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4年5月份安全环保学习期刊
—1—安全环保学习期刊2014年第5期(总第48期)主办单位:安监部环保部2014年5月1日—2—安全管理知识学习安全生产“十大顽疾”一、图省事、怕麻烦表现为怎么省力、怎么省劲怎么做,不问安全与否,是一种典型的懒惰行为。此行为比较简单,但往往给安全生产带来的潜在隐患相当大,对现场作业造成的危害是意想不到的。这种症状的主要表现是:平时不觉得也无所谓,甚至谁说也不在乎。可一旦出了事故,便悔不当初。现场出现“三违”后,有的班组长不是在分析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找出并惩罚直接责任者,而是将惩罚数额均摊在班组所有成员头上,以致违章者得不到严惩而再次违章,无辜被罚者也不惜违章寻求心里平衡,班里违章则屡禁不止。二、安全意识淡薄不按安全要求进行作业,而是按自己的意愿或喜好去做。心里明知不对,可就是在执行上能打折扣就打。有时暂时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时间一长问题就会出现。不安全隐患就会由此产生,对安全生产会产生“看不见”的威胁。管理缺失、监督不到位此症状患者主要是基层管理人员,平时对员工的按章操作缺少引导和监督,一旦发现违章则一罚了之,其后果倒让违章者心安理得,很有可能再接着违章。三、执行制度弹性对企业的安全规章,说起来执行,可做起来却因自己心情、情绪、环境而定,心情好、情绪佳时则按章办事,有领导在场时按章办事,反之则能省就省,能简则简。此症状一时虽无大碍,可一旦出事,对自己对企业则是百分之百的损失。不服从指挥因一时不满而与管理人员怄气,不服从管理,把其要求标准放到脑后,我行我素,不仅会给工作现场埋下安全隐患,而且还会给车间、班组的安全工作造成被动。四、习惯性违章平时知道要按规章操作,可一干起活来则以自己习惯为主,一些与安全规章相悖的习惯也不改正,再加上数次过后并没出问题,因此胆便越来越大,直到造成事故,才知害人害己。无证上岗此病患者或是企业或是个人。有的企业利欲熏心、拿员工生命为儿戏,不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就令其进行作业,使许多员工在事故中丧命。还有一些员工急功近利,没有熟悉操作规程、掌握防范自救本领就匆忙上岗,甚至顶人上岗,此症状对所在岗位安全威胁最大,一旦出现事故,其恶性后果无法挽回。五、胆大妄为逞能别人不敢我敢,能拿我怎样?这是此类人典型的心理特征。他们故意违犯—3—上级或安监部门制定的安全措施,故意与标准作业对着干,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此类人对安全生产构成的威胁极大,有此类人存在的工作现场,随时会出问题。投机取巧走捷径此类患者善耍小聪明,专钻安全措施和安全规章制度的空子,甚至绕过规章获取一时便捷,如若得逞便更加自以为是,变本加厉地我行我素。六、无知则无畏此类人之所以敢违章,是因为不知道事故的厉害,也不知道不学规章、不懂制度会对自身造成伤害。他们在生产中盲目蛮干、不懂装懂,自认为很聪明没有事,一旦出事,如梦方醒。隐性违章此类患者的违章掩人耳目,一般不易为人察觉,甚至在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中也难以发现。如果管理者缺少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此类违章则会有养虎为患之势,对企业、员工造成极大的伤害。七、违章指挥此病症常患于赶任务、抢工期、维修抢险等时候,患者多为管理人员。明知操作有危险或者不允许,可为了某些原因和某种利益,便顾不上这么多,强行发布命令、指挥工人违章。此症状危害较大、影响较坏,会带来大面积的损害。起初,大多数班组员工都能按章作业,但当发现其他班组或人员违章不但没有被发现,而且还得到了很多“实惠”时,安全之堤随之坍塌,也攀比仿效着去做,以致在班组埋下诸多事故隐患,对安全生产极为不利。八、本末倒置把工作主、次颠倒,顺序打乱,处理问题不分轻重缓急,很有可能因自己的拖沓、延误而酿成事故。因私怠公,因忙个人私事而违章操作、简化工作流程。如家中遇婚丧嫁娶之事时,因心情烦躁、急盼下班而在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过程中避繁就简、违章操作,这种情形极易忙中、慌中出乱,造成事故,悔恨终身。九、侥幸心理作祟总认为就一次、不会这么巧就出事。在此心理主导下,有时违反各种规章制度,冒险、蛮干。没想到事故、灾害就往往出自这一时的侥幸,对自己带来的是终身悔恨。由于赶任务而加班加点、超时作业,以致身心疲惫、过度劳累、体力不支而使操作技术变形,执行安全规章走样,从而引发事故发生。十、三心二意一边干着工作一边想着其它事,神思恍惚、一心多用;或干着甲想着乙、人在岗位心却不由己。此症状或许是外界不应有的因素干扰造成,但如不及时发现提醒,则很容易酿成事故。—4—影响人的习惯性违章的“三种”因素因素一:行为者对违章行为追求的程度。