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3.2脏腑之间的关系总结
脏腑之间的关系第一节脏腑四梁永林【学习目标及考核要求】1.识记掌握(1)脏与脏之间生理关系的要点和主要内容。(2)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肝肾同源(乙癸同源)、精血同源的概念。(3)六腑以通为用的生理病理意义。(4)脏与腑关系的要点及主要内容。2.领会理解(1)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2)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等脏腑表里关系失调的病理表现。3.一般了解(1)腑与腑之间关系: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2)脏与腑相合的根据和意义。(3)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主血)心肺(主气)(宗气)心血载气并维持肺之呼吸肺气助心行血病理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实际上就是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关系)。生理宗气肺主气,肺气助心行血——气为血之帅心主血,心血载运肺气——血为气之母贯心脉而行气血走息道而行呼吸强化心之行血与肺之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气与血互根互用关系血行不畅,血瘀气滞,肺气宣降失职肺气虚弱,宗气虚少——行血无力肺失宣降,肺气壅滞——气不行血心血瘀阻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气虚——胸闷咳嗽、气短乏力。血瘀——心悸、唇青、舌紫暗。心——心胸憋闷、刺痛。肺——咳嗽、气促、喘息。心气虚↑↓肺气虚心肺气虚心气虚——心悸气短、动则尤甚。肺气虚——咳喘无力、声低气怯。心与肺心肺关系示意图心主行血,有助肺的呼吸肺主呼吸,推动心的行血心肺宗气2.心与脾(主血)心脾(主运化)心血滋养维持脾运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心血心主血推动血行脾统血血行脉道血液运行正常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和运行的相互协同关系。心与脾血液化生充足。生理病理血液生成血液运行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主心脉,心阳化赤以生血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心血自充心血旺盛——脾得濡养,健运不息心脾协同心血脾气相互促进心行血,推动血液运行不已脾统血,统摄血液不逸脉外协调配合,血运正常。脾气虚生化无源统血无权心血不足心血不足,血不养脾——脾气虚弱劳神思虑过度——伤心血、损脾气心脾两虚面黄肌瘦体倦、食少腹胀便溏,心悸、头晕、舌淡、脉细无力,精神萎靡、失眠、多梦、健忘。心与脾的关系示意图心主行血,促进脾的运化功能(火生土)脾主运化,为血液生化之源,使心有所主心脾病理:心脾两虚3.心与肝贮藏调节血量心主血推动血行肝藏血血液运行正常心主神志主管精神活动肝主疏泄调节情志活动维持精神情志活动正常心与肝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精神情志两方面。生理病理血液运行精神情志心主血肝藏血血液充足心有所主——主持推动血液运行肝有所藏——贮藏调节血量分配血运通利心主神志,主宰精神情志肝主疏泄,调畅精神情志相互协同,调节精神情志。心肝血虚心神不宁,心气内郁——肝气郁结肝气郁滞,疏泄失职——心气不畅心肝火旺心血不足,肝无所藏,肝血虚——眩晕、视物模糊、爪甲色淡、肢麻筋挛。肝血亏虚,心无所主,心血虚——心悸怔忡、面色不华、舌淡脉细。心肝气郁精神恍惚、情绪抑郁。肝火炽盛,母病及子——心火上炎心火亢盛,子病及母——肝火内盛心烦失眠、急躁易怒。心与肝的关系示意图促进血液运行:心主行血,肝主疏泄藏血(病理上:心肝血虚证,心肝血瘀证)调控精神情志:心藏神,肝调畅情志(病理上:心肝气郁证,心肝火旺证)心肝心肝神魂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心血神肝血魂主藏生舍调控互资4.心与肾心火肾水上济下降心肾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病理:心肾不交心与肾水升火降互济互制。生理:心肾相交主要表现:称为“心肾相交”。心位居上,心火必须下温于肾,以助肾阳,使肾水不寒肾位居下,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心阴,使心火不亢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心藏神——神能驭精,神清则精固肾藏精——精能生神,精充则神全君火在上,心火明著,为一身之主宰相火在下,命火秘藏,为神明之基础各安其位,上下交济。水亏火旺心阳虚↑↓肾阳虚心神肾精,相互为用。肾精亏损↑↓心血不足心火亢于上肾水亏于下水不制火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梦交。