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小学语文-望天门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课标描述】*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教材分析】本课由3首古诗组成,分别是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旨在引导学生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课三首古诗为写景诗,有共同之处。《望天门山》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山的山形和长江的水色融为一体,壮丽的景象得到充分展现。本课的教学也以第一首古诗为重点,迁移学习后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写于苏轼任职杭州通判期间,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2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望洞庭》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描写,把色调和谐、淡雅无比的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学习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或通过查字典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的读音会写“断、楚”等13个字,重点写正确“断、孤、磨、楚、遥”。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明确古诗文的节奏。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3.能结合注释,抓住关键动词并找出关键景物,进行串联。尝试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教学重难点】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教学过程】一、寻单元主题,进入诗歌1.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祖国的版图,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物产丰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天门山、洞庭湖、西湖、西沙群岛、小兴安岭、庐山、白帝城……)播放音乐。2.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心中有什么感受?3.教师总结:是啊,此时此刻,我们心中都有着同样的感受,那就是: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4.古代的文人墨客最喜欢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在他们游历的过程中写3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下面就让我们追随诗人们的足迹,共同欣赏一下他们所到之处的名篇佳作吧。请一个同学读一下17课课题。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1.“诗是歌”,读出节奏(1)指名读课题——《望天门山》公元726年,距今一千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提笔写下了《望天门山》。指名读。“望”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天门山,位于安徽省,东面的叫东梁山,西面的叫西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做天门山。李白的《望天门山》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字音要读准确,诗句读通顺。(2)读出诗歌的韵律教师评价:指名读,评价,这位同学字音读得非常准确。古诗,不仅要读得准确,通顺,还要通过停顿读出古诗的韵味。这首诗一共四行,每一行有7个字,这样的古诗叫做七言绝句。这每行七字的诗停顿是这样的……(教师朗读)。请同学们放慢朗读速度,在停顿的地方注意像老师一样“声断气连”。出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4孤帆/一片/日边/来。(3)指名读,齐读2.“诗是画”,赏景品“色”(1)同学们的朗读有歌的味道了,诗可以当歌唱,诗也可以当画赏。李白的《望天门山》一句一景。请大家快速默读这首诗,找一找诗中描绘景物的字、词,拿起笔画下来。(课件:诗中“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变红)(2)前面我们了解了天门山,有谁知道“楚江”?(出示注释2课本画面: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我们可以借助注释理解古诗。(板书:借助注释)(3)这水是什么颜色?(碧绿)仔细看这个“碧”字(此字放大),它是个会意字,左上的“王”指的是“玉”,和“白”组成的是琥珀的“珀”,下面是“石”,本义是青绿色像玉一样的石头。诗人对“碧”字情有独钟。这“碧”,是贺知章笔下垂柳的色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碧”,是杨万里笔下莲叶的色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碧”,是杜甫笔下春草的色彩——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碧”,像青色的水晶,似绿色的翡翠,是李白笔下楚江水的色彩,5——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4)仅一个“碧”,让景色熠熠生辉。再看,这山是什么色彩?(青色)这日呢——(红色)还有那远处的白帆,碧、青、白、红,这真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啊!全班齐读赏析。三、举象悟义,以景传情这还是一幅流动的画。静静地默读,画出关键字词。你能从诗中的哪些字词感受到画的流动呢?交流:“中断”“开”“东流”“回”“相对出”“日边来”。(一)人山相望——山是山,水是水1.学习第一、二句。(1)古人作诗,常常“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对一个词反复的推敲,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品味这些词。出示:天门中断楚江开。(2)断什么叫“中断”?(从中间分开)我们一起看看“断”的小篆写法(课件出示)中间是一把刀把两束丝全都切断了,右边是一把锋利的斧头,古代本义是用斧头劈开。就这个“断”字,你知道天门山是怎么断的吗?(用刀,用利斧)那把利斧,那把刀是什么?江水。(3)开楚江开,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开”(课件)一双大手把门栓给拉开,如果天门山就是一扇门,那么你觉得大手是谁的?(楚江。)(4)楚江是大手,楚江是利斧。“断”和“开”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6(浩浩荡荡的楚江水把天门山冲开的,就像开了一扇大门;楚江水势之猛把天门山硬生生冲开了,就像开了一扇大门)你听到了什么?(滔滔的楚江水那惊天动地的轰鸣)这是怎样的楚江水啊?(汹涌澎湃的楚江水;不可阻挡的楚江水;气势磅礴的楚江水……)(5)这样的力量谁来读?这样的气势谁来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这楚江水的气势磅礴!(6)总结:雄伟奇丽的天门山傲然挺立,奔涌澎湃的的楚江水滚滚东流,那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魄让人觉得,仿佛天门山就是让这汹涌翻腾的长江之水给硬生生冲开了。真是奇哉,山也;壮哉,水也!2.浩荡的楚江水流到天门山,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读——碧水东流至此回。