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邵阳市昭陵中学陈新德2017-2-13第一节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演示实验;如右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木块,一木块上放一铁块,另一木块上放一个条形磁铁。把两木块放在水面上,让它们相距较近距离,再松开手。学生观察现象;两木块相互靠近。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两个木块会相互靠近呢?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学生自学教材第2页至第5页,完成学生用书自主研学部分的内容。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力的作用效果(1)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拿起一本书、打篮球、背书包等等)。(2)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哪些效果呢?教师课堂演示图7.1-2的有关实验,创设探究情景,激起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手边器材自己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并通过分析和论证得出结论,然后进行交流、评估。学生探究活动:所用器材有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物体施加力时,这些物体有什么变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③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教师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一袋方便面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70kg的成年人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700N。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学生探究:(1)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是否不同。(2)用方向不同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塑料尺,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塑料尺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的示意图教师讲解: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学生练习:画出铁块受到的水平向左的拉力。2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活动:(1)拉开弹簧时,有没有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3)观察课本图7.1-6,能得到什么启示?教师总结: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的时候,同时也受到别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并进行解释。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2.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反作用力。因此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3.力的大小和单位: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能改变物体的形状。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6.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粗略地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这样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关于力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B.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D.力是可以脱离物体存在的答案D2.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的气球B.来回摆动的钟摆C.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D.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答案A3.图(a)、(b)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选填“(a)”或“(b)”]。答案(b)(a)4.用力的示意图画出下面的力。(1)起重机用5000N的力吊起重物。(2)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某人用200N的力沿与水平方向成45°角向右上方拉物体。3第二节弹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同学们一定看过跳水运动员在跳板上用力跳起,向下压弯跳板,然后高高跃起,在空中做出各种漂亮的动作,落入水中。请同学们想想看,为什么跳水运动员要用力向下压弯跳板呢?如果在平地上,我们能够跳得那么高吗?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学生自学教材第6页至第7页,完成学生用书自主研学部分的内容。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弹力(1)弹性和塑性教师点拨: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2)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日常生活中应用弹力的地方很多。让学生看课文,撑竿跳高等都要利用弹力。让学生再举出一些弹力的例子,如:体育运动中的射箭、跳板跳水、蹦极等都利用了弹力。教师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2.弹性限度教师演示:取一根小弹簧,先在一定限度内拉,然后超过限度拉这根弹簧。让学生观察这两种情况下弹簧是否恢复到原来的长度。学生从实验看到:弹簧拉伸到一定的长度后就不会恢复到原来的长度。强调: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了。根据实验现象,让学生说使用弹簧应注意的事项: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3.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演示实验:分别在大弹簧下挂1个、2个、3个、4个完全一样的钩码,依次在下面的表格中记下弹簧受到的拉力和弹簧的长度。实验次数弹簧受到的拉力F/N弹簧原长l0/cm弹簧长度l/cm弹簧伸长(l-l0)/cm1234引导学生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看看会得出什么结论。4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让学生比较弹簧的长度与伸长的区别。教师归纳: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学生看课文图7.2-3,了解形形色色的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学生用手拉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5N、10N,观察弹簧测力计长度的变化,感受1N、5N、10N的力。学生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上用力拉头发,(用力均匀,使弹簧测力计弹簧逐渐增长)读出头发拉断时拉力大小。学生实验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是否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可作适当的指导。①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②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调节指针的位置使其指在零点;③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④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实际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的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摩擦。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弹性、塑性和弹性限度(2)弹力(3)弹簧测力计①作用: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物体和弹簧测力计之间的拉力等。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成正比。③构造:主要是由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盘等组成。④使用方法A.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量程(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处,应该调节指针指在零刻度线;或者记下初始读数,测量后记录数据时,应该加减初始读数。C.使用时,必须使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的方向沿着测力计弹簧的中轴线,避免测力计的弹簧、指针与外壳之间产生摩擦而带来较大的误差。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A.绳子对重物的拉力B.万有引力C.人对墙的推力D.地面对人的支持力2.在选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用弹簧测力计测任意大小的力B.拿起一张稿纸所用的力也可以用物理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测出C.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D.某同学的拉力的大小可以用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测出答案C3.一根弹簧长15cm,其下端挂5N重物时,弹簧伸长4cm,当其下端挂3N重物时,弹簧长________cm;若弹簧长20cm时,它所受的拉力为________N。答案17.46.254.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是____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______N。图中的手对弹簧测力计挂钩的拉力是__________N。5答案50.21.65.见《名师学案》学生用书配套部分。板书设计一、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弹性形变。二、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2.使用前的注意事项:量程、分度值、零刻线。3.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沿轴向用力。第三节重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你还记得牛顿吗?就是那个看到成熟的苹果落向地面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的人。他说,宇宙中的任何物体,大到太阳,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并把它叫做万有引力。有同学不禁要问,既然有万有引力,为什么我没有被别的同学吸引走,也没有同学被我吸引过来?让我们走进今天的物理课堂——重力。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学生自学教材第9页至第12页,完成学生用书自主研学部分的内容。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重力教师演示:(1)拿住一支粉笔,让手抡起圆圈做圆周运动。在抡过两圈后,松开手,看看脱离手后的粉笔还能不能做圆周运动。(2)用一根细线拴住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思考:橡皮为什么不会跑掉?学生思考讨论:(1)地面附近的物体在失去支撑时,为什么会落到地面上?(2)为什么吊灯把悬线拉得很紧,书本会压在桌面上不会四处飘荡?教师点拨:例如:地球和月球之间有万有引力,月亮就是因为受到了这个引力,才不会飞离轨道;地球和人造卫星之间有万有引力,所以人造卫星会绕地球转动;地球和树上的苹果之间有万有引力,所以苹果熟了会落到地面上。(1)由于地球的吸引,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撑的时候都会落向地面。我们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见到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引力,因此无一例外地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研究的对象。2.重力的大小6让学生用手分别拿起一块橡皮和一本书,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你觉得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出示弹簧测力计让学生观察,告诉学生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2)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记录在下面表格中。质量m/kg重力G/N让学生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用实验测量的数据描点。连接这些点,看看这些点分布在一条什么样的曲线上?你认为重力与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点拨:质量越大的物体,就越重,重力跟质量的比值g=Gm是定值。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得出的这个比值是__9.8N/kg__,我们如果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就可以用公式__G=mg__计算出物体的重力。3.重力的方向学生思考讨论:(1)抛出去一块橡皮,橡皮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2)一根线悬挂橡皮,橡皮静止时,悬线为什么总是竖直的?教师演示:用一细线系一小石块,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石块自然下垂,认识悬线的方向,比较一下与水平方向的关系。教师点拨:重力的方向总是__竖直向下__的。在建筑中建筑工人可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确定竖直方向,以此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实际上,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有关系,它们间的关系是相互__垂直__,用这个道理还能利用上面的方法检查窗台是否水平。4.重心(1)让学生看课文,使学生知道: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说明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等有关。(2)对于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就是这一物体的几何中心。如:均匀正方体的重心在它的中心,均匀球体的重心在它的球心,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等。(3)对于“不倒翁”现象: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较低,并且重力的作用使它回到原来的位置。(4)对于走钢丝演员表演时当身体出现不平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47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