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总论6(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第四章园林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第一节园林植物病害的诊断诊断(diagnosis)就是判断植物生病的原因,确定病原类型和病害种类,为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一、诊断的意义1.认识自然是为了改造自然。认识病害,掌握病害发生规律的目的为了防治病害。2.植保工作者的职责是对有病植物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鉴定,然后提出合适的防治措施来控制病害,力求减少因病所造成的损失。3.植物医学不同于人体医学,服务的对象是植物,它的经历和受害程度,全凭植病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去调查与判断。异常植物植物病害非植物病害植物非侵染性病害植物侵染性病害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二、诊断的程序•1.首先尽可能对病害发生现场进行调查或检查,以保证获得可靠样本,同时了解罹病植物的生长环境;•2.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如放大镜、刀具、枝剪、笔记本、相机、标本袋等,便于现场观察记录和采集样本;•3.仔细观察发病的植物群体,向栽培者了解发病历史、发病过程、发病范围、以前及当前处理方法、植物来历、栽培管理方式、发病当地的土壤、天气等情况。二、诊断的程序•4.仔细观察病植物的所有症状,寻找对诊断有关键性作用的症状特点,如有无病征?枝条内部或根部有何病变等?•5.采样检查(镜检与剖检等),观察真菌形态、有无喷菌,没有子实体的进行保湿培养。•6.分离培养或专项检测,得出结论。三、植物病害诊断要点•植物病害的诊断,首先要区分是属于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许多植物病害的症状有很明显的特点,经验丰富的植病工作者是不难区分的。•在多数情况下,正确的诊断还需要作详细和系统的检查,而不仅仅是根据外表的症状。(一)侵染性病害•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在特定环境下,通常发生在个别或少数种类的寄主植物上,且病害轻重不一;有些病害在病株表面或内部有病原生物体存在(病征),症状也有一定的特征。•大多数的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线虫病害以及所有的寄生植物可以在病部表面看到病原物,少数在组织内部,多数线虫病害侵害根部。•有些真菌和细菌病害,所有的病毒病害和原生动物的病害,在植物表面没有病征,但症状特点仍然是明显的。•1、寄生植物引起的病害:在病植物体上或根际可以看到其寄生物,如寄生藻、菟丝子、独脚金等。•2、线虫病害:在植物根表、根内、根际土壤、茎或籽粒(虫瘿)中可见到有线虫寄生,或者发现有口针的线虫存在。线虫病的病状有:虫瘿或根结、胞囊、茎(芽、叶)坏死、植株矮化黄化、缺肥状。黄杨木根结线虫病•1、寄生植物引起的病害:在病植物体上或根际可以看到其寄生物,如寄生藻、菟丝子、独脚金等。•2、线虫病害:在植物根表、根内、根际土壤、茎或籽粒(虫瘿)中可见到有线虫寄生,或者发现有口针的线虫存在。线虫病的病状有:虫瘿或根结、胞囊、茎(芽、叶)坏死、植株矮化黄化、缺肥状。•3、真菌病害:大多数真菌病害在病部产生病征,或稍加保湿培养即可生出子实体来。•但要区分这些子实体是真正病原真菌的子实体,还是次生或腐生真菌的子实体,因为在病斑部、尤其是老病斑或坏死部分常有腐生真菌和细菌污染。•选择新鲜发病的标本作镜检。•按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4.细菌病害:初期有水渍状或油渍状边缘,半透明,病斑上有菌脓外溢,斑点、腐烂、萎蔫、肿瘤大多数是细菌病害的特征,部分真菌也引起萎蔫与肿瘤。•切片镜检有无喷茵现象是最简便易行又最可靠的诊断技术。•按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5.植原体病害:症状特点是植株矮缩、丛枝或扁枝,小叶与黄化,少数出现花变叶或花变绿。•只有在电镜下才能看到植原体。注射四环素以后,初期病害的症状可以隐退消失或减轻。对青霉素不敏感。•6.病毒病害:症状以花叶、矮缩、坏死为多见。无病征,撕取表皮镜检时有时可见有内含体。在电镜下可见到病毒粒体和内含体。•采取病株叶片用汁液摩擦接种或用蚜虫传毒接种可引起发病;用病汁液摩擦接种在指示植物或鉴别寄主上可见到特殊症状出现。用血清学诊断技术可快速作出正确的诊断。柑橘裂皮病菊花病毒病一串红花叶病毒病•7.复合侵染的诊断:当一株植物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物侵染时可能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症状,如花叶和斑点、肿瘤和坏死。首先要确认或排除一种病原物.然后对第二种作鉴定。两种病毒或两种真菌复合侵染是常见的,可以采用不同介体或不同鉴别寄主过筛的方法将其分开。•柯赫氏法则在鉴定侵染性病原物时是始终要遵守的一条准则。(二)非侵染性病害•从发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征,也分离不到病原物;•往往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的病害;•没有逐步传染扩散的现象等。•除了植物遗传性疾病之外,主要是不良的环境因素所致。不良的环境因素种类繁多,但大体上可从发病范围、病害特点和病史几方面来分析。非侵染性病害诊断要点•1.病害突然大面积同时发生,发病时间短,只有几天,大多是由于大气污染、三废污染或气候因素如冻害、干热风、日灼所致。•2.病害只限于某一品种发生,多为生长不宜或有系统性的症状致的表现,多为遗传性障碍所致。•3.有明显的枯斑、灼伤,且多集中在某一部位的叶或芽上,无既往病史,大多是由于使用农药或化肥不当所致。•4.明显的缺素症状,多见于老叶或顶部新叶。•非侵染性病害约占植物病害总数的1/3,植病工作者应该充分掌握对生理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技术。只有分清病因以后,才能准确地提出防治对策,提高防治效果。•非侵染性病害一般可归纳总结为“三性一无”的特点:发生发展往往呈现突发性;田间分布具有普遍性;病状表现为散发性;病部无病征。•侵染性病害则相反,大多具“三性一有”的特点:发生发展常呈循序性;田间分布存在局限性;病状表现多为点发性;病部一般有病征。四、柯赫氏法则(Koch’sRule)•是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如发现一种不熟悉的或新的病害时,就应技柯赫氏法则的四步来完成诊断与鉴定。•诊断是从症状等表型特征来判断其病因,确定病害种类。•鉴定则是将病原物的种类和病害种类同已知种类比较异同,确定其科学名称或分类上的地位。•有些病害特征明显,证据确凿,可直接诊断或鉴定,如霜霉病或秆锈病。但有好多场合是难以鉴定病原物的属种的,如花叶病易识别,由何种病原物引起就必须经详细鉴定比较后才能确认。