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29张PPT)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易中天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变革,为思想的解放提供了土壤,出现了各种学术派别,我们称为诸子百家——第8课百家争鸣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史记·老子列传》老子读一读,你能知道关于老子的哪些信息呢?一、老子老子生平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的楚国人,思想家、哲学家。他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他学识渊博,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称太上老君。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评价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老子思想思想主张③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②世间的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道德经》书影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家的经典。《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天下第一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著作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托尔斯泰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著作在老子之后600多年,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产生,奉老子为教主,即太上老君,神化了老子学说的这些内容,老子也被道教徒尊崇,包括一些君主。老子与道教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年轻时做过几年小官,因政治上不得意,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晚年到鲁国,晚年到鲁国,主要从事教育和编订古籍工作。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公元前551-公元前479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评价孔子生平春秋后期鲁国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思想主张①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得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仁的思想克己复礼为仁。意思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思想主张②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能稳定。孔子路过泰山一侧,有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孔子派遣子路去问讯。子路问道:“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苛政猛于虎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开创私学使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①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教育成就②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是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认为他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还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写了《春秋》,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文化成就①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整理典籍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文化成就②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孔子三千弟子”诵读《论语》论语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影响孔子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祭孔”的由来与演变孔子死后,鲁哀公令其子孙“岁时奉祀”,表示对孔子的尊崇与怀念。汉朝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推崇孔子思想,用最高祭天大礼祭祀孔子。随着祭孔规格和礼仪不断增加,祭孔大典成为与祭祀天地、社稷并列的国之大典,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象征性仪式。祭孔孔子的思想已沉淀为中国人的一种深层文化心理1994年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影响曲阜三孔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现有注册学员210万人。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影响孔子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韩国诸子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背景今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竟招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亡之秋也。——《孔从子卷二·居卫第七》百家《墨子》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其后世门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互伐兼并、残害生命。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名翟,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人物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墨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思想主张墨子《墨子》书影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儒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孟子荀子《荀子》书影荀子名况,号卿。战国时赵国人。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儒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荀子庄子《庄子》书影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的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道家发展了老子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庄子韩非《韩非子》书影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法家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代表人物思想主张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人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之为百家争鸣。第二单元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含义百家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卷四·公孙丑下》争鸣王公大人用吾言,国必治;匹夫徒步之用吾言,行必修。——《墨子·鲁问》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影响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影响自强平等真实公正正义仁爱博爱自由公平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墨子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A.《春秋》B.《尚书》C.《论语》D.《诗经》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孟子C.荀子D.墨子4.孔子生活在()A.春秋晚期B.战国初期C.春秋早期D.战国晚期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A.《道德经》B.《孙子兵法》C.《韩非子》D.《论语》6.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国的学说BCDABD课堂小结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观点儒家孟子《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荀子》实行“礼治”墨家墨翟(墨子)《墨子》“兼爱”“非攻”;选贤能之人治国;提倡节俭法家韩非(韩非子)《韩非子》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道家庄周(庄子)《庄子》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无为而治;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思想之辩一个人如果同时具有孔子的仁爱、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领袖。——易中天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29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43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