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绿色教育理念下小学老师自在成长的研究》
《绿色教育理念下小学教师自在成长的校本研究》1《绿色教育理念下小学老师自在成长的校本研究》文献综述一、内容摘要国英小学作为一所长期以“绿色教育”为核心办学理念的学校,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高新区最核心地区的学校,这就对本校教师的素质,专业的成长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本课题从“与绿色教育理念相关的理论”、“与绿色教育理念相关的理论”、“绿色教育理念下教师成长的相关理论”三方面地进行了文献综述,从而体会到当前普遍对绿色教育理念有了深入的理解,但对关于如何促进“小学教师自在成长”的研究比较欠缺,这就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与挖掘二、引言:1996年,国英小学秉承台胞朱元琮老先生的殷殷为国育才之情,在原塘桥小学的校址上建立了国英小学。1997年“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项目正式使用“绿色教育”名称。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提出的绿色教育理念为“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由此,学校一直以来以“绿色教育”为核心办学理念,以“文明和谐,永续发展”为办学思想,“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体求美”为办学目标,旨在让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都能自然、自由、自主地得到发展。随着市政府的迁移,周边商业链的进一步繁华,学校已成为常州市高新区最核心地区的一所学校。这就对本校教师的素质,专业的成长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那么,如何更好地用“绿色教育”理念促进教师成长?如何才能让老师真正地保持本真、个性和特色的发展;让教师能快乐的,幸福的,心灵自由放逸、不受羁绊束缚的、乐在其中的发展?让教师能自然、自在地成长?带着这些问题,本课题组成员通过市图书馆、计算机检索等方式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通过计算机检《绿色教育理念下小学教师自在成长的校本研究》2索共查阅到2003-2013年与绿色教育和教师成长相关的文章2587篇,以关键词“绿色教育”查阅的文献有963篇;以关键词“教师成长”查阅的文献9014篇;以关键词“小学教师自在成长”查阅的文献暂时还未查到。三、正文(一)与绿色教育理念相关的理论吴丽兵,徐再起在《面向21世纪的绿色教育》一文中阐述:所谓绿色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科学技术,而且还注意培养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教育。生态环境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绿色教育的内容。生态环境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一种符合人类发展和人性发展需要的全新的现代发展观和价值观,在人和自然的和谐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际关系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社会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理解包容的品德,提高他们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提高心理素质和适应环境能力,形成健全人格,以达到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绿色教育是一种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作为追求目标的教育,它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凸显出人对自然的道德和责任、个人对他人、社会的关爱与义务,以及塑造和谐完美人格,以达到教育促进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与美化、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之目的孙妍哲在《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探索———绿色教育》文章中告诉我们:绿色教育”是一种民主、人文、和谐的现代教育观,它涉及绿色校园构建、绿色课堂营造、绿色园丁培养等各个方面。绿色教育的基本理念可以这样诠释:绿《绿色教育理念下小学教师自在成长的校本研究》3色教育是要营造朴素自然的校园环境,用科学的方式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国家培养出真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绿色教育是尊重人、感染人的教育,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方法培养人,以人文的精神塑造人,以绿色的环境熏陶人”,实现全方面育人。余清臣在《绿色教育在中国:思想与行动》一文中强调:绿色教育在中国既是思想上的探索,又是行动上的创新,是思想与行动相互促进的结果。中国绿色教育的第一种理解源于世纪之交的环境保护浪潮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保护教育的需要,无论是“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还是全国性的“绿色学校”创建都是如此。中国绿色教育的第二种内涵是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结合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探索与行动创新。随着生命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提出和传播,中国绿色教育又开始了对生命教育思想的交融和借鉴,这构成了第三种中国绿色教育内涵。面向未来,中国绿色教育应该在可能的涵义范围以及国家社会与教育使命中寻找其社会与教育内涵。景小霞在《追寻“绿色教育生态”梦想》中提到:“绿色教育生态”的特性之一是自然与和谐。我们一方面让孩子走向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从而认识自然,感受自然之美,与自然和谐共处。另一方面,促进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我们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思想方面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在精神方面多给予学生关爱,在行为方面积极引导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绿色教育生态”的特性之二是多元和可持续发展。“绿色教育生态”是一种隐性的、极具渗透性的工作氛围和状态,它涵盖社会伦理道德的重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文化氛围的营造、创新思维的建构等。在此氛围和状态中学习的学生,其心灵是健康的,其行为是规范的,其情感是积极的,其志向是《绿色教育理念下小学教师自在成长的校本研究》4远大的;在此氛围和状态中工作的教师和参与的家长,其生活状态是积极奋进的,是最容易形成教育合力的。邓桂昌在《创建生态文明校园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一所好学校、一所成熟学校、一所优质学校,必须是“以底蕴深厚的学校文化为引领”,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理想乐园。让校园的每一处都充满育人的氛围,都能让师生怡情、养性,归根到底,就是要创建“美化、净化、绿化、教育化、艺术化”的校园环境,真正让校园成为“花园、学园、乐园”。