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肖像艺术教学重点: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如何掌握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教学准备: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常规。二、讲授新课。1、出示教师的动态速写范画让学生观看肖像艺术,接着向学生讲解速写的涵义。速写是有记录生活,为创作准备素材之用,也是绘画的一个门类,这要求以迅速、概括的方法描绘对象,通常是用简洁的线条来记录各种形象和动态的。2、根据教材分析,讲述人物动态的运动规律和动态速写的基本方法。人的动态千变万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摆而形成的,如颈、腰、肩、肘、膝等主要关节,每个关节的转动屈伸均有一定限度和范围,在活动中人体的重心经常移动,身体的不平衡与平衡相互交替,这就形成各种有节奏的优美的动作。速写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把人物的动态特征准确的描绘下来。3、挂出教师预先绘制的动作速写过程图,并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学生明确速写过程(从动态线开始,然后再画其他,从整体到局部)。在示范时,注意向学生讲解人体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运动规律和袋子体重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人体比例及速写步骤。三、学生速写。(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肖像艺术,放在观察掌握人物动作的大势早,经过分析找出动作的重心、支撑点和动作特征的动态线,然后在画面定位,用简括的线条轻轻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分组互画,每组选一个同学为模特儿,供同学写生。速写时间为20分钟。四、讲评:抓住动态的表现作重点讲评。第2课画人像教学目标: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教学准备: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他”是谁2、说说“他”的特征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二、新课1、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2、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蒙娜丽萨》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达芬奇、《蒙娜丽萨》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看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凡高自画像》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现代版的《蒙娜丽莎》三、探索1、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画人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2、学生讨论、猜想。3、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2、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3、脸型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表情4、同学们,你们“哭过”、画人像“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五、临摹练习人美版第九册教案第2课画人像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六、学生习作、教师进行辅导: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物特征?七、小结:展评学生作品,并请同学们到台前讲述人物都有哪些面部特点,作品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内心情感等等。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学目标:能够初步了解抽象画,感受抽象画。能够运用点、线、面及色彩表现方法绘制新奇的视觉形象。能够运用抽象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教学重点:同学们对抽象绘画中线性造型要素的运用;音乐感受与美术表现。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线性造型要素,结合色彩语言比较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旋律。学具准备:图画纸,色彩颜料,色彩笔等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出示美国一则报道: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Pollock)的一幅作品《1948年,第五号》(No.5,1948)卖出了1.4亿美元(近10亿元人民币)的高价。同学们听过抽象画吗?看过吗?你们怎么理解呢?引入课题——抽象画。二、讲授新课:1、出示波洛克作画图片及简介波洛克:波洛克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他后期的绘画是把画布钉在地板上,用棍棒浇上油漆,随着自己的走动,任其在画布上滴流成混乱的点、线、画面,因此也被称为“行动派绘画”。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此大师作品《秋的节奏》,同学们看到什么?(提问个别同学)2、插入一则小笑话:向美术教师交作业时,一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儿?”他指着白纸说。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学生:“牛吃草。”老师:“草呢?”学生:“牛吃光了。”老师:“牛呢?”学生:"草吃光了,牛还站在那里干么?"3、什么是抽象画呢?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形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因此抽象绘画现出来的纯粹形色,有类似于音乐之处。抽象绘画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1﹞抒情抽象﹝或称热抽象﹞。这是以高更的艺术理念为出发点,经野兽派、表现主义发展出来,带有浪漫的倾向。这个画派可以康丁斯基﹝Kandinsky﹞为代表。(2﹞几何抽象﹝或称冷抽象﹞。这是以塞尚的理论为出发点,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形主义....,而发展出来。其特色为带有几何学的倾向。作品有一种冷静的秩序感,哲理性很强。这个画派可以蒙德里安(Mondrian)为代表。4、大师作品欣赏,学习(1)康丁斯基作品赏析,世界美术史上的第一幅抽象画作者是俄国的康定斯基(1910年),被誉为抽象表现艺术之父。引导同学们体会色彩、造型的节奏与旋律。(2)蒙德里安作品赏析,几何抽象派代表画家,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但有时也用灰色,是荷兰风格派的主将。对比热抽象风格,体会秩序美。(3)克利作品,二十世纪变化最多、最难以理解和才华横溢的杰出艺术家之一,德裔瑞士画家。运用色彩调和及抽象的手法,创作了许多含有哲理性和富稚拙趣味的作品。(同学们尝试感受作品,畅所欲言)(4)毕加索曾说过:“变化不是进化,在艺术中没有进化。”这句话似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使原始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沟通的大门。因此,当我们看到原始人简单概括的线条,关良的戏画,卢梭的原始主义作品、儿童的天真稚拙的艺术形式而感到惊喜。出示作品《格尔尼卡》简介背景。5、学生作业欣赏(1)儿童画欣赏(2)抽象画欣赏三、谈谈通过本课学习你对抽象画的进一步认识四、小结布置下节课需带的材料: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等第二课时一、欣赏音乐听动听的音乐,感受旋律,渲染心情二、学生实践创作抽象画同学们用色彩表达情感,创作抽象画,可以同桌两人合作。注意色调及点,线,面,色的巧妙运用三、选出优秀作品同学代表展示本组创意,给予同学们自评,互评的平台。五、课堂小结对同学们的课堂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鼓励同学们大胆尝试,快乐表现!六、反思本课是一个新的内容,新的尝试,抽象画是一种比较自由的绘画类型,对于同学们来说也是比较有趣的,随意,自由,更能体会到绘画的快乐,对色彩的要求会比较高,但对同学们来说更注重的是绘画的过程及体会到的快乐。第4课学画抽象画活动目标:1、进一步学习抽象画,观察其中的线条和色块,领略抽象画的特点。2、能利用抽象画的特点,用简练而富有变化的线条和色彩鲜艳的色块来表现富有个性化的名字。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创作。活动重难点:能用简练而富有变化的线条和色彩鲜艳的色块来表现富有个性化的名字。活动准备:抽象画若干幅、名字抽象画一幅、油画棒、水粉颜料、水粉笔、画纸活动过程:一、组织关于抽象画的谈话,引起学生对抽象画的兴趣。1、欣赏抽象画,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抽象画的看法。提问:“你们觉得它们是什么画?”“为什么它们是抽象画?”2.教师简要概括抽象画的特点。二、学习名字抽象画的画法。1.欣赏名字抽象画,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线条,让学生猜猜里面画的什么内容?提问:“你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你感觉画上画的是什么呢?”2.请学生自己来说说怎样将名字变成抽象画。3、教师讲解示范名字抽象画的画法,并明确具体要求:线条生动、构图饱满、色彩鲜艳。三、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1、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合理布局。2、引导学生注意颜色的深浅搭配。3、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设计画面。四、展示交流,结束活动。1、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猜一猜每一幅作品所画的名字。2、教师根据线条、色彩、构图点评学生作品,并根据学生的画适当提出建议。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人美版第九册教案第3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人美版第九册教案第3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人美版第九册教案第3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教学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观察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疏密、树木的大小等绘画中的透视现象。师:你能用间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2、讨论(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二、新授(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板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透视是绘画中的术语,可以分为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线投影的科学,按天点的不同分为平行透视和成交透视和斜透视。空气透视研究和表示空间距离。(2)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由近到远除大小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疏密、色彩)三、指导学生作画1、先找到消失点2、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3、按近疏远密的、近出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五、小结、作业评讲第6课美术中的比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能发现
本文标题: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701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