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登革热的诊断与治疗王建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概况登革热(denguefever)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部分病人有出血倾向。全球形势DF广泛分于有媒介伊蚊存在的热带、亚热带地域.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呈现地方性流行。WHO估计,全球约25亿的人群处于DF的危协中全球每年有5000万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其中50万为DHF病例(其中大部份为儿童)。1955-1998年共有80个国家发生过DF/DHF。1998年,全球报告120多万例DF/DHF病例,2001年美洲报告超过60万例DF(其中5000例为DHF)我国情况1873年在夏门,1928年在广州及珠三角,1940年在上海等地,1945年在福建、汉口等流行。静息30多年后,1978年在广东佛山突然发生本病,当年全省报告22122例,1980年在海南暴发,全省报告452676例。1978-2001年,全国共报告68万例,死亡501例。2002年全国报1606例,2003年全国报93例广东、广州市登革热在全国的地位1990-1999广东9346例,广州市5984例,2000-2003广东2424例,广州市1515例。其中2002年广州市1423例,占全省90.3%.1990-2003全国13960例,广东省占全国84.3%,广州市占全国53.7%历年广州市登革热病例病毒型别1978:D41980:D31985:D11986-1988:D21990:D41991:D1,D41992:D41993:D21994-1995:D12001:D12002:D12003:D12006:D1广州市历年登革热病人死亡情况1980年发病3036例,死亡4例。D3型1986年发病1226例,死亡4例。D2型1987年发病497例,死亡1例。D2型1991年发病258例,死亡3例。D4、D1型病原学登革病毒归于黄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不耐热,50度30min,或100度2min均可灭活。可分为4个血清型(Ⅰ,Ⅱ,Ⅲ,Ⅳ)。4型之间有交叉反应。流行病学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达全体人群的1/3,可能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流行病学主要发生于市镇人口集中地区,发病与布雷指数有关。雨季为发病高峰季节。广东省5~10月流行。其中8、9月份为高峰。有一定的周期性(4-5年)。流行病学在东南亚及海南省,埃及伊蚊是本病的主要媒介在广东、广西,白纹伊蚊是主要媒介。白纹伊蚊孳生于房屋内外的浅水及积水中。成蚊白天吸血,嗜人血。人群易感性和免疫力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感染。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可持续1~4年,而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则短。有利于DF流行的因素登革热病毒(带毒蚊、人、兽)输入输入地自然气候输入地伊蚊密度屋内处积水容器居民养花、养莲建筑工地积水水缸积水发病机制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至一定数量后,即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然后再定位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病毒再复制至一定程度,释出于血流中,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发病机制体液中的抗体可促进病毒在上述细胞内复制,并可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抑制骨髓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其减少,出血倾向。病解:肝、肾、心和脑的退行性变。发病机制三种假说:二次感染、病毒变异、促进性抗体。病毒及抗体抑制骨髓白细胞、血小板系统。全身微小血管损伤导致出血倾向及其蛋白渗出。临床分型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重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综合征典型登革热急性起病,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发热持续3~7天,热型多不规则或呈双峰热。常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部分有眼眶后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典型登革热于病程3~6天出皮疹(或热退后出疹),呈多样性。(皮疹先是充血性,1~3天后变为点状出血疹,多见于四肢。多有痒感,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疹型以斑丘疹、麻疹样、猩红热样皮疹或皮下出血点为主。同一患者可见多种形态不同的皮疹。持续3-4天。束臂试验呈阳性。于病程5~8天约25~50%病例有出血倾向。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感,发热不超过39℃,全身疼痛轻,皮疹少或无皮疹,一般不出血,病程短(1~4天)。重型登革热起病时如典型登革热表现,但在病程3~5天时突然加重,表现为脑膜脑炎的症状和体征。有些病例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多于24小时内死亡。