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XX牧场肢蹄病防控管理规范
XXX牧场肢蹄病防控管理规范奶牛修蹄可以使蹄部受力均匀、肢势正常、行走安全、运动良好、减少疲劳和促进新陈代谢,并且有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蹄部疾病,提高奶牛泌乳量和受胎率,是奶牛生产中一项重要的辅助项目和措施。一、修蹄蹄病的控制是奶牛肢蹄健康控制的重中之重。修蹄是奶牛场矫正蹄形、治疗蹄病的常用方法之一。奶牛的运动器官发病最多的部位便是蹄部。蹄病引起的跛行可占跛行的90%,后肢发病较多,可超过肢蹄病的90%。后蹄跛行中外侧趾多于内侧趾,前蹄则相反。蹄病诊断时可从前面和侧面进行观査,低头和伸颈,体重心从后肢转移至前肢,抬头和屈颈,体重心则从前肢转向后肢。1.修蹄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正常蹄底结构包括蹄冠、趾间脂球、副蹄、系部、蹄球、蹄踵、蹄轮、蹄尖、蹄侧壁。修蹄通过纠正生长过度、后蹄外侧、前蹄内侧、恢复牛蹄的负重面等进行,其主要目的就是使蹄形整洁,外观美观正常,保持最佳生理功能。切实做好修蹄工作,意义很大。合理而及时的修蹄,可以防止蹄变形程度加剧而导致肢势改变;而对于已经发生蹄病的奶牛也有治疗功效,当趾间腐烂、蹄糜烂及腐蹄病发生后,经修治,能促使蹄病痊愈。另外,做好修蹄工作还能提高奶产量1.5%~4%,提高奶牛使用年限,降低淘汰率。2.修蹄的种类修蹄又分为预防性修蹄和功能性修蹄。预防性修蹄即奶牛未出现蹄形异常、无跛行症状而进行的经常性的修蹄及为普修,其作用是减少挫伤的发生和变形角质的形成;阻止蹄病向深层发展;预防蹄过度负重而引起的蹄叶炎的发生;减少跛行牛只。功能性修蹄是指蹄病已经发生变形,或因蹄病出现跛行,通过对蹄的修整,使蹄形正常,跛行减轻至消失,蹄功能恢复健康的修蹄。3.修蹄的方法修蹄即用专用工具对过长蹄、宽蹄、翻卷蹄进行修整达到正常蹄形。修蹄常用的方法有人工蹄铲修蹄、电动修蹄车、修蹄手刀修理等等。修蹄时,应先修后蹄内侧,前壁长7.5,尽量保护脚后跟,一或二次修剪还原牛蹄长度,趾长:蹄高为2:1。要检查手刀柄检查是否水平,是否与中心轴垂直。4.修蹄的注意事项修蹄时间可安排在春前秋后进行。修蹄前,要做好蹄部检查,包括长度,形状和趾高。无论修整何种变形蹄,都要根据各个蹄形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修去角质程度。为了保证蹄的稳定性和好的功能,尽量少削后内侧趾、前外侧趾,使两趾等高。要注意蹄底的倾斜度,内外侧趾向内侧倾斜,便于负重。对发生角质病灶时,应将趾后方尽量削低,除去蹄底,球部和蹄壁的松脱角质;削薄角质并使过渡平稳。创内真皮因受刺激而增生,如果突出明显而基部狭小,可将这种增生的肉芽组织整个切除。对跛行牛,应先修患蹄,再修健蹄。跛行减轻,再尽快给健蹄修蹄。通常,跛行病例经治会很快好转。当经修蹄数日后,跛行仍无明显减轻甚至加剧,此时,应对有关趾再进行详细检查。凡因蹄病(真皮损伤)而经修整处治后的病牛,应置于干净、干燥的圈舍内单独饲养。保持蹄部清洁,减少感染机会。4.1修蹄前的检查修蹄前必须对奶牛进行认真检查,根据蹄形变化程度、站立姿势和行走步样等确定修蹄的重点和部位。4.1.1站立检查首先要检查奶牛四肢姿势,通过前后左右观察肢势状态,确定肢势类型和削蹄重点,同时要观察蹄形变化,确定修蹄的重点部位和切削长度。4.2.2步样检查步样检查应在奶牛正常行走中进行,注意蹄子先着地的部位。外蹄踵高时外蹄侧先着地,而内蹄踵高时则内蹄侧先着地。蹄尖较长时,特别是后肢,会因蹄头干扰而表现为外弧步样,反之则是内弧步样。4.2.3举肢检查通过上述站立和步样检查后对修蹄重点有了大概判断,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举肢检查。待奶牛进入保定栏(架)保定后,再详细检查蹄部具体变化情况。检查蹄负面、蹄底、白线、趾间和蹄踵的状态,确定切削范围、厚度和长度。几种常见疾病蹄叶炎:蹄叶炎由奶牛患慢性瘤胃酸中毒引起。