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科技工作者在当代所扮演的角色
浅谈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一、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定义“科技工作者”与“人才“、“知识工作者’、“科学技术人才”等相关概念相互联系。根据人才学的定义,“人才”是指那些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具有并能运用某种专门知识和技能,对认识与改造自然和社会、推动和促进社会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们。科技工作者指那些进行科学技术活动、创造科学技术成果的主体。具体来讲,这个群体应该不仅包括那些科学研究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科学教育人员、科学技术管理人员,而且包括那些在高校、企业等科研单位,虽然没有直接从事生产劳动,但仍然致力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工作者们。要想深入了解科技工作者的内涵,必须要了解科技工作者的两个重要属性。第一个重要属性是科技工作者作为人的属性。既然他们都是人,就必须具备作为人的基本道德素养,包括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在克隆技术刚问世的时候,科学界曾经一度致力于克隆人类的研究,而这一研究有悖于人类的伦理道德,有悖于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敬畏之情。在当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自然造成了许多不可逆的伤害,此时科技工作者们为自然和人类的处境深深忧虑,提出环境保护的理念。这些都体现这科技工作者的人的属性。另一个属性是科技工作者作为一种职业所必须的专业素养。也就是说,科技工作者们应该像其他社会上的职业一样做到专业和职业,也就是近期李克强总理所提到的“匠人精神”。而对于科技工作这一特殊工作其首要的是探索性。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有积极探索精神,有求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要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敢于问为什么。其次是创新性,它要求技术工作者不能安于现状,不能固步自封。当今时代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要想处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就必须不停地学习、探索。最后,必须要认识到这是一份十分艰辛的事业。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大道可走的。”在探索科学的奥秘中,科技工作者不知会遇到多少挫折和失败,有时为了取得一个数据往往要试验几十次、几百次、甚至几千次。这需要科技工作者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正是因为科技工作者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善于从挫折和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公关,所以才能在科学上面作出应有的贡献。二、科学技术工作者社会责任问题的历史演绎过程从历史上看,科学与技术是分离的,从事科学工作的被称为科学家,而从事技术工作的被称为工程师。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科学与技术各自独立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常常先于科学的发展。例如:没认识到火药的组成元素但大炮就被发明出来,没有热力学就制造出蒸汽机。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正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和技术发生了紧密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电磁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后,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这一历史演绎过程中,科学家的责任问题经过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1.十七世纪之前科学家表现为业余的、贵族的,并未有所谓社会责任的认识。2.一战后大量化学武器被运用于战争中,科学家的责任意识开始觉醒,尤其是二战中原子弹的使用使得对“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有了广泛深刻的共识。3.1972年6月5日,斯德哥尔摩联合国第一次在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人类环境宣言》。宣言提出:要把“更新思想”、“改变世界观”、“建立星球意识”作为科学家的首要责任。4.科学家共同体关注的焦点不仅仅限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而且包括科学技术本身所引起的社会后果。发生在70年代的DNA基因重组争论是科学家责任问题的典型表现,此时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意识觉醒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另一方面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对技术的发展处于一种漠视的态度,他们不可能进入决策层。直到,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大规模的技术设备被用于机器化生产。与此同时,资源的严重浪费、环境的极度污染、战争技术的不断强化、社会道德的日益败坏等,技术的消极后果逐渐显现,对技术批判的矛头直接对工程师。由此,工程师的社会责任主体才从后台走向前台。正如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所指出的“决不能用孤立、静止的眼光来研究科学的社会功能,而要把它当作一种随着科学的发展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的事物加以研究。”当代的科学技术已经演变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科学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推动了一个新兴的技术阶层的诞生。同时也完成了自身向工程师的转化和工程师向科学家的转化。例如:201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日裔科学家,其中一位名叫中村修二的从一名普通公司的工程师成为享誉全球的科学家。这说明科学与技术是相辅相成的。故在当今社会我们很难把科学家和工程师完全割裂开来讨论他们各自的社会责任。那么在以后的讨论中将科学家和工程师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讨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三、在当代,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它从产生之日起,就以特有的力量为人类大量谋取福利。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使人类愈益依赖高新科技来满足自己发展的需要,就它的积极意义来说,它确实为人类带来了福祉。然而现代科技并非只意味着幸福、享乐和希望,它也给人们带来了忧愁、痛苦和危机。由于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掌握了专业科技知识,他们比其他人能更准确、全面地预见这些科技知识的可能应用前景,他们不仅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作为社会精英,他们还经常参与政府和工业的重大决策和管理,享有特殊的声誉,他们的意见会受到格外的信任。所以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问题日益提上议程。在我看来,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科技工作者应该承担起爱护自然的责任。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土地沙漠化、山体滑坡、生物物种锐减、海洋与淡水资源污染、核能泄露污染、有毒化学品的转移与危害、等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在全方位地威胁着整个地球的生存与发展。这一切让人类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因此,科技工作者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办法,另一方面积极践行,大力弘扬可持续发展观,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地球的行列中来。2.科技工作者应该担负起社会发展的责任。科技工作者作为社会的人,在享受社会权利的同时应当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而这种责任主要表现在,其一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生产力是一种整体力量,是一个综合指标。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提高生产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科技、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将科学技术向实际应用转化。其二,纠正社会错误认识,抵制伪科学的侵蚀。从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露的“屯盐风波”,到近期吵得火热的“转基因大豆“问题,这些一个个引发了社会不稳定的事件都急需科技工作者们勇敢站出来,用科学的声音驱散一切伪科学和谣言。3.科技工作者应当承担对人的责任对人的责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全人类来说就是要维护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原子弹在广岛爆炸后,在科学界引起震动,不论参与该工程与否的科学家都反应强烈。参与原子弹研制工作的科学家更是感受到良心上的自责。爱因斯坦得知爆炸消息后,惊恐万状,失声无言。他说:“大多数科学家都充分意识到了他们既作为学者又作为世界公民的责任⋯⋯我们科学家也必须拒绝屈从它的邪恶要求,有一条不成文法,那就是我们的良心,这是华盛顿制定的任何法案也束缚不了的。”科技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类,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科技工作者所从事的科技活动一定要建立在维护人类的和平与发展的基础之上,这是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防止科学技术的应用所产生的消极后果。比如说,1939年化学家缪勒成功地合成了高效杀虫剂DDT,有效地杀灭蚊蝇,对防止伤寒病、疟疾病的传染贡献巨大,但在长期使用后,人们发现了许多后遗症:DDT会经由皮肤、呼吸道及消化系统进入人体内引起中毒,产生多种症状,严重的足以致命。所以,科技工作者有必要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消除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四、结语科技工作者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科技知识和现代文明的传播者。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是不容置疑的。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必须从加强自身道德文化修养和科学知识水平着手。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科技工作者们一定要严于律己,洁身自好。爱因斯坦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福祉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中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因此要想科技朝着造福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科技工作者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努力提高个人的思想品质。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科学的精神。只有自身的思想道德提高了,才能引导科学朝着有利于造福人类的方向发展,才能正确的引导其他人。此外。科技工作者们要多多关注社会发展为全社会谋福利,时刻关注在社会上流传的伪科学和谣言,引导人们的正确认识。
本文标题:科技工作者在当代所扮演的角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1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