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论军乐的历史与发展下载_(全文阅读word)
论军乐的历史与发展目录第一章军乐的发展历史概述第二章各国军乐简要介绍第三章军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未来发展展望第一章军乐的发展历史概述军乐是由铜管乐、木管乐、打击乐组成的,以集体合奏为主要表演形式(还有重奏、齐奏和独奏),气势恢弘壮观,乐曲浑厚流畅,给人以强烈感染和鼓舞的一种高雅音乐艺术。军乐艺术在欧洲各国和图1爱丁堡军乐节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许多国家每年举办军乐艺术节或军乐艺术盛典活动,英国爱丁堡军乐节已举办50多年。我国的军乐艺术已有百余年历史。1.中国军乐发展历史概述1.1中国古代军乐发展历史概述我国先秦统治者重视礼乐建设,至周代,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礼乐体系。然此时,军中用乐还未独立成为这一系统的分支。目前所见到的关于“军乐”的较早记录是汉代蔡邕的《礼乐志》,在先秦典籍中,未见“军乐”一词。但这并不代表先秦不存在军乐。军中音乐的使用早在汉之前即已开始。在先秦各类战争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战前音乐的一个重要用途即对敌方的声讨、威慑。另一个重大作用是充当战胜后的凯歌、凯乐。先秦时代,军乐还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在音乐系统中也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分类。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分散在其它的音乐分支中。自周以降,历秦入汉,军乐歌辞创作、保存发生了许多变化,其表现为1.军乐独立性的增强:到东汉末,军乐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群类,军乐歌辞有了专类的记录加以保存。2.乐器的变化:先秦军中乐器多为击打乐器,两汉之际,吹乐器加入了军乐乐器。3.用途的拓宽:两汉军乐除了其本身实用用途之外,更多增加的是人事方面的功用,如给赐、游行等等。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更多的文士加入这一创作队伍,军乐歌辞更是呈现一派勃勃生机。到了隋、唐、宋朝,鼓吹军乐有了长足的进步。乐器的种类也丰富,音乐配属也清晰地分出若干吹奏声部,并在阵列礼仪等方面有一整套的统一规则。在唐宋这一中国历史发展的鼎盛进期,帝王的仪仗隆重无比,仅鼓吹军乐一项,动辙千人,令后人望尘莫及。到了明清更为声势浩大。但是随着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八国联军的入侵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中国鼓军乐以它固有的残存弊端终于被西洋军乐无情地取代,结束了它那漫长的一生。1.2中国近现代军乐发展历史概述光绪二十五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聘来一个德籍顾问,在他的建议下把军队里所有的长号筒换成西洋喇叭,编制号谱,同时,招收聪慧青年数十人,加以训练,组成了一个军乐队。于是,中国的近现代军乐有了一个新的开端。李映庚收拾历年旧稿加以整理,分为四卷,题名为《军乐稿》。《军乐稿》是我国近现代军事史上第一部军乐专著。这部曲集以其民族特有旋律激励斗志,振奋军威,为反抗帝国列强的侵略起到了积极作用。蒋介石也十分重视军乐在军队里的作用。抗战前,曾呈准由军政部组设军乐研究会,从事乐谱、号谱研究与整理,并设干部训练班,将全国军乐、军号干部分期集训。国共内战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收编了部分国民党军乐队,最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就是由南昌起义后一些国民党军乐队里的成员收编组成的。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后,中国军乐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52年7月10日,在北京市东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诞生。军乐团以华北军区军乐队为主干,又集中了全国各大军区的演奏精英,人数达1500人,是军乐团历史上人数最多的时期。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是每年投入巨额资金培养的世界级军乐团。随着演奏技艺的专业化,军乐团的身影开始在各种类型的音乐会上出现,并多次获得各类音乐比赛奖牌。中国的军乐发展也已经跨入了世界军乐的先进行列当中。2.