王叶婷在《开展绿色教育行动,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更明确指出:绿色学样不仅仅是“对环境负责”,“采取适当的行动解决环境问题”,而应当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从现代环境教育的观点出发、对学校文化从整体上、根本上进行系统的重建。培养师生珍爱生命的绿色意识、诚信磊落实的绿色品质、竞争合作的绿色人际关系和真实自然的绿色生活方式以及互尊博爱的绿色伦理、尊重师生的人格和独立精神、培养创新思维。王德全在《关于绿色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一文中提出:“通过绿色学校文化的建设,以亲民文化与服务文化的理念做支撑,使学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不仅提高了教育的”亲和力“,也形成了学校教育的”文化场“。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办学条件、科学的管理制度、严谨的治学风格、勤奋的学习风气、优秀的教学效果、高雅的学校文化,为学校营造了和谐的文化氛围,也凸显了学校文化的陷性教育功能。发挥了学校传授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殿堂作用,使学校成为”追求美好心灵的故乡、人才成长的摇篮“,必将使师生焕发勃勃的生机。《绿色教育理念下小学教师自在成长的校本研究》5黄乃华在《建设绿色学校文化,促进师生和谐发展》中认为“绿色学校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的、得到全校师生认同的文化形态。认为绿色学校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应确定在校园物质环境提升、校园良好人际关系构建、校园管理制度优化、学校文化活动丰富和课程文化建设五个方面。黄建辉在《浅析学校绿色管理》中提出:学校绿色管理自然是指学校管理者在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过程中,从始至终都以教育绿色化为理念,使学校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它是以树立学校的绿色价值观为灵魂,以使用绿色技术为核心,以满足教师和学生需要为出发点,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对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的一系列综合管理活动。这些管理活动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和一切过程之中,更加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个性展现,真正体现了教育本质中的民主、开放、和谐、以人为本之内涵。郝建明,程毓香在《学校管理中的理想境界——绿色管理》中提出:所谓绿色管理,对于学校而言,就是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管理。它既强调使用绿色技术,尽量减少教学活动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将教学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追求学校的各项工作达到相对学校办学条件而言的最优化,又强调不断探索新的最优教学和管理模式,改进现有教学和管理的技术,开发更新的绿色管理手段、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降低教学成本,保障有效地实施可持续教育。从管理效应来看,绿色管理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师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绿色教育理念下小学教师自在成长的校本研究》6邱忠维、吴薇在《绿色教育实施策略初探》一文中,对绿色教育实施策略进行了阐述,他们认为绿色师资的生成是绿色教育实施的前提,绿色教学是绿色教育实施的主阵地,绿色管理的推进是绿色教育实施的保证。绿色德育是绿色教育实施的基石。陈华文、丁振国在《高校绿色教育的现状与实施策略探讨》一文中,提出高校绿色教育的实施策略,认为高校绿色教育需要创新教育理念,形成绿色教育共识;提高教师绿色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变革课程体系内容,实施启发式教学;举办绿色讲坛与社团,开展绿色实践;创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绿色教育氛围;建设绿色教育基地,加强对外交流。高立新在《建绿色生态校园走特色发展之路》一文中认为“生态化绿色教育”创建过程具体为管理模式更新,学校从管理入手,构建了“三化(人本化、和谐化、生态化)、一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管理模式,创建了“生态化绿色教育”的办学特色;学校整体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家长的信赖与参与;加强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教师专业成长,构建了学习型组织;营造了充满人文关怀的和谐氛围;营造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生态环境学生全面发展,人文的校园文化,以人为本,净化学生心灵。构建具有生命力的“绿色课堂”;开发多元、充分体验的生态化校本课;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开展绿色行动、“生态化绿色教育”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二)与绿色教育理念相关的理论郑和在《优秀教师自主成长:内涵与策略》一文中指出:教师教育应关注教师精神生命的成长。教师自主成长是指教师在成长的道路上自愿自觉地追求幸福与完善,追求作为教师的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成长方式。《绿色教育理念下小学教师自在成长的校本研究》7赵昌木在《教师成长研究》中指出:教师成长是教师学会教学、不断习得与教师有关的角色期望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田慧生在《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内涵》中认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教师问题。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作为教育三大问题都与教师队伍建设息息相关。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点话题,核心内涵有三个方面。一是价值观引领下的教育理念与专业精神的不断重构与塑造,这是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定向。教师专业成长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对教育工作的正确认识和判断,要在实践中不断探询和回答教育是为了什么?什么是好的、理想的教育?教育及教师工作的基本价值何在?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符合教育规律。刘维鸿在《论教师成长的环境》中指出:教师的成长,就是教师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社会环境(经人改造过的自然、人际关系、社会意识形式。)包括学校环境这一特殊的环境,是影响教师成长的客观因素,对教师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具有文化性、矛盾性、多维性、教育性的教育人际关系对教师成长的影响最为重要。学校是教师成长的一种特殊环境,对教师的成长起着更加明显、更为直接的作用。教师的主观因素决定了同一环境条件下教师个体成长的不同水平和方向。在当代既要注意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合适的学校环境,又要重视教师所从事的各种不同的实际活动以及教师个体各自不同的主观状态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
本文标题:《绿色教育理念下小学老师自在成长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49247 .html