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FINAT测试法No.1180°剥离力测试(剥离速度300mm/min)适用范围本方法用于测试自粘性压敏材料的永久粘合力和可剥离性。定义剥离力是在一定条件下将压敏材料从标准测试板上以一定角度、一定速度剥离时所需的力。分别在压敏材料与标准测试板贴合20分钟及24小时后进行测试,称后者为永久剥离力。测试仪器拉力测试仪或类似仪器,其夹具能以180α°剥离压敏材料,剥离速度300mm/min,精度+20%.测试板用玻璃制成。一只标准FINAT测试压辊。测试样品应是从有代表性材料上取下来的测试条。测试条宽25mm,沿仪器方向至少长175mm。切口应干净、平直。每种材料应取3条进行测试。测试条件温度23℃±2℃,50%RH±5%RH。测试样在测试前应至少放置4小时。测试步骤从测试条上移除背材,胶面向下,用轻微指压将胶条贴于清洁的测试板上。用FINAT测试压辊以大约10mm/秒的速度每方向各压2次,使胶面与测试板表面紧密接触。在测试贴合于测试板后,放置20min再测试。重复上述步骤,将另一测试条贴合于另一测试板上,放置24小时再测试。将测试条与测试板固定在仪器的合适位置使得剥离角度为180°,设置夹具分离速度为300mm/min。在测试条中部每10mm读取数据,至少读取5个数据。对所读取数据取平均值测试结果剥离力用N/25mm表示,对各测试条取平均值。贴合时间为20min或24小时。破坏类型CP洁净试板—试板上无污痕。PS试板污染—测试区域有色变,但无胶残留。CF内聚破坏—胶膜在测试过程中撕裂,胶残留在试板和基材上。AT胶转移—胶膜干净地从基材转移到试板上。用百分数描述胶转移程度。PT纸撕裂—粘合力大于纸基材的强度。读数应是纸撕裂前的最大值。备注1、测试版应彻底洗净,表面应无残胶、油脂、硅油或水。下述溶剂可用于清洁测试板:–双丙酮醇,无残渣,工业级或更高级别。–甲乙酮(MEK)–丙酮–95%甲醇–正庚烷–乙酸乙酯清结材料必须是吸收剂,如医用纱布、棉线或棉纸。合适的材料应在使用过程中不掉绒、易吸收、不含可溶于上述溶剂的添加剂,并且完全由原生材料制得。将上述一种溶剂分布于测试板上,用未使用过的易吸收清结材料擦干溶剂。用溶剂重复清洗3次,最后一次用甲乙酮或丙酮清洗。也可采用其他能正确清洗污物的方法,如超声波清洗。使用前,测试板应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放置4小时以上。必须小心拿清洁试板的边缘。2、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测试板,如不锈钢、铝或聚酯膜。但必须在结果旁清楚注明。3、如果需要纸撕裂时的剥离力,可在略低的夹具分离速度下重新测试,结果旁注明夹具分离速度。4、单位换算1kg=9.81NFINAT测试法No.7硅酮涂布量测试适用范围本测试方法是定量测试离型底材上硅酮离型材料涂布量的一种方法。硅酮离型材料是一种被应用于压敏胶自粘标签或其他离型底材的涂布材料。定义硅酮涂布量:指在单位面积离型底材上固化后的硅酮离型材料重量。它的单位以“克/平方米”来表示。硅酮涂布量是评估离型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测试仪器本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分析或一般生产分析,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原理。桌上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有多种品牌可供选择,常用的由牛津仪器的“LabX—3000”、Metorex的“X—MET800”和Spectro的“T200/Titan”。测试样品应在离型底材上具代表性的位置取样,或从预先涂有硅酮的实验位置取样。每一种型号XRF光谱仪一般附带有切样器。样品由切样器切下后,用XRF光谱仪分析,请务必注意避免切取任何有污染的硅酮底材作测试样品。圆型的试样切下后需以干净的纸巾承接,并用镊子小心移动。分析之前样品不需要作任何预处理。