西方军乐发展历史概述现代军歌与军乐的主流是以西方近代发展而来的音乐流派为主。简单的概括;西方军歌与军乐起源于13世纪,开创于15世纪,发展于17世纪,成熟于19世纪,普及于20世纪,现代21世纪则拓展成一种普罗大众的通俗文化音乐。目前已知最早的文书纪录是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有关军乐团与合唱团的官方史书纪载。这支军乐队才是现代铜管军乐队与步操乐队最初的雏形模式。奥斯曼土耳其军乐队所使用的乐器型式与编组方式是近代军乐队的先驱。西方基督教文明虽然承袭了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但其军歌与军乐的发展却与上述的两个文明没有直接关联,现代西方军歌与军乐初始发轫于13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在14世纪初十字军虽然已经没落,但带给社会冲击的效应却正在发酵,此时人民拥有较大的经济与经商往来的自主权,经济与思想逐渐萌芽开化的民间产生了一种新兴的行业,即为中世纪杂耍团的崛起。杂耍团是歌咏十字军东征的英勇事迹与故事为主轴,所使用的乐器与乐曲也参杂了东方异国的风格与特色,尤其是14世纪开始兴盛的鄂图曼土耳其帝国的影响甚深,东方异国乐器与乐曲对于当时民智尚未开化的西方群众而言可说相当的惊奇与惊艳,这种街头表演型态被视为是西方近代征战军乐与现代军歌与军乐的起源。17世纪是欧洲文艺复兴发展的末期,随著欧洲文明的逐渐强盛壮大,西班牙帝国与大英帝国的崛起与海权的扩张,葡萄牙与荷兰的全球海上殖民贸易等,欧洲军乐也有著长足的飞跃进步,原本只是作为行军战斗信号乐曲的军乐,也因国际之间交流的频繁,为了展示国家实力与外交武力的威吓,军乐开始成为军团的代表性图腾,也是诸侯王室与权贵的图腾象征,甚至更提升到了国家层级的图腾象征。此时西方军乐不再局限于征战信号曲,也扩展到了军礼检阅与皇家礼仪的层次,乐曲的繁复形式与乐器的种类也有所增长,并加入了许多新的元素与独创的风格。欧洲自17世纪军乐大革新开始,到进入19世纪后已经发展出一套完整且复杂的成熟系统,19世纪的百年间是西方军乐成熟壮大的时期。因欧洲大陆是众多列强争霸的时代,每个主要列强都有兴亡史,也都有自己的一套独立思考模式与发展方向,不能一并而论。西方军乐凌驾于世界成为主流,西方文明站在世界的顶端。第二章各国军乐简要介绍1苏联/俄罗斯军乐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军乐是世界军乐中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军乐史上占有重要和辉煌的一页。它向来给人以气势恢宏的感觉内涵充满着力量、向上、坚毅和奋进。前苏联军乐的巅峰是卫国战争时期的作品,它与帝俄时代的进行曲风格完全不同,后者很华丽,但没有那种精神内涵。在这片诞生过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伟大的音乐家的国度里。它的每首军乐几乎都很经典。大气磅礴,浑实厚重,振聋发聩,鼓舞斗志。其永恒的旋律至今为人们所铭记。美国《时代》周刊发表过一篇研究苏联政治和社会问题的专论。它开宗明义第一句话是“尽管我们并不认同苏联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但我们却不能不承认:‘她的诗歌和音乐是首屈一指的’”。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向斯拉夫人告别》,《喀秋莎》,《神圣的战争》,《苏军之歌》,《万岁,我们强大的祖国》等等,不胜枚举,再次仅作简要分析。《向斯拉夫人告别》是最为经典的俄罗斯军乐,是一首沙俄时代古老的士兵进行曲。没有歌词,但由于其雄壮的气势、昂扬的节奏、激昂又略带忧伤的典型的俄罗斯情绪风格,再加上旋律流畅易记,很快便在俄罗斯及巴尔干地区迅速传播开来。巴尔干战争及一战期间这首曲子不仅在俄罗斯迅速地获得了知名度。曾送一支又一支团队开赴第一战前线,且受许多外国军人的喜爱:保加利亚、德国、奥地利、挪威、罗马尼亚、法国、瑞典、南斯拉夫以及其它若干国家的军乐队都曾演奏过这支进行曲。《喀秋莎》是一首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并喜爱的苏联歌曲。这首歌曲诞生于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结构简明,曲调流畅,感情真挚,朗朗上口。它是一曲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流淌在红军战士情感深处的心曲。至今不仅在俄罗斯,而且在中国仍脍炙人口,广泛流传。《神圣的战争》是响应伟大的卫国战争的第一首歌曲。在苏联歌曲编年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这首歌有一个特色:在节奏上是三拍子写成,却具有队列进行曲般的二拍子的特征。这首激扬的旋律不仅道出了所有苏联人奋起反抗的心声!也深深打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每一个人豪迈的献身激情、同仇敌忾的英勇气概。