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脑梗死病人的护理脑病科脑病科护理查房•时间:2014年10月28日•地点:脑病科•主持人:刘护长•责任护士:姜飘•参加人员:各科护士长及脑病科全科护士及实习生•查房主题:脑梗死病人的护理•查房形式:临床护理查房目的•学习脑梗死病人的护理知识•学习脑梗死疾病的相关知识•讨论护理措施制定的是否全面、得当主要内容•疾病知识•病情汇报•护理问题及措施•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疾病知识•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stroke)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脑梗死发病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相应部位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占位效应。脑MRI检查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表现为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MRI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一、脑梗塞的主要因素二、临床表现•1、一般特点•脑梗死好发者为50~60岁以上的人群,常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或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起病一般较缓慢,患者多在安静和睡眠中起病。•多数患者症状经几小时甚至1~3天病情达到高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根据血管闭塞的部位和范围而定,神经系统体征有助于区分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梗死。•常见的症状有失语、偏瘫、感觉障碍等•如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三偏征•交叉(一侧颅神经麻痹伴对侧运动或感觉丧失)或双侧神经系统体征提示梗死位于脑干•特殊类型的神经功能缺失,提示小血管病变所致的皮层或腔隙性梗死。2.根据梗塞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颈内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闭塞•大脑前动脉闭塞•大脑后动脉闭塞•基底动脉闭塞•小脑后下动脉闭塞3.临床表现类型根据脑梗死发生的速度、程度,病情是否稳定以及严重程度,将脑梗死分为以下5种类型。•(1)完全型:指脑缺血6h内病情即达到高峰,常为完全性偏瘫,一般病情较重。•(2)进展型:指缺血发作6h后,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此类患者占40%以上。造成进展原因很多,如血栓的扩展、其他血管或侧支血管阻塞、脑水肿、高血糖、高温、感染、心肺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多数是由于前两种原因引起。•(3)缓慢进展型:起病2周内症状仍在进展。•(4)稳定型:发病后病情无明显变化者,倾向于稳定型脑卒中,一般认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发作24h以上,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发作72h以上者,病情稳定,可考虑稳定型脑卒中。此类型脑卒中,脑CT扫描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的梗死灶机会多,提示脑组织已经有了不可逆的病损。•(5)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RIND):是指缺血性局灶性神经动能障碍在24~72h才恢复,最迟在4周之内完全恢复者,不留后遗症,脑CT扫描没有相应部位的梗死病灶。三、检查方法•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检查2.血尿便常规及生化检查•其他辅助检查:1.脑CT扫描主要表现为:①病灶的低密度②局部脑组织肿胀③致密动脉影2.脑MRI检查3.DSA、MRA、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四、治疗要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原则:个体化、分型、分期进行治疗•1、溶栓治疗:(治愈率达70%-80%)(即发病后3~6小时以内进行。常用药物有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治疗的主要危险性和副作用是颅内出血,心源性栓塞脑出血的机会更高。•2、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必须作凝血检测。主要的副作用是出血,其中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更安全。•3、中成药活血化瘀治疗•4、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最低有效剂量为50mg或75mg/天。急性期可增加剂量至300mg/天。•5、降纤治疗:作用是增加纤溶系统活性和抑制血栓形成,常用药物有降纤酶、东菱精纯克栓酶及蝮蛇抗栓酶等。发病24小时内使用。用药过程中应检测纤维蛋白原等。•6、血液稀释疗法:目的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和补充血容量不足,常用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苷和706代血浆等。•7、脑保护剂:(1)钙离子拮抗剂:阻止细胞内钙超载、防止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常用药物有尼莫地平、尼卡地平、脑益嗪等。(2)胞二磷胆碱:具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3)谷氨酸拮抗剂和GABA增强剂。(4)其它:维生素E、维生素C和甘露醇也具有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的作用。•8、康复治疗:是国外治疗脑血管病最主要的方法,一般在发病后3~7天便天始进行系统、规范及个体化的康复治疗。•9、一般治疗:(1)调整血压,脑梗塞时要慎重使用降压药,血压降的过低可加重脑缺血。(2)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者可给予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3)降低颅内压和脑水肿,急性特别是大面积脑梗塞时可出现脑水肿,是发病后1周内死亡的常见原因。应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肾功能异常者可用速尿。(4)预防和治疗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5)防止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肝素制剂。(6)早期活动防止褥疮形成,每2小时翻身拍背和被动活动瘫痪肢体。避免受压和褥疮形成。(7)加强营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行鼻饲、静脉高营养等,给病人创造恢复的机会。五、预防措施•易复发,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小剂量拜阿司林0.1~0.3g/d•出现先兆症状时,可以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4%碳酸氢钠注射液静滴,每日1次,连用7-10天。•积极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疲劳。•限制钠盐,控制体重,忌烟酒。重视防治发烧、脱水、腹泻、大汗等易促发脑梗死的情况。