测试步骤将被测试纸张或薄膜样品置于一由制造商设计的特殊的样品载具中,光谱仪会将试样自动移至测试区,接受一种主要为X—射线的放射线照射,仪器将对二级X—射线中相关硅元素的特征进行分析,此测试过程大约需要30—60秒,测试完毕后,仪器计算机系统的软件会自动计算并提供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涂布量。(以“克/平方米”为单位)请按照仪器供应商的操作手册上的操作程序正确的操作本仪器,并请注意,操作员早用键盘或相联的电脑输入指令时,仪器内置的电脑软件系统将作相应的分析控制,并将结果及软件信息显示在液晶显示屏或仪器计算机系统的监控器上。用XRF光谱分析法所测得的值只是一个需(校正曲线)比对的值并不是样品的真实值,故必须在分析测试前建立一条校正曲线。仪器制造商可以提供一组校正样品、标准的校正方法及用空白参照样品的修正方法来建立相关的校正曲线。技术上的调整可以调和不同离型纸间的分析差异,如格拉辛纸与铜版纸等。另外分析测试时,需要用未涂布硅酮的空白基材作参比来修正测试值,空白基材需与被测离型纸的基材相同。测试结果本方法直接测出每平方米基材上的硅酮涂布量(单位:克/每平方米),但是必须注意,所测得的硅酮涂布量是由被测材料中硅元素的量换算得来的,硅酮的主要成分是聚二甲基硅氧烷。但有些硅酮化学反应机理不同,特别是辐射固化硅酮,需要不同的换算因子来计算相应的硅酮涂布量。以上如有疑问请咨询硅酮供货商。离型纸上横向的涂布均匀性可能有所不一,故分析师请在同一基材上横向多出取样测试硅酮涂布量以便更好的了解涂布状况。在一定范围内,测试值的精确性与测试时光谱仪X射线照射、分析样品的时间成正比。即X射线照射的时间越长,所得数据越精确。在业内一般认为精确度可达±0.01到±0.05克/平方米。FINAT测试法No.9环形初粘测试适用范围本方法描述了压敏材料最重要也是最难测的性能—初粘。该方法使用户可以比较不同胶带或标签的初始粘接力,这在使用自动标贴机的场合特别有用,因为此时初粘是很重要的性能。定义压敏材料的环形初粘是以一定速度将环形材料(胶面向外)与标准板一定面积接触后的分离力。测试仪器可回动的拉力测试仪或类似仪器,其夹具垂直分离速度300mm/min,精度±2%.最大读数至少为20N,精度±2%。一块玻璃板,尺寸为25±0.5mm﹡30±0.2mm﹡厚度至少3.0mm。在一面中心固定有金属销子,金属销子的大小应能卡在压力器的下夹具内。测试样品应是从右代表性材料上取下来的测试条。测试条宽25mm,沿仪器方向至少长175mm。切口应干净、平直。每种材料至少应取5条进行测试。测试条件温度23℃±2℃,50%RH±5%RH。测试样在测试前应至少放置4小时。测试步骤在测试前移除胶带背材。胶面向外,握住胶条两末端将它组成环形。环形末端10mm夹入拉力器上夹具,环形垂直下垂。注意,夹具不要直接接触胶面。将玻璃板夹入下夹具,其径向与胶带径向垂直。以300mm/min速度使环形与玻璃板接触。当完全接触后(接触面25mm﹡20mm),立即反向以300mm/min速度分离。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反向分离滞后时间尽可能短。记录完全分离环形和玻璃板的最大力值。测试结果环形初粘用N表示,取5条胶带的平均值(忽略首峰)。如果力值大于纸张强度,结果应取纸张撕碎前的最大值,并附上PT(纸张撕裂)表之。如果有胶转移,应用AT表示,并用百分数表明转移程度。1、样品硬度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在比较胶在不同基材上的性能时,基材硬度应考虑在内。2、测试板应彻底洗净,表面应无残胶、油脂、硅油或水。下述溶剂克用于清洁测试板:–双丙酮醇,无残渣,工业级或更高级别。–甲乙酮(MEK)–丙酮–95%甲醇–正庚烷–乙酸乙酯清结材料必须是吸收体,如医用纱布、棉线或棉纸。合适的材料应在使用过程中不掉绒、易吸收、不含可溶于上述溶剂的添加剂,并且完全由原生材料制得。将上述一种溶剂分布于测试板上,用未使用过的易吸收清结材料擦干溶剂。用溶剂重复清洗3次,最后一次用甲乙酮或丙酮清洗。也可采用其他能正确清洗污物的方法,如超声波清洗。使用前,测试板应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放置4小时以上。必须小心拿清洁试板的边缘。