天地也为之悲愤!为之轰鸣!今天我们欣赏前苏联歌曲不仅是源于它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厚重的文化品位,也不仅是对过往时代的追忆。更多的是对它蕴含的我们曾经拥有一种对于过去美好的怀念。对于苏联这个名词我们也许会渐渐忘记,但是乐曲的永恒的旋律会被我们铭记!2西欧及美国军乐2.1美国军乐美国军乐是在自己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同时它也极其鲜明而深刻地表现出美国的民族精神。一般说来,18、19世纪的美国,包括交响乐在内的大多数严肃音乐都是从欧洲引进的舶来品,而军乐却是个例外。19世纪中期以后,军乐是作为本土流行音乐的一种形式,随着迅猛发展的经济在美国的广大城镇和乡村蓬勃地发展起来。美国军乐的发展是跟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与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发展水平基本上是平衡的。军乐跟文学一样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从军乐的发展中同样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军事生活。国家的统一,西进运动的成功以及海外扩张的成功,以及金元帝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使美利坚民族的征服精神极大膨胀。美国人的精神和情绪,在军乐《华盛顿邮报》、《自由之钟》、《星条旗永不落》、《舰长进行曲》和《越过海洋的握手》等曲目中,找到了最好的表现形式。在《舰长进行曲》和《越过海洋的握手》中,高、中、低音部和声和对位和谐,能听到高音旋律的起伏和低音旋律的浑厚,同时也仿佛看到一艘艘巨舰不停地鼓浪向前。征服大海的惊天动地的搏斗转化成了轻松和浪漫。美国的开拓是带着微笑的,仿佛世界对于他们从来就没有什么挫折和困难。在展开的旋律中,甚至可以感受到黑人踢踏舞的节奏。《星条旗永不落》是一首典型的美国颂歌。乐曲的前部搬出“美国”这一生动精彩的亮相,到乐曲的中部展现出对美国创业辉煌的夸耀,再到乐曲后部的高潮,将高中低各声部一起加入,组合成气势宏伟的多元“大合唱”,表现对美国未来的畅想,整个乐曲如此巧妙衔接,浑然一体。特别是高飘在主旋律之上的短笛的华彩,可以想象美国人乐观的口哨。《星条旗永不落》,问世于19、20世纪之交,表现了美国要成为世界霸主的急切自我宣泄。美国军乐是美国历史和社会生活的产物。作为美国文化和美国民族精神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深深根植于美国的土壤之中,并且生长得枝繁叶茂,开出绚丽之花。2.2英国军乐英国是把现代西方军乐推广到世界各地最有力的推手,尤其是进行曲式的军乐,一方面是英国海权的强盛,另一方面是英国最重视军礼与阅兵方面的进行曲军乐。虽说英国是推广西方军乐最强力的推手,但却又不是军乐大国,比起欧陆诸列强来说差的很远。英国立国精神向来是以注重传统与传承而著称,英国相对其他欧陆国家的政经社会从没有快速变革的情况发生,而是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变革,因此英国军乐保有一种所谓的旧欧陆传统模式,就是军乐曲的多取材来自于民间的民俗、宗教、戏剧、流行等等乐曲。作为工业革命的发起人,不能说没有朝气。著名的像《威风堂堂进行曲》被改编成军乐后并由皇家部队军乐团来演奏时,整个伦敦倾城沸腾,足可视为英国开拓精神的绝好体现。《塞弗恩组曲》表现昂扬奋进,给人以极强的信心和鼓舞。萧伯纳甚至曾做出这样的评价:“当我所有的剧本都遭到诅咒并被抛弃的时候,它将会挽救我的声望”。但大英帝国的开拓精神跟美国人比起来,或许说,美国人更有朝气。原因就在,作为英国帝国的开拓精神跟美国人比起来,或许说,美国人更有朝气。原因就在,作为英国人后裔的美国人,自来到新大陆后,就在一个更加自由的竞争和发展环境中成长,所以,英国人身上所带的种种“规矩”枷锁在美国人那里是没有的。美国人是在没有皇权和贵族特权约束的环境下发展的,所以更有青春的开拓的朝气。对此,只要听一下苏联的军乐,就能获得这种印象。而英国军乐的宏大音响中,更多感受的是日不落帝国昔日的辉煌、尊严和荣耀。如《伯吉上校进行曲》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特征。2.3法、德、奥地利等国军乐法国是欧洲列强举行阅兵式最热衷的国家,自19世纪以来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国庆日阅兵,由于阅兵式的盛行,使得原本在波旁王朝时期注重军礼仪式的进行曲军乐为主流的皇家华丽气派,整个转变为法国大革命之后讲究激昂雄壮的全民阅兵式进行曲风格,这个新开创
本文标题:论军乐的历史与发展下载_(全文阅读word)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69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