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人体解剖学》课件-第五章-血液
第五章血液第一节概述一、体液与内环境1.体液:动物细胞内、外液体统称为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2.内环境:细胞外液构成了机体生存的内环境,以区别机体生存的外环境。3.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稳态:正常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总是在一定生理范围内变动,这种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意义: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先决条件。二、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一)血液的组成血浆(55%)血细胞(45%)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清血液血细胞(45%):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55%)(二)、血量:定义:机体中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的总和。健康成人占体重7%-8%血量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血量相对稳定的维持主要与毛细血管的滤过和除吸收相对平衡有关。第二节血液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一)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浆为淡黄色液体。化学成分:由90%的水和100多种溶质(蛋白质、脂类、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气体、激素、各种细胞代谢产物和电解质)组成。血浆蛋白白蛋白:运输、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球蛋白:防御、运输纤维蛋白原:血液凝固的必需因子无机盐血糖、血脂及其它成分空腹血糖量:4.4~6.7mmol/L乳酸量:1.1~2.2mmol/L总胆固醇:2.9~5.2mmol/L甘油三酯:0.2~1.3mmol/L非蛋白氮(NPN):14~25mmol/L二、血浆的理化性质(一)血浆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指的是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决定的血浆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机能方面起重要作用血浆胶体渗透压:指的是由有血浆蛋白产生一小部分血浆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直接影响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水交换,对维持正常血量具有重要作用。等渗溶液高渗溶液低渗溶液渗透性溶血:置于低渗溶液中的红细胞,水分会过多的进入红细胞,引起红细胞膨胀;当进一部降低盐溶液的浓度时,部分红细胞膜将由于过度膨胀而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这种现象称为渗透性溶血。红细胞脆性:指红细胞具有的抵抗低渗溶液的特性。脆性大,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小,反之,抵抗能力大。(二)血浆的酸碱平衡血浆PH:7.35~7.45血浆中的缓冲对: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血液缓冲系统红细胞中的缓冲对:KHCO3/H2CO3KHb/HbO2KHbO2/HbO2K2HPO4/KH2PO4对CO2或碳酸的缓冲,主要在红细胞内进行:碳酸酐酶CO2+H2OH2CO3H++HCO3H++HbO2HHb+O2当酸度比碳酸强的固定酸类进入血浆时:H+(来自固定酸)+HCO3-(来自血浆NaHCO3)HCO3H2O+CO2第三节血细胞生理一、红细胞1.形态、数量和机能形态:没有细胞核,呈中央双凹的圆盘状红细胞形态特点: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成人男性每立方毫米400~500万;成人女性350~450万;新生儿600~700万;两岁后逐渐下降。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男性:45%女性:40%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二)血红蛋白的组成及功能组成:珠蛋白+4个血红素功能:Hb+O2HbO2PO2高PO2低血红蛋白的含量成人男性:125~160g/L;女性:115~150g/L新生儿:230g/L(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1、红细胞的生成过程:造血干细胞—髓样干细胞—红细胞系祖细胞—原始红细胞—早幼成红细胞—晚幼成红细胞—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2、生成红细胞所需原料: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B12、叶酸和铁。3、红细胞的破坏与生成的调节:少量衰老红细胞直接发生溶血,绝大部分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影响生成的因素主要是促红细胞生成素,此外还有雄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素、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因素蛋白质、铁、VitB12、内因子、叶酸、遗传因素VitB12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缺乏大红细胞性贫血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二、白细胞1.白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分类形态:白色、有核,体积比红细胞大、比重比红细胞小。数量:一般成年人白细胞在4000—10000个/mm3血液范围变动。分类:颗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无颗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颗粒细胞白细胞无颗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7%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2~8%正常血象1.淋巴细胞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插图:血液(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插图:血液(单核/淋巴细胞)嗜酸杆状及分叶和核粒细胞嗜酸杆状核粒细胞嗜酸分叶核粒细胞嗜碱杆状及分叶核粒细胞嗜碱杆状核粒细胞嗜碱分叶核粒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的功能1.中性粒细胞: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是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当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2.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能吞噬较大颗粒。单核-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3.嗜碱性粒细胞: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趋化因子A: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4.嗜酸性粒细胞:不能杀菌,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其胞内的过氧化物酶和某些碱性蛋白质,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所以,患过敏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5.淋巴细胞: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对“异己”构型物,特别是对生物性致病因素及其毒素具有防御、杀灭和消除的能力。