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质量员培训教程目录一.概述二.施工质量控制三.验收与评定四.相关标准、法规五.混凝土工程六.钢结构工程一概述1.工程质量概念2.工程质量特性3.工程项目特点4.工程质量形成过程5.工程质量影响因素6.工程质量特点1.工程质量概念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之总和。“实体”是质量主体,如厂房、监理规划。“需要”通常被转化为有规定准则的特性,如适用性、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美观等。“满足”不仅是对客户的还应考虑到社会的需要,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2.工程质量特性(1)适用性。即功能,是指工程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包括:理化性能,如,尺寸、规格、保温、隔热;结构性能,掐地基基础牢固程度,结构的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如工业厂房要能满足生产活动需要,道路、桥梁、铁路、要能通达便捷等;外观性能,指建筑物的造型、布置、室内装饰效果、色彩等美观大方、协调等。(2)耐久性。即寿命,是指工程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使用的年限,也就是工程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寿命周期。由于建筑物本身结构类型不同、施工方法不同、使用性能不同的个性特点,目前国家对建设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周期还缺乏统一的规定,仅在少数技术标准中,提出了明确要求。如民用建筑主体结构耐用年限分为四级(15~30年,30~50年,50~100年,100年以上),公路工程设计年限一般按等级控制在职10~20年。(3)安全性。是指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建设工程产品的结构安全度、抗震、耐火及防火能力,人民防空的抗辐射、抗核污染、抗爆炸波等能力,是否能达到特定的要求,都是安全性的重要标志。工程交付使用之后,必须保证人身财产、工程整体都有能免遭工程结构破坏及外来危害的伤害。工程组成部件,如阳台栏杆、楼梯扶手、电器产品漏电保护、电梯及各类设备等,也要保证使用音的安全。(4)可靠性。是指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工程不仅要求在交工验收时要达到规定的指标,而且在一定的使用时期内要保持应有的正常功能。如工程上的防洪与抗震能力、防水隔热、恒温恒湿措施、工业生产用的管道防“跑、冒、滴、漏”等,都属可靠性的质量范畴。(5)经济性。是指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和消耗的费用。工程经济性具体表现为设计成本、施工成本、使用成本三者之和。包括从征地、拆迁、勘察、设计、采购(材料、设备)、施工、配套设施等建设全过程的总投资和工程使用阶段的能耗、水耗、维护、保养乃至改建更新的使用维修费用。通过分析比较,判断工程是否符合经济性要求。(6)协调性。是指工程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协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协调以及与周围已建工程相协调,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工程项目的特点(1)单一性工程项目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按业主的建设意图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的。(2)资源的高投入性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建设的时间也是一般工业产品不可比拟。(3)建设周期长久性建筑产品的生产周期是指建设项目或单位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所耗用的时间,即从开始施工起,到全部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发挥效益所经历的时间。(4)生产一次性和使用长期性工程项目必须在一次建设过程中全部完成,不能多次重复,而且使用期限长,一般长达几十年。(5)建筑生产的流动性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严格的施工顺序,使得建筑产品生产的流动性,生产者和生产工具经常流动转移,从一个施工段转到另一施工段等。(6)管理方式特殊性由于工程项目资源投入高,受自然因素影响,施工条件复杂,施工生产具有一次性和使用的长期性,使得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必须严格监督和控制,使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处于手控状态。(7)风险性工程项目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各种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也都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建设及质量,所有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且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越长,所遭遇的风险机会也越多。4.工程质量形成过程(1)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建议书和项目策划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原理对投资项目的有关技术、经济、社会、环境及所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各种可能的拟建方案和建成投产后的效益进行技术分析论证,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并在可行的情况下,通过多方案比较从中选择出最佳建设方案,作为项目决策和设计的依据。在此过程中,需要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并与投资目标协调。因此,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2)项目决策项目决策阶段是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对项目的建设方案做出决策使项目的建设充分反映业主的愿意,并与地区环境相适应,做到投资、质量、进度三者协调统一。所以,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水平。(3)工程勘察、设计工程的地质勘察是为建设场地的选择和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地质资料依据。而工程设计是根据建设项目总体需求(包括已确定的质量目标和水平)和地质勘察报告,对工程的外形和内在的实体进行筹划、研究、构思、设计和锚绘,形成设计说明和图纸等相关文件,使得质量目标和水平具体化,为施工提供直接依据。(4)工程施工工程施工是指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的要求,在建设场地上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的测量、作业、检验,形成工程实体建成最终产品的活动。任何优秀的勘察设计成果,只有通过施工才能变为现实,因此工程施工活动决定了设计的艺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工程施工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5)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就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通过检查评定、试车运转,考核项目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否符合决策阶段确定的质量目标水平,并通过验收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所以工程竣工验收对质量的影响是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5.工程质量影响因素(1)人员素质活动人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人员的素质将直接或间接地对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建筑行业实行经营资质管理和各类专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是保证人员素质的重要管理措施。