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左传》一、《左传》简介《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春秋》三传是哪三传呢?左丘明《左氏春秋传》公羊高《公羊春秋传》谷梁赤《谷梁春秋传》相传2、《左传》的体例:《左传》全书约十八万字,是一部编年体史书。1、能否说《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左传》记载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共经历了十二国君,两百多年的历史。期间肯定有人添补。《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回顾三传区别•《左传》重叙史其内容大部分是传注史事,叙述《春秋》经文重要史事的过程•(“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公羊传》与《谷梁传》重义理它们的内容和特点在今人看来大同小异,二者都重视阐释《春秋》之“大义”或“宗旨”,不重历史事实的传注,因而史料价值远远低于《左传》(1)郑伯,指下文的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代国君。二、解题郑伯克段于鄢主人公事件地点(2)克,战胜,今有“攻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等用法。段,指下文的共叔段,即郑庄公的弟弟。(3)于鄢,介词结构。鄢,地名,其地在今河南省鄢陵县境内。题目结构为介词结构后置句•利用注解及参考书疏通文意•归纳文言知识要点主要人物身份关系性格特点文章结构段落号段意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厌恶()寤()生•亟()请虢()叔•祭()仲义暱()•廪()延自毙()wùwùqìguózhàinìlǐnbì三、通假字:1、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佗,通“他”2、庄公寤生,惊姜氏寤,通啎,啎,倒着的意思3、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5、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辟,同“避”,这是一对古今字。6、无庸,将自及庸,通“用”7、无使滋蔓,无,通毋,副词。反过来,毋也可以通无。8、无生民心无,通毋,表示禁止的副词,是“不要”的意思。9、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率领10、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寘,通“置”,放置11、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12、孝子不匮,用锡尔类阙,通“掘”,即挖。锡,通“赐”,赐给四、古今义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中五之一”和“小九之一”,应该分别是“中,五之一”和“小,九之一”,“五之一”和“九之一”也是古汉语中的一种分数表示法,意思是五分之一和九分之一2、子姑待之姑:古是暂且;今是父亲的姐妹3、可矣,厚将得众厚:古是土地广大;今与“薄”相对五、词类活用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惊”,使(姜氏)受惊,使动;“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2、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度,本来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合乎法度3、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之,本来是代词,这里可以理解成活用作动词,放在能愿动词“欲”之后,义为“这样做”。4、夫人将启之。启之,特殊动宾关系,为之而启,为共叔段打开城门。动词5、段不弟,故不言弟不弟,不象一个当弟弟的。弟,做弟弟6、既而悔之7、闻之,有献于公。悔之,特殊动宾关系,为之而悔。动词献,本来是动词,指献上,这里是用为名词,指献上的东西。8.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9.公入而赋隧,隧道,洞子,从“隧而相见”的行文来看,应该是用为动词,指挖隧道。赋,名词作动词,指朗诵诗六、文言文句式(一)省略句:1.省略主语(1)生庄公及共叔段。(2)爱共叔段,欲立之。(3)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2.省略谓语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唯命”,是“惟命是从”的省略,这里是省略谓语,3.省略宾语(1)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亟,屡次。请,动词,后面省略了一个“之”,这个“之”指代的是立共叔段这件事。(2)欲与大叔,臣请事之。“与”字后面有省略,省略了一个“之”,指的是国君之位。