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沉默的螺旋综述(下)
沉默的螺旋综述(下)凌艺蜻三、与沉默的螺旋理论相关的应用1、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沉默的螺旋理论提供了一种考虑问题的视角:团队意见的形成不一定是团队成员“理性讨论”的结果,而可能是对团队中“强势”意见的趋同后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强势”意见所强调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当团队中的少数意见与“多数”意见不同的时候,少数有可能屈于“优势意见”的压力,表面上采取认同,但实际上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就可能出现某些团队成员公开“表达的意见”与团队成员“自己的意见”不一致。要跳出沉默的螺旋,唯一的出路就是尊重少数派,聆听反对者的声音。2、在网络传播中的应用把“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核心假设作为切入点,支持者认为在网络传播中,诺依曼的假设依然成立,而反对者也是从网络传播带来的传播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受众心理特征的改变,反驳诺依曼的核心假设已经不能在网络中成立,从而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已经失灵”的论点。然而,笔者认为,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多是停留在“网络传播”内进行的,并没有把网络传播放在“信息时代”这个大的环境背景下进行双重层面的论述。尽管也有一些宏观层面的研究,它们要么是一带而过并不具备太强的针对性,要么就是单单停留在宏观层面而忽略了与微观层面的联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激增,我们在愉悦中进入了网络时代。在这个时代,网络成为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并重的主流媒体,甚至已经超出其中某类媒体的态势。因此,我们在研究传统传播理论对网络传播的效用时,就应该把这种理论放诸到整个时代的大背景中,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网络传播本身的数字化、多元化、多媒体化、实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传播特点,使网络传播具有比其他传播方式更即时、更广范围的传播优势,使得其它传播方式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对更多的受众进行“链接”;而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得那些网络上的活跃者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因此而不负责任的用极端言语抨击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两点都可以加剧“沉默的螺旋”现象,发生在2003年的西北大学日本留学生事件,就是网络传播加剧“沉默的螺旋”一个很好的例证。在事件发生以后,国内的很多网站就这一事件进行了即时转贴、报道和讨论。一时间,各大高校也是沸沸扬扬,很多网站上都充斥着各类极端的言论,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和中国的民族主义问题一下子升温。对于这个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刘小彪认为:“中国互联网上激烈的反日言论和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是中国一部分网民真实感受的客观反映,但它绝对不代表中国青年和中国民众的全部。在这个意义上,我称它是一种片面的真实和虚假的真实。”他同时分析说,在网上主要是情绪激烈者在发言,而那些相对温和的人一般是没有特别的愿望去发言的,这也是为什么在BBS论坛上很少能看到那种理性的、温和的发言的原因,但这并不等于说在我们的周围没有理性和温和的声音;在网上,那些少量的、理性而又温和的发言一旦出现,便大多逃不脱被“追杀”的命运,而那些极端的、非理性的发言则大多受到了“追捧”,很少有人去“追杀”,因为同样偏激的人会惺惺相惜,而不同意见的温和者则相对更有一种宽容心,或者有时根本就懒得去理那些“无知无畏”的发言。如果事态能仅仅停留在上述这样一个层面,那倒也无妨。可怕的是,因为上述两种原因,在互联网上逐渐形成了一种令人忧虑的“沉默的螺旋”现象。