心悸、面白、喘促、畏寒、水肿、尿少。水气凌心阳虚水泛,上凌于心精亏神逸精亏血少,神失所养——头昏耳鸣、健忘、失眠多梦。心肾相交示意图心肾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心肾水火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心阳肾阳心阴肾阴凉润宁静抑制温煦推动兴奋温煦推动兴奋凉润宁静抑制上济下温肾水不寒心火不亢精神互用示意图心肾血气精神生生摄驭化养行摄主藏生摄生调5.肺与脾肺通调水道输布排泄水液脾运化水液吸收输布水液水液代谢正常肺司呼吸吸入自然界清气脾主运化吸收水谷之精气聚于胸中生成宗气肺与脾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方面。气虚生理气的生成脾主运化水液——水液正常生成与输布肺主通调水道——水液正常输布与排泄肺主呼吸而吸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谷气脾气虚(母)——体倦、食少、腹胀、便溏肺气虚(子)——面白、少气、咳嗽、气喘在肺中结合为宗气。病理水液代谢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得充养——脾为生气之源肺气宣降,谷精谷气,输布全身——肺为主气之枢协调配合维持津液正常代谢。母子相及,肺脾两虚。湿滞脾失健运,水湿不化,生痰成饮——脾为生痰之源。痰浊停肺,肺失宣肃,痰嗽喘咳——肺为贮痰之器。肺脾协同。肺与脾的关系示意图水液输布: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司宣降,输布水液宗气生成:脾化水谷之精,化气上输肺,与吸入清气合脾肺6.肺与肝肺气主清肃下降肝气主疏泄升发一升一降,全身气机调畅肺与肝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生理:气机升降病理:气机失常肺在膈上肝在膈下其气以肃降为顺(肺从右降)制约并调节肝气升发其气以升发为畅(肝从左升)制约并调节肺气肃降肝火犯肺互制互用,升降协调,维持全身气机调畅。肺燥伤肝肝气火上逆——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胁痛肺阴被耗伤——咳嗽胸痛、咯痰不爽、咯血燥热伤肺,肺失清肃——咳嗽、咽干、痰少。伤及肝阴,肝阳亢逆——头痛、易怒、胁痛。木火刑金肺与肝的关系示意图肝气肺气左升右降病理状态左升太过右降不及肝火犯肺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肾主水(为主水之脏)水液正常输布排泄7.肺与肾肺与肾病理水肿阴虚肺失宣降,水道不通,累及于肾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泛于肺肺肾同病咳逆倚息、不得平卧;尿少、水肿。肺气久虚,损及肾气肾气不足,摄纳无权肺肾气虚——气短喘促、呼多吸少、动辄喘甚。肺阴不足,下汲肾阴肾阴亏虚,肺阴失养肺肾阴虚五心烦热、两颧潮红、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夜梦遗精。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和阴液互资三方面。生理水液代谢呼吸吐纳阴阳互资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宣降,行水于全身,浊液归肾肾为主水之脏——肾气蒸化,升清降浊,助肺行水肺主气司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为气之主肾藏精主纳气,摄纳吸引清气,气归根元——肾为气之根金能生水——肺阴充足,下输于肾,使肾阴充盈水能润金——肾阴充足,上润于肺,使肺脏清宁肾阳为诸阳之根,资助肺阳,以温暖肺阴肺津标本相关金水相生气虚肺司呼吸(为气之主)肾主纳气(为气之根)共同完成呼吸运动肺阴肾阴肺与肾的关系示意图维持呼吸:肺主呼气,肾主纳气水液代谢:肺输布水液,肾蒸化水液阴气互资:肺阴滋肾阴,肾阴养肺阴肺肾8.肝与脾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调畅气机,分泌胆汁,协助脾运运化正常有利于肝之疏泄病理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藏血与统血之间的关系。肝与脾生理饮食消化血液运行肝主疏泄,协调脾胃升降;分泌疏利胆汁——促进脾胃运化——土得木而达脾气健运,气血充足肝体得养——肝气冲和条达,疏泄正常——木赖土培之肝主藏血,调节血量;肝主疏泄,气血通利脾主生血,充养肝血;脾主统血,血不外逸藏统协调,血运正常。消化血液肝脾不调——精神抑郁、胸胁胀满、纳少腹胀、肠鸣泄泻。肝胃不和——精神抑郁、胸胁胀满、泛酸嗳气、恶心呕吐。脾气虚弱生血无源——血虚统血无权——出血肝血不足——食少消瘦;眩晕目涩、肢麻、月经量少。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藏统失司——月经量多、甚至崩漏。木旺乘土土壅木郁——脾胃湿热,熏蒸肝胆——纳呆腹胀、呕恶便溏;口苦、胁痛、黄疸。肝藏血调节血量脾统血固摄血液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肝脾之间关系示意图肝气疏泄脾气运化水谷精微血液肝血充足肝气畅达促进化生化生充实涵养发挥9.