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录2规划分析3规划论证范围、水平年4水资源条件分析5规划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的适应性分析6规划需水预测分析1总则7规划实施水资源保障方案分析8规划实施水资源取、供、用、耗、排平衡分析10规划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9规划实施影响分析及减缓对策1.总则1.3论证的任务•分析论证规划与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用水效率控制目标和水功能限制纳污总量控制目标是否相符;分析论证规划与水资源条件、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是否存在差距,如不协调,提出调整规划目标布局与任务的建议。1.总则编制的技术路线2、规划分析《规划》的名称:产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期限为2015~2020年。规划目标:形成环境优美、配套齐全,与周边片区协调发展,自身主导产业明确的创新型、特色型、环保型、高效益新型产业园区。产业定位:优先考虑选择机械制造(包括环保机械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制造等)、电子信息产业(包括新型电子原器件和电子医疗仪器等)、新材料产业(包括新能源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和仓储物流业等。规划层级:区域顶层规划。规划属性:区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1规划概述2.规划分析2.2给水工程规划水源:规划区各类用水由市政管网提供,由城区水厂供给。用水量预测:本次控规采用按照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对用水量进行预测,最高日用水量8.66万吨/日。规划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定为60%,需水厂提供的用水量为4.88万吨/日。2.规划分析2.3排水工程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完全分流的排水方式。污水量:园区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两部分组成,生活污水量为0.75万吨/日;工业污水量为1.59万吨/日。规划区总污水量为2.34万吨/日。污水管网:结合规划区地形特点,污水管网采用枝状形式。3.论证范围、水平年现状水平年规划水平年2014年2020年4水资源条件分析4.1水资源数量2014年产业园年平均降水量1452.6mm,折合水量0.13亿m3,比多年平均偏高多6.3%,属平水偏丰水年份。地表水资源量0.06亿m3,年径流深738.7mm。地下水资源量为0.02亿m³。水资源总量为0.06亿m³,产水系数0.51。4水资源条件分析2014年产业园用水、耗水、排水量统计表项目农业生活用水量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态环境需水量合计城镇农村用水量(万m³)1635613267630.3562.3占总用水比例(%)29.010.02.347.511.20.1100.0耗水量(万m³)86.411.210.458.712.60.2179.6耗水率(%)53208022207931.9占总耗水量比例(%)48.16.25.832.77.00.1100.0排水量(万m³)77453208500382.7占总排水量比例(%)20.011.70.754.413.20.0100.04.2用水、耗水、排水量5规划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的适应性分析3应依据规划提出重点产业的规模和用水水平的初步分析,根据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条件等,论证提出规划结构的合理性。根据《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到2020年,xx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599.7ha2,总人口28万人,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即自来水系统)总供水能力达到16万吨/日。根据《规划》,到2020年,规划区建设用地总面积为864.33ha2,占xx市总用地的33.25%;总人口规模约9.6万人,占xx市总人口的34.29%;规划区需城区水厂供水量为4.9万吨/日,占xx市城区总用水的30.6%,从用地面积占比和人口占比上来考虑,xx市城区水厂能满足规划区用水量的需求。规划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的适应性分析6规划需水预测分析2020年总需水量为1072万m3。区域水平年农业需水量生活需水量第二产业需水量第三产业需水量生态环境需水量总需水量城镇乡村产业园区20141635613267630.3562.3202005840360102261072产业园区规划水平年需水量汇总表单位:万m36.1总需水量预测6规划需水预测分析6.2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的适应性分析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对比表单位:万m³由上表可见,规划年用水总量远小于xx市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同样2014—2020年用水增量只占据了xx市用水增量的4.51%,留给产业园以外区域的总用水增量比例仍有95.49%,可产业园规划年用水总量较为合理,与xx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的协调性较好。