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历程白话诗自由体诗现代派诗歌政治抒情诗“七月派”诗歌九叶诗派新诗定义:中国新诗是“五四”运动中形成的,以白话文为基础,结合外来的诗体模式,并对旧体诗有所吸收的诗歌形式。一、五四时期的白话诗1、五四新诗运动胡适在《五十年之中国文学》中将其理论主张概括为“作诗如作文”。包括了两方面的要求: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以白话写诗,实行语言形式和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也可以说是非诗化)。胡适的新诗观念:我到北京以后所做的诗,认定一个主义:若要做真正的白话诗,非做长短不一的白话不可。这种主张可叫做“诗体的大解放”。(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做)诗体的大解放就是把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一切打破: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样说,就怎么说。这样方才可有真正的白话诗。———1919胡适《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白话新诗的特征:诗行较短,语言的欧化、散文化,形式较为自由,偏重于说理。表达明白清楚,平实的意境,崇尚语言的自然节奏,明白如话,表现出散文化倾向。重要诗人:刘半农、俞平伯、周作人、胡适、刘大白、周作人、朱自清等胡适与《尝试集》1920年3月第一版,初版时分两编。《尝试集》四版诗序道出了他的用意:“‘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人们称《尝试集》是“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尝试集》的价值不在于它水平多高,而在于它的首创性、尝试性,带有浓重的尝试意味,也充满了矛盾,显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寻找、试验新诗的艰辛过程。真正走出半文半白、半新半旧的怪圈。“内容粗浅,艺术幼稚”是朱缃的评价。2020/9/297《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是近现代史上中国的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名复,字半农,江苏江阴人。早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后旅欧留学,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所作新诗多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疾苦,语言通俗。他一生著作甚丰,创作了《扬鞭集》、《瓦釜集》、《半农杂文》,编有《初期白话诗稿》,学术著作有《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另有译著《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其中《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刘半农的诗歌创作尤其强调时代精神。2020/9/2910相隔一层纸刘半农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分付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外躺着一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可怜屋里与屋外,相隔只有一层薄纸!1917,10,北京《新青年》4卷1号(1918,1,15)2020/9/29112、湖畔诗人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人在杭州创办湖畔诗社,并出版合集《湖畔》;同年出版汪静之的个人诗集《惠的风》,1923年又出版合集《春的歌集》,文学史上称这四个人为“湖畔诗人”。他们是五四唤起的一代新诗人,他们的诗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四产儿,是没有沾染旧文章习气老老实实的少年白话诗。他们写的爱情诗与自然景物诗都带有历史青春的特色。如,应修人《妹妹你是水》,汪静之《伊的眼》《过伊家门外》。诗歌的内容多是歌唱大自然的清新美丽,友情、爱情的纯真。妹妹你是水(应修人)“妹妹你是水——/你是清溪里的水,/无愁的镇日流,/率真的长是笑,/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了。妹妹你是水——/你是温泉里的水。/我底心儿他尽是爱游泳,/我想捞回来,/烫得我手心痛。妹妹你是水——/你是荷塘里的水。/借荷叶做船儿,/借荷梗做篙儿,/妹妹我要到荷花深处来!”他们的诗歌是真正意义上“五四”的产儿,“是没有沾染旧文章习气老老实实的少年白话诗”,他们的爱情诗与自然景物诗都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赞颂的是青春美丽的自然,而非神秘、伟大的自然,所咏歌的是质朴、纯真的恋爱,而非缠绵、委屈的恋爱”。他们在诗歌中所塑造的天真、开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对《女神》中叛逆、创造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的补充,是时代精神与诗人个性的统一。是真正意义上“五四”的产儿,“是没有沾染旧文章习气老老实实的少年白话诗”,他们的爱情诗与自然景物诗都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赞颂的是青春美丽的自然,而非神秘、伟大的自然,所咏歌的是质朴、纯真的恋爱,而非缠绵、委屈的恋爱”。他们在诗歌中所塑造的天真、开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对《女神》中叛逆、创造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的补充,是时代精神与诗人个性的统一。3、小诗是指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以冰心的《繁星》、《春水》和宗白华的《流云》为代表的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一种人生哲理和美的情思。这一创作模式是诗人对诗歌形式方面探索的体现,也预示着他们擅于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感情与感受的努力。2020/9/2915春水谢冰心33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冰心《繁星》春水又是一年了还这般的微微吹动能够再照一个影吗“我的朋友!我素来未留下一个影子,岂但对你是如斯。”——冰心《春水》夜(宗白华)一时间,/觉得我的微躯,/是一颗小星,/莹然万星里,/随着星流。一会儿,/又觉得我的心,/是一张明镜,/宇宙的万里,/在里面灿着。二、自由诗初期白话诗派尚处于开创阶段,致力于旧诗的否定。1921年以郭沫若为首的诗人们以创造、战斗为口号的创造社的成立奠定了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新诗传统。郭沫若——激情的迸发郭沫若(1882一1978)。原名开贞,别号鼎堂,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6年开始白话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具有里程碑性质。