临床症状表现为:1.奶牛跛行不愿活动;2.病牛行走时弓背;3.病蹄的温度比正常蹄的温度高;4.蹄过长出现蹄壁轮。蹄叶炎又分为急性蹄叶炎和慢性蹄叶炎。急性蹄叶炎是全身症状,四肢收于一起,如仅前肢发病时,后肢向前伸,达于腹下,以减轻前肢的负重。有时可见前肢交叉,以减轻两内侧患指的负重。典型的急性蹄叶炎站立姿势是四肢集于腹下。慢性蹄叶炎常常没有全身症状。可看到患牛站立时以球部负重,蹄底负重不确实。时间较长后,患畜全身状态变坏,出现蹄变形,蹄延长。蹄底溃疡:蹄底溃疡一般与蹄壁过度生长、水泥地面、奶牛生长环境潮湿有关。临床症状表现为溃疡处多发生在蹄踵部,奶牛在行走时步伐很小,翻起蹄底可看到溃疡处。疣性皮炎:又称多毛疣或真皮疣等,真皮乳头层的慢性增生性炎症,经常浸害趾间隙的背侧或掌测皮肤,长出菜花状增生物,蹄底皮肤过于角质化,易破溃脱落出血,从而引起蹄深部组织继发感染。腐蹄病:腐蹄病一般由蹄部感染坏死梭菌引起。临床症状表现为奶牛体温升高、食欲下降,蹄部肿胀、跛行,有异味。二、浴蹄浴蹄是根据蹄浴产品进行配比(蹄浴粉、或舒美适等)溶液浴蹄,交替使用,借以达到预防、改善或治疗蹄病的一种经常性的卫生措施。浴蹄的优点是该溶液能有效的杀灭牛场中环境微生物及牛蹄部的多种病原菌;故可提高部皮肤的抵抗力;溶液无挥发性,无异常气味,刺激性小,长期使用不会对皮肤造成损害;常见的浴蹄方法如下:1.喷洒浴蹄:将药液直接喷在牛蹄的方法称喷洒浴蹄。2.浸泡浴蹄:将牛置于盛有药液的池内,使牛蹄在药液得到浸泡的方法。浴蹄过程中,要注意如下事项:1.浴蹄前,要将蹄部彻底清洁干净。2.浴蹄前将浴蹄池清理干净后再放入药液,药液每周2~3次。3.浴蹄中,发现牛只因刺激过大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浴蹄,经治疗后在正常浴蹄。4.患有趾(指)间蜂窝织炎的病牛禁止浴蹄。三、修蹄种类说明修蹄分为预防性修蹄和功能性修蹄。1.预防性修蹄(普修)预防性性修蹄是仅在蹄无变形、无病理过程、临床无蹄病时,长年坚持不懈所采取的保护肢蹄的措施,干奶前修蹄;新产牛150天修蹄;合理安排时间每年(4-5月份)和冬季之前(10-11月份)。有利于防止感染。目的是防止蹄变形和蹄病的发生。经常性护蹄的方法包括:1.供应平衡日粮,满足奶牛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2.经常保持圈舍、运动场清洁、干燥。3.保持运动场平坦,无尖锐、硬杂物,定期清理放牧场异物。4.赶牛通道及回牛通道凸起铆钉的日常检查拔取清理。5.保持蹄部卫生,经常清理蹄部污物。6.定期浴蹄,每周至少两次。2.功能性修蹄。修蹄的本身也是一种护蹄。修蹄后的护理与否,采取哪些方法,应根据奶牛蹄病的程度、有无跛行等灵活掌握。对无跛行而又表现出蹄变形的病牛,修蹄后通常不需要特殊护理;对表现跛行的病牛,只要知觉部的抵抗力和愈合能力未受到很大影响,修蹄后数日临床症状应有明显改善。当蹄知觉部受到侵害,真皮已经暴露,即所谓呈开放性病灶的病牛,应防止来自外界的进一步的损伤和污染,因此,应予以护理。护蹄方法一般包括打蹄绷带和蹄底加装木垫。四、牛蹄卫生保健规程1.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营养平衡。2.加强圈舍及环境卫生,牛棚刮粪板的日常维护,保持刮粪板正常运作,保证牛舍卫生,运动场经常清扫及定期捡取异物,保持运动场平坦、干燥。3.加强选种选配。4.经常保持牛蹄卫生,注意调节刮粪板与上台挤奶及采食的时间差,保持牛只肢体卫生。5.保持每周2次的蹄浴工作进行。6.建立定期修蹄制度,每年对全群牛只蹄肢进行普修2次。加强观察,对蹄变形的牛只应随时修正。7.蹄变形严重和蹄病牛要及时修蹄,并要对症治疗,促进痊愈过程。8.赶牛及回牛通道每周三次检查有无铆钉凸起损坏等及时拔取处理减少及预防肢体损伤。
本文标题:XX牧场肢蹄病防控管理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623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