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心理诊断技能(三级)乌海用
心理诊断技能(三级)主要内容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第二节初步诊断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第三单元正确使用心理测验第四单元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第五单元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一)做好准备工作,表现出咨询师应有的仪态1、合理配备心理咨询场所有助于心理咨询的实施。(1)能显示专业的特点(2)具有保密的功能(隔音、咨询室与接待室分的分开、安静)(3)能提供适当宽敞安静的空间。足够的空间—10平方米左右)(4)配置舒适的座椅。(2-3张舒适、有靠背、扶手)(5)配置必需的设备。(配备应符合咨询,设备不起干扰作用)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2、表现出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仪态衣着——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距离——社交距离(1.2米左右)3、与求助者会太时,保持正常社会叫距离,保持正常的咨询位置4、注意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技巧色使用(详见心理咨询技能)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二)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1、态度—平和、诚恳(目光的接触,扫视对方的眼神或表情,不可直视)2、礼貌用语---(起立迎接来访者,以手示意定坐,平和地说)如:“请进!”“请坐!”“非常欢迎您前来咨询,谢谢您的信任。”“我很愿意向您提供心理学帮助”“如果您同意以的话,请您填写这张表格。“(登记表或简单问卷表等)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您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我们的帮助?”“您能把您的情况跟我说说吗?”等“您找我们有什么事,说吧!”(直接逼问)“出什么事啦,说吧!”(直接逼问)(四)咨询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向求助者说明是否能向求助者提供帮助。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1、需要心理咨询师保密的内容(求助者暴露内容、接触过程)2、保密例外1)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2)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3)出现针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或法律诉讼4)心理咨询中出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如:虐待儿童、老人)5)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6)求助者患有危机生命的传染性疾病当遇到保密例外情况时,心理咨询师应将泄密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3、遵守保密原则的重要性1)尊重求助者的自主性2)体现心理咨询的诚信3)避免对求助者造成伤害4)使求助者获得安全感5)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六)在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让求助者了解有关心理咨询的性质、程序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心理咨询不能解决他的全部问题,锁定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七)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求助者有权选择心理咨询师以及确认他的职业资格,有权知道收费标准,有权中止咨询求助者有义务如实向咨询师说明情况,提供与自己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信息要按共同商定的时间表进行工作,如有更改要事先通知要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试图与咨询师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按规定缴费(八)与求助者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三、相关知识(一)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咨询关系能否继续能否收集到用于咨询与治疗的资料(二)危机的处理在咨询过程中,一旦发现求助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必须立即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但应将有关保密信息的暴露成都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在接受卫生、司法或公安局机关询问时,不得作虚假的陈述或报告(三)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附后)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四、注意事项(一)避免紧张情绪在接诊之前,可按出诊接待的操作步骤进行练习(二)语言表达语速把握适中,吐字清楚,避免使用方言谈话中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三)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四)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不能夸大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的功能,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作任何承。(五)咨询时的仪态,在仪态方面还应该注意一下内容不许吸烟,不许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绝对不许饮酒或服用兴奋、镇静等药物交谈中不能东张西望,应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或发问。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一)确定谈话的目标、内容与范围(二)确定提问方式(三)倾听(四)控制谈话方向(五)对谈话内容归类(六)结束谈话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一)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的依据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弄清其中的关系,把问题分清前后、主次,再依次提问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二)确定提问方式心理咨询师根据会谈目的和收集的资料内容来确定提问方式。应使用开放式提问,不使用封闭式提问。(详见心理咨询技能)会谈目的确定提问方式收集资料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三)倾听全神贯注地、倾心地听。不能随便打断求助者谈话并插入自己对谈话内容的评价。边听边思考,要及时而迅速地判断求助者的谈话是否符合常理,内容逻辑性。在听的过程中要及时地把握关键点最重要的是听出这些关键点在哪里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四)控制会谈内容和方向会谈必须是在心理咨询师的控制下进行会谈的方向、所涉及的问题及会谈时间都必须是有计划、有目的。