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小学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数学三年级下册1共案部分个案及反思第一单元认识元、角、分与小数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内容,理解小数的意义。2.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3.经历比较商品单价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过程与方法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2.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数的发展源于生活、生产的需要。2.感悟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3.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二、单元教学重点小数含义的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三、单元教学难点:关键:联系现实背景,结合具体内容,帮助理解。四、课时安排:7课时第一课时买文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的特征。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过程与方法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数的发展源于生活、生产的需要。2.感悟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简单小数的读、写。教学难点小学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数学三年级下册2共案部分个案及反思1.小数意义的理解。2.小数的写法。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教师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元、角、分与小数。板书:元、角、分与小数。元、角、分的知识大家都知道了,小数是什么呢?我们还不认识,这节课我们就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数,和小数交朋友,大家想不想交一个新的好朋友呀?二、设疑自探认知小数。(1)出示课本插图。(2)引导学生观察“书橱”里陈列的文具。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同桌交流,请个别学生汇报)(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课本2页,同桌互相核对,教师同意结果)(4)认识这些小数。在学生都理解了标价牌上小数的意义后,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数叫做小数。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有无数个)观察小数,发现有什么特点?(不难发现小数都有一个点)这个“.”是小数点。这个点很重要,举例说明:售货员阿姨粗心地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写错了,把3.50元写成了0.35元,会造成什么结果?写成35.0元呢?三、解疑合探1.小数的读法。(1)学生自己先试试读读。(2)教师范读。板书:16.85读作:十六点八五。(3)学生自己读。(4)说明小数读法的要求。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按整数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按数字顺序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来读。(5)读一读。小学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数学三年级下册3共案部分个案及反思0.020.310.502.410.338.0520.004.135(注意:强调小数点右边的数的读法)2.小数的写法。(1)如何用小数来表示物品的价格呢?(2)尝试练习:3元5角=元2元5角5分=元15元6角=元8角=元5分=元3元5角=元。完成后组织讨论,教师巡视,并帮助个别学生。最后提问学生同意结果。结束后请学生读一读。四、质疑再探1.课本第2页的“试一试”。2.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3题。五、运用拓展1.课内作业。(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2.黑板作业。六、全课总结及作业设计1.必做题(1)找小数。3.20.021.00505.018.010.71.11(2)填空。2元1角=元7元5角2分=元50元5角=元2元5角1分=元51元2分=元1角5分=元2.选做题3.思考题七、板书设计买文具元、角、分与小数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16.85读作:十六点八五。3元5角=元2元5角5分=元15元6角=元8角=元5分=元3元5角=元。第二课时货比三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比简单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过程与方法小学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数学三年级下册4共案部分个案及反思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数的发展源于生活、生产的需要。2.感悟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难点1.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2.小数大小比较的策略的多样性。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读一读:0.50元0.02元1.05元2.3元16.25元6.00元1.2米10.2米0.01米15.45米20.351.475.682.写一写:(1)零点二五(2)零点零四(3)二点四零(4)十六点零五3.填一填:(1)1.02元=元分(2)5.50元=元角(3)元=8元6角4分(4)元=41元8分这是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对小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较小数的大小。二、设疑自探1.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出示课文插图。(1)观察插图,说一说有那些文具,它们的价格各是多少?(可提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提出问题。“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奇奇文具店”)(3)比较方法、过程。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的方法:三、解疑合探把元改成几元几角来表示,根据生活经验判断5元1角大于4元9角。1、以5元为中介,进行间接比较,4.9元比5元少,5.1元比5元多。2、可以把它看成角来比较,49角比51角少。小学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数学三年级下册5共案部分个案及反思3、通过比较整数部分来判断。(着重)在小数大小比较中,整数(小数点左边的数)大的,这个小数就大;相反就小。4、结果表示:4.9元5.1元四、质疑再探三个小数的大小比较。看图提出其他问题,引入比较比较哪家文具店橡皮便宜?(1)列出各店橡皮的价格:2.63元2.36元2.65元(2)找出2.63、2.36、2.65中最小的数。方法:先两个先比,把小的同第三个比。结果是2.36最小。五、拓展运用1.课内作业。(课本第5页的“练一练”的第1、2、3题。)2.小黑板作业。六、全课总结及作业设计(一)必做题1.在〇里填上“”、“”或“=”。2.65元〇1.88元3.90元〇3.58元6.05元〇6.10元5.30元〇5.3元7.05元〇7.50元4.00元〇40.0元2.计算。25×581÷3428×4816÷3(二)选做题(三)思考题七、板书设计货比三家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4.9元5.1元橡皮的价格:2.63元2.36元2.65元结果:2.65元2.36元2.63元第三课时买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买书”的具体生活情境,探索没有进位或退位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2.通过交流活动,让全体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3.经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能用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过程与方法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小学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数学三年级下册6共案部分个案及反思2.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2.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3.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教学重点小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1.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掌握。2.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填空。(1)5.9元=元角=角(2)3.3元=元角=角2.列竖式计算。25+1146-48124-23103+28二、设疑自探1.教学例题。(1)出示题目。(2)说说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一共花了多少元?(3)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列式:3.2元+11.5元=元(4)探索算理和算法。1)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元?2)让学生各自独立探索计算方法。第一种:把元化成角来计算。3.2元=32角11.5元=115角32角+115角=147角147角=14.7元第二种:用竖式计算。第三种:用小数计算。3元2角3.2+11元5角+11.514元7角14.73)让学生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过程,分析、判断解答的是否正确。分享多种正确算法的成果。小学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数学三年级下册7共案部分个案及反思4)讨论: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之处?(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小数做竖式加法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单位的数对齐。不对齐就不能直接相加。(5)让学生比较哪一种算法比较简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直接用小数来计算并掌握这种算法和算理。2、拓展知识。(1)提出问题:一本《数学世界》比一本《童话故事》贵多少元?(2)判断解决问题的模式。写出算式:11.5元-3.2元=元(3)列竖式计算。竖式:11.5-3.28.3(4)说一说: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小数点也要对齐)3、课堂小结:强调小数点要对齐。三、解疑合探课本第6页的“试一试”的第2、3题。2题:独立完成,说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3题:鼓励学生对两个单位的小数用心算进行加减。四、质疑再探1、课内作业。(课本第7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第1题: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再鼓励学生进行心算,直接写出结果。第2题:这也是一道简单的小数相加减计算题,可以用竖式计算,也可以鼓励他们用心算,直接计算出结果。五、拓展运用1、小黑板作业。六、全课总结及作业设计(一)必做题1、列竖式计算。2.5+54.445.8-4.653.7+1.212.4-11.31.46+0.538.47-2.2535.6+43.346.7-5.42、菊花一束的单价是1.50元满天星一束的单价是2.40元(1)各买一束,一共要多少元?(2)买一束满天星比买一束菊花贵多少元?(3)买2束满天星要多少元?(二)选做题(三)思考题小学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数学三年级下册8共案部分个案及反思七、板书设计买书列式:3.2元+11.5元=元第一种:把元化成角来计算。3.2元=32角11.5元=115角32角+115角=147角147角=14.7元第二种:用竖式计算。第三种:用小数计算。3元2角3.2+11元5角+11.514元7角14.7算式:11.5元-3.2元=元竖式:11.5-3.28.3第四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没有进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2.运用小数加减法(没有进退位)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2.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数的发展源于生活、生产的需要。2.感悟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小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1.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掌握。2.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口算。小学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数学三年级下册9共案部分个案及反思0.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1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