3、单位换算:1kg=9.81NFINAT测试法No.10硅酮底纸质量的测试:离型力测试适用范围本测试方法阐述了一种评估硅酮离型涂布底材(或其他离型底材)对于涂压敏胶面材的离型性能的简单方法。定于离型力:为了分离涂覆有压敏胶的面材与硅酮离型底材或其他离型底材,在特定的条件下及一定的剥离角度与剥离速度下所需要的拉力。测试仪器拉力测试仪或类似的仪器,其夹具可使面材以180度角、以每分钟300毫米(精确度±2%)的速度剥离并测试离型力。一只由热空气循环功能、并能将烘箱内温度保持在70±2℃的烘箱。一具标准FINAT测试压辊。一组金属或玻璃测试板,试样可在上面承受6.86千帕(70克/平方厘米)的压力。一种宽25毫米的标准压敏胶带,或涂有标准压敏胶的面材。测试样品可以用标准胶带或涂有标准压敏胶的面材贴合硅酮离型底材制成试片作剥离力测试,胶粘剂的选择,取决于离型材料的最终应用。取一张尺寸至少为450毫米长、250毫米宽的硅酮离型涂布底材,用手指将胶粘带沿机器涂硅酮的方向轻轻压覆于离型底材上,也可用以适当尺寸涂有压敏胶粘合剂的面材取代粘胶带压覆于离型底材上。沿涂布机涂硅方向裁切测试样条,测试样条长175毫米、宽25毫米,切口要干净、平直。用FINAT测试压辊以大约每秒10毫米的速度,辊压试样二次来回。若需同时测试残余接着力,则每个被测样品至少需要准备6个测试样条。如果被测样品的剥离力非常低,则可用较宽的样条测试剥离力,如以50毫米宽的试样条测试,以获得更理想的数据,但最终剥离力仍须换算成宽为25毫米的样条的值。测试条件用两块金属条或玻璃板将被测样条平压其中,样条需承受6.86千帕的压力(70克/平方厘米),在摄氏23±2度的温度下保持20小时,以保证胶粘剂与硅酮离型底材有很好的接触。之后将样条取出,在相对湿度为50%±5%、温度为摄氏23±2度的标准环境里至少放置4小时,之后作剥离力测试。若要进行加速老化测试,将被测样条放置于相同的一组金属条或玻璃板中,并将样条放入一只有空气循环系统的烘箱内,设定温度为摄氏70±5度、老化20小时。被测样条在移出烘箱后、至少放置4小时,之后再进行剥离力测试。测试步骤将被测样条固定在仪器上,设定仪器在剥离速度为每分钟300毫米、剥离角度为180度的条件下将胶粘带或涂有胶粘剂的面材从硅酮离型底材上剥离,仪器在测试过程中,对每个被测样条中间段每隔10毫米读取1个数据,每一样条至少读取5个数据,之后对所得数据取平均值。测试结果不论正常测试还是老化条件测试,离型力均已测试样条平均值表示,以“牛顿/25毫米”为单位。备注1、如需做残余接着力测试,则保留被测样条。1、请参照FTM方法No.11来陈述结果。2、所用粘胶带或涂有压敏胶粘剂的面材,需尽可能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即在温度变化情况下仍能保持其稳定性及相当好的重复性。3、单位转换:1公斤力=9081牛顿。FINAT测试法No.11硅酮底纸质量的测试:底纸揭离后面纸的粘着强度测试适用范围本测试方法用以评估硅酮离型材料表面对粘合剂的影响。这对于想了解影响离型品质的主要因素或想了解硅酮固化程度的离型纸制造商及压敏胶制造商来说特别有意义。定义残余粘着强度指压敏胶面材在指定条件下与硅酮离型底材先接触,之后将其贴在标准测试板上制成标准试片,之后在固定的剥离角度、速度下,从标准试片上将其剥离时所需要的力。而残余粘着率是以百分比表示的,是将上述压敏胶面材残余粘着强度比上同一面材在不接触硅酮离型底材前提下与标准测试板贴合所产生的粘着强度的比值。测试仪器拉力测试仪或其它测试仪器,其夹具可使面材以180度角、以每分钟300毫米(精确度±2%)的速度剥离并测试剥离力。浮法玻璃或相当的平板玻璃制成的测试板。一具标准FINAT测试压辊。测试样片依照测试方法FTMNo.10制作。一种宽为25毫米的标准压敏胶带,或涂有标准压敏胶的面材(参照FTMNo.10及FTMNo.11的注意事项)测试样品如FTMNo.10中所述相同,长175毫米、宽25毫米的标准胶带或涂有压敏胶的面材测试条从硅酮离型底材上剥离待测。此测试中加上一组控制测试样条,即至少三条没有接触过硅酮离型底材的标准胶带或涂有压敏胶的面材的测试样条待测。、测试条件摄氏
本文标题:FINAT测试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275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