求助者有可能不断增加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和对治疗的信心。假如把会谈搞得漫无边际,求助者很快就会因为无所收获而厌烦。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技巧很多,而且可以随机应变。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五)对会谈内容归类在咨询中,除非得到求助者同意,一般情况下,不能做详细的笔录,不能录音和录像。1、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经受的挫折或不良行为等)2、现实生活状况3、婚姻状况4、人际关系中的问题5、身体方面的主观感觉(主观症状)6、情绪体验、生活态度7、其他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六)结束会谈(结束会谈时必须申明和承诺的话)再次重申保密原则如会谈还要继续,应征求求助者意见如已做出诊断,而没时间讨论矫治方案,应以如下话语表达结束咨询:(P-8)“今天我们的讨论,已经有了初步结论,对这个结论您是否同意,您回去后,再认真想想,是否还有需要补充说明的,我也再想想,是否还有什么不妥之处,我们就今天的诊断共同研究一下矫治方案,你觉得如何?”如经摄入性会谈后,发现求助者可能患有相关的躯体疾病,应向求助者说明:(P-8)结束语:“谢谢您的来访和对我们的信任,以后有什么问题,希望在联系。谢谢!”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三、相关知识(一)会谈法简介(是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艺术、人格风格和特征)(二)会谈要点介绍1、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2、态度(非评判性的态度使求助者轻松、无顾忌)3、区分和鉴别(对求助者的会谈做程度上的区别;区分情绪(或想法)与行为,对制定心理咨询措施是重要的)4、会谈法种类三、相关知识(一)会谈发简介4、会谈法种类:摄入性”会谈了解客观背景资料了解健康状况工作和家庭状况了解求助者当前感受、状态、咨询动机和期望鉴别性会谈法”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测验治疗性会谈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咨询性会谈针对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应急性谈话当求助者或求助者发生意外时遭到强奸、想自杀、突然精神创伤三、相关知识5、最常使用的摄入会谈方式是背景资料采集法(1)人口学资料(2)求助者原因和对咨询服务的期望。(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4)对家庭的看法(5)早年回忆对能记清的最早发生的事情以及周围情节的回忆。(6)出生和成长包括会走路和会说话的时间。与其他多数儿童相比较曾出现过什么问题、对早期经验的态度。(7)健康及身体状况(8)教育及培训(9)工作记录对工作的态度,是否改变过职业,理由如何。(10)娱乐三、相关知识(11)性欲的发展第一次意识到性问题、各种性活动、对自己近期性生活的看法。(12)婚姻及家庭资料家庭中发生的重要事件与原因、家庭的现状与过去的比较、道德和文化因素。(13)社会基础交际网和社交的兴趣所在,与自己交谈次数最多的人(14)自我描述包括长处或优点、短处或弱点、想象力、创造性、价值观、理想。(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生活中曾有过什么变化和你作出的最重要的决定如何现在对它们的回忆(以一件事为例)和评价。(16)对未来的看法明年,在五年至十年里,这些事情发生的必要条件(17)求助者附加的任何材料三、相关知识6、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思想和行为特点(P11)(1)外表和行为(2)交谈过程中的语言特点(3)思维内容(4)认知过程及功能(5)情绪(6)灵感与判断。三、相关知识7、怎样提问题提问过多的基本原因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心理障碍和对求助者的谈话内容缺乏基本理解。不善于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最有帮助的办法是把封闭式提问变为开放式提问。不恰当的问题所带来的消极作用(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当事人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求助者可因为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三、相关知识凯利(G.Keily)临床交谈提问性质归类(1)“为什么……”的问题。有强烈的暗示性,暗示当事人的行为或情绪是错误的可以改为“怎样”和“什么”的形式(2)多重选择性问题。实质是封闭式提问“你有什么感觉,是沮丧还是生气?”(3)多重问题——连珠式提问(4)修饰性反问。(对求助者毫无益处)常使谈话陷入僵局,把所谈内容引向空洞和抽象的评价您只谈学生学习不好,可当今的教师水平和学校纪律又是什么样子?(5)责备性问题。(6)解释性问题。咨询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而非推动求助者去自我探索三、相关知识8、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P13)(1)可接受(适合求助者的金额受能力、兴趣)(2)有效(针对性、起关键作用、病因有意义、诊断有意义)(3)积极(对求助者态度积极)四、注意事项(一)心理咨询师态度必须保持中性。(二)提问中避免失误。(三)心理咨询师在摄入性会谈中,除提问和引导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四)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五)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六)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第三单元正确使用心理测验第一,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第二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2、为了确定非情景性症状的性质,应启用人格问卷,以便探索症状的人格因素。3、为寻找早期原因,可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如SCL-90)。4、为排除其他疾病而使用量表。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围攻绕着已形成的初步印象加以选用第三,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不能直接解释)第三单元正确使用心理测验相关知识第一,选择测评量表应有针对性第二,为寻求心理问题的原因而使用量表第三,为评估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而使用量表总之,在心理诊断中使用心理测量工具,应当有一定针对性,应围绕着已形成的初步印象或求助者的某些特殊表现来选用。第三单元正确使用心理测验注意事项第一,不得乱用心理测验。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地随意使用。单纯依据心理测验结果,不与临床表现相对照,片面地给出诊断和制定矫治措施。未查明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可靠性(信度、效度)以及常模的时限便在临床上使用。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测验。不按程序要求和操作规定实施心理测验。超出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功能,主观地对心理测验数据和结果进行解释
本文标题:心理诊断技能(三级)乌海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