肝与肾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滋互制等方面。肝肾之间的关系,又称“肝肾同源”。女子月经及排卵。男子排精。肝与肾生理病理肝藏血——血能化精肾藏精——精能生血精血同源于水谷精微——精血同源,同盛同衰精血互生藏泄互用相反相成藏泄有度以调节肝主疏泄——主精气之转输排泄肾主闭藏——主精气之封闭贮藏精血两亏——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肾阴充盛滋养肝阴,同制肝阳——水能涵木肾阳资助肝阳,同温肝脉——以防肝脉寒滞肝肾阴阳息息相通。阴阳互滋互制藏泄失度女子——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闭经、排卵障碍。男子——阳痿、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肾阳虚衰——肝失温煦眩晕耳鸣、面红易怒、腰膝酸软、甚则化风。肝阴失养肝阳上亢水不涵木——肾阴不足gany下焦虚寒寒滞肝脉少腹冷痛、阳痿精冷、宫寒不孕。肝(疏泄)肾(封藏)使肾之封藏开合有度以制约肝之疏泄肝之阴阳肾之阴阳维持肝肾阴阳的充足与协调平衡肝藏血肾藏精滋肾化精养肝化血精血同源,肝肾同源肝肾精血同源关系示意图肝血精肾同源互化藏藏同源肝肾藏泄关系示意图肝气肾气精血疏泄闭藏藏泄失常,女子可见月经周期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经,排卵障碍;男子可见阳痿、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肝肾阴阳关系示意图肝阳肝阴肾阳肾阴肾气肝气滋养资助相互制约相互制约10.脾与肾脾病↑↓肾病脾与肾主要表现:在先后天相互资生和水液代谢的相互协同两方面。生理先后天互资肾为先天之本——命火温煦脾土,先天激发温养后天。脾为后天之本——脾精补充肾精,后天培育充养先天。脾主运化水湿——赖肾气蒸化、肾阳温煦水液代谢病理脾肾同病精亏——生长发育迟缓、未老先衰、骨萎无力。气少——腹胀便溏、大小便失禁、虚喘乏力。阳衰——畏寒腹痛、腰膝酸冷、五更泄泻、完谷不化。阴虚——五心烦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饥不欲食。脾虚水湿不运肾虚气化失司水液代谢紊乱——尿少水肿、腹胀便溏、畏寒肢冷。肾气肾阳气化,开合有度;须脾气脾阳协同,土能制水肾的主水之功调节水液代谢平衡。脾(运化)肾(肾精、肾阳)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肾精肾阳温煦以助脾运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为生命之本脾肾水液代谢正常运化水液气化水液脾肾先后天之本之间的关系肾阴肾阳肾气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脾气肾精充养化生化生融合脾阴脾阳滋养分为资助合为(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胃:受纳腐熟水谷——初步消化胆:贮存排泄胆汁——以助消化受盛化物——进一步消化小肠:泌别清浊——吸收精微吸收水份大肠:传导变化排泄大便膀胱:贮尿排尿——排泄小便三焦:水谷之道路(概括消化吸收排泄过程)排泄吸收消化六腑在饮食物消化吸收排泄中的作用示意图胃小肠大肠膀胱胆饮食物肝三焦受纳腐熟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传化糟粕胆汁水液水道贮尿排尿食糜食物残渣水液水液小肠受盛食糜化物分清水谷精微全身别浊剩余水分(浊中之清)残渣糟粕(浊中之浊)膀胱脾尿肾的气化大肠粪便(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腑脏与腑是阴阳表里配合的关系。主要依据①经脉络属②生理配合③结构相连④病理相关属脏的经脉络于所合之腑;属腑的经脉络于所合之脏。五脏的功能赖六腑配合。(脾的运化需胃腐熟配合)六腑功能赖五脏支持和调节。(膀胱贮尿排尿赖肾气蒸化)胆附肝之短叶间。脾与胃以膜相连。肾与膀胱之间有“系”相通。肺热壅盛,失于肃降,大肠传导失职——大便秘结。小肠实热上熏于心——心烦,舌赤糜烂。1.心与小肠心属火、主血小肠分别清浊温煦滋养心火亢小肠热下移上炎心烦、舌赤糜烂;尿少、尿赤涩刺痛、尿血。心与小肠生理心与小肠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心主血脉心血之濡养心阳之温煦保证小肠化物。小肠化物,泌别清浊,吸收精微——上归心肺,化赤为血,以养心脉。病理心经实火,下传小肠——小肠实热小肠有热,上熏于心——心火亢盛2.肺与大肠肺气肃降大肠传导促进利于肺失肃降相互影响大肠传导不利肺与大肠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主要体现在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之间相互为用。气机调畅津液布散肺与大肠生理肺气肃降促进大肠传导下行。大肠
本文标题:3.2脏腑之间的关系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267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