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淮南煤矿企业文化【编者按】2002年以来,经过十年波澜壮阔的发展,集团公司从行业和省内第三方阵走到了第一方阵。与此同时,经过十年积累,企业初步形成了具有淮南特色的企业文化。全国煤炭工业和谐矿区建设现场会即将在我公司召开,集团公司对企业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编撰了《淮南煤矿企业文化读本》。从今天起,本报将连续刊发《淮南煤矿企业文化读本》前言以及反映收入分配、安居、科教人才、职工精神、产业、瓦斯、生态、工农和谐、管理等九个方面文化建设的文章,以供矿区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自觉践行。《淮南煤矿企业文化读本》前言淮南煤矿1903年建矿,百年风雨,百年沧桑,曾经积贫积弱。2002年以来,企业大力实施“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的发展战略,实现了超常规发展。这十年,是淮南煤矿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十年,职工得实惠最多的十年,对社会贡献最大的十年,企业美誉度大增的十年。人有品德,企业也有品德;人有境界,企业也有境界。做企业就是做人。十年来,淮南煤矿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取得巨大的物质发展成果的同时,坚持把党的宗旨和党的科学价值观方法论与企业实际有机结合,探索建设淮南特色先进企业文化,收获了丰硕的精神文化成果。先进企业文化的核心反映在“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职工”的企业宗旨中,反映在“负责任、能创新”的企业精神里。经过十年的创新、实践、积累,初步构建了以宗旨文化为核心的淮南特色企业文化体系,在此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形成了安全文化、收入分配文化、安居文化、科教人才文化、职工精神文化、产业文化、瓦斯文化、生态文化、工农和谐文化、管理文化等。这些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已在企业里扎根、开花,结出了丰硕的物质成果。这些企业文化成果还要继续探索、发展和丰富,将继续指导企业发展、创新与实践。收入分配文化一、理念1、让职工充分享受改革和发展成果,不能让他们一味地承担改革成本。2、利益和谐是一切和谐的基础。没有利益和谐,就没有矿区和谐。3、干部要全心全意为广大职工谋利益,绝不能把职工看成是苦力。4、利益分配最能反映企业领导班子的价值观和健康度,最能反映他们自身的境界和品格。5、企业的销售收入、上交利税与职工收入增长“三对称”。6、内部利益整体协调,动态平衡,存量保持,增量调节。新的利益分配调节好,历史遗留的利益矛盾化解好,各方面利益平衡好。7、收入分配既要维护公平,更要注重效率,促进减人提效增强企业活力,确保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8、确保劳动要素在分配中的重要地位,防止重级别轻岗位、重职称轻绩效。9、薪酬设计必须考虑岗位重要性、技术含量、劳动强度、安全风险性和贡献大小。10、对弱势群体、困难职工的态度,反映出企业领导干部的品德。只要职工真有困难,企业有承受能力,又不至于引起连锁反应,就要给予解决。二、文化现象1、职工收入提高,吸引来了人才,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2、企业凝聚力增强,社会美誉度提高。3、职工精神状态好,工作干劲足,企业进入良性循环。4、职工靠本事吃饭,凭贡献拿钱。5、工资待遇提高,职工自豪,外人羡慕。6、职工买得起商品房,买得起车,孩子上得起学,过上体面生活。7、刚毕业的大学生敢买新房、买好房。8、职工收入提高,增加了当地零售商品的销售,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9、淮南煤矿在行业中率先增加工资,被国家部门肯定并推广,促成行业一次性分配政策的出台。10、煤矿增加工资带动了企业所在地城市工资收入的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居全省第一。11、基本不设奖金,工资进卡,杜绝了乱发滥发奖金现象,更没有克扣截留。三、成果淮南煤矿是一个百年老矿,历史上困难时期比较长,经历的困难比较多,职工收入低。(一)职工收入增加快2001年在岗职工收入9717元,2011年达到81167元,加上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共10万元,比2001年增长了10倍。