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产生与发展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和启示•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最初萌芽可以追溯到本世纪3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教育家皮亚杰的工作。然而,作为一个与教育的实际有着更为紧密关系的教育思潮,它的出现和兴盛的标志则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布鲁纳为首的一大批认知心理学家、科学家在美国推动的一场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随着该运动的深入发展,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很快就波及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一、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产生与发展(一)结构主义的概念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是20世纪60年代后在欧洲风行一时的一种哲学思潮。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派别,结构主义的许多观点大多与一定的专门学科有联系,但是结构主义的核心是结构主义方法,这种方法已广泛地影响到以及被运用于许多学科,诸如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学、以及社会学等等。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结构主义教育是一种广泛流行、影响很大的教育理论。它是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有积极的意义和启示。Textinhere美国教育质量的下降对美国教育反思后的结果苏联的冲击(二)结构主义教育思潮产生的背景教育改革1.苏联的冲击二战以后,美苏进入“冷战”时期。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深受震撼,于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决定增加教育拨款,培养科技人才。1959年又召开了伍兹霍尔会议,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2.美国教育质量的下降20世纪以来以杜威“儿童中心主义”为指导的美国教育积结了许多弊端,也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下降。因此,建立一种高质量的、重智育的教育新体系,已成当时美国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3.对美国教育进行反思后的结果——教什么:结构课程:“教学不是教知识,而是教知识的结构”。——怎么教:发现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什么要这样教:培养学会学习、善于创新的创新人才。20世纪60年代美国课程改革运动(一)美国60年代课程改革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原因,也有着课程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原因。(二)50年代末的苏联卫星冲击”成为美国60年代课程改革的导火线。•《教育过程》是美国60年代课程改革运动的核心思想•以1958年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为起点•70年代初以失败而告终schemasassimilationequilibrationaccommodation图示同化顺化平衡(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认知结构认知机能图式组织适应同化顺应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图认知发展理论基本概念关系图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是心理活动的组织结构。图式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概念定义例子个人图式和经验之间的和谐只见过鸟的儿童会认为所有会飞的东西都是鸟图示同化利用已有图式解释新经验的过程—认知图式扩充儿童把天空中的飞机也叫做小鸟顺应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来理解新刺激的过程。—认知图式改变当儿童意识到这种新鸟没有羽毛也不能拍打翅膀时,内心就会体验到冲突,或不平衡,于是给它起一个新的名字(或询问:“这是什么?”)从而在已有的“会飞的东西”图式中,将飞机这个新的类型加入到自己原有图式中,进而改变了已有的图示平衡重组已有图式,把已有图式组织成新的更为复杂的智慧结构组成包含一个上位概念(飞行物体)和两个下位概念(鸟和飞机)有层次图式开始结束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关键概念认知阶段主要特点学习结果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①获得客体永久性的;②因果关系的简单推理。前运算阶段(2-7岁)符号功能的出现,使儿童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①表象符号能力;②语言符号能力;③思维不可逆性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①守恒能力的获得;②可逆性;③去自我中心化;④分类和序列。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后)思维不再局限于真实的或可观察的事物,能够对观念和命题进行心理操作,形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推理逻辑①假设—演绎推理能力;②归纳推理能力。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总结归纳杰洛姆.布鲁纳(Jerome.Seymour.Bruner1915-至今)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认知心理学的先驱,是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致力于将心理学原理实践于教育的典型代表,也是被誉为杜威之后对美国教育影响最大的人。二、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一)生平及教育活动1、191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37年毕业于杜克大学。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即进入杜克大学的心理学研究生院。2、一年后,转入哈佛大学学习动物知觉和社会心理学。1941年,获得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1942年任普林斯顿公共舆论研究所副所长。二战后在海外服役,归属于联合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的心理战部。3、1945年,他回到哈佛,任讲师。1951年在哈佛大学组织认知研究小组,开始从事认知机能的实验研究。1952年在哈佛大学晋升为正教授。4、1956年,布鲁纳访问欧洲时拜访了瑞士日内瓦发生认识论研究中心主任皮亚杰。1960年,他与心理学家G.米勒一起创办了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5、他致力于心理学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对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学习与认知过程、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课程与教材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6、1959年,参加伍兹霍尔会议,讨论中小学数理学科教育改革问题。7、他先后荣获西比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坦普尔大学等九所大学的荣誉学位。从1962年起先后承担全美心理学联合会主席、美国社会问题心理研究会主席、美国科学促进会理事、美国教育研究院研究员,1962—1964年任白宫教育委员会委员。1972年后任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他还先后荣获美国优异科学奖(1962年),美国教育研究联合会和教育出版社机构联合奖(1969年),国际巴尔仁奖(1987年)等。