(2)工程材料工程材料泛指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建筑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它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材料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经过检验、保管使用是否得当等等,都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影响工程外表及观感,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影响工程的使用安全。(3)机具设备机具设备对工程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工程用机具设备其产品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功能质量。施工机具设备的类型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特点,性能是否先进稳定,操作是否方便安全,都将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4)工艺方法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5)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工程自然环境,劳动作业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周边环境等。环境条件往往成为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坚强环境管理,改进作业条件,把握好技术环境,辅以必要的措施,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6.工程质量特点(1)影响因素多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包括设计、材料、机械、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工程质量。(2)质量波动大由于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都较多,因此很容易产生质量变异。如机械的正常磨损、操作的微小失误都会引起偶然性因素的质量变异。施工方法不妥、操作不按规程、机械故障等,则会引起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3)质量隐蔽性工程项目在施工中,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若不及时进行检查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事后表面质量可能很好,容易产生错误判断,即将不合格的产品认为是合格的产品。(4)终检的局限性工程项目建成后,进行终检时不可能再拆卸或解体检查其内部质量,及时发现质量有问题,也不能很容易的进行替换、修补或加固。(5)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施工项目的质量,受到投资、进度的制约较大,一般情况下,投资大、管理好、不抢进度,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就差。因此,在项目施工中,必须正确处理质量、投资、进度三者的关系,使其达到对立的统一。二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质量控制基本原理2.施工质量现场检验主要方法3.工程质量控制4.工程质量控制原则5.施工质量控制统计分析方法6.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施工质量控制基本原理施工质量控制基本原理包括PDCA循环原理、三阶段控制原理和三全控制管理原理。(1)PDCA循环原理PDCA循环,是人们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理论方法。从实践角度看,管理是确定任务目标,并按照PDCA循环原理来实现预期目标。由此可见PDCA是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1)计划P(Plan)可以理解为质量计划阶段。明确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中,“计划”是指各相关主体根据其任务目标和责任范围,确定质量控制的组织制度、工作程序、技术方法、业务流程、资源配置、检验试验要求、质量记录方式、不合格处理、管理措施等内容和做法的文件,“计划”还须对其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有效性、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按照规定的程序与权限审批执行。2)实施D(Done)包括计划行动方案交底和计划规定方法与要求展开工程作业技术活动。计划交底目的在于是具体的作业者和管理者明确计划的意图和要求,掌握标准,从而规范行为,全面执行计划的行动方案,步调一致地去实现预期目标。3)检查C(Check)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各种检查,包括作业者自查、互检和专职管理者专检。检查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严格执行计划的行动方案,实际条件是否发生变化,不执行计划的原因;二是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即产出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对此进行确认和评价。4)处置A(Action)对于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不合格,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保持质量形成的受控状态。处置包括处理纠偏和预防两个步骤。前者是采取应急措施,解决当前的质量问题;后者侧重于信息反馈管理部门,反思问题症结或计划时的不周,为今后类似问题的质量预防提供借鉴。(2)三阶段控制原理就是常说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这三阶段控制构成了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1)事前控制要求预先进行周密的质量计划。尤其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制定质量计划或者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都必须建立在切实可行、有效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基础上,作为一种行动方案进行施工部署。事前控制包含两层含义:意识强调质量目标的计划预控;二是按质量计划进行质量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状态的控制。2)事中控制首先对质量活动的行为进行约束,即对质量产生过程各项技术作业活动操作者在相关制度管理下的自我行为约束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技术能力;其次是对矢量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来自他人的监督控制。事中控制包括自控和监控两大环节,但关键还是增强质量意识,充分发挥操作者自我约束。3)事后控制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由于在整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计划时难以预料的影响,包括系统因素和偶然因素。因此出现质量实际值与目标值超出允许偏差时,必须分析原因,采取纠正偏差,保持质量手控。以上三大环节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构成了有机的系统工程,每循环一次,就滚动不断提高,达到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持续提高。(3)三全控制管理三全管理来自于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思想,同时包容在质量体系标准中,它指产生企业的质量管理应该是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1)全面质量控制是指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全面控制。工作质量时产品质量的保证,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形成。对于建设工程项目而言,全面质量还应该包括建设工程各参与主体的工程质量与工程质量的全面控制。2)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根据工程质量的形成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质量体系标准强调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管理原则。主要过程有:项目策划与决策过程,勘察设计过程,施工采购过程,施工组织
本文标题:质量员培训教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709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