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党建建言献策的文章六篇
-1-党建建言献策的文章六篇【篇一】市直机关工委指导85个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经电话了解其中35个单位,除参加省市级表彰和市直机关工委评选之外,均未经常性开展本级党委(组)的党内评选工作。评优人数占比党员总数也很低。另有17个单位回复了患病及因病去世人数数据,近5年来,共有20名在职同志身患重病,并有同志在职期间因病去世。这一沉重数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直单位工作任务的繁重和在市直机关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必要性、迫切性。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近年来,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努力传递党的温暖、营造党内和谐氛围,不断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各级党组织要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明确了新时代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必要性。今年7月,-2-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内功勋荣誉表彰条例》《“七一勋章”授予办法》等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充分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二、部分单位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与肩负的历史使命还不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关党建工作任务很多,核心是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习总书记的指示不仅为我们定位机关党建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指出了机关党建工作任务多的现状。但同时,我们在党内关爱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还不够健全。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将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规范化,缺乏必要的科学系统的办法、规定、制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出台了大量以惩戒为主、内容翔实的制度规定,但关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制度规定办法仍很欠缺。三、如何建立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初步设想建立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形成党内关爱系统化工作格局,建议可以由主管部门牵头,各级党组织共同努力。重点从3个方面着手:-3-一是制定关于党内关爱的条规办法。增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执行力,切实把党内关爱规范化、常态化,充分发挥奖励这一党内管理服务方式的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方面,以惩戒的方式严格规范、约束党员;另一方面,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环境下,以奖励的方式,让党员直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利用每年“七一”等时机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集中评选,各党委(组)结合民主评议开展评选工作,并将表彰激励固定下来形成机制,激励广大党员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党内激励机制与党员干部的任用挂钩,在职务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同时,通过帮扶遇到困难的党员,使党员直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继续建立完善党的生活机制。对标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和《党章》,制订新时代下加强和规范党内组织生活、民主生活等的规定办法,作为日常生活中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一部分,为党内关爱规范化提供有益补充和借鉴。建立健全党内谈心机制,广泛开展谈心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联系、交流与互动之中。建立健全党内探访机制,及时了解党员的困难和思想动态,及时为党员排忧解难。三是把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纳入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内-4-容。加强定期分析研判,积极探索关怀帮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注重结合实际解决问题,让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机制在机关党建中发挥出应有作用。【篇二】一、建言缘由:活动创新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我市市直机关工委下属的各个基层党组织,是市直部门执行党中央、省委、市委重大战略决策的最前沿,担负着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基本职责。支部组织生活是管理、教育、服务、监督本部门党员的根本途径和重要载体。根据市直机关各支部的基本情况及党员的特点,正确、合理、有效、创新地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能够更妥善地解决新形势下支部组织生活出现的问题,能够更有效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我市市直机关工委下属的各个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总体上是有序的、规范的,但也普遍存在组织生活形式单一、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够等问题。本文基于党支部结对共建的实践,思考通过结对共建创新支部组织生活方式的路径。-5-二、问题分析:活动效果不如人意(一)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发展新党员,二是传达和学习党的文件精神、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三是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开展的一些其他活动。因而,组织生活的形式往往就是召开会议和参观学习。其中,又以发展党员相关工作与政治理论学习等会议为主,参观活动由于经费使用的限制,近年来开展得较少。(二)党员参与积极性低长期采取固定不变模式的组织生活形式,让部分党员参与的热情不足。有的支部组织生活流于形式,甚至过组织生活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上级检查。甚至有些党员由于业务工作繁忙,认为完成业务工作才是首要的,参加组织生活是浪费时间,自身从中获益有限。这些原因造成了党员参与积极性低。(三)活动效果不显著政治理论学习方面,很多时候都是主持人在台上讲解,而台下的党员低着头,并未认真听;参观学习方面,走马观花,参观红色景点像去普通景区旅游一般,教育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发展党员方面,没有本着对党负责的态度,不认真听取候选者的思想汇报,投票时不论候选者是否符合条件,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6-和不得罪人的心态,全部投赞成票,导致组织生活会并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效果。(四)难以创造社会价值组织生活的形式单一,并且往往局限于本支部、本单位。