(1)“回”字非常有意思,它是象形字,在甲骨文里就是一个旋转的漩涡,它在字典里面有两种意思。(一回旋,二回转改变方向)。(2)“回”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由。(指名说)预设1:回旋,你认为水中间有漩涡,对吗?有不同理解吗?预设2:改变方向,因为我觉得“碧水东流至此回”“东流”就是往回走。那我们把这个字再送回去,你们再读读这句诗。(学生再读本句。)碧水自西向东流,流的时候碰上了天门山,于是,它不得不折向北流。(3)你们知道天门山相聚有多远吗?老师告诉你们,据记载这两山7相聚数公里,也就是江面宽十几里,这么宽的江面,这么汹涌浩荡的江水。这天门山硬生生地让它们掉了个头(4)此时,你又看到了一座怎样的天门山?(雄伟的天门山;壮观的天门山;险峻的天门山……)读出山的雄伟……读出山的壮观……读出山的险峻…(5)同学们,山是险峻的山,水是浩荡的水,水冲山开,山阻水回,形成了这样的状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样的壮观景象让我们惊叹——女生这样的壮观景象让我们赞叹——男生这样的壮观景象让我们难忘——齐读字消失——代表背诵(6)这就是“中断”“开”“回”的魅力,让天门山和楚江水有了生命和气势。刚才通过查字典,图文对照,我们对古诗的含义有了更准确的理解。(板书:查阅字典图文对照)(二)人山相融——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学习三、四句。1.出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出现了青山,孤帆,红日,(课件标红出示:青山孤帆红日)你可以试着把这些景色串联在一起,用景物串联的方法说说这两句诗的含义。同桌讨论。2.解释: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险峻的出现,好像在迎接我,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83.同学们,老师有一点不是很明白,两岸的青山巍峨耸立在那里,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会有青山迎面而来的感受呢?预设:李白不是站在岸边望天门山,而是乘着乘着小船向天门山前驶去,虽然山是静止的,但是船是前进的,所以有青山迎面而来的感受。4.如果说李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那么青山呢?预设1:青山就是当地的主人,在出来迎接远道而来的李白;5.远客、青山,四目相对,激动的李白可能会对相对出迎的天门山说什么呢?预设1:天门山啊,你是那么气势磅礴,真实蔚为壮观啊!预设2:我终于见到你了,我是多么想你啊!预设3:我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了,这次来就是一睹你的风采的。6.总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山的热情,水的澎湃都是因为李白的喜悦之情啊!年轻的李白才华横溢,志向远大。20岁的时候,他把自己比作大鹏鸟,说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直上云霄。为了早日实现理想,25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准备大展宏图,作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当他来到天门山,看到这汹涌澎湃的长江水,他仿佛看到了激情澎湃的自己——看到这雄伟巍峨的天门山,仿佛看到了自己内心远大的志向——7.短短28个字,不仅赞美了山的雄伟,水的澎湃,也抒发了自己的豪情万丈!。(三)人山相悦——山还是山,水还是水1.教师总结:李白的一生中走遍了名山大川,他现存的九百多首诗中,9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山水的诗?学生交流2.他的一生漂泊27年,登了80多座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川溪,跨了18个省。留下了9百多首古诗。一千多年过去了,山,依然巍峨,水,依然澎湃,这是山,是水,也是文化。文化在传承……(学生齐读)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学情分析1.具备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一二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是识字,经过了两年的识字方法、兴趣、能力的培养,孩子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所以,三年级的识字任务更多的是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包括在预习的时候独立使用多种方法识字,完成作业。识字教学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而听写是反馈孩子识字效果最直接、最有效地手段。作为家长,在家有时间可以抽出十几分钟的时间给孩子听写,长此以往,孩子的识字写字能力会急速进步。2.进入大量积累词汇的时期语文学习中语言积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三年级积累的关键仍然是词语,而且是大量的词语积累,词语作为语言的组合元素,要像繁复的零件一样存储于孩子的脑海中,它是孩子将来语言表达的根基材料。大量词语的积累首先来源于课文,孩子们学习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非常熟悉,在此基础上积累词语,属于理解性积累,记起来容易10而且记牢。所以,课文中听写的词语要是大量的词汇。其次,词汇的积累来源于孩子丰富的课外阅读,这一块的积累体现孩子的个性差异。因此,孩子需要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3.进入深入准确理解文本的瓶颈期三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和难点进入了对文本的理解。对于这一点很多家长有深切的体会。这是一个艰难的瓶颈期,孩子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对一篇文章进行准确、深入的理解。抓中心、中心句词、关键词句、体会句子的含义等深层理解文本的能力都将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能力。这也为四年级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在课堂上会对文章,进行精读、品读重点句段,引领孩子逐步体会理解文章的方法。4.背诵能力强三年级的孩子背诵能力强,而且乐于背诵,这符合八九岁孩子的年龄特点,背诵是积累语言的另一个重要而且有效地方法,所以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背诵一定要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学校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远远不能填饱孩子的肚子,并且并不是说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是适合背诵的。所以要为孩子增加一些经典篇目段落的背诵,希望能够通过每天的坚持背诵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同时又能积累丰富而精彩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经典古诗的背诵积累。5.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孩子的学习不仅是要掌握知识本身,掌握学习方法也是非常重要11的。进入三年级后,学习方法的指导更占据重要地位。只有让孩子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孩子才能真正具备学习能力。因此在课堂中不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望天门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34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