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02-国贸第二章导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章国际贸易政策概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与演变第二节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第三节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与演变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与类型二、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与类型1.国际贸易政策:定义: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贸易所实行的政策。它是一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目的:保护本国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促进本国产业的结构改善;积累资金;为本国的对外政策服务。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与类型2.国际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如下方面。(1)各国对外贸易总政策它是各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根据本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及发展战略,结合本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处的地位而制定的在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它是各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政策,是整个对外贸易政策的立足点。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与类型(2)进出口商品政策它是各国在本国对外贸易总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结构和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而制定的政策。基本原则是对不同的进出口商品实行不同的待遇。主要体现在关税的税率、计税价格和课税手续等方面的差异。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与类型(3)国别政策它是各国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依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区政策。它在不违反国际规范的前提下,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外贸策略和措施。对不同国家规定差别关税率和差别优惠待遇是各国国别政策的基本做法。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与类型3.关于国际贸易政策的两种观点:(P16)经济济自由主义:自由贸易政策政府干预主义:保护贸易政策二、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1.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最早的国际贸易政策应属重商主义,它产生于15世纪,时值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认为,贵金属或货币就是财富,人们获取财富的来源是金银矿的采掘和商品的交换(对外贸易),其中商品的交换更具持续性。二、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2.自由竞争时期的贸易政策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和美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改善了交通运输通信工具,消灭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完全确立并占统治地位,世界经济进入商品资本国际化阶段,产生了适应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国际贸易政策。在这个时期,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不同,因而也就采取了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美、德等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二、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兴起超保护贸易政策是一种侵略性的保护贸易政策,与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不是防御性地保护国内幼稚工业,以增强其自由竞争能力,而是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以巩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保护的对象垄断资产阶级。保护的手法也趋于多样化,不仅仅是高关税,还有其他各种奖出限入的措施。二、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美国作为世界政治和经济的新领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积极倡导贸易自由化,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一是建立促进自由贸易的国际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二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一体化发展。欧洲经济共同体对内取消关税,对外通过谈判达成关税减让的协议,导致了关税大幅度下降。二、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三是普遍优惠制度的实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善贸易条件,增加外汇收入,要求发达国家对其出口商品给予关税优惠待遇。四是放宽或取消了进口限制,外汇管制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二、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5.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欧共体和日本等国经济崛起的同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世界市场份额不断上升,而两次石油危机又使发达国家从经济的高速增长转向滞胀时期,失业问题深深困扰着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强烈上升。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P20)二、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6.新自由主义的贸易政策20世纪60年代末,在西方经济品尝到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而带来的通货膨胀乃至停滞膨胀的涩果后求助于新保护贸易政策的同时,另一股思潮——新自由主义几乎同时兴起。新自由主义强调“竞争性秩序”,强调市场的完美性,认为政府干预是市场失灵的原因,使得市场机制不能顺畅自由地运行,所以要重新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二、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7.基于新贸易理论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就在新自由主义还在与新贸易保护主义纠缠不休之际,一种基于新贸易理论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脱颖而出,对自由贸易主义的现实意义提出质疑。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家们引入新贸易理论强调的不完全竞争,认为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决定了政府在对外贸易政策上要根据市场结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这种战略性贸易政策就是政府借助不同的政策行为改变或支持本国企业的战略行为,并影响外国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战略行为,使对外贸易朝着有利于本国获得最大限度利润的方向转变。课后拓展请结合相关资料简述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与走向。