反映了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代表作:《女神之再生》《凤凰涅槃》《炉中媒》等诗篇。三、新月诗派1923年,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成立新月社,开始是个俱乐部性质的团体,因提倡现代格律诗而成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团。闻一多于1926年4月1日创办《诗刊》,积极提倡现代格律诗,团结了一大批新诗人,形成了新月诗派。其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新诗的格律化,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1.徐志摩——飞去的诗人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县人。1918年赴美留学,1921年转入英国剑桥大学,同年开始写诗。1922年回国,次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补”,并与闻一多、朱湘等诗人倡导“格律诗”写作,成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生前出版有诗集《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死后由陈梦家编辑出版《云游集》。徐志摩的诗,以轻盈飘逸、潇洒灵动著称。朱自清形容他的诗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代表作:《再别康桥》、《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偶然》2020/9/2922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徐志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2.闻一多——忧国忧民的诗人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等。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四、早期象征诗派与“纯诗”概念的提出早期象征诗派是指以1925年李金发的诗集《微雨》为起点的,活跃在20年代中后期的诗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李金发、后期创造社三诗人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以及姚蓬子、胡也频等象征派诗人。他们对诗歌的散文化提出反驳,普遍认为抒情是诗歌的本分,穆木天提出“纯粹的诗歌”之概念,这种纯诗化的诗歌创作模式后来成为诗坛主流,也适应了新诗自身艺术建设的历史要求。创作特点: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象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李金发(1900—1976),在法国学习雕塑和美术,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和魏尔伦等影响,开始创作诗歌。1923年,李金发将在法国创作的第一本诗集《微雨》,并得到周作人的赞赏。之后又发表《微雨》诗歌集,正是这两部诗集奠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他的诗歌创作格调怪异,被称为“诗怪”,我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把社会和人生的“恶”作为表现对象,强调不幸的“忧郁美”,而这种美因远离社会而显得虚幻,声称自己的诗歌不希望人人能了解,只求发泄尽胸中的诗意。何为“纯诗”?1926年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首次提出。预示着诗歌从强调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转变,追求诗歌的暗示性与纯粹性。穆木天指出胡适“作诗如作文”的诗歌主张是给“散文穿上了韵文的衣裳”,他认为诗歌创作应该超越外在现实生活的绑架,而专注于内心内面生活的反映。穆木天的“纯诗”观念主要包括,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世界给了诗作的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歌创作是要暗示的,最忌讳说明。梁宗岱说:“所谓纯诗,便是摒除一切客观的写景,叙事,说理以及感伤的情调,而纯粹凭借那构成它底形体的原素——音乐和色彩——产生一种符咒似的暗示力,以唤起我们感官与想象底感应,而超度我们底灵魂到一种神游物表达光明极乐的境域。”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越此短墙之角,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如荒野狂风怒号:战栗了无数游牧。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我的哀戚惟游峰之脑能深印着;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然后随红叶而俱去。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长染在游鸦之羽,将同栖止于海啸之石上,静听舟子之歌。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徜徉在丘墓之侧,永无热泪,点滴在草地,为世界之装饰。——李金发《弃妇》五、纯艺术道路的后期新月派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基本成员除前期的徐志摩、饶孟侃、林徽因等老诗人外,主要由陈梦家、方玮德等南京中央大学学生为基干的南京青年诗人群,大部分是徐志摩的学生或晚辈,后期新月派以徐志摩为旗帜。后期新月派异于前期的特性在于两个方向的转变:一、向外扩展,部分诗人跳出小我的抒情,题材走向时代社会;二、向内朝着更为隐幽的精神领域开掘,自由的形式与内在灵魂的书写,显示出同世界现代主义思潮接合的倾向。艾略特及其《荒原》对后期新月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主智化倾向、非个人化倾向、荒原意识的崛起。2、在内容上引进现代主义“丑”学理论。3、“诗感”(原动的诗意)才是诗歌心脏的跳动,注重情绪中的韵律,显示向现代主义归附的趋势。特别强调抒情诗的创造,典型诗感与诗绪是幻灭后的空虚感和迷茫的感伤情绪(如陈梦家的成名作《一朵野花》)在形式上,由早期的字句整齐慢慢走上形式自由的路。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十四行体”(欧洲的一种抒情诗体)的转借与创造,在十四行诗体里发现了中西诗歌诗体形式的某种“契合点”(节律、结构等)一朵野花(陈梦家)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他看见春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六、现代派诗歌1929——1937活跃在中国诗坛的一个诗歌流派。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而得名。以“价值论的病态美与艺术论的朦胧美”为主要特征。古典意境与现
本文标题: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历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926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