(二)被动句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除,这里表示被动,是没有任何标志的被动倒装句:1、宾语前置(1)姜氏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何厌之有”就是“有何厌”的意思,)(2)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问”字的宾语是“何谓”,何谓,所说的是指什么?(3)君何患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君患何焉”(4)其是之谓乎?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是”代词,“之”提宾标志“是”“其谓是乎”七、一词多义•1虚词•(1)焉:•A姜氏欲之,焉辟害?(疑问副词,怎么,)•B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于之”的合音,同时也是“于之”的合意。)•C君何患焉(焉,呢,语气词)•D盘盘焉,囷囷焉(······的样子,形容词尾)•(2)为•A孟尝君为相数十年(动词。当,做)•B为人所讥(介词,被)•C何辞为(句末语气词)•D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介词,替)•(3)诸•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众,各)•B公伐诸鄢(之于)•C子闻诸(之乎)(4)、尔有母遗,繄我独无繄(yī),句首语气词,表示仅有、唯有的意思。(5)、敢问何谓也?“敢”,是一个谦词,意思是说,以我这么低的地位,不该这么大胆、冒昧地发问。(6)、其谁曰不然。其,语气词,这里表示反问,意思是肯定。2实词•(1)国•A国不堪,君将若之何(国家)•B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国都)•(2)遗•A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赠送)•B养虎遗患(遗失,遗留)•(3)厌•A姜氏何厌之有(饱,引申为满足)•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讨厌,引申为嫌)•(4)爱•A爱共叔段,欲立之。(偏爱,疼爱)•B不爱土地,重宝以致天下(吝啬)第二课时•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寤生(wù)祭仲(zhài)共叔段(gòng)缮甲兵(shàn)••B.廪延(lǐn)滋蔓(màn)城颍(yǐng)繄我独无(yì)••C.百雉(zhì)自毙(bì)泄泄(yì)不义不暱(nì)••D.亟请(jí)虢叔(guó)遂恶之(wù)具卒乘(shèng)•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同时也是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B、相传《左传》是由刘向所著。•C.《左传》与《谷梁传》、《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用来解释和阐明《春秋》的。《左传》重在史实叙述,而后两者则重在义理说明。•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释义错误的一项是:•A.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堪:受得了•B.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缮:修整•C.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施:施行•D.夫人将启之。•启:(为之)开(门)•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姜氏欲之,焉辟害?•B.尔有母遗,繄我独无!•C.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D.谓之京城大叔•5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姜氏何厌之有!•B君何患焉?•C其是之谓乎!•D颍考叔,纯孝也.•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庄公寤生,惊姜氏•B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C今京不度•D亟请于武公•1CA是“gong”错,应该念“gōng”;B是“yì”错,应该是“yī”D是jí错,应该念qì•2B《左传》应该是由左丘明写的•3C“施”是“推及”的意思。•4BA是“辟”通“避”,躲避的意思;C是“阙”通“掘”;D是“大”通“太”•5DABC都是宾语前置,D是判断句。•6DD没有活用主要人物身份关系性格特点文章结构段落号段意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主要人物、身份关系和性格:结构段落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姜氏(母亲):任性阴毒狡诈共叔段(儿、弟弟、大叔):不自量力妄自尊大有勇无谋庄公(儿、兄长、国君):老谋深算薄情寡义1庄公寤生,姜氏欲立共叔段,挑起了争夺君位之战。