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浙师大333历年真题综合
一、名词解释个人本位论[10]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广泛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洛克、福禄培尔、康德、萨特等。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1)观点:①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制订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②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③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2)消极与不足:将“自然性”与“社会性”、“个性”与“共性”对立了起来;如果只强调个人的需求与个性的发展,而一味贬低和反对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则是片面的、及其错误的;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和社会利益之上,最终破坏了教育的社会基础或前提。教学策略[10]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最优化框架式集成整体,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的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监生历事制度[10、11、13]明朝国子监在教学制度方面,创立了历事制度。明洪武五年(1372年)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史称“监生历事”。除政府各部门之外,历事监生也被分派到州、县清理粮田,或杜修水利等。监生历事的具体时间不相同,并有考核办法。建文时(1399—1402年)确定考核方法:监生历事期满经考核,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送吏部铨选授官,中、下等者仍历一年再考,上等者依上等用,中等者不拘品级,随才仁涌,下等者回监读书。明朝统治者选派监生历事,起因是为了弥补明初官吏的不足,然而监生通过历事,可以较广泛地接触实际,获得从政的实际经验,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因此,明朝的监生历事制度,可视为是中国古代大学的教学实习制度。不过,此制实行到后来,监生日增,历事冗滥,已徒具形式,失去了其积极意义。中体西用[10、15]“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如何解决“西学”与中国固有文明之间的关系,洋务派提出典型的方案就是“中体西用”,在“中学”的主导下肯定“西学”的辅助作用和器用价值。从19世纪60年代末开始,有人用“主辅”、“本末”、“体用”这些中国文化固有的范畴来表达“中学”和“西学”二者之间的主次问题。张之洞的《劝学篇》,围绕“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主旨集中阐述,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是在没有克服中、西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反应。苏格拉底法[10、11、13、15]也称问答法、产婆术。在苏格拉底看来,教师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子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所以称为产婆术。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即在谈话中,通过不断地追问和辩难,迫使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的谬误,进而从具体现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和本质,并上升为一般概念。优点: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人的认知规律,能使人更加深刻地发现真理,理解教育内容,教师不灌输、不强加,而是自然而然地把知识传授给受教育者。缺点:问答法不是万能的教学法,它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和适度的范围内运用。如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事实和知识;谈话对象是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骑士教育[10]骑士教育是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产物,也是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并无专设的教育机构,也无专门的教育人员。它在骑士的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①培养目标:剽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的骑士;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阶段(从出生—7岁),这一阶段的教育主要在家庭中进行,主要教育内容是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侍童教育阶段(7、8岁—13岁,亦称礼文教育阶段),封建主按照等级将孩子送到附近地位较高、武功较强并且有威望的贵族家里充当侍童,侍奉主人和主妇,接受礼文教育;侍从教育阶段(14岁—21岁),这一阶段重点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到21岁时,通过隆重的仪式,侍从们被授予骑士称号。③评价:骑士教育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实保卫者,其内容注重宗教道德品质,以养成军事征战能力为主要目的,文化知识极为贫乏。骑士教育虽然内容简单,但比较实用,培养了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实际应用人才。中世纪被歌颂的“骑士精神”实际上体现了当时社会所推崇的人格品质和道德风光。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世俗教育日渐发达,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随着文艺复兴的发展,骑士阶层成为绅士阶层的原型,骑士教育也成为绅士教育的原型。学习动机[11、16]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趋向一定目标,以满足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以满足某种学习需要的内部心理状态。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和成败归因。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增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可分为:主导性和辅助性动机、一般动机和具体动机等。知识[11、13]从心理学角度看,知识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指能存储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如各门学科的事实、概念、公式、定理等,不包括技能和策略等调控经验。广义:指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也包含其中,泛指人们所获得的经验。类型有:一般知识和特殊知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直接经验知识和间接经验知识、编码化知识和内隐经验类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城市学校[11、13]城市学校和行会学习是中世纪后期城市兴起的产物,城市学校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由城市当局管理的、学习世俗知识的学校的总称,而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包含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学校。例如,由手工业行会开办的学校被称为行会学校,由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学校被称为商会学校(又称为基尔特学校)。城市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学校类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领导权:最初的城市学校大多由行会和商会开办,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管理的加强,这些学校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2)学校性质:尽管它与教会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不少教师仍是神职人员,课程内容仍包含不少宗教知识等,但它基本上属于世俗性质,这就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是中世纪教育的一大进步;(3)教育内容:城市学校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4)培养目标:城市学校主要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商业、手工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城市学校虽然主要是初等学校,但也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的性质;(5)城市学校是适应生产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利益需要而出现的新型学校,其出现标志着新兴工商业阶级的要求和力量。它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事业的独占权。城市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了促进作用。有教无类[11]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学实践。“有教无类”的原意是指: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社会性发展[12]是指个体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和价值,发展社会行为,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社会性发展的实质就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学习的实质[12]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有两个概念: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这其中不管是哪种概念,都有提到学习与社会经验的关系,也就是说学习在实质上就是一种接受并掌握社会已有经验的过程,是一个从不知到知道、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的过程,是一种行为或者行为潜能上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持久的,经久不变的。学习策略[12]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它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学习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社会规范学习[12]在教育系统中,社会规范学习指的是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将规范所确定的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即社会规范的内化过程。其特点是:情感性、约束性、延迟性。科举制度[12]科举制产生于隋朝,既是隋朝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发展的结果,又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是科举考试制度确立的标志。唐朝建立后,一方面要求地方官员向中央政府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另一方面推行科举制,逐步扩大考试科目,增加考试内容,完善考试制度,从而使科举制最终取代了以举荐为主的选士制度。公学[12](1)性质:公学是一种私立教学机构,但同时相对于私人延聘家庭教师的教学而言,强调这种学校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的,修业年限5年,以升学为目的的中等学校;(2)教育目的:培养一般公职人员;(3)教育对象:贵族、教士和资产阶级子女;(4)教育内容:以古典语言为重点,同时也注重体育和军事训练,养成绅士风度。公学比一般文法学校的师资及设施设备条件好、收费更高,是典型的贵族学校。公学的教学质量较高,在历史上曾为英国培养了不少政治、经济领袖人才,因而总以天才教育相标榜,被称为“英国绅士的摇篮”。最为人称道的是伊顿、温彻斯特、圣保罗等九大公学。学在官府[13、15]“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由于官府有学而民间私家无学术,只有官府之中才有可能学习专门知识,这就是“学在官府”。源于西周的生产水平和社会制度,“唯官有书,而民无书;唯官有器,而民无器;唯官有学,而民武学”。表现为:礼不下庶人;官师不分;政教合一。观察学习[13]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其基本过程包括:(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而班杜拉认为,即人的一切社会学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的。不必直接做出行为,不依赖于直接强化,具有认知性,不等同于模仿,可提高学习效率。先行组织者[14]所谓“先行组织者”,由奥苏泊尔提出,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所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均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任务和旧知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它主要包括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自我效能感[14]这一概念最早由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它影响着个体对行为的选择,付出多大努力以及坚持多久。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自我效能感的功能如下:(1)决定个体
本文标题:浙师大333历年真题综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61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