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一
2014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Ⅰ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温故而知新【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能力要求考向定位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宗法制与今天“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内在联系。2.中国古代政治机构改革对当今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借鉴意义。3.加强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4.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5.从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的比较认识中外政治文明的特点。6.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与创新。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知识拓展2:中国历史上的国体变化:奴隶主贵族专政——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专政)。知识拓展3:中国历史上的政体变化:分封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前475年前221年220年589年907年1368年1840年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宋元封建社会形成封建社会大一统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封建社会的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知识拓展1:中国古代史上的国体与政体演变:知识体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形成严苛法律汉至元地方中央汉郡国并行唐节度使元行省制汉中外朝唐三省六部宋二府三司元中书省制发展完善明清明废丞相设内阁;废行省设三司清军机处顶峰衰落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初具雏形分封制礼乐制度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王位世袭制夏—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传子,家天下);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西周—嫡长子继承制;例1.公元前21世纪,中国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主要是:A.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B.发展统一国家的需要C.居民“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结果D.私有制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一、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夏商—逐步形成;西周—发展完备;春秋战国—逐渐解体;(二)分封制:地方分权型国家管理形式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相、卿士参与商王决策卜、祝、史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师执掌军权对西周的制度有直接影响地方封侯、伯(二)分封制:地方分权型国家管理形式夏商—逐步形成;西周—发展完备;春秋战国—逐渐解体;西周的分封制1、概念: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封邦建国,以蕃屏周西周的分封制2、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同姓同姓同姓异姓异姓“众星拱月”目的:相互制约、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便于周王朝的有效统治。西周的分封制3、对象:周王功臣(异姓)王族(同姓)周公子伯禽召公之子成王弟先代的贵族)商后代舜后代尧后代姜尚西周分封制示意图齐鲁燕晋蓟陈宋灰色部分:同姓诸侯白色部分:异姓诸侯25%75%(主体)特点:分封对象多样化,但以周王室贵族为主;C•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4、权利:5、义务: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并且可以再行分封(层层分封)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西周的分封制天子诸候权利:授民、授土、授职义务: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特点:层层受封,等级森严,体现周天子大宗地位;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B.•【北京丰台区期末考试】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了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礼乐制度6、分封制的影响(评价):7、崩溃: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器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崩溃。(1)加强周天子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2)有利华夏族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融合,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3)诸侯独立性强,随着诸侯势力强大,周王室相对衰弱,形成诸侯争霸的分裂局面,无力保持统治的权威性。同时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一分为二的评价)▲井田制与分封制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人们在劳动中的关系和地位如何产品如何分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国有制)国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作诸侯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奴隶主完全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它们共同维护并巩固了奴隶主的国家政权。▲“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退)之。”(见《左传·桓公五年》)这反映的问题是A.宗法制的瓦解B.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C.周王室的衰微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C▲孔子谓季氏:“八佾舞全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西周规定: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卿、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可是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64人的大型舞乐队。这种情况体现的本质特点是A.统治者比以前更加腐化B.当时鲁国的礼乐制度比较完备C.社会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D.孔子不满季氏的做法C▲“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及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应该出现在A.原始社会晚期B.夏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朝C1、目的:巩固政权,有效统治,保证王权巩固2、内容:3、特点:A、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B、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C、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家谱、祭祖)嫡长子继承制(核心);确立大小宗的名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严格的等级;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是“家”与“国”的统一。5、影响:4、实质: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三)宗法制:与现实紧密结合:两岸一家亲,祖国统一等问题。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贫民奴隶西周宗法制示意图▲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如何?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1、互为表里,相辅相成;2、“分”是“宗”在政治上的体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宗”是“分”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3、“宗”是“分”的内核和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宗法制分封制里表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1)世袭制度。(2)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1.(2008年广东单科,1)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2.(2008上海历史,A组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3、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只有周王室才可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称为大宗C、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绝对的D、大宗和小宗只是家族的等级关系BAB4、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1)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2)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3)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4)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1234B123C234D235、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A、功臣B、殷降族C、同姓亲族D、殷商旧族C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皇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与地方分权相对立,特点是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受制于中央。(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含义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发展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轨迹——1、秦朝:正式建立2、汉:巩固制度3、隋唐:完善4、北宋:加强5、元:新发展6、明朝:空前强化7、清朝:达到顶峰(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承秦制、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推恩令、刺史制度)(三省六部制、节度使、科举制)(二府三司制、通判)(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行省制”)(废丞相、设内阁;废行省,设三司)(设军机处)一、从秦——清朝君主专制的演变与强化:1、皇帝制度的确立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一)秦朝始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三公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吏少府九卿百官之首全国政务军务(虚有其位)职掌奏章,下达诏令,兼理监察2、三公九卿制三权分立位高权重内外兼管不得世袭军权皇控有何特色?•例4: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称“玺”,任何人都要对皇帝的名字避讳。秦朝作出这些规定的目的是()•①维护皇帝至尊②增加皇帝的神秘感③统一皇家用语•④显示皇权至高无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皇帝专有用语体现的是皇权的独尊和至高无上,同时也显示皇帝的神秘。•答案:C•例5: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诸卿•解析:本题是对秦朝中央官制职权的考查,属容易题。结合官位职权,只有御史大夫具有监察职能。•答案:B(二)汉朝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皇帝中朝外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隋唐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相权被割皇权加强起草诏令负责执行封驳审议①②③作用:相权一分为三,各部既相互分工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既能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决策的失误,又能保证君权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的制约。情景再现唐太宗时期,准备在长安城里进行一项重大的工程建设(宫殿)。试描述在当时这一工程建设的运作程序。——工部(建设)皇帝——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户部(拨款)中书门下枢密院皇帝财政行政军事度支盐铁户部三司宋朝:二府三司制1)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力。2)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冗官”局面。皇帝中书省元代:中书一省制相权的一次重要反弹影响?相权过重、威胁皇权政局动荡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归入归入元代:一省两院制(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这两种政治体制的相同点不包括A.都反映了中央各部门的关系B.都实行分权C.都体现了集权原则D.都具有民主性D▲“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而使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秦朝中央官僚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元朝行省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B▲唐代与元朝都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财政,后者为中央行政机构B.前者掌管草拟和颁发诏令,后者则是行政机构C.二者都是为强化皇权而设立中央最高行政机构D.二者都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B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朱元璋)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2、内阁制度的形成(明成祖)原因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56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