即情绪极端者不断得到鼓励,声音变得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言辞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而那些理性的温和者则不断遭到打压,声音变得越得越微弱,也越来越感到势单力薄和信心不足;而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人数众多的中间派则在极端言论的“耳濡目染”中逐渐走向了偏激。于是,互联网成了极端言论的天下,极端的少数正在左右沉默的大多数。四、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局限性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MihalyCsikszentmihal认为Noelle-Neumann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提出的关于舆论“最新颖独特、最综合的和最有效的”理论。但是,但是他以及其他一些学者也在三个方面提出了批评。1、恐惧孤立是人们沉默的原因的假设Noelle-Neumann提出她理论建立在人们恐惧孤立的基础上,但在她的继续研究中很少问及保持沉默的个体是否就比公开表达的人感觉更好。这和LeonFestinger以及他的追随者的研究很相似,他们认为人们为了减少认知冲突而改变态度却从没有调查一下他们是否真的感到很厌恶。Noelle-Neumann依据Asch的著名实验来证明她的观点也似乎是有疑问的。当那个实验中参与者只有一个是真正的被研究者时,他们保持缄默也可能是因为性格腼腆、不关心、无兴趣或者不想用一个相反的观点使别人尴尬。2、依靠假设的火车/飞机测试来衡量表达意愿尽管Noelle-Neumann的火车/飞机测试看起来是一个聪明的办法来判别人们跟他人分享观点的态度是热情或勉强,问题的虚假性也可能使回答并不能反映人们在真正的对话中会不会这样做。康奈尔大学的传播学教授CarrollGlynn和他的两位同事对在火车测试中的17组研究对象进行了元分析,分析表明只有极小的相关关系。尽管研究者们还没有推翻这个理论,但是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未来关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应该注重观察真正的表达意愿而不是假想的意愿。”3、更关注国家气候而不是群体意见Noelle-Neumann坚持舆论是我们察觉到的匿名公众的判断,那是约束我们说什么的力量。批评者们反驳道认为在表面的情绪方面,国家施加的压力比家庭和朋友及其他参照群体要小。比如说,一些虔诚的新福音主义者或者罗马天主教徒如果主张人工流产为合法的可能会在团体中感到排斥力而恐惧。而事实上,堕胎合法化以及大多数美国人持支持态度并不能缓解这种威胁。最近一个关于对平权行动的调查研究表明:“对家庭和朋友之间微气候的意见感知与个人的表达意愿联系更加密切。”但是这些缺陷是否就证明Noelle-Neumann在传播学领域的研究式无效的呢?当然不是,但是这些批评确实为改变验证预言的研究范例提出了明智的建议。一位康奈尔大学的传播学教授DietramScheufele的研究团队对恐惧孤立进行测量——把它当做一个变量而不是看做固定存在的。他们还通过对真实生活中邀请人们参与生物基因控制的优缺点的群体讨论的反映来测定表达意愿。最后他们还会调查一下在他们之前参与过的比较喜欢的群体的讨论话题。通过在一些适当的位置对步骤做些矫正表明,对舆论感知的表达意愿预测比之前的调查研究要好很多。沉默的螺旋理论在21世纪被赋予了新生命。名词解释:①准统计官能(quasi-statisticalorgan)当人长久处在媒体讯息之下,久而久之自然会具备一种准统计官能,也就是感知外在氛围的能力,能够察觉媒体所呈现的主流意见,并且这些意见会转化为个人对于社会主要价值的认知。不过前提是,阅听人必须处在长时间的媒体渗透,也就是媒体讯息的暴露下,才会影响到态度层次,进而改变行为。②多数的无知(pluralisticignorance)人们“把带有自己倾向的感知与媒体过滤过的感知混合为一个结论无形的整体感觉,她们觉得这个判断来自自己的思考和经验”。人们通常会高估自己估计意见的能力,这种对多数人意见的错误观察,就称为“多数的无知”。③中坚分子(hardcore)“在沉默的螺旋旋转过程中无视孤立的威胁的人”,被称为中坚分子。他们是一群愿意为自己的公开言论付出代价的人,这些特立独行的人通常与主流意见有所冲突。参考文献:①《沉默的螺旋:关于公众舆论的多层次理论》汪臻真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2012级博士候选人《新闻世界》2012年第9期②《AFirstLookatCommunicationTheory》EmGriffin清华大学出版社③《永不沉默的螺旋——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与不平衡的传播生态》翁杨《研究生专论》2003年第2期④“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文百科在线=105636⑤“沉默的螺旋理论”维基百科⑥“沉默的螺旋理论”百度百科
本文标题:沉默的螺旋综述(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39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