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20届松江区高三历史二模卷
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松江区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等级考质量监控试卷高三历史(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2020.05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校和考号。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王国维通过出土的甲骨卜辞证实了《史记》中某一王朝的世系基本正确,该王朝应是A.夏B.商C.周D.秦2.“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变法中的这一政策又可表述为A.废除井田B.废世卿世禄C.奖励农耕D.什伍连坐3.文景之治时间是公元前167年至前141年,是西汉王朝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刘恒与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在位时出现的治世,这一时间段可以表述为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中期C.公元前1世纪早期D.公元前1世纪中期4.下图为某同学构建的唐朝中央机构图示,其中的“?”处应为A.内朝B.政事堂C.内阁D.军机处5.以下历史事件的命名与“贞观之治、靖康之变、康乾盛世”用法相同的是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安史之乱D.绍兴和议6.以下“中国古代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传播示意图”中,指南针的传播路线是A.①B.②C.③D.④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7.清代画家徐扬在乾隆二十九年作《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意在歌颂A.平定三藩之乱B.设立台湾府C.雅克萨之战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8.把人当做人而不再是神的附属物来认识的运动是A.圈地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9.在右侧地图所反映的革命中诞生的文件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共产党宣言》10.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意味着东亚朝贡体系崩溃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11.下面时间轴呈现了林肯对待奴隶制度态度的变化情况。导致变化的原因是A.独立战争进程决定B.南北战争进程决定C.解决经济危机需要D.反法西斯战争决定废除叛乱州奴隶制度建立民有、民治、民享政府无意干涉蓄奴州奴隶制度1861年1863年1862年高三历史第3页共6页12.右图是19世纪70年代日本地方报纸内容,其评论的“时事”是A.幕府“锁国令”B.黑船事件C.明治维新D.珍珠港事件13.批判“吃人的礼教”,提出“打倒孔家店”的现代价值重建运动是A.维新变法运动B.共和革命C.五四新文化运动D.改订新约运动14.右侧创作于1919年的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后来得以部分解决是在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开罗会议15.与“俄共十大”、“粮食税”、“恢复商品货币关系”等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史事是A.彼得一世改革B.农奴制改革C.新经济政策D.苏联解体16.观察下列示意图,按照正常时序,“?”处应填入A.关贸总协定B.布雷顿森林体系C.经济大萧条D.经济全球化17.右侧为蒋介石夫人针对当时某一重大事件所作之评论,该事件当为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九一八事变18.右表所列是哪一场战争的统计数据?A.拿破仑战争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此时当余之前者,不仅为余夫一人生死之关系,实关系全民族最重大之问题。——宋美龄,1936.12野蛮之国要变得文明了,顽愚之民要变得开化了,锁国之说要变成开港了,专制政体要变成立宪了。——《熊本新闻》柯立芝繁荣黑色星期四?罗斯福新政高三历史第4页共6页19.1971年基辛格在接到有关中国的消息后说:“我没想到事情会来得这么快。”推测该“事情”指的是A.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B.中日建交C.中美建交D.中国加入WTO20.西欧一体化过程中,与“欧盟”、“主权让渡”等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是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B.欧洲经济共同体C.煤钢共同体D.舒曼计划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一)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交往(16分)秦汉以来,中华文明不仅向世界输出文化,也广泛地吸纳域外文明成果,波澜壮阔的互动铸就了两千多年文化交往的历史长河。21.请将下列选项填入时间轴中。(填写字母)(16分)高三历史第5页共6页(二)冷战的认知(19分)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人们可能会作出不同的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7年前后发表于不同国家报刊杂志上的漫画。材料二: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电影,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慷慨相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材料三:有学者如此评价二战后初期美国政府的一项举措:“美国统治当局似乎找到了一种途径,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一箭双雕,成了真正的受益者。”