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12.《古代诗歌三首》导学案
。第12课《古代诗歌三首》国学名句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领会诗情,品味诗韵。2.学习古典诗歌的手法,品味诗歌的意境。3.在学习中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学习重点学习古典诗歌的手法,品味诗歌的意境。学习难点诵读诗词,体悟作者的情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前两首诗歌,领会诗情,品味诗韵。2.学习前两首诗歌古典诗歌的手法,品味前两首诗歌诗歌的意境。3.在学习中感受前两首诗歌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自主突破1.填空。(1)千里莺啼绿映红,。(2)九曲黄河万里沙,。2.作者作品简介(1)《浪淘沙》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2)《江南春》的作者是,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著有《》答案:1.(1)水村山郭酒旗风。(2)浪淘风簸自天涯。2.(1)唐刘禹锡(2)杜牧“小李杜”《樊川文集》合作探究一、学习《浪淘沙(其一)》1.作者简介:本诗作者刘禹锡,代诗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答案:唐2.诵读全诗,理解大意:原文:浪淘沙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译文:九曲黄河,挟带泥沙,波涛滚动,奔腾万里,仿佛来自天边。如今我要迎着从天涯来的黄河浪潮,逆流直上,到达银河,并和黄河一同到牵牛织女家中做客。3.讨论交流(1)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请简要分析。(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把黄河汹涌澎湃特点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2)这首绝句,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同时表明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写作特色: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后两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5.拓展延伸: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二、学习《江南春》1.作者简介:本诗作者,唐代诗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答案:杜牧2.诵读全诗,理解大意:原文: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译文: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3.讨论交流:(1)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2)诗的后两句写了什么?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案:(1)景: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2)情: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借古讽今。4.写作特色: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5.拓展延伸:搜集几句描写春天的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当堂测试课内阅读:阅读杜牧的《江南春》,完成问题。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诗的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的描述出来。(2)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答案:(1)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客的酒旗在风中招展。(2)赞同前者:后两句写出了深邃悠远、朦胧迷离的江南景色,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衬,使江南春的图画更加丰富多彩。赞同后者:后两句写出了南朝笃信佛教造成寺庙的恶性发展,引发作者的慨叹,表达对唐朝推崇佛教的现实的不满。课外阅读:(一)(2018·江苏扬州)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潭上作[唐]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注】①翠徵:青山。(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前两句描绘潭水之上的幽静美景,为抒发诗人对幽静环境的喜爱、渴望归隐做了铺垫。(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渔家的喜爱,表达了绝尘归隐的情感。(二)(2018·杭州)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春暮西园[明]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②蛱(ji)蝶:蝴蝶。(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三宇,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答案:(1)“菜花稀”(或“麦花雪白”)“花落尽”(2)范诗以蜻蜓蝴蝶纷飞、少见闲人衬托村中的安静,也从侧面透露出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的情况;高诗用“花落尽”“蝶来多”衬托菜花盛开的情景,表现了西园的勃勃生机和盘然情趣。总结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领会诗情,品味诗韵。2.学习古典诗歌的手法,品味诗歌的意境。3.在学习中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自主突破默写:(1)如今直上银河去,。(2),多少楼台烟雨中。(3)《江南春》一诗中描写江南春景明朗绚丽的诗句是,________。答案:1.(1)孟浩然唐朝山水田园(2)子瞻东坡居士北宋辛弃疾苏辛2.(1)同到牵牛织女家。(2)南朝四百八十寺。(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合作探究学习《书湖阴先生壁(其一)》1.作者简介:本诗作者,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答案:王安石北宋2.诵读全诗,理解大意:原文: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3.讨论交流(1)诗的一、二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表达了诗人闲居时恬淡的心境,对田园山水风光的喜爱之情。(2)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4.写作特色:这是王安石书赠自己在金陵时的邻居杨得逢的一首名诗,写于王安石晚年罢相隐居以后。小诗意境清新闲雅,层次分明,对仗工整,将山水人格化,将远处景物移到院中,使景物更集中。当堂测试课内阅读:阅读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完成下面各题。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请你结合诗歌一、二两句说说湖阴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2)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三、四两句。(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答案:(1)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劳、好静、爱美,生活情趣高雅的人。(2)诗人运用拟人(对偶)的手法赋予山水以人的情感,化静为动,说水对田有一种护惜之意,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这就使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3)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课外阅读:(一)(2018·江苏扬州)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潭上作[唐]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注】①翠徵:青山。(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前两句描绘潭水之上的幽静美景,为抒发诗人对幽静环境的喜爱、渴望归隐做了铺垫。(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渔家的喜爱,表达了绝尘归隐的情感。(二)(2018·江苏盐城)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宿牛群头①胡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②供晚厨。(选自《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注】①牛群头:地名。②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1)诗中“拙”“满”二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茁”是旺盛的意思,“满”是装满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雨过之后,蘑菇长得十分旺盛,数量很多,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2)表达了作者旅途中的安逸闲适。总结反思
本文标题:12.《古代诗歌三首》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0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