其中采掘工人年工资收入由15718元提高到94965元;井下辅助工人由10087元提高到71110元,地面工人由6893元提高到46122元。职工住房公积金是职工福利的一部分。2002年以后,随着职工工资收入大幅增加,职工住房公积金个人缴费和企业注入大幅增长。到2011年底,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总额超百亿。目前,住房公积金账户累计结存金额50.66亿元,人均账户累计结存金额6.17万元。职工住房公积金主要用于职工个人住房消费,到2011年底,有21.47万人次提取公积金42.92亿元,有21819户累计公积金贷款36亿元。企业年金是职工补充养老保险。2004年,在省属企业中率先建立。到2011年底,企业年金存量26.7亿元,人均2.78万元。累计支付年金总额14391人、2.35亿元,人均支付1.64万元。国家规定的煤矿职工享有的津补贴,全部不折不扣执行到位。2006—2011年共支付井下津贴10.3亿元,夜班津贴1.73亿元。发放班中餐费用4.9亿元。(二)分配结构不断优化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2003年,改革企业基本工资制度,完善职工各种假期制度。2005年,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提高了职工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实施职工大病救助政策、女职工生育保险制度。2011年,实施职工年休假制度等。及时调整工效挂钩政策,注重效率,兼顾公平。把生产矿井分成三类,每类矿井年初核定职工工资水平相差5%。同时生产矿井执行工效挂钩政策统一,工效挂钩的各项指标统一,工资总额挂钩比例统一,计提工资方法统一。在统一的政策起跑线上,每年各生产矿职工实际工资水平高低关键看各单位的经济效益指标完成情况。生产矿三类人员,2001年采掘工人人均收入分别是井下辅助工人、地面工人的1.56倍、2.25倍,2011年分别是1.34倍、2.06倍。新老区职工收入的调节,差距逐步缩小,注重了效率,维护了公平。新区职工收入是老区的倍数由2002年的1.35倍下降到2011年的1.07倍。防止干部和工人收入差距过大。十年来,三次修订年薪制办法,调整二级单位经营者年薪收入的倍数,缩小与在岗职工收入的差距。集团公司正职收入是在岗职工收入的倍数由最高17.4倍,下降到最低9.3倍;集团公司副职收入是在岗职工收入的倍数由最高15.2倍,下降到最低8.1倍。生产矿年薪人员收入是在岗职工收入的倍数由最高10.7倍,下降到最低5.4倍。其中矿正职收入是在岗职工收入的倍数由最高13.1倍,下降到最低6.9倍;矿副职收入是在岗职工收入的倍数由最高10.9倍,下降到最低5.7倍。集团公司机关部门年薪人员收入是生产矿同职级人员的65-85%。集团公司机关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正职是在岗职工收入的倍数由最高10.9倍,下降到最低5.9倍;副职收入是在岗职工收入的倍数由最高8.7倍,下降到最低4.7倍。党群和经营部门正职是在岗职工收入的倍数由最高9.6倍,下降到最低5.4倍;副职收入是在岗职工收入的倍数由最高7.7倍,下降到最低4.3倍。向拔尖人才倾斜。2005年,建立了专业技术(高技能)拔尖人才津贴制度。2008年,提高了津贴标准。即井下岗位2000元/人月,地面岗位为1600元/人月;二级单位拔尖人才中井下岗位1200元/人月,地面岗位为1000元/人月。2011年,集团公司拔尖人才人均收入16.83万元,是职工人均收入2.29倍。本科学历以上人员人均收入14.67万元,是职工人均收入2倍。大专学历人员人均收入9.19万元,是职工人均收入1.25倍。工人技师人均收入9.72万元,是职工人均收入1.32倍。建立以采掘工人收入为标杆的可控工资分配体系,向井下生产一线岗位倾斜,向苦脏累险岗位倾斜,向技术含量高岗位倾斜。集团公司每年制定工资分配政策,确定职工年初计划工资水平时,以采掘工人工资水平为标杆基础,其他各类人员工资水平以采掘工人工资水平为基数,集团公司机关各类人员工资水平以生产矿相同岗位工资水平的75—85%确定,集团公司其他单位各类人员工资水平以集团公司机关相同岗位工资水平确定。远离淮南本土单位人员高于集团公司同类岗位工资水平一定比例。2011年采煤工人均工资收入达到98482元,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收入的1.21倍。全国劳动模范、新庄孜矿炮采二队采煤工谢建武2011年工资收入25.59万元。(三)规范工资奖金管理一度时期,部分单位私设小金库,克扣截留工人工资、奖金,乱罚款,滥发奖金,直接侵占职工利益。