柯赫氏法则具体内容•(1)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原来微生物记录相同。柯赫氏法则具体内容•但有些专性寄生物如病毒、植原体、霜霉菌、白粉菌和—些锈菌等,目前还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可以采用其他实验方法来加以证明。•柯赫氏法则同样也适用来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只是以某种怀疑因素来代替病原物的作用,例如当判断是缺乏某种元素引起病害时,可以补施该元素来缓解或消除其症状.即可确认是某元素的作用。第二节园林植物病害的防治植物病害防治就是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病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减少病原物数量,削弱其致病性,保持与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从而减少植物因病害流行而蒙受的损害。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防治病害按照其作用原理,通常分为回避(avoidance)、杜绝和铲除((exclusionanderadication)、免疫和抗病(immunityandresistance)、保护(protection)和治疗(therapy)。•从主要流行学效应来看,各种病害防治途径和方法不外乎通过减少初始菌量(x0)、降低流行速度(r)或者同时作用于两者来阻滞病害流行(表13-1)。植保工作方针•早在5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田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综合防治定义与国际上常用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植物病害管理”(P1antDiseaseManagement,PDM)的内涵一致。•开展病害综合防治或综合治理首先应规定治理的范围,在研究病害流行规律和危害损失基础上提出主治和兼治的病害对象,确定治理策略和经济阈值,发展病害监测技术、预测办法和防治决策模型.研究并应用关键防治技术。为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综合防治方案.不断提高治理水平,还要有适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全面考虑生态平衡、经济效益和防治效果,提出最合理有益的防治措施–不着重有害生物的彻底消灭,“可以忍受的水平”是因时因地而异的。园林植保主要是将有害生物控制在观赏允许为害水平以下。–强调各种防治措施的协调。不是将各种防治方法机械地组合在一起,而是采取适合城市特点的有效方法,互相协调,达到保护花木观赏价值的目的。感病植物、病原物和环境条件是病害发生的三要素,防治方法以此为出发点:•保护寄主不受侵染或增强寄主的抗病性;•控制病原物的数量在最低限度或切断其侵染循环;•改善环境条件使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的生存。防治方法•植物检疫•园林技术措施•抗病育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外科治疗一、植物检疫•植物检疫,又称法规防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令的形式,禁止某些危险的病虫、杂草等人为的传播,或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散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松材线虫病、榆枯萎病–自然条件下,有害病虫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虽可通过自然动力和自身活动而传播,不断扩大其分布区,但由于高山、海洋、沙漠等天然屏障的阻隔,这种传播是有限的。–人为的活动(生产、贸易)促成病害远距的传播•榆枯萎病起源中国?喜马拉雅山脉?欧洲?•粘束孢属(Graphium)真菌引起,由小蠢虫传播。•植物病害检疫的任务:–对外检疫(国际):禁止危险性病害随着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或由国内输出;–国内检疫:将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危险性病害封锁在一定范围内不使蔓延,并积极采取措施逐步消灭;–控制危险性病、虫、杂草的蔓延。当危险性病害传入新地区时,采取紧急措施就地消灭•我国植物检疫机构对外:全国负责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动植物检疫局和各口岸植物检疫局负责进出境植物检疫对内:植保总站、森林植保司主管全国的植物检疫•省级农林主管部门(植保站、森防站)主管本地区的植物检疫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农林主管部门•既有利于贸易,又不对病害的传播造成有利条件。因此,需要对出口国病害发生状况和进口国发生某种病害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检疫对象。•检疫对象确定原则:–为害严重,传入后可能给农林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的病、虫及杂草–国内尚未发生或局部发生的病、虫及杂草–由人为传播的,随种苗、原木、加工产品或包装物传播的病、虫及杂草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国家林业局)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确定管理办法》(林策通[1995]83号)的规定,国家林业局于2004年7月29日发布19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自2005年3月1日开始生效植物病害检疫对象名单•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lus•松疱锈病病菌Cronartiumribicola•落叶松枯梢病菌Botryosphaerialaricina•草坪草褐斑病菌Rhizoctoniasolani•杨树花叶病毒PoplarMosaicvirus•冠瘿病病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Pseudomonassyringae检疫的材料和方法•苗木、接穗、插条是重点检疫材料。•木包装对于一些重要病害来说也是检疫材料,例如松材线虫病。•隔离试种•检疫方法:洗涤检验、分离培养检验、血清学检验、酶联免疫检测、PCR检测等。二、园林技术措施•根据园林病虫的发生条件,通过园林植物栽培管理过程中各方面的具体措施,有目的的创造有利于园林植物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条件,以达到直接或间接抑制病害的目的。•
本文标题:总论6(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