第二节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一、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一、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实行自由贸易还是保护贸易,历来是贸易政策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自由贸易论者和保护贸易论者在长期的论战中,各自对自己所偏爱的贸易政策类型大加颂扬,并用许多支持论据阐述了其政策类型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在一国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保护贸易政策的依据是不同的。1.主要流行于欠发达国家的保护贸易理论(1)保护幼稚工业论。在欠发达国家中,贸易保护最重要最流行的依据是保护幼稚工业(InfantIndustry)论。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2)改善国际收支论。贸易虽然是有进有出,但不一定平衡。如果出口额多于进口额,称为“贸易出超”或“贸易顺差”。反之,则是“贸易入超”或“贸易逆差”。该观点从理论上说没有问题,但实施起来有两个问题必须考虑到。第一,别国的对策以及这种对策对本国出口的影响。第二,要平衡收支,不仅要“节流”,更要注重“开源”。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3)改善贸易条件论。改善贸易条件论认为,用增加关税等贸易保护的手段限制进口、减少需求可以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但是,通过贸易保护来改善贸易条件的有效性仍然值得考虑。首先,能否成功地通过贸易保护来降低产品的进口价格,取决于该国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其次,即使是贸易大国也未必能通过降低进口价格来获益。再次,无论别国报复与否,为改善贸易条件所进行的贸易保护都会造成国际市场价格的扭曲,从而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4)增加政府收入论。通过关税来增加政府收入,与其说是一种政策理论,不如说是一种利益行为。不管消费者和整个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如何,作为政府,征收的关税则是实实在在的收入,这也是政府要实行贸易保护的动力之一。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5)民族自尊论。进口商品并不仅仅是一种与国内产品无差别的消费品,进口商品的品种、质量常常反映了别国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进口的商品上都带有“某某国制造”的标签,以示与进口国商品的区别。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2.主要流行于发达国家的保护贸易理论(1)保护就业论。保护就业论虽不像保护幼稚工业论那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流行范围却同样广泛,而且主要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流行。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2)保护公平竞争论。保护公平竞争是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用来进行贸易保护的另一依据。这一理论最初是用来对付国际贸易中因为政府参与而出现的不公平竞争行为的,后来又被广泛用来要求对等开放市场。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3)保护夕阳产业论。一国的某个产业丧失了国际竞争力,进入衰退阶段以后,会引起结构性的摩擦,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结构性失业加剧.因此,必须对现已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采用贸易壁垒措施加以保护。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4)社会公平论。这里的社会公平主要指的是社会各阶层或各种生产要素在收入上的相对平衡。不少国家利用贸易保护来调节国内各阶层的收入水平,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保护。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5)国家安全论。贸易保护主义有时还以国家安全为依据,主张限制进口,以保持经济的独立自主。国家安全论认为,自由贸易会增强本国对外国的经济依赖性。这种情况可能会危害到国家安全,一旦战争爆发或国家之间关系紧张,贸易停止,供应中断,过于依赖对外贸易经济会出现危机,在战争中可能会不战自败。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3.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观点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以市场的不完全性为基础的。根据不同的情况,学者们提出三种政策可供选择。(1)抽取垄断租金。当本国尚不具有潜在的进入者时,政府对外国垄断厂商商品的进口可选择征收最佳关税的政策。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2)政府征收关税高到外国出口商放弃阻止本国厂商进入市场的战略。外国厂商在进口国市场上居于垄断地位的情况下,如果进口国政府希望通过贸易政策使本国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发展起来,进入市场,那么政府将采取征收关税的措施。(3)政府对本国的出口采取某种干预政策。第三节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一、贸易政策制定中的基本思路二、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模型三、国际谈判与贸易政策四、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的现实应用一、贸易政策制定中的基本思路从政策的供给角度看,也有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政府对政策的偏好,另一个是制定具体政策的机制。政府对政策的偏好取决于政府的目标函数,也就是说,政府采用不同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在经济学的分析中,是否实行某种贸易政策应取决于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在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任何一项贸易政策的实施都是利益集团的需求和政府供给的均衡。二、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模型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和社会因素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与此相应地,经济学家们在国际经济学领域中建立起了一些政治经济学模型,在这些模型中,政府的目标是成功地掌握政权和维护政权的稳定而非社会福利最大化。二、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模型1.中点选民模型中点选民模型假设政府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任何一个政党只有得到了多数选民的支持,该政党才有可能执政,因而政府在选择任何经济贸易政策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如何得到多数选民的支持。二、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模型2.集体行动和有效游说贸易政策的中点选民决定论理论上似乎没有问题,可是如果观察一下民主选举制国家的贸易政策实践,不难发现在许多情况下贸易政策保护的恰恰都是少数人。二、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模型3.竞选贡献或政治贡献由于大多数政府政策的目标函数是维护其政权的稳定性,所以对于帮助其当选或连任的利益集团,政府会尽力地加以保护。政府实行有利于这些利益集团的贸易政策是为了对他们政治支持的一种回报。保护这些利益集团本身也就是保护政府本身。三、国际谈判与贸易政策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中,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作为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倡导者。贸易政策的这种国际经济学分析,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金德尔伯格等提出的“霸权安定理论”。四、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的现实应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还在多方面得到了运用。第一,是在有关“直接非生产性寻租活动”的经济研究上。第二,是在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上。第三,是在贸易政策的决策分析上。
本文标题:02-国贸第二章导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90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