集团公司责成纪委牵头,严厉纠正侵害职工利益的不正之风,规范奖金管理。2001年以来共处理150人,其中科级70人,处级2人。实行阳光工资。2009年,推行工资、奖金发放一表制。各单位职工工资、奖金统一由人力资源部门在一张工资表中做账。基层单位工资收入实行“三公开一上墙”制度。职工每班所得工分上墙,月度职工工资明细表上墙,月度职工奖罚情况上墙。利用人力资源信息化网络手段实时监督。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信息化网络管理覆盖全矿区,实时监控所有职工工资、奖金收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006年发现一矿井安全生产技术部门科级干部工资收入异常后,集团公司分管领导约谈该矿主要领导。清理整顿基层单位罚款和收费项目,严禁直接收取现金。罚没款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单位和个人提成,对以借执法为名以权谋私的,责任人就地撤职或待岗。2002年以来,查处相关案件47件,处分党员干部49人。严查经营者年薪外违规收入行为,清查领导人员拿取规定之外收入102万元,处分49人。(四)吸引来大量人才企业困难时期,人才流失严重。2001年底,本科以上煤矿主体专业人才不足600人,占职工总数的0.7%,人才短缺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矛盾。2002年以来,每年引进大学生700人左右,共从省内外100多所大学引进毕业生4000多人。目前,企业人才队伍整体结构明显优化。2011年在岗职工69128人,中专技校以上学历人员30356人,占职工总数43.9%;现有专业技术人员9347人,占职工总数13.5%;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324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34.7%。(五)提高不在岗人员收入2002年以来,只要在岗职工工资上调,都及时调整在册弱势群体工资,相应提高不在岗人员(待岗、内退、伤病)生活费标准。十年来不在岗人员人均生活费标准年均增幅22.3%。(六)救济弱势群体2002年以来,共慰问困难户50万户次,其中特困户4.6万户次、1.15亿元。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淮南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在岗、下岗、内部退养职工、退休人员、伤病亡遗属等生活困难职工实行每月定期救助,已救助13568户、1920万元。开展“育才关怀”活动,资助贫困生33788人次、1795万元。(七)实施大病救助2005年,建立大病帮扶机制,对特困群体实施大病救助。现已救助8372人次、2683万元。2011年,集团公司又提高标准、扩大范围,惠及更多家庭。(八)做好职工疗休养和健康体检工作到2011年底,共疗休养18288人,支出5613万元。2010年,全面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90%以上职工实现带薪年休。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2002年以来,投入2.24亿元,为接尘职工体检12.6万人次,尘肺普查、复查5.19万人次,岗前体检5.17万人次。2008年以来,每年接尘体检都在3万人次以上。2011年对职工进行全面体检,目前已体检41564人,占41.7%。(九)对分离和改制单位进行有情补偿和后续支持2004年社会职能分离和辅业分离改制3.8万人,2005年子公司改制分离7000人。除国家规定的资产资金划拨足额到位外,企业还分5年共补贴25亿元。移交在职公安干警197人,企业补贴1704万元。移交中小学校39所,在职教职工3250人,企业补贴5.3亿元。退休人员6.8万人纳入社区管理,企业按人均600元标准支付管理服务费。供水系统移交在职职工448人,资产整体移交,企业另支付200万元。7个改制单位1.7万职工置换身份,企业共支付经济补偿金8.5亿元。现在分离和改制单位增强了活力,发展态势好,职工收入提高。2011年,淮河化工公司人均工资收入63400元,是改制前3.36倍;舜龙联运公司人均工资收入84064元,是改制前2.77倍;舜泰化工公司人均工资收入66100元,是改制前3.93倍;舜岳水泥公
本文标题:淮南煤矿企业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2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