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章森林防火的形势与意义第一节林业基础知识一、森林的概念和特征1、森林的定义森林指的是由乔木、直径1.5cm以上的竹子组成且郁闭度0.20以上,以符合森林经营目的的灌木组成且覆盖度30%以上的植物群落。包括郁闭度0.20以上的乔木林、竹林、和红树林,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等。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体,它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森林与所在空间的非生物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环,它是地球上的基因库、碳贮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对维系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在林业建设上森林是保护、发展,并可再生的一种自然资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2、森林的特征森林由林分构成,林分是指树种、测树因子、组成结构、年龄等基本一致,且与邻近的森林有明显区别的森林地段。森林的内部结构特征是指林相、组成、密度、疏密度、郁闭度、年龄、起源、地位级、出材率、林型等。2(1)林相林相是指林分的外部形状,从外形上可以把林分分为单层林和复层林。单层林即林分的树冠分布形成一层的森林。复层林即林木的林冠重叠的林分,南方较多,北方较少。原始林是两个林层的树高相差20%以上的。次生林按疏密度计算,即主林层疏密度不小于0.3,次生林不小于0.2。林层也是反映森林结构的重要指标,温度条件适中和土壤条件较好的地段常形成复层林,生长条件极端的地段常形成单层林。(2)树种组成按树种的组成可分为纯种和混交林。由一个树种组成的林分叫纯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叫混交林。通常用简式来表示,一个树种的混交数量按其所占的森林总蓄积量的十分数来表示。如果是一个树种组成的纯林,就用数字10标示,在10的后标写出树种的名称,如10油就表示油松纯林,也就是说森林的蓄积量10/10是油松。如6油4云即表示是油松、云杉混交林,其中油松的蓄积量占6/10,云杉4/10.如果有一个树种的蓄积量不足总蓄积量的5%而多余2%,可以在简式后面写一个加号,如6油、4云+桦,即表示在混交林中还有桦树,蓄积量在总蓄积中所占的成熟大于2%小于5%。如果一个树种所占的蓄积量小于2%用减号表示。(3)疏密度疏密度是指某林分树木胸高总断面积与相同条件下模式林分胸高断面积之比,如模式林分胸高断面积为50m2,而某一林分的胸高断面积35m2,这个疏密度等于35/50=0.7。3(4)郁闭度郁闭度指树冠对地面的遮盖程度。是林木树冠垂直投影与林地面积的比,用十分法表示。如林地面积全部为树冠投影所遮盖,那这块林地的郁闭度为1.0,假如林地仅遮着7/10,这一林地的郁闭度为0.7。郁闭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林内生长条件,对林内的下木,活地被物的种类和数量,林冠下的天然更新,幼树的生长,土壤表层微生物的活动及林木的生长发育都有很大影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郁闭度0.20(含)以上为郁闭林(一般0.20~0.69为中度郁闭,0.70以上为密郁闭),郁闭度0.20(不含)以下为疏林。郁闭度是控制采伐量、间伐量和确定采伐放时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5)密度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林木株数。通常用株树/亩、株树/hm2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密度决定着森林形成的速度,影响着树形、干形、产量和经济价值。因此密度在经营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因子。(6)林分的年龄即树龄。林分的年龄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同龄林又可分为绝对同龄林和相对同龄林。由年龄完全相同的林木组成的林分为绝对同龄林。由彼此年龄不同的林木组成的但相差不够一个龄级的林分叫做相对同龄林。