主要著作:《教育过程》(1960)《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的合适性》(1977)《教育过程再探》《论教学的若干原则》等。(二)主要教育观点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童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激发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重视培养儿童的直觉思维4123567提倡“发现学习法”提出了螺旋形课程教学原则1.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童布鲁纳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采用在智育上正确的方式,有效的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这个大胆假设往往被人误解,然而它的实质是“使问题配合学生的能力,或者找出该问题的某方面以便作出这种配合。”他要求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课程事实方式相配合,形成“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2.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布鲁纳主张,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的原理、基础的公理和普遍性的主题。学科结构不是只有单一的模式,故可重组为各种特殊的结构。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理由:(1)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2)有利于识记,特别有利于意义识记;(3)能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4)可以沟通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例一:学生在学习代数时,如果掌握了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这三个基本法则所体现的思想,那么他就能认识到,他以后所要解的“新”方程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其实都是这三个基本法则里学过的东西。例二:儿童在掌握了一句话的微妙结构以后,他就能很快地学会说出许多其他同类型的语句,虽然在内容上这些语句与原来所学语句不同。3.激发儿童学习内在动机•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在布鲁纳看来有三种类型:1.好奇心。这是种族生存所必需的一种天生的生物内驱力,它促使儿童探究不断地从一个事物转向另一个事物,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保持一种旺盛不息的求知欲。2.胜任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使儿童对自己能胜任的活动越来越感兴趣,在自动改造环境和顺利解决问题中获得满足,受到激励,增强活动力。3.互惠的内驱力。指的是儿童具有求得与其所生活的集体文化相一致的动机,它驱使作为群体成员的人们对他人作出反应,并与他人一起为一个目标而共同操作。4.重视培养儿童的直觉思维直觉是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它是直接观察而不是间接认识,可经由某种途径而不遵循惯常的逻辑法则快速的进行。直觉在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创造活动的重要特征。5.提倡“发现学习法”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布鲁纳提出了有效进行发现教学的几个要点:1.鼓励学生积极探究。2.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3.培养学生运用假设、对照的技能。他认为他认为他认为“提出一个学科的基本结构时,可以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部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学生通过发现来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易理解、记忆,便于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发展...”“发展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为了能真正学习和思考这一学科,学习者必须形成他们自己的编码系统(图3—2),即学习者自己对这些重要概念与关系的心理表征。形成编码系统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发现它,而不是让教师直接呈现给学生。发现法的优点(1)有利于掌握知识的体系和学习方法;(2)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创造的态度和探究的思维定式;(4)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6.提出了螺旋型课程以螺旋课程来组织和实施学科的基本结构。要求:第一、课程内容的编排要系列化。第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儿童的认知结构相统一。第三、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范例理科螺旋模式课程计划一年级:学习小动物如兔子或豚鼠的基本需求。二年级:学习植物的基本需求。三年级:开始学习与动植物有关的生态系统。四年级:学习与人类有关的生态系统。五年级:学习作为不同系统的动植物。六年级:学习物理系统——作为一个系统的地球。七年级:学习家庭实用化学。八年级:学习城镇物理学。九年级:学习生物学。十年级:学习化学。十一年级:学习物理学。7.教学原则•动机原则。所谓学习动机,实质上就是学习者所具备的学习意愿和能力,学习者的心理准备状态。•结构原则。布鲁纳指出,教材应采用最佳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理想的知识结构。•程序原则。应当详细规定出所出示的学习材料的最有效的序列。•反馈强化原则。反馈信息要有利于师生及时对教与学的进程进行调整,安排好强化的时间,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巩固知识。(一)影响结构主义教育思潮对美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他将认知心理学纳入教育问题的探索,为教育理论科学化开拓了新路。他关于精选教材、发展智力、发现法教学、螺旋式课程编排等研究,至今仍对西方课程理论产生着影响。三、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与启示1、20世纪50—60年代,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它把认知发展与教育统一起来,为心理学研究和教育研究的互相协作提供了一个范例,并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对现代西方课程论影响很大。2、由于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力图从课程和教材的改革着手寻找教育的对策,因此,它成为了60年代美国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对学生角色对教师角色对教学设计对教材组织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和辅导者。在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较为理想的“螺旋式”课程编排。(二)对课堂教学的启示三、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1.教授学科的基本结构,促使知识的迁移应用。这对我国新课改中要解决的诸如学生缺乏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之间缺乏整合性和关联性等问题,是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的。2.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这对目前我国新
本文标题:结构主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458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