T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白细胞的功能运动性和吞噬功能产生抗体参与免疫机能产生肝素参与过敏反应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联合包裹数个真菌三、血小板形态: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直径约2—4um,体积仅相当于红细胞的1/3—1/4,是血液中最小的有形成分。数量:正常成人15万—45万/mm3。机能:在血液凝固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另外,它能融入血管内皮细胞,对内皮细胞的修复具有一定作用。四、免疫防御(一)、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即先天性免疫,自然免疫防御系统由皮肤、黏膜等外部防御部分,以及巨噬细胞和血清蛋白等内部防御部分组成,能对入侵的病原微生物迅速作出应答,由于这种应答并不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无特异性,因而叫非特异性免疫。吞噬作用炎症反应2.特异性免疫: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外界物质接触后产生的,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具有特异性,所以叫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二)T细胞和B细胞调节的免疫应答1、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T细胞表面有T细胞抗原受体(TCR),其作用是识别蛋白质多肽,但它不能直接识别进入机体中游离的蛋白质多肽。这些多肽必须通过一类抗原提呈细胞(APC)的加工、处理,将处理后的抗原,以特异抗原肽复合物的形式表达在抗原提呈细胞表面,提供给T细胞识别。T细胞的分类和功能细胞毒T细胞:又叫杀伤T细胞(Tc),它是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也是T细胞中唯一具有直接攻击和杀伤其它细胞能力的细胞,具有破坏靶细胞的独特功能。也参与排斥反应和恶性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辅助T细胞(Th):是免疫调节细胞,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抑制性T细胞(Tr):Tr是与Th作用相拮抗的免疫调节细胞,Ts释放的淋巴因子能够抑制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因而Tr的作用是抑制性的。2、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称为体液免疫B细胞所释放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能够激起一个直接的超敏反应。补体系统:是广泛参与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类血浆蛋白。正常情况下,补体以非活化的的前体形式存在于血浆中。B细胞激活后,形成浆细胞,分泌大量的抗体(免疫球蛋白),抗体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直接与抗原产生抗原抗体的作用(三)、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1.主动免疫:血液中的抗体浓度在初始反应几天后达到一个高峰,并在几个星期内逐渐下降,在这个过程中被激活的淋巴细胞能够连续分裂并产生一个特异性可隆,这成为主动免疫。是机体在抵御病原微生物过程中,自然获得的强有力的保护机体的能力。2.被动免疫:是一种免疫保护,它是将机体免疫应答产生的火性物质,如血清或抗体传输给非免疫的个体,以达到抵御同一抗原的作用。第四节血液凝固生理止血是一个连续发生的过程,人为分为以下阶段:1、受损部位血管收缩,血流减缓或停止2、血小板聚集在受伤部位,形成血栓3、血栓周围形成纤维蛋白原4、血凝块收缩和血栓溶解生理止血过程示意图一、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和原理(一)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加血凝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凝血因子特点:①除因子Ⅲ外,都是血浆中的正常成分;②除因子Ⅱ和Ⅳ外,都是血浆中含量很少的球蛋白;③除因子Ⅳ外,正常情况下都不具有活性;④凝血因子一旦被某些物质激活,将引起一系列连锁酶促反应,按一定顺序使所有凝血因子先后被激活,而发生瀑布式的凝血反应;⑤在维生素K参与下,因子Ⅱ、Ⅶ、Ⅸ、Ⅹ由肝脏合成,缺乏维生素K或肝功能下降时,将出现出血倾向;⑥因子Ⅷ是重要的辅助因子,缺乏时将发生微小创伤也会出血不止的血友病。(二)凝血过程: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大体是:多种凝血因子经过一系列酶促化学反应,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又称凝血酶原酶。可激活无活性的凝血酶原变成有活性的凝血酶。凝血酶是一种酶,催化在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成不溶解的丝状纤维蛋白。即:凝血酶原激活物Ⅹ→Ⅹa(Ⅴ+Ca2+)↓↓凝血酶原→凝血酶Ⅱ→Ⅱa↓↓(Ca2+)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Ⅰ→Ⅰa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Ⅲ(形成凝血块)网络血细胞及血小板吸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血酶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凝血因子Ⅶ-Ⅲ复合物激活因子Ⅺ→↓因子X↓激活因子Ⅻ结合因子Ⅶ两种凝血途径的区别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凝血过程启动血管内膜下胶原纤维或异物激活因子Ⅻ开始损伤组织释放出组织因子Ⅲ开始凝血因子存在部位全在血浆中存在组织和血浆中参与凝血酶数量多少凝血过程时间长短,速度约需数分钟较慢约数秒钟较快二、抗凝系统正常情况下尽管血液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但血液不会在血管中凝固。原因在于:体液抗凝系统: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抗凝血酶Ⅲ是肝脏合成的球蛋白。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凝血酶失去活性;能使激活的因子Ⅶ、Ⅸa、Ⅹa失活;与肝素结合后作用↑2000倍肝素:是由肥大细胞产生的粘多糖。作用:与一些体液抗凝物质结合后,增强抗凝血酶物质的抗凝活性;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大量TFPI和其他抗凝物质来抑制凝血过程;能增强蛋白质C的活性和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1.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不易激活因子Ⅻ,不易使血小板吸附和聚集;血液中又无因子Ⅲ,故不会启动内源或外源性凝血过程。2.血液不断流动,即使血浆中有一些凝血因子被激活,也会不断地被稀释运走。3.血液中具有纤溶系统,能促使纤维蛋白溶解。正常情况下,血流在血管内不凝固的原因加速凝血的措施(1)加钙:Ca2+在凝血过程中,不仅具有催化作用,而且参与形成催化激活凝血的复合物。(2)增加血液接触粗糙面:利用粗糙面激活因子Ⅻ和促进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因子,加速凝血。(3)应用促凝剂:维生素K、止血芳酸等。维生素K能促使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以加速凝血。(4)局部适宜加温:加速凝血酶促反应,加速凝血。延缓凝血的措施(1)除钙剂:①柠檬酸钠→与Ca2+形成不易电离的可溶性络合物→血Ca2+↓;②草酸铵或草酸钾→与Ca2+结合成不易溶解的草酸钙→血Ca2+↓。(2)降低血液温度。(3)应用抗凝剂:如肝素,抗凝血酶等。(4)保证血液接触面光滑。纤维蛋白溶解概念:纤维蛋白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溶解的过程。意义:使血液经常保持液态,血流通畅,防血栓形成。第五节血型一、人类的血型1.血型:指红
本文标题:《人体解剖学》课件-第五章-血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012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