为了经营方便把森林分成几个龄级,即幼龄林(I龄级)、中龄林(II龄级)、近熟林(III龄级)、成熟林(IV龄级)、过熟林(V龄4级)。一般情况是,针叶林20年一个龄级,萌生的阔叶林及软阔叶林10年一个龄级,硬阔叶林20年一个龄级。(7)林分的起源林分的起源指森林的形成方式,可分为实生林和无性繁殖林。实生林是由种子形成的,一般主干通直、生长高达、根系发育良好、对不良因素抗性大,也叫乔林。无性繁殖林是由插条发根萌生、根孽、压条等方式形成的森林,也就是说利用母体营养器官的一部分繁生的林分。这类林分发生快,衰老早,对不良因素抗性小,幼年呈丛生状态。(8)地位级地位级是衡量森林生长力的一个指标,它反映林地的综合肥力及树种的适宜程度。地位级是根据主要林层中优势树种的林龄与平均高在地位级表中查出的。(9)出材率出材率是指采伐的林木蓄积中规格材占的百分比。二、森林的分类我国《森林法》按用途把森林分为五类:(1)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3)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5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4)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5)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我国1990年一开始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制度,把森林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分类经营将《森林法》中划分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五大林种按其发挥的主要功能进行重新划分,将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划为生态公益林;将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划为商品林三、森林地形的概念和种类(一)地形的一般知识1、平原地面平坦宽广而海图不高的地区叫平原。平原地形平坦开阔,道路较多而宽,交通方便,江河较少,多为大面积耕地。62、丘陵地地面起伏较缓,比高在200m以上的高地叫丘陵,丘陵错综连绵的地区叫丘陵地,亦称中等起伏地。3、山地地面起伏显著,比高在200m以上的高地叫山,群山连绵交错的地区叫山地。4、水网稻田水网稻田一般较平坦,错综稠密的河道、沟渠。公路少而且狭窄。75、草原生长繁茂草类和一些灌木的广大平潭地区叫草原。6、沼泽地势较洼,土壤被水浸透,水草丛生的泥泞地区叫沼泽。87、岛屿与海岸岛屿是散布于海洋(江、湖)中的陆地。面积大小不等,通常面积大的叫岛,面积小的叫屿。岛屿少数为孤岛,多数为列岛或群岛。(二)地形和地图1、地形地形是地表面的地物与地貌的总称。地物是地面的固定物体,如居民地、建筑物、道路、江河、森林等。地貌是地面的高低起伏状态,如高山、丘陵、平原、凹地等。2、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条件,用一定的数学法则一一投影,将地图表面物体和现象经过取舍和概括,用括号缩绘于平面图上的图形,这种图形反映除各种自然社会现象地理分布与互相联系。地图有三个特征:一是建立在“地图投影”的基础上;二是地图的内容有“取舍和概括”;三是地图的内容用“符号”表示。(三)地貌和地貌符号的表示地貌是高山、丘陵、平原和凹地的总称。在地形图上表示地貌,9既要能表示除地貌的一般形态,又要能准确辨读和量取地面的高程和坡度。为此,地形图上采用等高线来显示地貌。1、等高线显示地貌的基本原理所谓等高线,就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点连线。用一些等间隔的水平面截一座山的模型,则得到一些截口线,把它们垂直投影到一个平面上,就显示出一圈套一圈的曲线图形,这些曲线就成为等高线。地形图上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用等高线显示地貌的。用等高线显示地貌由以下几个特点:(1)同一条等高线上个点的高度相同,每条等高线都各自闭合。(2)等高线是以垂直投影的原理得到的图形,因此等高线的弯曲性状与相应的实地地貌形状是一致的。(3)在同一幅图上(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多的山高于等高线少的山。(4)在同一幅图上,等高线间隔大的山坡度缓,间隔小的山坡度陡。