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文档 > 四川自考《社会政策与法规》(大纲)复习资料
1《社会政策与法规》第一章社会政策与法规概述一、考核知识点(一)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界定(二)社会政策与法规本质(三)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特征(四)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功能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蒂特姆斯首先把社会政策概念从社会行政传统中释放出来。2.戈夫认为社会政策是政府输出的一个环节,是国家影响劳动力及住户再生产,而最后结果是个人及社群的社会福利。3.英国费边社将社会政策定义为:社会福利的一系列的政策活动。4.社会政策与法规按照制定的主体可分为:阶级政策法规、国家政策法规、政党政策法规3方面。5.社会政策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德国,1873年在德国为解决当时的劳动问题,一批经济学教授发起了“德国社会政策协会”、第一个给与社会政策以科学概念的是瓦格纳。(二)理解1.社会政策与法规是国家和社会运用行政和立法的手段,遵循一定的程序,动员、利用、分配与再分配各种社会资源,以解决社会问题,保障人民基本权益,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2.社会政策与法规的范畴是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所提供的影响资源分配的社会服务。3.社会政策大致包括:社会安全制度、公共卫生与医疗保健制度、教育及人力发展、城市规划及国民住宅,以及社区发展等。4.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本质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它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有三种情况。5.18世纪,法国的摩莱里用《自然法典》的形式,提出了自己的社会准则。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特征是由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本质决定的。(三)应用1.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关系社会政策与法规是相互联系的:①法规与政策互为依据②社会政策与法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政策与法规相互的区别:①制定的主体不同②表现的形式不同③实施的方式不同④调整的范围不同⑤稳定程度不同政策可以转化为立法:①政策转化为立法的条件②政策转化为立法的程序。2.社会政策与法规具有突出的系统特性①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整体性②社会政策与法规体系的相关性③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层次性。2④社会政策与法规体系的开放性⑤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目的性。3.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具体特点:①权威性②明确性③时效性(四)综合1.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功能①显功能②隐功能③正功能④负功能2.社会政策与法规功能作用的方式①引导:明确目标、指导行动、统一思想。②调节③控制④促进⑤提供保护第二章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理论基础一、考核知识点(一)价值、价值观和社会政策与法规价值观(二)社会政策与法规价值观的特征(三)价值过程(四)社会政策与法规价值判断的基本要求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19世纪时,在若干思想家和各种学派的影响下,价值的意义被延伸到哲学等更为广泛的领域。2.社会政策与法规的主体就是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者。3.社会政策与法规的逻辑起点是社会问题。4.社会福利作为公民的一种权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马歇尔提出并广为传播的概念。(二)理解1.社会政策与法规主体以权威性的价值分配的形式对社会利益关系的集中反映。2.社会政策与法规价值观指的是社会政策与法规的价值取向模式,它的价值取向就是对它的系统行为的选择,即对社会资源的获取和分配以及对行为管制的选择。3.社会真诚与法规价值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括社会政策过程中人们的向往、希望、爱好、需要、选择、责任和明显的道德义务。狭义则指评判准绳。4.价值过程:就是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客体属性及其规律的认识,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追求、创造和享用新价值的过程。5.效益或有效性大体有三个方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三)应用1.社会政策与法规价值观的特征3①多元性:价值的构成纷繁复杂。②价值主体存在多层次③社会政策与法规的主体与对象存在多种价值取向的可能性。④社会政策与法规存在总体与区域之分。②阶段性(四)综合1.社会政策与法规价值判断的基本要求①价值判断要以事实为依据: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关系、事实与价值不可分。②价值判断应以公共利益为重③价值判断应是利益与义务的统一第三章社会政策与法规研究方法一、考核知识点(一)社会政策研究方法分类(二)社会政策与法规研究方法原理(三)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定量分析方法(四)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定性分析方法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规范原理是指社会政策与法规研究必须指明什么该为,如何为,什么不该为?2.米尔提出的有关比较的逻辑方法,包括一致性比较方法和差异性比较方法,形成了定性资料分析中“比较分析法”的基础。(二)理解1.可行性原理是指任何社会政策与法规研究都必须根据规范分析所确定的社会政策与法规方向和目标来设计不同的社会政策与法规方案。2.优化原理是指任何社会政策与法规方案不可能一簇而就。必须经过反复比较、分析、筛选,才能满意。3.定量分析是以数量化的方式,反映不同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联系,从而揭示事物本质的科学分析方法。4.流程图方法是以历史和现时发展过程为标准,对社会政策与法规所进行的描述。(三)应用1.社会政策研究方法来源①对实践的总结②向国外社会借鉴③从自然科学中移植④从社会科学中嫁接2.社会政策研究方法分类①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②按研究的过程对政策与法规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类。3.实证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①市级社会政策与法规研究工作中,由于社会政策与法规研究者的立场、观点不可避免地要4带进研究当中,容易造成先人之见。②由于社会政策与法规问题具有高度复杂性,可能出现不完全归纳的风险等。③研究调查的对象有的是政策与法规的制定者,有的是直接或间接承受着,因此应当提高调查研究的精确性。4.根据决策类型的不同将定量分析技术分为确定型的分析技术和随机分析技术。5.定量分析方法的作用:①简化表述②研究标准化③分析客观和直观6.定量分析的不足①定量研究的刚性与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弹性之间不契合。②对一些难以量化的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因素难以适当处理。③定量分析方法难以排除非定量因素的影响。