1、侥幸心理: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太过于繁琐或机械,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或执行没有完全到位不是违章行为,或是认为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2、取巧心理:一些作业人员贪图方便、怕辛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程制度执行,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合并操作或未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的现象,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工作器具和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3、逐利心理:企业制定奖勤罚懒制度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个别作业人员(特别是在计件、计量工作中)为了追求高额计件工资、高额奖金以及自我表现欲望等原因,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盲目加快操作进度,而不是科学地改进操作程序。4、偷懒心理:个别员工有偷懒心理,不愿意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因素二:行为者对自己行为能力过高估计。1、逞能心理: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工作时,不是凭借安全生产规程而是靠想当然,自以为是地盲目操作。还有部分作业人员自恃技术高人一等,按规定作业前应到现场核实设备,但是自恃自己熟悉现场设备系统图,逞能蛮干,往往出现违章操作、误操作或误调度,造成事故。2、帮忙心理:在生产工作现场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开关推不到位、刀闸拉不动等现象,操作者常常请同事帮忙,帮忙者碍于情面或表现欲望而不会拒绝,但是在不了解设备的情况下,如果盲目帮忙操作,极易造成事故。3、冒险心理: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生产现场的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如果严格按有关规程制度执行确实有困难,作业人员不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是冒险去工作。4、麻痹心理: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行为上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口是心非,盲目自信。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认为技术过硬,保准出不了问题(以老工人居多)。认为“违章”是以往成功经验或习惯的强化,多次做也无问题,我行我素。5、无所谓心理:表现为遵章或违章心不在焉,满不在乎;本人根本没意识到危险的存在,—5—认为章程是领导用来限制人的;对安全问题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不把安全规定放眼里;认为违章是必要的,不违章就做不成活。因素三:周围人对个体的影响。1、从众心理:当一个班组的班长或技术负责人违章,或者看见大家以前都是这样做的,没有出现过问题,自己这样做也应该没有问题,于是大家就会对违章违纪习以为常,这样会对班组其他员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即看见别人能违章违纪不出事,自己常常也跟着别人违章违纪。2、盲目心理:在企业中,一般都是师傅带徒弟,在传授知识经验过程中,师傅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也传授给徒弟,徒弟如果不加辨识,全盘接受,不仅成为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传播者,同时极可能成为因违章造成事故的责任者或受害者。3、好奇心理:生产工作过程中,当操作一些新设备、新装备时,出于好奇心理(或是一种求知欲望),作业人员往往会自己动手实践一番,由于行为者对设备情况不熟悉、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交通安全知识学习下坡道路安全驾驶要点由于惯性力的作用,下坡道路比上坡道路更难驾驶。