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全套
第1页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合集目录1.1是从生物圈到细胞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2.5细胞中的无机物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3.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4.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4.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5.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6.1细胞增殖6.2细胞分化6.3细胞的衰老与凋亡6.4细胞的癌变1.1是从生物圈到细胞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中的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首先,我将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生物圈到细胞”这一节内容是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细胞的作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等内容,本节知识不仅是对初中阶段细胞知识的复习和巩固,而且是高中阶段学习生物课程必须用到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因此这一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第2页教学目标:根据本节知识、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我认为本节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为: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能判断某个例子处于生命系统结构的地位;了解细胞在生命系统中的地位;举例说明群落、种群的概念。2.能力目标:培养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及归纳总结知识、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与学生的协作精神。三、教学重难点:在教材内容及课标的要求下,我确定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2.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法:关于本节内容,课本上有比较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我将主要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首先在第一部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中,我将通过课本上的4个实例的内容分别得出:①单细胞生物离不开细胞;②多细胞生物离不开细胞;③病毒(无细胞结构)离不开细胞,利用这三个证据来归纳得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一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环节都有学生的参与,这样能够让他们更能理解概念的内含,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第二部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这部分内容涉及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种群”和“群落”,在你这种情况下,我先给学生介绍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及内含后再来进行教学。最后,综合第一部分与的二部分的结论,给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概念,即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学法:通过这一节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通过交流与合作来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能第3页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与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五、教学过程:1.导入:本节课程是高中阶段的第一节课,因此,我用一局富有诗意的句子作为开头来引入课程,并以此作为起始点来告知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从此之后,对生命的探索也开始了,旨在给学生有一种学习新知识的信号。2.新授课:第一部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通过一系列的实例来证明一个概念——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我在讲述书本上的实例的时候,让学生自己讨论、查找资料以及归纳总结,让他们自己来寻找答案,主动学习。第二部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这一部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有新的概念出现,因此我用了举例、问题讨论等活动来把知识更加具体地展示给学生,最终明确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概念和内含。最后,把两部分内容综合起来即本课的重要知识,即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础。3.课堂练习:我准备了一些有关这节课的内容的习题给学生练习,巩固知识,把所学的的东西应用到分析问题上来。4.板书设计: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草履虫(单细胞)人体(多细胞)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HIV病毒(无细胞结构)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在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生分析之后,我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的出结论,这样能更加清晰、深刻地理解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教材分析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形态和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第4页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第一节已经向学生引入了细胞的概念,是学生对细胞有了初步认识,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细胞的学习,本节内容也是以后学习的基础,因此具有重要意义。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用高倍镜观察多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真核细胞与元和细胞的区别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2)能力目标: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认识显微技术的发展进步对生物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教学难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4.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观察细胞的实验,第二课时完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及细胞学生的建立过程。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但不完善,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在讲解内容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三、教学方法教法: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合作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总体思路为:展示现象→提出问题→原理解释→总结概念,是学生综合运用到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观察,描述,比较,概括,分析”等技能,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法:缘何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比较是本节课的难点,要掌握好这一点,必须运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观察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来掌握该知识点。四、教学过程:第5页(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幻灯片展示课本问题探讨里的四幅图片,并分组讨论回答课本上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1.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并分组练习时用显微镜。并总结出使用显微镜时的注意事项2.多媒体展示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3.小组成员分别制作不同材料的临时装片4.小组成员合作讨论教材上的思考题,是学生在学习高倍显微镜的同时,认识到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此知识点是本节学习的难点1.给学生提示,先从字面上分析这两类生物的最重要区别在于细胞核;2.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细菌细胞和蓝藻细胞的模式图,使学生对原核细胞有直观的印象,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细胞核和拟核的区别3.展示洋葱表皮细胞,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4.从细胞大小,细胞核,细胞质和生物类群等方面列表总结原何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四)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让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分析的内容,了解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点“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为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打下了基础。通过阅读材料还可以激发起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五)归纳总结,巩固知识点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一是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及要求。二是原何细胞核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三是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培养学生总结、归纳、交流和表达能力。(六)课堂检测,学会运用知识点让学生自主完成教材课后练习,并让学生回答,以及时纠正错误认识。(七)布置作业复习本节课以及本章学习的内容,并完成自我检测的概念检测和技能应用,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完成思维拓展五、板书设计六、总结反思在本节教材的教学中应该遵循认识规律,注重运用观察与实证的方法,让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同时,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第6页观察细胞的技能。同时,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以及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打好知识基础。另外,还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课堂气氛沉闷。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操作、交流,以便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体验。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内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节,首先在节的引言中,明确指出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的元素是生物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得的,没有一种元素是细胞特有的。但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元素的含量又大不相同。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这部分内容较为浅显,但是结论非常重要,对于学生了解生物的物质性具有重要意义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知道为什么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2、能力目标: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1)通过对C元素的分析,说明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组成细胞中的元素的百分比的分析,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学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第7页利用图片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讲述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五、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1、导入新课:(3—5分钟)地球上的环境千变万化,但都是有一定的物质组成,比如地壳表面的水、岩石以及空气,那么这些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呢?生物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这些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那么这些生物又由哪些元素组成?2、讲授新课:(30分钟)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组成细胞的元素:概述组成生命的元素。结合P17两个饼形,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大量元素(C、H、O、N、P、S、K、Ca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全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28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