(四)综合第四章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各种理论流派一、考核知识点(一)西方社会政策与法规理论发展的现状(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策与法规理论(三)费边主义的社会政策与法规理论(四)共责体系的社会政策与法规理论(五)女性主义的社会政策与法规观(六)后现代主义与社会政策与法规(七)新右派对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影响(八)反种族/群族歧视与社会政策与法规(九)总结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英国学者狄康教授提出,社会政策与法规已经进入一个超国界的年代。2.《贝弗里奇报告书》的发表,标志着西方社会保障走向了福利化阶段。3.埃斯平—安德森提出公民身份必须紧扣非商品化。4.许舒尔提出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资源,满足资本主义运作的基本需要。5.奥菲认为资本主义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反作用趋向”。6.达尔文认为共责体系的社会制度有3个重要的元素。7.史密特认为当共责体系体现于一个国家之角色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社会共责体系”、“国家共责体系”。8.哥信将共责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共责体、中观共责体和微观共责体。(二)理解1.科尔帮认为现代福利国家推行的社会政策与法规源于3个原因:①市场失效②市场问题③5市场冲突2.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发挥创造国家的“合法性”并维持巩固整个制度的资本积累过程。3.“共责体系”是指一种政治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之下,政府和人民通过一些有组织及有限树木的中间集团,包括利益集团,如工会、专业团体、民间团体和压力团体等,共同作出社会决策。4.社会共责体系是指一个有高度合作精神的共享体系,由多元化政治体系慢慢演变过来,国家和人民通过有组织和共同组成利益集团来进行社会决策,着意味着国家将部分权力下放给利益集团。(三)应用1.英国学者彼尔逊对福利国家的不同形式进行了归纳,突出三个福利国家的指标:第一,社会保险制度的确立,第二,社会开支的增长,特别是社会保障及其他福利服务开支均占国家预算的显著比例。第三,公民权的扩大和普及化。2.费边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①鼓吹平等和自由②互相关怀也是费边主义的核心价值观。3.自由主义派运动策略大致有以下几个重点:①争取法律改革,排除固有制度对女性的歧视性措施。②为了确保妇女在社会上得到平等的权利,排除生育带来的障碍,争取妇女在行政及决策上的位置,以影响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从而改善妇女的福利。③要落实平等机会的原则,应着重妇女的就业训练及再培训的机会,并且推广雇员的育儿设施。(四)综合1.后现代主义的主线:①后现代主义对事物呈现的批判。②后现代主义对事物根源的批判。③后现代主义对事物单一性的批判。④后现代主义对事物超然存在的批判。⑤后现代主义以他体性的建构分析社会体系。2.福利国家的主要不足①福利支出过高②福利国家的赋税加重③福利国家并未消除贫困④福利国家并未解决那些人们期望解决的问题。第五章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一、考核知识点(一)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者(二)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的依据(三)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原则(四)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程序(五)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模型6一、考核要求(一)识记1.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的个人、团体或组织。2.由于社会政策与法规议程的创始因素不同,就形成了建立议程的不同模式。有内在创始模式、外在创始模式和动员模式三种类型。3.林德布洛母是政策过程中渐进主义的代表人物。4.综合决策模型是德洛尔提出的一种政策分析模型。5.埃兹奥尼提出了综视决策模型。(二)理解1.系统原则就是指制定社会政策与法规时,把社会政策与法规看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依赖的有机整体,把其制定过程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三)应用1.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者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立法机关②行政机关③政党④利益集团⑤公民2.公民的职能,在现代社会中公民通过各种政治参与途径,影响和制约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主要途径有:①以国家主人的身份或主权者的身份,对某些重大的社会政策与法规问题采取直接投票表达的方式加以决定。②用间接或代议的方式,选出自己的代表者制定或修改的社会政策与法规。③采用强制性方式去反对或阻止一些社会政策与法规。④四是通过参加利益团体,借助力量去影响。⑤对政府通过并实施的社会政策与法规采取合作与不合作态度,以此影响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结果等。(四)综合1.社会政策与法规问题的界定①相关性②主观性③历史性④动态性2.社会政策与法规目标的选择①明确性②可行性③先进性④规范性⑤协调性⑥系统性3.社会政策与法规方案的评估择优评估的主要变量有:①价值性评估分析②可行性评估分析③效应性评估分析④协调性评估分析⑤风险性评估分析4.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模型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①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过程的目标性因素,即决定政策与法规产出的因素。②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过程的动力因素,可以是系统内的也可以是系统外的。③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过程的干扰性因素。④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的主体、客体与决策方式。⑤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过程中政治的影响。⑥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7第六章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执行一、考核知识点(一)社会政策与法规执行的涵义、特点和意义(二)社会政策与法规执行原则(三)社会政策与法规执行程序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社会政策与法规执行是社会政策与法规过程中的中间环节,是将政策法规的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2.制定执行计划必须遵循的原则:切实可行原则、留有余地原则、统筹安排原则。3.协调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自觉协调、及时协调、全面的有重点的协调。4.监督应坚持的原则包括:求实性原则、依法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经常性原则、独立性原则。(二)理解1.协调是指引导执行组织和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配合关系,避免各有关部门各环节发生抵触、失控、重复乃至内耗而有效达到社会政策与法规目标的行为,也是一种促进组织和个人活动同步化、和谐化的领导指挥艺术。(三)应用1.社会政策与法规执行是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政策与法规执行者。②社会政策与法规指令或社会政策与法规目标。③社会政策与法规受动者。④社会政策与法规执行手段或条件。⑤外部环境。2.社会政策与法规执行的特点:①现实性。②综合性。③具体性。④灵活性。3.社会政
本文标题:四川自考《社会政策与法规》(大纲)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23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