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自考管理会计简答题总结
管理会计简答一管理会计主要特点1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2方法灵活多样3面向未来的时间特征4会计信息不受会计准则约束5重视人的行为问题二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1为决策提供客观可靠信息2制定计划编制预存3实施经营计划,评价业绩实施控制4成本确定和成本计算三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1成本划分的标准,类别及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完全成本法按照成本的经济用途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变动成本法按照成本性态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2存货计价及成本流程不同在完全成本法下,由于产品成本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并将固定制造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在变动成本法下,由于产品成本仅按变动成本计算,而将固定制造费用全部作为期间费用成本处理四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优1能够促使企业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2能提供企业管理层预测和短期决策的有用信息3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和正确进行业绩评价4简化成本计算缺1不符合财务会计的产品成本概念及对外报告的要求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五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对利润的影响当两种成本计算法得出的营业利润不同时,导致两者差额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成本计算法从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制造费用的金额不同。在变动成本法下,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是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制造费用,而在完全成本法下,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制造费用金额则是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加上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制造费用,再减去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六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1销售价格确设售价为常数,其前提条件是产品处于成熟期,售价比较稳定2成本是线性的设y=a+bx3产销平衡设在制造企业,存货水平保持不变,则产品等于销量,实现产销平衡4销售组合固定销售组合固定是假定在一个生产多品种产品的企业,各种产品的销量占全部产品销量总量的比例保持不变七本量利的基本公式P=px-bx-a=(p-b)x-a(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价格-变动边际贡献=收入-变动=(p-b)x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价格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收入=单位变动成本/价格=1-边际贡献率八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价格-单位变动销售额=价格×销量=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九多种产品盈亏平衡点1计算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2计算各种产品的销售比例该种产品销售收入/全部产品销售收入合计3计算各种产品的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Σ(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各种产品销售比例)4计算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5计算各种产品的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一种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该种产品销售比例十安全边际是指企业预算或实际销售量超过盈亏平衡点的差额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预算或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或额/预算或实际销售量或额十一目标利润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边际贡献率实现目标利润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价格-(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十二经营决策特点1决策总是面向未来2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3决策要考虑人的因素十三决策分析的程序1确定决策目标2收集与决策目标相关的信息3提出实现目标的各种备选方案4选择最满意方案5决策方案的实施和跟踪反馈十四全部成本加成定价法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成本×(1+加成率)十五全面预算的意义1明确企业各级各部门工作的目标2是企业内部各部门间工作的协调工具3有助于收入提升与成本节约4提供了企业进行工作业绩评价的标准十六全面预算编制程序1明确的战略规划2预算委员会提出预算期的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目标及各部门的具体任务,确定预算的总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针各原则3编制分项预算草案4汇总上报分项预算草案,编制全面预算草案5确定全面预算6审议批准7下达执行8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取得反馈信息用于监控及决策十七滚动预算的优点1保持预算的完整性,持续性,从动态预算中把握企业的未来2能使各级管理人员始终对未来12个月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所考虑和规划,减少预算编制中的不确定性3由于预算的不断调整,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相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十八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任何一种费用的开支数,不是以过去预算水平或现有费用开支水平为基础,不考虑以往情况,一切从零开始根据其必要性来确定预算期内费用支出数额优缺点:1以零为起点有可能找出和去除低效率或过时的经营方式,引导员工避免浪费性支出2对所有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有利于合理地进行资源分配3为管理者适应企业环境变化提供了预算和计划工具,支出中的过时项目将被找出并被抛弃缺1采取零基预算可能会过分强调短期利益,而损害企业长期利益2管理者可能需要培训有关人员的零基预算技能,而且编制零基预算的工作量大,预算成本相对较高3各项费用支出预算等级的划分具有主观性,易引起部门间的矛盾十九标准成本系统的作用标准系统包括: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差异分析、成本计算及账务处理1控制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水平2正确评价和考核工作成果,调动职工的积极性3为企业的预算编制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4简化成本计算,为对外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资料二十实施标准成本系统的基本条件1工艺操作过程的标准化2健全的成本管理系统3全体员工成本意识的提高二十一责任会计概念和特征论述是指将企业分为各种不同形式的责任中心,并建立起以各个责任中心为主体,以权、责、利相统一为特征,以责任预算、责任控制、责任评价和奖惩为内容,通过信息的积累、加工和反馈而形成的一种企业几个内部管理制制度,是把会计资料同各责任中心经济活动的规划、控制、评价与业绩评价紧密联系起来的一整套会计制度,也称责任会计制度特征:1它必须与组织策略及组织目标保持高度一致2必须能适应组织的结构及毎个管理塲不同决策责任3应该能激励管理者及雇员二十二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联系与区别区别:1计算的原则不同按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的是产品成本按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的是责任成本2成本的计算对象不同产品成本是按承担客体时行计算责任成本是按责任中心计算3两者的目的不同产品成本是反映和监督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实行经济责任制的重要手段责任成本是反映和评价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控制生产耗费,惯彻经济责任制的主要工具联系:产品总成本与责任成本的总和是相等的二十三内部转让价格的概念及作用是指企业几个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由于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为区分责任和评估业绩进行结算或转账所选用的一种价格标准作用:1明确各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应该能使提供转让的分部对其工作有回报,接受转让的分部对其享受的利益以生成本2使对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和评价能建立在客观、可比的基础上,转让价格的大小水平,能使对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以商业的方式计量,它应该是公允的市场价格3通过它能够知道每个单位对企业做出的贡献,使管理部门能根据各责任中心的有关会计信息,正确地进行部门决策二十三实施作业成本法的程序1按工作内容辨别区分不同类型的作业2分析成本与作业之间的关系,确定每种作业的成本动因3按作业建立同成本动因相关的同质成本库,归集同质成本4以每种作业的成本动因为分配基础,计算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率5根据每种产品消耗的成本动因和成本分配率,将作业成本库归集的作业成本分配于产品二十四目标成本法的含义及实施程序是指企业以市场和顾客为导向的一种有助于同时达到高品质、多功能、低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程序:1以市场为导向设定目标成本——市场驱动的成本规划2实现目标成本3运用持续改善成本法以达到设定的目标成本二十五适时生产系统的特点1以制造单元组织生产活动2掌握多种技能的技术工人3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4减少机器设备的调整和准备时间5防护性的设备维护6与供应商建立良好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二十六适时生产系统的好处1存货库存方面的成本节约2质量控制方面的效益3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工作效率4成本数据收集和成本计算方面的效益二十七质量成本是指企业因生产不符合质量的产品,以及为防止或纠正低质量产品而发生的成本1预防成本设计工程、质量工程、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员工的技术培训、供应商的评估、质量控制等2鉴定成本产品的检验和测试产品使用的试验原材料的验收质量的监督3内部故障成本次品的修复、返工废品及废料的处理机器设备的故障停工维修修复的再测试、再检验4外部故障的成本质量问题客户退货的运费退货的验收处理费产品售后服务维修5显性成本和隐性质量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决策分析过程中,由于选择了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预算期总是保持12个月,每过一个月都要根据新的情况进行调整,在原来预算期末再加一个月的预算,从而使总预算经常保持12个月的预算期
本文标题:自考管理会计简答题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64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