问题:22.材料一中三幅漫画的主题共同针对的是哪一措施?与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表达了相接近观点的是哪幅漫画?(4分)23.上述电影和漫画对美国人的行为持有哪些不同的态度,为什么?(9分)2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冷战的认知。(6分)(三)驻外使节眼中的西方(25分)郭嵩焘与刘锡鸿都是晚清洋务运动期间,清廷派驻外国的第一批驻外使节,他们对西洋观察相当程度反映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挫折与艰难。材料一:“兴修铁路,高山峻岭可使通,长河可以剃度,巨浸可以迁徙。”——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火车实西洋利器,而断非中国所能仿行也。臣窃计势之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刘锡鸿《仿造西洋火车无利多害折》高三历史第6页共6页材料二:(英国两党制)“朝党、野党,使各以所见相持争胜,因而剂之以平。”“观其区处犯人,仁至义尽,勤施不倦,而议政院犹时寻思其得失,有所规正,此其规模气象,固宏远矣。······(西方民主政体)“远胜中国上古三代之政”——郭嵩焘《郭嵩焘日记》(西方税收制度)“此法诚善,然非民主之国,则势有所不行;西洋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英国监狱)“英人狱制之善,壁净阶明,尘垢俱绝”,(犯人)“肉食毕具,莫不体胖色华”。“今英国知仁义之本,以臻富强,未始非由久入中国,得闻圣教所致。”——刘锡鸿《英轺私记》问题:25.根据材料判断郭嵩焘和刘锡鸿在洋务运动时期的政治立场。(4分)26.郭嵩焘和刘锡鸿对英国社会的观察感悟是否一致?谈谈理由。(6分)27.结合材料与所学,你如何看待他们对西方的观察与认识?(15分)高三历史第7页共6页高三历史参考答案2020.5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345678910BBBBDDDBCD11121314151617181920BCCBCCADAA二、综合分析题(60分)(一)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交往(16分)21.根据提示,将下列选项填入时间轴。(填写字母,每格2分)①C②D③H④E⑤A⑥B⑦G⑧F(二)冷战的认知(19分)22.(4分)马歇尔计划;图三。23.(9分)材料一中,图一法国的漫画是从马歇尔计划对于欧洲援助的国家对象有所选择会造成的(欧洲分裂)这一历史后果进行了揭示。(2分)图二苏联漫画基于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和目的进行了揭示和讽刺;是站在苏联立场以及冷战意识与氛围下进行看待。(2分)图三英国站在自身的外交政策以及与美国的盟友关系的立场等角度,对马歇尔计划进行支持和帮腔。(2分)材料二中美国作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国家基于自身立场通过文艺作品对马歇尔计划进行宣传和粉饰。(2分)综上所述,不同的国家基于不同的立场与对马歇尔计划的不同层面(如政策的目的与本质、援助对象与效果)的看法,表达了不同的态度。(1分)24.(6分)水平1:根据材料从欧洲\美国\苏联三个视角谈对冷战的认知(6分)(1)视角一: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尤其是二战后,昔日称雄世界的欧洲列强国力衰落,地位下降。为了战后重生和在夹缝中求生存,不得不接受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2分)(2)视角二:美国通过经济援助,达到政治上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及经济上对西欧的控制,同时也把西欧纳入到美苏争霸的轨道之中,达到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目的与意图。(2分)(3)视角三:苏联在当时也出于双方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截然对立,以及国家利益与战略目标的冲突,对美国的行为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和对待(2分)水平二:根据教材,从冷战的背景、影响谈对冷战的认知(4分)高三历史第8页共6页(三)驻外使节眼中的西方(25分)25.(4分)郭嵩焘对西方事物非常赞赏,态度比较激进。认为西方在物质技术、政治制度上都要领先中国;刘锡鸿对西方物质和制度的优点比较认同,相对态度比较保守一些。但不认为中国落后西方,认为中国仿形西方事物并不合适,弊大于利。26.(6分)基本一致(1分)郭嵩焘和刘锡鸿两人都作为清朝驻外使节在出国后通过对西方的近距离观察,在私下记载中都流露出对英国物质技术与政治制度的赞誉,如两人都认同火车铁路的巨大作用,也赞赏了英国的政治制度和狱政管理。(2分)郭嵩焘在赞赏之余认为西方发达的物质和制度文明超过中国,暗示中国应该向英国学习,引进西方现代文明的成果。(1分)而刘锡鸿却仍然坚持中国文明本位的思想(摆脱不了传统的天朝上国和夷狄之别的传统观念),虽认可西方文明成果,却反而认为这是学习了中华圣贤之道的结果。对于先进的物质技术,他认为但并不适合中国,若中国仿形只会百害而无利。(2分)27.(15分)本小题采用分项评分法。评分要素包括:观点与论证、材料与史实、叙事与逻辑。评分项一:观点与论证。(8分)水平1:回答与问题无关;无观点、无论证。(0分)水平2:观点不甚清晰;论证不尽一致、合理。(1-4分)水平3:观点鲜明;论证一致、合理。(5-8分)评分项二:材料与史实。(5分)水平1:没有使用材料信息或所学知识。(0分)水平2:能提取材料信息或使用所学知识。(1-3分)水平3:能在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间建立联系,史实充分。(4-5分)评分项三:叙事与逻辑。(2分)水平1:仅罗列史实。(0分)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1分)水平3:叙述结构完善。(2分)高三历史第9页共6页
本文标题:2020届松江区高三历史二模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92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