2庄公继位,姜氏为共叔段请制,请京。3-5共叔段扩展势力,一直延伸到廪廷。6共叔段准备袭击郑都,姜氏为内应。6共叔段失败出奔共,庄公将姜氏安置于城颍。8颍考叔献计,庄公母子隧中相见。•我们上节课讲了《左传》和其他两传的特点不一样。《左传》重在―――叙史),而《公羊传》和《谷梁传》重在――义理。对,但我们看本文即《左传》的首篇却不完全符合这个特点,它明显地有两段议论的文字,在哪里?•课文结构•第一:(1---6)郑伯克共叔段于鄢•中间(7)议论•第二:(8)郑伯姜氏和好如初•末尾(9)议论•这篇文章的标题为“郑伯克段于鄢”,同学们,如果要你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你会侧重写什么内容?•具体写战争场面和战争经过的是哪个地方?•本文是略写战争地场面和战争具体经过,而前面主要详写的是兄弟两个矛盾不断激发的过程。所以,醉翁之意不在战争,而在于刻画人物,揭示引发战争的社会原因。•内容讨论•一、郑伯克段:•兄弟至亲却最终兵戈相向,孰之过?•我认为是____之过,理由是_____,从文中________可以看出.•违礼干政•认为是姜氏偏私•爱一个讨厌一个,就是有私心才导致这场战争的•姜氏主要有以下的“罪状”:首先,是请制不成,然后请京,从祭仲的话可以看出京的规模不符合制度•又做共叔段的内应,为之启城门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纵弟不爱•认为是郑伯之过•郑伯是个狡猾奸诈极度虚伪的人。是他放纵他的弟弟共叔段反叛,并把他一步步推向深渊。从文中看出,郑国大夫屡次劝郑伯铲除他的弟弟,但郑伯却回答:“子姑待之”,他一直在等待共叔段走入自己设下的圈套,以达到铲草除根的目的。另外,郑伯表面上对共叔段将城邑收为己有,他却没什么行动。•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不义不悌•以为是共叔段之过•理由是他不义。从这几件事情可以看出来。第一是他擅自违背国家法规,扩大自己的守地•然后他“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又“收贰以为己邑”,扩大了地盘,为反叛奠定了基础。•最后“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想篡夺兄长的王位,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郑伯克段这个事件向我们展示了从西周向东周过渡的时候,实际上进入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礼崩乐坏•儒家提倡:•“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而通过刚才的分析看到,他们之间是母子兄弟的关系,但是又是完全错位的,为母不慈,为兄不爱,为弟不悌。西周以来的礼法规范在这里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孔子也好,左丘明也好,对这样的一个事实,是持什么态度的?•“郑伯克段于鄢”•二、和好如初:•庄公真孝还是假孝?•文章的题目为”郑伯克段于鄢”,为什么在文段末尾还要描写庄公与母亲和好的事情?•按我们的理解,郑伯克段这个事件到第7段也就结束了,后面不写,这个事件也是完整的。那么为什么要写庄公与母亲和好的事情呢?大家看,其实,郑庄公和母亲在隧道和好的这个事件其实就是在探讨哪方面的问题?•郑伯的孝顺是另有目的的•首先,郑伯拒绝了姜氏为共叔段请的“制”这个地方,但对于共叔段因为姜氏的请求而得到“京”这个地方,却是说“姜氏欲之,焉辟害?”其实他不是没有办法,他可以象拒绝“请制”一样拒绝“请京”,但他没有这样做,就是因为他知道在当时由共叔段管理“制”和姜氏“请制”是不符合礼乐制度的,不正确的。他故意让世人认为他很仁义又孝顺,而姜氏氏不仁不义的,在这里,他一点也没有念及母子之情。•认为庄公其实是伪孝的•就当时的时局而言,内患已除,对自己王位的威胁已经消除,但民心所向仍然是个大问题。老百姓会想,你对自己的弟弟和母亲都这样,会不会又是一个暴君纣王呢?恰好遇到颍考叔吃饭为母亲留肉这个机会,庄公就萌生巧计,伪装成“孝子”来稳定民心。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角度来说,“孝纲”应十分盛行,后来孔子推崇的思想“礼乐”也正是周礼沉定下来的。孔子主张施仁政,可以看出,历史上成功的君王应该以仁义来笼络人心,以德治国,则可安天下!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他的这个“计谋”的确十分完美:既给后世留下好名声,又有助于当时的政局稳定。•认为庄公是真孝•第一,从之前郑伯说:“姜氏欲之,焉辟害?”的伪孝,只是因为在权利和孝顺两者中,他选择了权利。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想孝顺却不能孝顺,因为姜氏一直偏爱弟弟而厌恶他。第二,郑伯在不久之后就后悔软禁姜氏了,而在这时颍考叔又给了他台阶下,所以才又挖隧道相见。甚至可以认为,郑伯会与弟弟争得那么厉害,也是为了引起母亲的注意•补充。第一,在文中第八段有“既而
本文标题:郑伯克段于鄢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1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