况:1、交流预习中的六个问题。2、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板书:父母:重财轻义万芳:重友情“我”:重义气(三)合作学习:童话剧表演。分成四个大组,按角色进行表演,注意品味揣摩人物个性话的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以上为第一课时)(四)以“亲情与友情”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1、通过辩论会的形式,目的在于:(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怎样与父母沟通,怎样对待友情,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2)学习辩论的技巧,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和口语交际能力。活动过程:2、导入:“我”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父母逼“我”要回木雕,这样作对与不对?怎样才能避免与父母发生矛盾?怎样正确对待友情?请大家围绕“亲情与友情”进行辩论。板书辩论会主题:亲情与友情3、方法:男生代表父母一方;女生代表“我”、万芳一方4、老师主持,宣布要求后,先提出问题:“既然羚羊木雕已送人,父母逼我要回,对或是不对”?以此谈论各自的看法,老师在学生辩论中不是进行引导、点拨。5、小结:子女要多与父母沟通,交流。(五)片段作文训练:续写“我”从万芳家回来时路上的心情。五、教学反思:从此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内容,而且训练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如:在怎样与父母沟通,怎样对待友情的辩论中,学生各述己见,据理相争,课堂气氛活跃;在表演我受委屈害怕失去友情时,失声痛哭,真切动人,不但动作到位而且把握到人物的性格。这个教学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体现了以人为本,以能力训练为主的教育理念。
本文标题:羚羊木雕优秀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12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