此型在临床上不符合登革出血热的诊断。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中枢衰竭。目前国内登革出血热诊断标准(1)有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2)多器官较大量出血;(3)肝肿大。具备以上2~3项,同时血小板在100×109/L以下,血细胞比容增加20%以上者。同时伴有休克者,为登革休克综合征。WHO登革出血热临床诊断标准DHFⅠ级:有发热、皮疹、束臂试验阳性、血小板减少、血液浓缩(HCT变化>0.2;出现胸腹水或低蛋白血症等)DHFⅡ级:除有Ⅰ级的表现外,还有出血;DHFⅢ级:除有Ⅱ级的表现外,还有轻、中般无奈度休克(血压下降、脉压<20mmHg、脉搏速弱、皮肤湿冷、烦躁不安)DHFⅣ级:除有Ⅲ级的表现外,休克程度深重,测不出血压和脉搏。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大多显著减少,从第2天开始降低,4~5天至最低,至退热后1周才恢复正常。1/2~3/4病例血小板减少。病毒分离1.常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登革病毒。2.将急性期病人血清接种于白纹伊蚊纯系细胞株C6/36,进行病毒分离,阳性率为70~80%。3.病毒型别鉴定采用中和试验或单克隆抗体4.2006年采用C6/36细胞培养分离血标本,RT-PCR进行基因鉴定和基因序列分析证实均为DEV-Ⅰ型。血清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1/32为阳性。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1/1280者有诊断意义。双份血清抗体滴度有4倍以上升高者可明确诊断。诊断要点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诊断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阳性。RT-PCR检测登革病毒RNA,其敏感性高于病毒分离,可用于早期快速诊断及用血清型鉴别。诊断类型疑似病例临床病例确定病例鉴别诊断与流感、麻疹、猩红热、恙虫病、钩体病、伤寒、流行性出血热及败血症等相鉴别。并发症最常见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合并G-6PD缺乏症)。精神异常心肌炎肝肾综合征中毒性肝炎治疗要点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物理降温,慎用解热镇痛药。止血、升白细胞药物、输入血小板,及时纠正休克。隔离期从发病日起5~7天。热退后3天。2002年至今我院登革热收治情况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200218601664972073549782003102212982542004112200522420061001011923259764882006年DF年龄性别分布性别:男266例(54.5%)女222例(45.5%)年龄:平均36.6岁484例登革热临床特点(2006)病例数%病例数%发热484100.0腹泻5311皮疹37076.4咳嗽479.7头痛36876.0相对缓脉122.5肌痛17836.8皮肤瘙痒5912骨痛20442.1腔道出血122.5腰痛469.5肝大71.4恶心呕吐13327.4淋巴结肿大71.4登革热的实验室特点项目例数%项目例数%WBC减少36876TB升高336.9PLT减少30362.6ALT升高27056.7CK升高14034.6AST升高40084.0LDH升高33081.6BUN升高194.1K降低22347.8病原学检查DF-IgM阳性44389.4%(1-16天)DF-IgG阳性18438.0%(2-14天)病毒分离(C6/36细胞)4461%IFA证实为DV-Ⅰ型2006年登革热病例的地理分布地区例数地区例数荔湾273番禺28越秀46南沙3白云46天河41海珠29佛山南海3输入4(柬埔寨2,印尼1,越南1)截止11月6日我院收治473人截止11月20日共收治529人,实验室确诊437人.发热时间:2006年所有病人均有发热,平均发热6.0±2.12天(1~14天)皮疹(2006年)出疹时间:1~11天疹程:2~18天热退后出现的145例,占出疹患者52.3%发热时出现的120例,占43.3%形态:呈多样性,以充血性斑疹及斑丘疹合并针尖样出血点最多见(74.7%),其次为单纯充血性斑疹及斑丘疹(6.5%%),单纯针尖样出血点皮疹(4.0%)等,14.8%始终未出现皮疹部位:以四肢为主,其次为躯干,头面部极少。常伴有瘙痒,多不脱屑小结骤起发热、头痛、骨关节肌肉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及血小板显著减少是登革热早期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可作为早期临床诊断的依据确诊需依靠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登革热诊断及处理原则流程图(见附图)当前任务一、认清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形势,高度重视登革热诊治工作。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切实将“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落实到实处。二、门诊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医务人员尤其是发热门诊和、急诊医师要熟练掌握登革热的诊断标准,做到不漏诊、不误诊。三、做好集中收治病人工作。谢谢!
本文标题:登革热临床诊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24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