支部组织生活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中央、省、市的战略方针,但是学习并没有与业务工作很好地结合,没有在更大范围、更广视野上学以致用,难以落实到实践中,难以直接服务群众,难以利用市直机关党支部这一支高学历、高技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在组织生活中创造社会价值,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三、解决方案:加强支部共建,创新活动载体各党支部要以开放的姿态与外支部共同开展党建活动,有利于整合支部内外的各种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良好工作格局。(一)明确共建支部选择标准党支部结对共建的基础或是业务相近,或是业务互补,或有合作基础或合作可能。有一定的基础支撑,共建才有可能。因此,在选择共建支部时,充分考虑以下原则:一是战略协作的原则。共建双方要始终站在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看共建,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找准切入点,循序渐进,狠抓落实。二是资源共享的原则。根据需要,彼此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方面要在一定的-7-框架和范围内进行共享。三是互利双赢的原则。在共建的每一个领域,都要认真考虑双方的贡献,真诚、平等地合作,促使共建出成效。(二)构建支部共建管理机制之前的结对共建,在结对方法和共建形式上比较单一,因此支部共建的稳定性较差,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建议由市直机关工委建立稳定的管理机制,形成良好的共建指导方略。市直机关工委制定统一的共建标准,促使党支部共建采取备案制度。共建双方通过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共建目标、方式、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通过挂牌形式将共建机制公示,使得共建活动进入程序化的轨道。成立“联合共建活动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协调和实施相关共建工作。对结对共建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三)支部共建内容与时俱进支部之间开展共建活动是共建发展的实际内容。共建专题的拓展是动态的,专题内容要迎合时代的脉搏。近期,可以重点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组织共建活动。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的内容主要包括共建组织、共管党员、共抓队伍、共谋发展等。共建组织:共同抓好组织建设,在“抓组织规范、抓队伍组建、抓党员发展”上下功夫,共同规范党组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注重发展党员工作,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共管党员:组织党员积-8-极参加结对党组织活动,开展上党课、作形势报告、过组织生活、搞学习互动交流、组织联谊活动等,共同帮助结对党组织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共抓队伍:开展学习交流、党课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等,在党员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共谋发展: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各方优势,理清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规划,挖掘发展潜力,找准发展路子。【篇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一系列铁规从严治吏,制度笼子越织越密,作风管束越来越严,权力约束越收越紧。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正日渐清晰地呈现出来,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干事创业,“四风”问题得到解决,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机关党风政风有了新的变化,我市城市面貌和影响力明显提升。但是,受一些不良因素影响,我市的作风建设与省委市委要求、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从严管党、从严治吏的新常态下,一些干部发出了“为官不易”的感慨,出现了“为官不为”等现象,因此,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尤为迫切。一、当前我市机关作风存在的问题机关作风是反映政府效能建设的一面镜子,也是影响政党形象的关键因素。目前,我们部分党员干部的作风与当前的形势和效能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9-(一)为民宗旨意识不强有些机关党员干部缺乏公仆意识,为民服务意识较差。部分认为自己老资格,冲锋陷阵是年轻人的事,苦事难事与己无关,好事功劳非得不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干多干少没关系,工作不求上进,缺乏主动为民办事的热情。(二)经验能力不足部分机关党员干部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党员干部不注重总结工作经验,不懂得学习别人的长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一些机关干部不读书不看报,阅文不研究消化,执行政策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弱,为群众服务的能力有待提高。(三)工作效率不高一些部门职责重叠,多头管理,责任不清,项目审批环节多以及多头审批、“两头受理”等问题仍然存在。少数机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责任不清、推诿扯皮,一些能及时办理或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甚至部门与部门之间互设前置条件,怕负责任,部门利益严重。(四)“衙门”作风仍然存在个别机关和党员干部仍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人难找、事难办”现象。一些干部忘记自己是人民的公务员,对-10-前来办事的人员态度冷淡、消极怠工,上班迟到下班早退,工作沉不下去、深入不到位,缺乏对办事民众的理解和支持。甚至在政府设立的一站式审批大厅,上述情况还时有发生,而分管领导由于管理缺位,对这种“衙门”作风的“官大爷”嘴脸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五)行政行为不规范个别机关未能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行政行为缺乏合理性、合法性、严肃性,执法标准不一致,随意性大,严重影响政府威信和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六)官本位主义严重一切只为了做官,做人做事干工作,不管人民是否高兴、满意、拥护,只对上级负责,不对人民负责,由此导致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有些建设项目调查研究不足,好大喜功,随意浪费财政资金。有些为了某些集团利益,甚至利用行政权力巧立名目提高收费标准,搞权钱交易,严重损害百姓利益,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二、机关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理想信念淡化少数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不到位,群众观念淡薄。有些党员刚开始从事工作时,往往热情很高、干劲十足,但时间一长,饱满-11-的激情逐渐被平淡的工作磨平,取而代之的是精神不振和不在状态。有的精于谋权谋位,疏于谋事干事,一旦感到提拔无望、进步受阻,就失去信心、消极应对,上班混日子,出勤不出力。(二)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标准不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想问题、定决策、办事情首先考虑的是对政绩有没有负面影响,会不会影响自己的乌纱帽。工作丧失担当意识,忘却了自身岗位应尽的职责。有的把“多干多错、少干
本文标题:党建建言献策的文章六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95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