如果是较短的缓坡,可在常规驾驶的基础之上适当加减挡;如果是下长坡,应进行如下处理:1、下坡前减低车速,使车辆以缓慢的速度进入下坡道。2、下坡前换入适当的挡位,一般应选择二或三挡。严禁在进入下坡路段后再换挡。3、在下坡路段,严禁空挡滑行,必须挂入适当的挡位,利用发动机的牵制作用降低车辆滑行的速度。4、下坡路段慎用制动,下坡前应试验制动的性能是否良好,如有故障,应在排除故障之后再下坡。在下长坡途中,可间歇性地使用制动以便有效控制车辆下滑速度。尽量避免使用紧急制动,在必须紧急制动时,需在车辆保持正直前进的态势时方可进行制动。5、下坡路段使用方向盘要轻,不可猛打方向盘,以防因惯性力大、速度快、方向盘使用不当而造成翻车。—6—6、车辆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50米以上。如果坡太长,各车的惯性力都很大,应适当增大车间距离。7、如果下坡之后又是上坡,在接近坡底时,就要做好冲坡的准备,及时松开制动踏板,适时换入高速挡。防追尾,六不跟1、不跟大型货车。因为大型货车又宽又大,遮挡行车视线,既容易使后面的车随着它闯红灯(大货车过去后红灯亮了,后车难以停车,而出现违章),又得防止货物掉落而伤及自己和车辆。2、不跟公交车。因为大型公交车和大型货车一样,容易遮挡行车视线,而且一些公交车司机进出站时强进强出,还不开转向灯,如果跟得过近或在其两侧,就容易发生事故,而吃亏的总是小型车。3、不跟出租车。尤其是空驶的出租车,它经常要在路上找活儿,一旦发现有人打车,司机就会急刹车,而载着客的出租车也会因乘客就近下车,使司机随意停车,经常连转向灯也不打,就猛地停在路边。如果跟车过近,就没有了刹车距离,很容易追尾。4、不跟高档车。如果自己开的是一辆比较普通的车,最好不要跟在高档车的后面,因高档车的车速一般比较快,一旦出现了急刹车,它能及时刹住,而您的刹车距离长,发生追尾的可能性很大。5、不跟外地车。外地司机一般对新去的城市道路不熟,行车速度慢且犹豫,有时为了寻找目的地,会临时停车问路,还有一些跑长途的司机疲劳驾驶,车开得忽快忽慢,忽左忽右,跟在后面很危险,稍有疏忽也会发生追尾。6、不跟“串车”。如果在快车道上行驶,应尽量避开跟“串车”,因快车道上行驶的车辆速度都很快,尤其是新司机难以把握平衡速度,保持安全车距,一旦前面的车采取紧急刹车,很容易出现连续追尾,三四辆车相撞的事故并不少见,特别是中间的车辆受到前后夹击,后果不堪设想。安全行车“六忌”一忌快车心理。十次车祸九次快,开快车是发生车祸的最危险因素之一。车速过快,往往会导致驾驶员的思维判断跟不上行车情况、路况的变化,错乱了操作反映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造成—7—驾驶员开快车的因素较多,主要有:1、有些驾驶员认为开车多年,有一定的驾驶经验,认为开快车不会有什么危险。2、有些驾驶员因公因私有急事要办,造成快车赶路。3、有些年轻驾驶员,认为自己年轻,在体力和脑力等综合精力方面有优势,开快车不会出问题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开快车出现事故的隐患心理。二忌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指驾驶员在行车中,自我意识、安全意识、自我控制能力的减弱,处理情况无所顾忌,幻想成功的心理意识。这类驾驶员大多所驾驶的车辆车况较好,技术比较娴熟,曾有过转危为安的经历,致使开起车来马虎凑合,侥幸心理至上,处理问题时总是往好处想,违章超车、会车,超载,违章操作、违章行车,自认为都不会出问题。正是这种心理作用,导致了车辆事故的发生。三忌自信心理。自信心理是指驾驶员盲目自信,导致对行车状况判断把握不准,是交通肇事者的一种普遍心理特征。此类驾驶员原来多是小心谨慎的,无论多远的路程,多险要的路段,都能集中驾驶,安全过关,久而久之就产生了麻痹思想,过于相信自己,过高的估计自己的驾驶水平,过低判断了道路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往往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四忌报复心理。报复心理在某些驾驶员身上表现的比较强烈,自控能力显得比较脆弱。比如行车中路上遇到不讲道理的行人和自行车、电瓶车等等,多次鸣笛对方不理,气从肝来,便想报复。再比如行车中因超车等原因与同方向行驶的车辆造成怄气,就想斗气报复。产生报复心理的原因,一是有些驾驶员心胸狭窄,缺乏职业道德修养,素质较低。二是有些驾驶员争强好胜,出现点小摩擦谁也不让谁,其实这都是很危险的,也是事故的苗头。五忌霸气自胜心理。这种驾驶员争强好胜,自胜心强,我行我素,在行车中见坑就绕,见空就钻,想拐就拐,无所适从,
本文标题:2014年5月份安全环保学习期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99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