病史介绍•26床,荀光银,患者男,56岁,患者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言语不利1小时余”由门诊拟“脑梗塞”于2014-10-1414:00收住入院。入院时神清,精神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均灵敏。左上肢肌力Ⅳ级,左胫骨结节牵引,右上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右侧肢体乏力,言语不利,口角歪斜,饮水呛咳,反应迟钝,大便未解,舌红、苔薄白、脉浮数。入科后T36.8℃P85次/分R18次/分BP150/98mmHg,遵医嘱给予一级护理、低脂低钠糖尿病饮食、病重、留置尿管(门诊带入)、心电监护、吸氧、气垫床、气压足泵治疗、穴位贴敷、酒精红花按摩、监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降低颅内压、抗感染、营养神经改善脑功能,防治并发症等处理。•14日14:40患者出现躁动不适,给予鲁米那肌注镇静,症状好转•15日01:40患者再次出现躁动不适,给予鲁米那肌注镇静,症状好转15日09:00遵医嘱给予置胃管,改为鼻饲流质饮食。15日14:50患者出现嗜睡,17:40意识障碍加重,出现昏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均灵敏。四肢肌力检查不配合,血压110/78mmHg,考虑急性梗塞,不宜过度降压,停厄贝沙坦,扩容、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补液•16日患者意识转为嗜睡•17日神志清楚•19日停穴位贴敷,患者大便正常•20日停病重既往史•既往3天前因跌倒致左大腿上段肿痛伴活动受限入住我院骨科,诊断:左股骨上断骨折,左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予补液、活血化瘀及左胫骨结节牵引等治疗,有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达180/100mmHg,口服厄贝沙坦治疗,血压控制尚可。有2型糖尿病病史9月余,口服二甲双胍、迪沙,血糖监测尚可。今年上半年中风2次,经治疗后遗四肢肌力下降,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史。•初步诊断: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风痰阻窍西医诊断脑梗塞高血压3级2型糖尿病左股骨上断骨折左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相关检查•14日:头颅CT:双侧基底节区腔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老年性脑萎缩•双上肢血管彩超:双侧下肢动脉血管硬化•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股骨上段CT: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左髋关节退变,左股骨上段骨折(摘自14日骨科出院记录)•16日:MRI: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左侧额顶叶脑梗,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区、桥脑多发性腔隙灶。老年脑伴轻度脑白质松•18日:胸部CT:双侧胸腔积液(少量)•15日:白细胞11.18×109/L,血钠131.8mmol/L•17日:白细胞9.81×109/L,血红蛋白71g/L,血钠123.0mmol/L•18日:白细胞10.99×109/L,血红蛋白80g/L,血钠133.1mmol/L•23日:白细胞13.4×109/L,血红蛋白94g/L,血钠130mmol/L(23日给予静滴补钠)•血糖波动于4.1-18.7mmol/L主要护理诊断•1、有误吸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有关•2、急性意识障碍:与脑梗死有关•3、躯体移动障碍:与胫骨骨折、脑血栓损伤神经引起偏瘫有关•4、调节颅内压能力下降:与水肿压迫脑组织有关•5、自理缺陷:与意识障碍、肢体偏瘫有关。•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疾病消耗有关。•7、便秘:与长期卧床,食物缺乏粗纤维有关•8、排尿形态改变:与保留尿管有关。•9、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胫骨牵引有关•10、潜在并发症:脑疝-与颅内压增高有关1、有误吸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吞咽困难、保留胃管有关。•预期目标:病人没有发生误吸•护理措施:•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的变化。•2.床旁备吸痰器,按需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3.正确给予鼻饲,鼻饲后半小时不得搬动患者,以防食物反流,引起误吸。•现患者没有发生误吸,10-23拔胃管。二、急性意识障碍:与脑梗死有关•预期目标:病人意识转清•护理措施•1.判断意识障碍程度,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肌张力、恶心呕吐、抽搐、角膜反射等情况。•2.安全护理,保护患者以防止可能的损伤,病床安装护栏,防止坠床,制定必要的保护措施,必要时给予约束带。•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翻身拍背,活动肢体,预防肺炎和压疮发生。•现患者神志清楚三、躯体移动障碍:与胫骨骨折、脑血栓损伤神经引起偏瘫有关。•预期目标:病人躯体活动能力增强•护理措施•1.做好患者生活护理,基础护理。•2.安置舒适的体位,保持肢体功能体位,定时协助翻身,防止局部受压过久,按摩患侧肢体。•3.遵医嘱给予气压足泵治疗2/日。•4.向家属讲解功能锻炼与疾病恢复的关系,帮助病人患侧肢体进行伸屈活动,功能锻炼,肢体被动运动方法从小关节到大关节,循序渐进。四、调节颅内压能力下降:与水肿压迫脑组织有关•预期目标:生命体征正常,无颅内压症状出现•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2.安置舒适的体位,保持病房安静舒适。•3.根据医嘱给予脱水剂的使用,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4.如果出现颅高压征象时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各准备工作。•5.有出现呕吐时头偏向一侧,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颅内高压出现。五、自理缺陷:与意识障碍、肢体偏瘫有关。•预期目标:病人能进行床边的自理能力•护理措施•1.做好日常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2.每日早晚给患者进行擦澡,每天泡脚。勤换衣物。•3.口腔、会阴护理2/日。六、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疾病消耗有关。•预期目标:病人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给予拔胃管,自行进食。•护理措施•1.妥善固定胃管,保证其有效进食。•2.定时鼻饲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低脂的流质,每日6次,每次注入200-250ml。•3.保持鼻饲管通畅,每次鼻饲前抬高床头30-45°,判断是否在胃内,有无胃潴留,鼻饲前后注入20ml温开水,避免堵塞胃管。•4.监测血电解质,及时补钠补钾等。•5.遵医嘱给予鼻饲能全力。•现10-23停鼻饲流质改低脂低钠糖尿病饮食,停能全力。七、便秘:与长期卧床,食物缺乏粗纤维有关•预期目标病人至少3天排出成形的软便一次•护理措施•1.观察患者肠蠕动、排气、腹胀及上次排便的情况。•2.给予患者进行顺时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3
本文标题:脑梗死护理查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69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