市(县)2014年用水总量2014年扣除农业用水后的用水总量2020年规划用水总量2020年扣除农业用水后的用水总量用水增量产业园562.3386.310721072509.7xx市460008397573002194011300占XX市百分比(%)1.224.61.874.94.516规划需水预测分析6.3与水资源用水效率红线的适应性分析产业园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XX市平均水平,表明符合XX市最严格水资源用水效率红线管理的要求。产业园发展规划未提出2020年区域内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至2020年,产业园内的农业基本消失,产业园基本城镇化。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红线对比表单位:m³/万元市(县)现状规划2020年产业园30.720.0XX市57467规划实施水资源保障方案分析7.1取水水源论证产业园各类用水由市政管网提供,均由城区水厂取水。在97%保证率情况下,2020年水厂取水口以上流域用水总量占河道来水量的63.79%,耗水总量占河道来水量的62.55%,总干渠引水量11.02亿m³,坝址出库水量6.7亿m³,水厂年最大取水量0.21亿m³,仅占3.13%。项目来水量分配不均,枯水期出现较长时间引水大于河道来水,此时取水口断面会产生基本断流的情况,不能满足取水要求,需要启用位于灌渠的备用水源。7规划实施水资源保障方案分析产业园区临时供水措施主要有消防水龙带输水、水车送水、自备取水工具分散取水及净水器制水等四种方式。7.2应急供水措施8规划实施水资源取、供、用、耗、排平衡分析2020年产业园用水、耗水、排水量表项目城镇生活农村生活二产三产环境需水小计用水量(万m³)5840360102261072占总用水比例(%)54.50.033.69.52.4100.0耗水量(万m³)134.30.0126.035.724.7320.7耗水率(%)236035359529.9占总耗水量比例(%)41.90.039.311.17.7100.0排水量(万m³)449.70.0234.066.31.3751.3占总排水量比例(%)59.90.031.18.80.2100.0由上表可见,产业园的耗水总量为320.7万m³,总耗水率为29.9%。废污水排放总量为751.3万m³,将通过排污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至附近水体,占城市总用水的比例为70.1%。单位:万m³9规划实施影响分析及减缓对策9.1取水影响产业园取水产生的影响非常微弱的,基本可以忽略。9规划实施影响分析及减缓对策9.2退水影响计算结果未超过2020年XX城区工业用水区的COD限制排污总量为6524.98t,氨氮限制排污总量为588.32t,满足XX城区工业用水区限制纳污能力的要求。水功能区纳污控制指标表功能区名称长度(km)计算方法纳污能力设计水量(m3/s)计算参数(COD)计算参数(氨氮)一级区划二级区划COD(t/a)氨氮(t/a)目标(mg/L)综合衰减系数(L/d)目标(mg/L)综合衰减系数(L/d)XX开发利用区XX饮用水源区20.6数值模型法1050.6124.486.98.10.100.340.26XX开发利用区XX城区工业用水区17.5数值模型法4436.41577.639.4016.500.101.100.2610规划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10.1结论1)《规划》“先保护、再利用”的规划理念,体现了“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典型特征和创新要求,从近年的规划实施效果来看,区域内水生态水环境的改善是较为明显的。2)本次预测2020年产业园年总需水量为1072万m³,日最大需水量为4.6万m³/d。本论证采用的分行业需水预测与《规划》中类加和法对规划区预测相近,建议采用类加和法预测需水量是较为合理。3)从《规划》与水资源条件的适应性来看产业园区规划提出的需水从总量来看,较为合理,2020年用水增量只占XX市用水增量的4.51%,与XX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的协调性较好;从用水效率来看,其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低,符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用水效率红线要求。10规划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4)水厂取水断面河流多年平均可供水量为21.4亿m³,97%保证率年份河流可供水量为6.7亿m³,从取水的可靠性来看,XX市市政供水能够得到保证。枯水期通过启用备用灌渠,能充分满足产业园的需水要求,目前完善好相关市政管网才能确保供水安全。5)从取水的影响来看,不利影响主要集中枯水期。在各设计水平年中取水总量占河流年月径流量比重很小,但是由于水量年内分配极为不均,部分月份取水对生态用水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通过上游水库的调度,可以同时满足取水和河道生态用水的需要。10规划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6)从退水的影响来看,XX饮用水源区满足规划年水功能区要求。XX城区工业用水区现状年污染比较严重。基于近年来各职能部门逐步建立健全排污总量控制制度,落实了入河排污口登记和审批制度,强化了对X城区工业用水区的入河排污口监管的前提下,2020年基本能满足该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能力的要求。7)XX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位于河流旁,污水经过处理后沿城市污水厂排污口排入河流,不新增排污口。符合水功能区划的要求。
本文标题:规划水资源论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4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