2、等高距的规定相邻两个水平截面间的距离(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叫做等高距,等高距越小,显示的地貌就越逼真,但等高线就密,影像画面的清晰;等高距越大,显示的地貌就越粗略,降低了地图的使用价值。等高距的选择是根据地形图的比例尺和测图区域内的地貌特点来决定的。根据实践结果,我国常用比例尺地形图的等高距规定如下:103、等高线的种类为了更好地表示地貌的特点和便于阅读地形图,地形图上采用下列四种等高线:(1)首曲线(也叫基本等高线)。按相应比例尺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测绘于地形图上的细实线,用以表示地貌的基本形态。(2)间曲线(也叫半距等高线)。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测绘在地形图上的,以长虚线表示,用来显示基本等高线所不能显示的局部地貌。(3)助曲线(也叫辅助等高线)。用来显示基本等高线和半距等高线所不能显示的局部地貌。它以断续线加高程注记表示,若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测绘时,不加高程注记。(4)计曲线(也叫加粗等高线)。从0m起每逢五条基本等高线加粗一条,它是为了便于计算高程而采用的。4、用等高线显示的地貌图形实地地貌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显示到地形图上,等高线图形也有不同的特点。在图上识别地貌时,要联系实地地貌的特征,掌握等高线显示各种地貌的特点。地面的高低起伏大致可分为五种典型形态:山顶、凹地、山脊、山谷和鞍部。山顶的等高线:山顶是山的最高部位。在地形图上表示山顶的等11高线是一个小环圈,有时在环圈外绘有示坡线。按山顶的外形可分为尖山顶、圆山顶、平山顶。凹地等高线:凹地是比周围地势凹陷,经常污水的地方。在地形图上凹地的等高线是一个或数个小环圈,在圈内绘有示坡线。山脊等高线:山脊是山顶至山脚的凸起部分。在地图上表示山脊的等高线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山脊最高点所练成的凸棱叫山脊线(也叫分水线)。沿分水线切开,就得到山脊的纵断面,按其形状可分为等倾斜、凸形、凹形、阶梯形四种,由于山脊的形状不同,因而等高线通过山脊线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山谷等高线:山谷是两山脊之间的低凹部分。在地形图上表示山谷的等高线是逐渐向山顶或鞍部方向凹入的。谷底两岸山坡的交线,叫谷轴线(也叫合水线)。垂直于谷轴线切开,就得到山谷的横切面,按其形状可分为尖底谷、圆底谷。鞍部等高线:相连两个山顶呈马鞍的部分叫鞍部。在地形图上鞍部等高线是由一对表示山脊和一对表示山谷的两对等高线形成。5、变形地符号地貌除上述几种典型形态外,还有冲沟、陡崖、陡石山、崩崖、陡坡等,这一类叫变形地。它们不能用等高线表示,在地形图上采用专门的符号表示。冲沟:在斜坡上,因流水冲蚀而形成的大小沟渠叫冲沟。冲沟沟壁一般较陡峻。陡崖:比较高的陡峭崖壁,陡崖大部形态壁立,难于攀登。陡石山:岩石裸露的陡峭山坡、山脊及独立山石等叫陡石山。12崩崖:山质或石质山坡风化破坏后,崩落的沙土岩屑地段。滑坡:斜面表面层,因雨水或其他外力影响而下滑的地段。(四)高程、高差和斜度1、高程起标和高程注记地形图上等高线的高程以及用数字注记的高程,都是从同一基准面起标的。在地形图南图廓外注明有“1956年黄海高程系“字样,即表示以1956年规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零,作为国家统一的高程起标面。凡是以这个面为准起标的高程,叫真高(或海拔,也叫绝对高程)。从其他假定的水准面起算的高程,叫标高(假定高程)。起算面相同的两点高程之差,叫高差。为便于在图上判定各点的高程和高低起伏,图上的测量控制点、某些山顶、突出物、地物以及加粗等高线均用数字标明其高程,这些都叫高程标记。2、图上高程和高差判定某点高程时,应先从南图廓外查明地图的等高距,在判定点附近找到高程标记,然后根据高程标记和等高距推算高程,当点在等高线上时,等高线的高程就是该点的高程。判定两点的高差,应先判定两点的高程,然后由两点高程相减即得高差。3、坡度坡度是倾坡对水平面的倾斜程度,通常以度数来表示。倾斜角越大,则斜坡越陡。利用坡度尺比量:在地形图南图廓的下方印有坡度尺。坡度尺的13底线上,注有从0°30’至30°的坡度数,垂直方向的长度是坡度所对应的的等高线间隔,坡度尺从下至上由五条曲线,可以分别量取二至六条等高线的坡度。在图上量测坡度时,可用两脚规量
本文标题:森林的定义和特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99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